人类命运共同体

搜索文档
特稿|为什么这一纪念不能忘却
新华社· 2025-05-18 11:59
"你们的纪录片《莫斯科的朋友们》真实展现了今天的俄罗斯和俄罗斯人民对二战的集体记忆,我 看后深受触动。我的爷爷和外公都是二战老战士,奶奶和外婆都经历过列宁格勒保卫战。" 一条来自"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联络部主任安娜·别尔金娜的讯息,将记者的思绪从天朗气清的北 京,拉回不久前春光明媚的莫斯科红场。 15日和16日,"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连续两天在其纪录片频道晚间黄金时段转播新华社纪录片《莫 斯科的朋友们》,引起许多俄罗斯观众的关注和共鸣。 "这部作品从中国视角讲述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非凡意义。""今日俄罗 斯"电视台频道总监叶卡捷琳娜·雅科夫列娃给记者留言说,"苏联和中国都曾付出巨大牺牲。我们 必须铭记这段历史,绝不允许历史真相被歪曲。" 在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记者在莫斯科同数位老友新朋聊起关于二战的 记忆、和平的意义以及各自心中对未来的期待。透过他们,能分明感受到中俄人民对历史有着跨 越时空的共鸣,对未来充满携手发展的期许。 铭记历史"是向先辈致敬" "一小节链条象征10个逝去的生命。这里有260万节链条,象征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约 2600万人。" 在莫斯科胜 ...
国家开发银行原行长欧阳卫民:未来要“三个坚定”,很多问题就能解决|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5-18 09:06
文/李明会 5月17日,以"共享未来: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为主题的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召开,中 国金融学会副会长、国家开发银行原行长、广东省原副省长欧阳卫民参加了当日下午的"全球经济碎片化的挑 战"主题讨论环节。当被问及当前中美关税战是阶段性休战还是实质性缓和时,他表示,不管这次贸易协定怎么 样,将来矛盾总是有的。不过,他同时表示,工作都是在解决矛盾中前进,未来要信念坚定、原则坚定、行动坚 定,很多问题就能解决。 欧阳卫民进一步表示,刚才教授讲了全球化过程中,主权独立、民主决策还有很多过于强调自己国家的利益,谁 都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就是一个利益平衡问题。怎么样做到利益平衡?我们中国人说了同舟共济、同甘共苦, 大家好才是真好,按照这样一个原则去推进全球化。 第三、行动坚定。"我本人参与了国内'一带一路'建设的很多重大项目,我个人觉得我们中国人真的是真心实意, 帮助一些国家搞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的贷款从来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完全是平等自愿,都是友好协商。现在高铁 通了,港口建了,当地老百姓很高兴。"欧阳卫民表示,所以有句古话叫做"事实胜于雄辩"。我们看到这些事实, 像刚才教授说有些国家整天 ...
“相互理解与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人民日报· 2025-05-18 05:52
"求学时,我去过中国3次。工作以后,我对中国的访问更加频繁,每年都要访问中国数次。"培高德 说,"我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在中国乘火车旅行需要很长时间,现在高铁方便、快捷,旅 行更加舒适。"培高德说,中国发达的高速公路系统、林立的高楼大厦,还有高校里充满求知欲的大学 生们,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培高德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溢于言表。"我对中华文明的兴趣始于对知识的渴求。我如饥似渴地研究汉 学,以便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培高德认为,"当今世界,相互理解与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 都重要,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只能靠各国携手解决"。他表示,国际社会需要建立彼此沟通、交换意 见的平台。为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国提出了多个推动世界朝着和平、理解与合作方向发展的倡议,以实 际行动推进各领域国际合作。 培高德认为,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已经成为你中有 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未来全球化 发展的正确方向,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及民众的认同和支持。"展望未来,培高德相信高质量共建"一带 一路"前景美好。"我目前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推进德中 ...
