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搜索文档
轻食代餐受追捧,真能实现减肥梦?专家提醒需谨慎
央视网· 2025-06-20 17:05
代餐食品行业现状 - 市面上轻食及代餐食品品类繁多,消费者主要购买目的是减脂减重 [1] - 常见代餐形式包括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代餐粥等 [5] 代餐食品的科学依据 - 中国营养学会指出代餐作为能量平衡的一餐可有效降低体重和体脂,是营养素补充和减少能量摄入的方式 [3] - 代餐减重需满足限定条件,并非适用于所有人,肝肾功能异常者可能出现健康风险 [3] 代餐食品潜在问题 - 部分代餐产品通过抑制神经中枢、刺激肠道等非健康方式实现减肥效果,可能造成腹泻、肠道功能紊乱或肝肾损害 [5] - 长期用"果蔬+代餐"替代正餐可能导致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缺乏,引发脱发、月经不调等问题 [5] 科学减重建议 - 科学减重关键在于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仅靠代餐并不科学 [5] - 使用代餐需专业医师或营养师设计营养方案,配合饮食生活方式调整才能保证持续减重效果 [5] 轻食产品市场风险 - 轻食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存在食材清洗不净、营养成分标注模糊等问题 [7] - 部分商家使用低质量食材和添加剂以降低成本 [7] - 长期食用单一轻食可能导致微量营养素缺乏,影响人体代谢功能 [7]
破垄断! 国产首台200kV场发射商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即将重磅发布!
仪器信息网· 2025-06-20 15:48
国产首台200kV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问世 - 博众仪器成功研制国产首台200kV场发射商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标志着我国高端电镜进入自主研制与商用新纪元[1] - 该成果彻底打破我国高端透射电子显微镜长期受制于国际垄断的被动局面[3] 博众仪器的技术突破 - 公司历经五年研发,依托完全自主可控的电子光学核心技术、高稳定度低纹波电源、精密加工与高精度装配工艺[3] - 建立了安全可靠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从核心技术突破到高端装备产业化的全链条贯通[3] 行业里程碑意义 - 该成果铸就了中国高端科学仪器自主化进程中的崭新里程碑[3] - 6月28日公司将举行首发仪式,正式推出这一突破性产品[3]
最新融资!超紧凑脑部PET系统
思宇MedTech· 2025-06-20 14:36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与即将召开的大会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骨科大会、心血管大会、医美科技大会已成功举办 [1] - 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将于2025年7月17日召开 [1][14] - 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将于2025年9月3-5日举行 [1][14] Positrigo AG公司及NeuroLF系统进展 - 瑞士神经影像设备公司Positrigo AG成立于2018年,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孵化,专注脑部疾病诊断的紧凑型PET系统 [1] - NeuroLF脑部PET系统于2024年获美国FDA和欧盟CE双重认证,2025年完成新融资以加速欧美市场商业化 [1] - 公司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聚焦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影像技术 [1] NeuroLF的技术优势与临床定位 - 采用坐姿扫描设计,无需空间改造,适合门诊或高通量机构使用 [5] - 体积大幅缩小,降低基础设施依赖,拓展常规医疗场景应用 [11] - 集成下一代探测器与算法,实现低剂量辐射下的高分辨率脑区代谢成像 [11] - 适应症覆盖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脑肿瘤及癫痫等 [11] 融资与市场逻辑分析 - 全球痴呆患者数预计从2020年5500万增至2050年1.39亿,驱动脑功能影像需求爆发 [3] - 专用脑PET设备成本更低、流程更快、图像更精准,匹配医院病种导向的运营逻辑 [3] - FDA+CE认证降低商业化风险,双认证后资本吸引力显著提升 [3] - 2025年1月Klotho Neurosciences完成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设备融资,欧美市场成神经成像创新集中区 [3] 国内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结构性机遇 - 中国"十四五"规划支持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国产化,政策与医保支付改革形成合力 [12] - 203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超4亿,脑部疾病筛查需求显著上升 [12] - 中国企业在制造成本与"一带一路"市场拓展中具备结构性优势 [12] 结构性挑战 - 国内尚无紧凑型脑PET系统面市,NeuroLF的低剂量探测与空间压缩设计仍是研发盲区 [12] - GE、Philips、Siemens等国际品牌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12] - 国内核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不足,专用设备需配套专业操作人员 [12]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全球专用神经影像技术加速成型,NeuroLF以"专用+紧凑+高效"优势崭露头角 [10] - 联影医疗、锐世医疗等中国企业正从通用PET-CT向专用脑PET方向延伸 [7] - 低成本高分辨率赛道将成为下一代核医学设备竞争焦点 [13]
以色列用一种特殊武器暗杀伊朗科学家
中国基金报· 2025-06-20 13:37
以色列暗杀伊朗核科学家行动细节 - 行动代号为"纳尼亚行动",执行时间为12日晚间至13日凌晨 [1] - 行动中先杀死伊朗10大核科学家中的9人,使用特殊武器但细节未公开 [1] - 第10名核科学家在其他9人死亡后不久也被杀 [1] - 所有核科学家均在睡觉时被杀害,同时暗杀为防止行动泄密 [1] - 以色列多年跟踪伊朗核科学家动向,10名科学家于去年11月被列入暗杀名单 [1] - 以色列情报机构认为杀死核科学家是行动最重要部分,因其知识难以替代 [1] 金融市场动态 - 大金融板块出现逆市6连板行情 [2] - 大金融板块集体拉升 [2]
伊朗核科学家睡觉时被暗杀!
