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食
搜索文档
【前瞻分析】2025年中国轻食行业区域竞争及上市企业对比分析
搜狐财经· 2025-10-30 16:35
行业主要参与者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奈雪的茶(02150 HK)、三只松鼠(300783 SZ)、良品铺子(603719 SH)、康比特(833429 BJ)、KEEP(03650 HK)等 [1] - 轻食产业链企业多集中于经济较发达、消费市场活跃及产业链配套完善的地区 [1] 减脂餐品牌竞争格局 - 2025年减脂餐十大品牌包括wagas、gaga鲜语、超能鹿战队、沙拉拉轻食、无谷轻食、超级碗轻食FOODBOWL、肯德基KPRO、Tim Hortons天好咖啡轻食、奈雪green、维小饭 [3] - wagas为国内轻食行业先驱品牌,始于1999年,在全国门店超百家,覆盖北京上海深圳等十余座城市 [4] - gaga鲜语创立于2010年,主打"茶饮+轻食+社交空间"模式,门店多位于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已开设超百家门店 [4] - 超能鹿战队专注于为健身及减脂人群提供科学配比餐食,以外卖为主结合线下,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布局 [4] - 奈雪green是奈雪的茶旗下轻食店型,主打健康轻食与轻饮,其轻食专门店"奈雪 green"约有30+门店 [5] - Tim Hortons天好咖啡采取"城市合伙人+直营"模式加速扩张,已在全国开设超千家门店,覆盖近百座城市 [5] 上市企业基本面对比 - 成立时间上,农夫山泉(1996年)最早,奈雪的茶(2014年)最晚 [6] - 注册资本方面,桃李面包以1599719155万元最高,KEEP以248万元最低 [6] - 营收方面,农夫山泉2024年以42896亿元居首,百合股份801亿元最低,各企业在资本及营收规模上存在明显差异 [6] 上市企业销售渠道策略 - 奈雪的茶、良品铺子、康比特、西麦食品实现线上线下均衡布局 [7] - 桃李面包、农夫山泉以线下渠道为主 [7] - 三只松鼠、百合股份、KEEP则以线上渠道为核心 [7] - 奈雪的茶销售渠道包括轻食专门店"奈雪 green"(30+门店)、线下直营店(1453家)、加盟店(345家)及外卖平台 [8] - 康比特通过健身房智能售卖机(12万家部署)、微信私域社群及国内电商进行销售 [8] - KEEP主要通过自有APP商城、线下联名体验店及国内电商销售 [8]
这个黄金周南京帝王蟹销量前三,吃货正加急“撤回体重”
扬子晚报网· 2025-10-09 14:20
消费趋势关键词 - 国庆中秋长假餐桌消费呈现清醒消费、深度悦己、健康第一三大关键词 [1] - 当代消费者更享受真实乐趣,里子比面子更重要,现烤月饼销售增长超50% [1] - 96.7%的消费者将健康作为选购首要标准 [3] 健康与低糖食品趋势 - 低糖流心奶黄月饼和低糖豆沙松子陈皮月饼同比增长50% [3] - 米月饼因对肠胃友好等特点,月环比增长超100% [3] - 轻礼盒月饼成送礼新风尚,200元以内产品占比超六成 [3] 高端海鲜及特色食材消费 - 帝王蟹销售同比增长185%,中秋节当天销售同比增长197%,上海、南京、杭州销量全国前三 [5] - 正当季大闸蟹销售同比增长超150%,济南、青岛、昆明消费增幅最高,分别为450%、400%、300% [7] - 东星斑销售同比增长296%,成为家宴最受欢迎的大海鲜之一 [7] 节后健康管理与轻食消费 - 假期后半段年轻人开启体重管理,促进消化的HPP益生元西梅油柑汁饮料日环比增长达20% [10] - 轻食类商品在10月6日达销售峰值,日环比增长32%,东北老铁蘸酱菜、田园沙拉蔬菜等单品日环比增长均超30% [12] 寓意型商品及季节性消费 - 好寓意伴手礼受欢迎,鲜花葫芦周环比销售增长30%,观赏小南瓜中秋节当日销量环比增长165% [3] - 桂花盆栽同比去年增长四倍,中式血脉觉醒带动相关消费 [3]
21书评丨打造“软价值”,不断扩大需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22:41