深化伙伴关系 共谱上合新篇(大使随笔·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
人民日报· 2025-05-18 05:52
中卡双边关系发展 - 两国于1988年建交 2014年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 双边关系进入"黄金十年" [1] - 卡塔尔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 在人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与中方立场一致 [1] - 两国在联合国等多边事务中保持协调 共同推动解决加沙冲突等国际问题 [1] 经贸合作成果 - 双边贸易额从2014年106亿美元增至2023年245亿美元 增幅超130% [2] - 2020-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保持卡塔尔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目的地地位 [2] - 合作形成能源为主轴 基建为重点 金融和高新技术为增长点的新格局 [2] 多边合作进展 - 卡塔尔2022年成为上合组织对话伙伴 2024年出席元首理事会会议 [2] - 卡方参与上合组织绿色发展论坛 生态年论坛等系列交流活动 [2] - 卡官员认为加入上合将拓展经济 能源 文化 反恐等领域合作渠道 [2] 人文交流数据 - 已有4批卡塔尔青年学生赴华参加"汉语桥"夏令营 [3] - 2024年入境卡塔尔中国游客达9.7万人次 同比增77% [3] - 中东首对大熊猫"四海""京京"成为两国友好象征 [3]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敏感问题不回避,热点关注不遮掩
南方都市报· 2025-05-17 22:54
商务部新闻发布策略 - 商务部每周四定期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重要专项工作召开专题发布会,去年一年召开各类发布会73场 [2] - 商务部以开放态度欢迎中外媒体参与、提问、报道,敏感问题不回避,热点关注不遮掩 [2] - 商务部在发布会上第一时间回应中外媒体关切,若不能及时回复会通过官方网站发表声明 [2] 政策宣传与市场展示 - 商务部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把稳外贸稳外资扩消费的政策讲清、讲透,展示高水平对外开放成果 [3] - 持续发布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展示当前消费市场的"形"和长期发展的"势" [3] - 立体化展现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独特魅力 [3] 国际立场与贸易关系 - 商务部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坚定阐明中方立场,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3] - 多次阐明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霸凌霸道只会孤立自身 [3] - 宣示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信心和决心 [3] 开放平台与国际合作 - 进博会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4] - 打造"进博故事"宣传品牌,讲好进博会越办越好背后的故事 [4] - 展示美国"小"企业的中国"寻梦记"和孟加拉国"小黄麻"编织品拓展在华"大机遇"等互利共赢案例 [4]
拉美民众对华好感度缘何不断提升?(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17 08:31
拉美民众对华好感度提升 - 巴西、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受访者中近70%表示中国受欢迎程度正在增加 [5] - 受访者认为中国贸易做法更公平透明且更尊重他们 [5] - 中国对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5] 中拉民心相通基础 - 拉美民众通过社交媒体打破欧美主流媒体信息壁垒 对中国印象更真实 [6] - 中国提出三大全球倡议和共建"一带一路" 获得拉美国家更多认可 [6] - 中国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等产品走入拉美百姓家 提升好感度 [6] - 拉美国家有40余家孔子学院和10余个孔子课堂 出现排队申请入学场景 [7] 中拉经贸合作特点 - 中国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 是巴西、秘鲁和智利最大贸易伙伴 [8] - 中拉贸易规模本世纪增长40多倍 贸易产品种类增加且多元化 [9] - 中拉基础设施合作创造上百万就业岗位 [8] - 人民币国际化在拉美表现良好 金融合作为发展提供支持 [9] 中拉经贸合作趋势 - 货物贸易向半导体、光伏等高科技产品拓展 [10] - 长城、比亚迪等中国汽车企业在巴西投资建厂 [10] - 在卫星、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合作不断深化 [10] - 中国技术帮助拉美打破发达国家高科技垄断 [10] 中拉持续合作原因 - 哥伦比亚加入"一带一路"推动中哥合作提质升级 [11] - 拉美国家希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中国被视为重要机遇 [12] - 拉美可提供大宗商品原材料 中国可输送制造业产品 [12] - 中拉经济结构互补性强 经贸合作资源丰富 [12]
中国模联30周年,国内外七百余师生在模拟联合国上共话大国外交
新京报· 2025-05-16 09:41
会议概况 - 2025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由外交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共同指导,外交学院主办,于5月15日在钓鱼台国宾馆开幕,持续至5月18日 [1] - 参会规模创历史新高,覆盖30个国家和地区、近160所大学和中学的约700名师生 [1] - 大会主题为“中国模联三十年”,紧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共设11个委员会探讨全球议题,使用中、英、法、西4种联合国官方语言 [4] 活动意义与目标 - 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指出模联活动是中国青年参与外交的缩影,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活动的核心方向 [2] - 活动旨在培养青年全球视野与国际能力,使其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学习者、笃行者、传播者” [3] - 通过模拟世贸组织改革、非洲维和、撤侨事件等议题,引导青年践行全球发展、安全、文明三大倡议 [5] 外交学院的角色与贡献 - 外交学院作为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70年来培养近600名驻外大使,包括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傅聪、耿爽等 [4] - 1995年首次将模联活动引入中国,30年间参与范围从11所高校71名学生扩展至30国760所学校 [4][5] - 学院模联协会通过国际评估活动服务外交人才培养,2025年首次开展全国模联发展调研,覆盖815个组织(高校211个、中学531个) [6] 青年参与案例 - 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学生杨晋儒担任南极条约会议法国代表,调研法国南极科考贡献以应对国际磋商 [7] - 北京外国语大学新生周思晔代表尼日利亚,聚焦非洲维和部队效益最大化 [7] - 香港中文大学交换生郑嘉诺首次参会,代表卢旺达寻求国际社会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8]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 共建美美与共的文明百花园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16 09:09