第一财经· 2025-06-20 11:03
以色列空袭伊朗核科学家事件 - 以色列军方对伊朗实施大规模空袭行动 目标包括弹道导弹计划和纳坦兹核设施 并消灭伊朗军事领导层高级成员 [1] - 第10名伊朗核科学家在9人遇害后不久也被打死 所有遇害者均在睡眠状态下被暗杀 以色列采用同步行动策略防止预警信息传递 [1] - 以色列国防军此前已公布9名被暗杀的核科学家名单 涉及核工程 物理学 化学工程 材料工程 反应堆物理 力学等多个领域专家 [2] 遇害科学家专业背景 - 9名核科学家涵盖核工程专家法里顿·阿巴斯 物理学专家穆罕默德·马赫迪·塔赫兰奇 化学工程专家阿克巴尔·莫塔勒比·扎德 [2] - 其他遇害者包括材料工程专家赛义德·巴尔吉 反应堆物理专家阿卜杜勒·哈米德·米努谢赫尔 力学专家阿里·巴霍埃伊·卡蒂里米等 [2]
【中国新闻网】三位青年科学家分别宣讲“海子山精神”“黑土精神”“铸剑精神”
中国新闻网· 2025-06-20 09:33
中国科学院"攻坚: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 - 活动于6月19日下午在北京举行,由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主办,多家研究所和机构承办,并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直播[6] - 三位青年科学家代表团队宣讲在科研攻关过程中形成的"海子山精神"、"黑土精神"和"铸剑精神"[3] 海子山精神 - 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陈松战研究员宣讲,讲述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的建设和科研成果[3] - 科学家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中国和国际高能伽马天文跨越式发展,形成"敢想、敢干、敢当"的精神[3] - 观测站位于四川稻城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其建成运行和观测成果在国际上备受瞩目[3] 黑土精神 - 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梁爱珍研究员宣讲,聚焦东北黑土区保护和恢复的科研攻关[4] - 科学家团队面向中国粮食安全需求,为黑土区保护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形成"扎根大地谱新篇,协力攻坚克难关,笃行创新谋发展,担当奉献保粮安"的精神[4] 铸剑精神 -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刘继桥研究员宣讲,介绍中国空间激光器领域的技术突破[4] - 团队从无到有发展空间激光器技术,开创光纤激光器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助力探月、探火工程[4] - 经过十年研发,成功研制国际首个二氧化碳探测星载激光雷达[4] 科学家精神内涵 - 三位科学家在交流环节强调要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4] - 科学家们表示要勇攀科技高峰,在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征程中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4]
专访丨意大利自然科学院院长:期待意中农业科学界加强对话
新华网· 2025-06-20 09:31
意中农业科学合作 - 意大利自然科学院院长马西莫·温琴齐尼表示科学交流无国界,意中农业发展历史有相似之处,加强对话合作有助于和平发展 [3] - 中国和意大利都拥有悠久的农业传统,农业对两国历史发展十分重要,相互交换经验是重要的合作方式 [3] - 意大利自然科学院接受了由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捐赠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雕塑作品,将永久落座在该院 [3] 历史与文化交流 - 2021年意大利自然科学院出版了意大利语版的中国元代重要农业著作《王祯农书》,通过与意大利同时期著作对比发现意中在农业发展方面有不少相似成果 [4] - 农耕文化所蕴含的与土地的联系超越了语言,让双方更加接近 [4] 合作前景 - 意大利自然科学院希望通过雕塑捐赠仪式等相关活动促成更多与中国的合作 [4] - 意大利自然科学院在葡萄酒和橄榄油相关领域拥有重要知识与技术,相信这些经验将对中国有帮助 [4] - 中国悠久的农业发展史与实践对于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十分珍贵 [4]