核心观点 - 用软价值创造新需求是引领中国经济走出产能过剩与需求困境的新需求经济学[4] - 消费者需求偏好呈现新趋势 从满足基本物质需要转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精神需要[2] - 软价值能够创造新需求 具体通过有效研创 经营流量 改善体验 创新模式 组织变革五个方面实现[4] 消费需求趋势 - 新需求方向是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精神需要 而非重复满足基本物质需要[2] - 当下消费除了重视产品质量和价格 更注重产品背后的意义 美感 时尚感 体验感 文化价值等精神层面体验[2] - 新零售业的体验价值包括快捷送货 便利选择 可点评 可互动 有社交功能等 超越了传统零售对商品可获得性 价格和质量的关注[2] 软价值理论 - 软价值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指产品或服务中所包含的研发 设计 创意 品牌 流量 体验等非物质价值[3] - 软价值不等于政治学概念的软实力[3] - 在知识产业 信息产业 文化娱乐产业 高端服务业等软产业中 价值主体是软价值 即用创造性思维的非物质价值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3] - 软价值创造方程是软价值=产品有效投入因子×传播群体广度^软价值乘数 该方程表明软价值创造能带来经济上的指数级价值[4] 软价值创造路径 - 软价值的实现路径通常是"弯曲的" 例如新经济领域商业模式是先创造公众价值 再实现盈利变现[4] - 商家通过洞察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创新推出"轻食"业态[4] - 消费者每一次购买都是生活方式的选择 改善客户体验和创新引领生活方式是创造新需求的关键[4] - 以智能手机为例 行业发展从初期重视硬件 演进到同时重视软件的体验 设计的美感 品牌的价值等软价值[3] 行业应用与影响 - 改善体验是提振扩大消费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文旅景点的成功与其重视游客体验密不可分[5] - 传统文旅若只收门票而服务跟不上 会导致游客体验不佳且不再重游 而重视软价值打造的文旅体验能促进游客停留 消费 主动宣介和再度重游[5] - 软价值创造是新时期企业创新与转型的利器[4]
六大新茶饮巨头半年“捞金”超55亿,靠外卖撑起“半边天”?
新浪财经· 2025-09-16 16:20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六大上市茶饮品牌总营收突破330亿元 合计净利润超55亿元 [1] - 蜜雪冰城营收148.7亿元(同比增长39.3%)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4.1%) [2] - 古茗营收56.63亿元(同比增长41.2%)净利润16.25亿元(同比大增121.5%) [2] - 奈雪的茶收入同比下降14.4%至21.78亿元 经调整净亏损由4.38亿元收窄至1.18亿元(亏损缩减73.1%) [2] 企业具体财务数据 - 古茗营收56.63亿元(增41.2%)净利润16.25亿元(增121.5%) [3] - 沪上阿姨营收18.18亿元(增9.7%)净利润2.03亿元(增20.9%) [3] - 茶百道营收25亿元(增4%)净利润3.33亿元(增40%) [3] - 蜜雪冰城营收148.7亿元(增39.3%)净利润27.2亿元(增44.1%) [3] - 奈雪的茶营收21.78亿元(降14.4%)净利润-1.18亿元(亏损收窄73.1%) [3] - 霸王茶姬营收67.25亿元(增21.61%)净利润7.55亿元(降38.34%) [3] 外卖渠道成为增长核心引擎 - 外卖平台促销活动推动行业增长 京东外卖上线4个月蜜雪冰城销量突破1亿单 [5] - 奈雪的茶外卖订单金额从8.55亿元增至9.2亿元 占比从40.6%提升至48.1% [6] - 奈雪6-8月同店销售额同步增长超20% 外卖补贴带来显著增量 [6] - 茶百道称外部平台促销带来可观增量客流与收入补充 [6] - 蜜雪冰城外卖渠道爆发式增长提升国内门店平均营业额和单店盈利能力 [7] 门店战略调整与下沉市场布局 - 头部茶饮品牌上半年合计关闭加盟门店超2500家 [9] - 古茗新开门店1570家 关闭305家(去年同期闭店250家) [9] - 奈雪的茶暂停新加盟并关闭160家经营不善门店(含28家加盟店) [11] - 奈雪直营门店平均单店日销售额达7600元(同比增长4.1%) 日均订单量增至296.3单(增11.4%) [11] - 古茗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提升至81% 乡镇门店比例从39%攀升至43% [12] - 沪上阿姨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达4824家(占总量的51.1%) 较去年同期净增583家 [12] - 茶百道二线及以上城市门店减少135家 三四线及以下城市门店从3631家增至3825家 [13] 新业务拓展与多元化探索 - 古茗咖啡业务覆盖超8000家门店 80%以上门店上线咖啡饮品 新品中30%为咖啡类 [15] - 沪上阿姨2022年推出咖啡品牌"沪咖"以店中店形式运营 [15] - 茶百道在四川、广东门店上线现磨咖啡产品 价格定位6.9-12.9元 [15] - 蜜雪冰城旗下咖啡品牌"幸运咖"全国门店数量达8000家 [15] - 沪上阿姨推出"茶瀑布"子品牌主打2-12元极致性价比 [17] - 蜜雪冰城在10余座热门城市布局14家旗舰店 郑州旗舰店五一客流超24万 单月营收破千万 [17] - 奈雪推出轻饮轻食店"奈雪green" 引入能量碗轻食产品 覆盖全时段消费场景 [18]