中国文创产业国际推广 - 文创产品与图书展示相结合成为第34届多哈国际书展中国展台的核心亮点,吸引大量观众关注[1] - 敦煌莫高窟壁画、良渚玉琮纹饰等传统文化元素通过数字光影技术实现与卢浮宫雕塑、希腊浮雕的跨文明对话[1] 全球文明倡议战略内涵 - 2023年3月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包含四大支柱:尊重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创新、加强国际人文合作[2] - 倡议以"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为哲学基础,主张文明平等互鉴,反对"文明优越论"[2][3] - 中欧班列作为实践载体,实现技术标准互认与文化符号共生,日均开行量达15列以上[9] 中华文明特性分析 - 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构成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5] - 创新性体现为改革开放推动GDP年均增长9.5%,使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5] - 包容性表现为佛教等外来宗教本土化,形成儒释道融合的独特文化生态[5][6] 文明交流实践案例 - "墨子号"量子卫星国际合作项目建立技术标准共享机制,已与奥地利等16国开展实验[9] - 《全球数据安全倡议》覆盖83个国家,推动建立跨境数据流动"数字丝绸之路"[9] - 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践"国家民族观念",2024年爱国教育投入同比增长23%[4] 全人类共同价值体系 - 和平发展等六大价值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核,已获120余国签署支持[8][10] - 价值体系突破西方"普世价值"桎梏,提出"共商共建共享"治理观[9] - 通过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在基础设施等领域形成3000亿美元合作项目[10]
马小军:稳步推进包容性软实力建设正当其时
环球网· 2025-05-16 07:43
美国软实力衰落 - 巴黎经济学院教授皮凯蒂指出美国不再值得信赖 华盛顿正在瓦解其全球领导地位的道德与政治威望 [1] -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认为美国软实力遭受削弱 全球主导地位加速衰落 [1] - 英国咨询公司数据显示中国全球软实力排名从第三升至第二 美国对抗性软实力急剧下挫 [1] 美国政策冲击 - 美国新政府加剧国内社会矛盾 包括族群撕裂 意识形态撕裂 国家法制体系撕裂 阶层撕裂 [2] - 美国对欧洲盟友采取离弃态度 抨击欧洲价值观 破坏多边主义和跨大西洋伙伴关系 [2] - 华盛顿掀起全球关税战 涉及欧盟 墨/加 中国 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 破坏国际经济规则 [3] 中国软实力崛起 - 中国外交关键词高频出现"合作"41次 "稳定"18次 "开放"14次 体现和平包容特质 [4] - 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选择空间 [4] - 深度求索采用宽松开源模式 为全球南方国家加入AI生态系统提供机会 [4][5] 中国文化输出 - 《黑神话:悟空》和《哪吒2》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 彰显中国软实力 [5] - 中国网络文学快速发展 超过30%新剧改编自网络小说 并与网飞 迪士尼等75家国际平台合作 [5] - 中国社交平台吸引美国网民 激发学习中文和探索中国文化的兴趣 [6] 中国全球影响力 -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取得丰硕成果 [7] - 中国在东南亚 南亚 非洲 中亚 拉丁美洲的经济和外交影响力逐步上升 [8] - 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合作实施民生 教育 卫生项目 消弭技术鸿沟 [8]
书写中丹合作更加精彩的新篇章(大使随笔)
人民日报· 2025-05-16 06:08
1950年5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丹麦王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丹麦成为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 家之一。建交75年来,中丹两国跨越山海,不断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绘就了携手共同发展的精彩画 卷。 坚持相互尊重是中丹关系的底色。1979年,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访华,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首位访华 的西方国家元首。中丹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保持健康平稳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2024年1 月,习近平主席致电祝贺丹麦国王腓特烈十世即位。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丹坚持平等相待、互尊互 信、互利共赢,推动两国友好合作关系行稳致远。今年以来,双方高层互访频繁,签署一系列合作协 议,为两国深化合作注入新动力。 各领域交流合作为中丹关系增添缤纷色彩。2008年中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边交流合作呈现 高水平、深层次、宽领域的良好态势。中国连续多年成为丹麦在亚洲最大贸易伙伴,近半数丹麦企业将 中国作为前两大市场之一,500多家丹麦企业在华投资1300多个项目。安徒生童话故事在中国家喻户 晓,"欢乐春节"、龙舟节等中国文化活动深受丹麦民众喜爱。2010年,世界闻名的丹麦"小美人鱼"雕像 首次走出国门参展上海世博会,受到热烈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