她要用科学重构人与宠物健康关系
财富FORTUNE· 2025-06-19 21:01
行业趋势与市场数据 - 2024年中国宠物经济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7.5%,预计2027年将超过4,000亿元 [7] - 宠物食品市场占整个宠物消费领域的52.8%,主食和营养品消费稳中有升,零食消费轻微下滑 [8] - 国货品牌在宠物食品市场前五名中的占比从1998-2008年仅提升9个百分点,2008-2023年大幅提升32个百分点至41% [9] - 年轻人成为养宠主力军,消费特点为多元化、个性化、高品质,偏好无谷物、鲜肉含量高的产品 [9] 公司创始人背景与创业动机 - 创始人谢雨衡出身正大集团谢氏家族,正大集团2024年全球收入1,022亿美元,中国市场收入超2,000亿元 [3] - 创始人拥有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学专业背景,主张用科学重构人与宠物的健康关系 [5] - 创业动机源于国内市场宠物食品乱象,如掺杂羽毛粉与石粉的原料,劣质饲料引发宠物疾病 [10][11] 公司核心主张与产品创新 - 品牌主张以临床实证与前沿研究驱动科学配方开发宠物食品 [11] - 关注宠物心理情绪健康,通过情绪舒缓功效预防应激造成的健康问题 [14] - 产品三重创新:冻干鳕鱼肉松包裹颗粒工艺、上海交大喂养实验验证功效、公开原料供应链信息 [21] 行业痛点与公司应对策略 - 行业六大痛点:劣质原料与虚假标注、进口品牌垄断高端市场、缺乏临床测试与国际认证、低价竞争、产品同质化、消费者教育不足 [13] - 公司战略:联合权威兽医师打造科普内容体系,强化产品可信度;组织上打造场景化内容矩阵,降低决策门槛 [15] 家族商业智慧与经营理念 - 诚信为本,良心产品为核心竞争力,原料可追溯、成分如实标注 [17] - 共赢思维,推动行业伙伴共同发展,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17] - 与时俱进,保持市场敏感度,调整战略与产品策略 [18] - 竞争核心在于产品、渠道、营销协同发展,产品是1,渠道和营销是0 [19]
深圳光明中心区,进阶!
人民网· 2025-06-19 20:36
深圳科学技术馆与光明站 - 深圳科学技术馆周末单日门票达13000多张,提前5天售罄,市民多乘地铁抵达[1] - 光明站为地铁6号线及支线换乘站,曾两次更名(荔林站→翠湖站→光明站),最终以区级行政区划命名凸显核心位置[3] 光明中心区发展历程 - 1.0版(农场时代):保留2平方公里城市中央公园生态本底[5] - 2.0版(工业化时代):形成超高清视频显示、新材料等千亿级产业集群,2007年提出"绿色城市"理念[5] - 3.0版(科学城时代):2020年地铁6号线开通,光明大街改造为双向六车道[6] 光明中心区规划与建设 - 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以科学公园为核心,串联总部办公、科技服务等区域,定位湾区知识交往中心[8] - 2023年"三横两纵"道路通车,支撑深圳科学技术馆、科学公园等重大项目[8] - 2024年科学公园北翼开园,2025年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五一"接待游客15万人次)[10][14] 核心配套设施进展 - 科学公园南翼完成90%进度,将作为全运会马术越野赛道[14] - 科学城体育中心规划为深圳第4个万座以上体育馆,可承办国际赛事[16][17] - 深圳国际美术馆已封顶,2024年重点推进室内装修[17] 城市配套与人口增长 - 教育医疗:建成深圳教科院实验学校等4所学校,在建3所,布局中山七院等高端医疗资源[19] - 住宅交通:8个住宅项目建成,地铁6号线及支线覆盖,"三横两纵"路网完善[19] - 2024年1-5月光明区新房及二手房成交2918套,同比增127%,人口从2013年49.64万增至2023年115.9万[27] 未来规划定位 - 被列为深圳市12个城市功能中心之一,承担科技创新与产业使命[20] - 生态优先:科学公园构建"五分钟进公园"绿芯,优化农田与生态廊道[21] - 科学要素:科学环廊串联科技馆、美术馆等公共空间[23] - 人文底蕴:活化传统村落,科学环廊融入骑楼街等"新中式"元素[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