如何在三四线城市赚大钱?教你10个复制策略,缺什么就复制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8-25 18:40
核心观点 - 三四线城市存在被低估的财富机会 其核心优势在于可复制一二线城市已验证成功的商业模式 并享受低成本 低竞争和高容错率的市场环境[1][5][48] 商业模式复制策略 - **餐饮模式复制**:提前将一二线流行的奶茶 轻食 烤肉 日料 特色小吃及主题餐厅引入三四线核心商圈 利用年轻人跟风消费特性[8][9][11] - **健身养生复制**:复制一二线轻奢健身房和养生服务(瑜伽 舞蹈 中医理疗 艾灸按摩) 填补三四线设备齐全健身房的空白[12][13][17] - **新零售便利模式**:以降维打击方式复制便利店 明亮生鲜超市及智能无人售货 替代老旧杂货铺业态[15][16][18] - **教育培训复制**:针对课外辅导 兴趣班(少儿英语 编程 绘画)及成人技能培训(会计 电脑)需求 解决三四线教育资源缺口[20][21][22][24] - **娱乐休闲复制**:引入网红餐厅+桌游 露营基地 轰趴馆 剧本杀 密室逃脱及亲子乐园等社交场景 满足年轻人娱乐需求[25][29] - **婚恋社交产业**:复制婚恋俱乐部 同城交友派对及升级版婚庆服务(主题婚礼 旅拍) 解决小城市婚恋压力与服务空白[27][28][30] - **家政上门服务**:复制房屋打扫 月嫂 育儿嫂 上门维修及美容美甲等标准化家政平台 解决本地服务可靠性问题[32][33][36] - **互联网本地化**:通过短视频带货 私域流量运营及本地生活平台(公众号/小程序) 帮助传统商家实现互联网转型[35][37][42] - **养老产业复制**:引入老人活动中心 养老社区 日间照料中心及健康管理设备 应对三四线更严重的老龄化需求[39][40][43] - **平台思维复制**:构建本地吃喝玩乐同城平台 二手交易平台及人力资源平台 通过收租模式实现规模化收益[44][45][49] 市场环境优势 - 一二线商业模式已验证成功 可直接降低试错成本[5][50] - 三四线投资成本低 竞争少且容错率高[5][50] - 三四线消费群体具有强烈跟风心理 新业态接受速度快[5][50]
餐饮冰火年:2.8万亿增长与161万闭店潮
36氪· 2025-08-11 07:23
行业规模与增长态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达2.85万亿元 同比增长4.1% 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 [1][3] - 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收入同比下降0.4% 为2023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3] - 全年闭店数预计突破300万家 快餐、小吃等大众品类成为重灾区 [1] 市场结构分化 - 连锁化率持续提升至24% 头部品牌通过供应链整合与数字化管理抢占市场 [5] - 绿茶集团上半年净利润增长32%-36% 小菜园日均净利润近200万元 [5] - 中小商户生存空间被挤压 上半年新增餐饮门店159.9万家 但开关店差仅70万家 较2024年收窄40% [5] - 行业已从增量竞争进入存量绞杀 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单店存活率不足30% [5] 政策环境影响 - 禁酒令导致高端餐饮酒水营收占比从35%跌至12% 商务宴请订单量骤降40% [7] - 北京、上海人均500元以上高端餐厅数量锐减52% 包间上座率从70%降至30% [7] - 社保新规使人力成本平均增加20% 武汉某热干面店因利润率从8%压缩至3%而闭店 [7] - 地方政策差异显著 上海社保基数下限7384元较深圳高出9.7% 导致同类餐馆用工成本相差15% [9] 成本压力分析 - 行业闭店率达22.66% 小龙虾店闭店率37.2% 麻辣烫31.8% 黄焖鸡31.5% [10] - 食材成本持续承压 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8% 蔬菜批发价涨幅超30% [12] - 一线城市核心商圈房租占营业额比重突破15% 上海某快餐店月租金12万元 [12] - 环保新规要求安装三级净化系统 单店改造费用约1.8万元 [12] 消费行为变化 - 餐饮客单价同比下降8.3% 30元以下订单占比提升至62% [13] - 健康需求推动产品结构重构 沙拉品牌订单量增长45% 传统小吃店客流下降30% [13] - 某连锁火锅品牌客单价从120元降至95元 [13] 连锁化与效率提升 - 供应链集中采购使蜜雪冰城食材成本压低20% 单店人力成本控制在25% [15] - 蜀海供应链将食材损耗率从行业平均15%降至5% [15] - 加盟模式缩短盈利周期 煎饼道加盟商面粉采购成本从每斤2.8元降至1.9元 [17] - 连锁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某酸菜鱼品牌单店年节省成本5.2万元 [18] 技术应用与创新 - 海底捞引入智能排班系统使人力成本降低18% 全职员工占比从70%降至50% [19] - 瑞幸咖啡通过AI库存模型将原料报废率压至1.2% 单店年节省成本12万元 [19] - 预制菜使用率达70% 后厨人员减少40% 出餐速度提升3倍 [19] - 碧桂园机器人餐厅采用全自动炒菜机使人力成本降40% [19] 模式创新与市场拓展 - 喜茶通过企业微信沉淀2000万会员 复购率达38% [19] - 太二酸菜鱼短视频挑战赛单条视频播放量破亿 带动门店客流增长25% [19] - 徐记海鲜聚焦生日宴场景 相关营收占比提升至40% [20] - 县域餐饮展现韧性 河南某早餐店日销3000单 净利润率达15% [20] - 蜜雪冰城在县级市场门店数量突破2万家 客单价8元仍保持12%净利率 [20] 可持续发展趋势 - 星巴克采用太阳能发电与智能照明年省电23% 并获得政府绿色补贴 [22] - 某连锁品牌因使用可降解包装获得外卖平台流量倾斜 订单量增长22% [22]
14亿国人体重焦虑,催生万亿减肥市场
GLP1减重宝典· 2025-07-23 16:02
中国体重管理行业现状 - 中国成人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 [4] - 预测2030年成人和儿童超重肥胖率可能分别达70.5%和31.8% [4] - 农村成人超重和肥胖率有望超过城市 [4] - 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高度相关 [4] 健康食品市场发展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有机产品消费市场 [5] - 2023年有机食品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 [5] - 预计2025年轻食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5] - 预测2027年代餐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500亿元 [5] 体育健身产业发展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产出达36741亿元 [5] - 体育产业增加值14915亿元,占GDP1.15% [5] - 体育服务业增加值10849亿元,占比72.7% [5] - 健身相关企业数量超157.5万家 [6] 减肥药物与保健品市场 - 全球减重市场规模预计达1000亿美元 [6] - 预计2030年中国减肥药市场规模突破149亿美元 [6] - 国内企业加速布局减肥药领域 [6] 职业发展机会 - 体重管理师、健康管理师等专业人才缺口巨大 [6]
轻食正在发生几个关键变化
36氪· 2025-07-17 11:09
健康餐饮行业趋势 - 健康化是餐饮行业确定的大趋势,消费者健康意识已渗透到食材、配料、加工等各个环节 [1] - 餐饮健康化需求可分为三类:食品安全基础需求、膳食结构进阶需求、精准营养配比硬核需求 [2] - 轻食品类是健康化先行者,2024年市场规模达3200亿元,年增速41.7%,预计2026年突破5000亿元 [2] 轻食市场发展现状 - 传统轻食受限于冷食高客单价(50元以上),核心受众局限在小众健康圈 [2] - 新兴品牌如超级碗通过中式热烹轻食和亲民价格(客单价36元)拓展增量用户,复购率超60% [3][20] - 肯德基、奈雪、海底捞等跨界品牌加速布局,赛百味通过本土化改良实现年销售额增长30% [6][21][23] 消费者行为变化 - 健身人群渗透率仅26.5%,健康餐饮主要依赖普通消费者的脉冲式需求(如节后/减肥季) [10][11] - 银发族(占人口22%)对健康餐厅意愿达40.5%,儿童餐市场存在巨大未满足需求 [11][12] - 消费者更倾向选择有堂食展示的明厨亮灶品牌,超级碗因此获得额外外卖订单增量 [9] 产品创新与竞争策略 - 超级碗推出四条产品线:自选碗(30+SKU)、季节主食、鲜蔬锅物、便携卷类,覆盖全场景需求 [18] - 通过供应链优化实现客单价下降7%,鲜蔬锅等新品显著提升冬季销量 [17][20] - 行业竞争核心从单一健康属性转向"健康+好吃"双驱动,中式风味成为差异化关键 [16][18] 餐饮行业结构性机会 - 餐饮连锁化率仅23%,米饭快餐前十品牌门店数仅1.3万家,食品安全存在巨大升级空间 [7][8] - 平台型企业如美团加速布局品质外卖基建,计划三年建设1200家浣熊外卖门店 [8] - 70平以下小型门店通过开放式自选模式更易获得消费者信任,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9]
破圈创新 把握消费潮流新红利——专访CFB集团首席执行官许惟抡
新华财经· 2025-07-02 21:38
行业概况 - 中国冰淇淋行业规模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2061亿元 [1] - 行业增长动力来自居民收入提升和休闲食品需求增加 [1] - 2023年DQ在中国冰淇淋连锁市场份额接近29% [2]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通过多元化门店模型(冰淇淋店、蛋糕店、汉堡店)实现第二增长曲线 [3] - 过去4年新开近1000家冰淇淋店 [3] - 2025年5月冰淇淋与定制蛋糕店销售额较2024年增长5倍 [4] - 计划3年内新开800家门店(50家汉堡店、100家蛋糕店、650家冰淇淋店) [7] - 2025年将新增10家定制蛋糕店和3家汉堡店 [7] 产品创新与本土化 - 独创手工定制切片蛋糕系列(2 5寸至10寸多种尺寸)满足场景化需求 [5] - 南京老门东店推出3款国风非遗绒花主题限定产品 [8][10] - 中央创新厨房执行"每周出新"的跨品类创新节奏 [12] 年轻化营销与用户运营 - 实施"Z世代增长战略"(趣新品、质价比、FUN体验) [7] - 联名初音未来、《跃动青春》、Chiikawa等IP打造圈层营销 [11] - Chiikawa联名周边3小时售罄并创单日业绩纪录 [11] - Z世代已成为品牌第一大消费群体 [12] 市场拓展与竞争壁垒 - 覆盖全国250多个城市的1400多家门店 [13] - 供应链管理有效应对低成本竞品挑战 [12] - 门店形态从柜台店升级为形象店+定制化专门店 [13] - 中国冰淇淋市场预计保持双位数年增长 [13]
DQ也盯上了“全时段生意”
搜狐财经· 2025-06-28 16:57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2025年5月全国冰淇淋门店4.4万家,较2024年末微减0.49%,但较2022年末增长18.97% [3] - 市场呈现三大阵营竞争格局:外资品牌(DQ、哈根达斯)、本土新锐品牌(野人先生、波比艾斯)、跨品类入局者(茶颜悦色、库迪咖啡) [4] - 消费者对品质和体验需求攀升,但高端冰淇淋接受度受"冰淇淋刺客"和健康理念影响仍有待提升 [4] DQ市场表现与战略 - 2020-2024年DQ在中国冰淇淋连锁餐厅市场份额持续第一,2024年市占率超30%(第二名两倍多) [6] - 2025年Q1营收及利润增长均超20%,同店销售额同比接近双位数增长,预计全年营收双位数增长、利润增超20% [6] - 全球7000家门店中中国占1700家(CFB运营1400+家),未来三年计划新增800家(含650家冰淇淋店、50家汉堡店、100家蛋糕店) [6][8] 门店模型与产品创新 - 三大门店模型:常规冰淇淋店(40-60㎡)、冰淇淋+定制蛋糕店(80㎡)、冰淇淋+汉堡店(100-120㎡旗舰店) [14] - 定制蛋糕店为独创模型,2024年5月布局10家后销售额同比增5倍,南京店推出3款文化限定产品 [11][14] - 产品创新包括轻食(2017)、茶饮(2018)、桶装冰淇淋(2019)、汉堡(2024),形成全时段产品组合 [9] 消费者洞察与营销策略 - 通过社交聆听推出爆款:开心果风味暴风雪上市首月占销售额10%,香菜柠檬风味引发全网热议 [16] - 细分Z世代为7大圈层126小圈层,联动初音未来等IP实现破圈,联名周边曾3小时售罄 [21][23] - 宠物友好门店达150家,提供免费宠物冰淇淋强化情感连接 [24] 本土化与场景拓展 - 门店设计融合地域文化(南京古建筑、成都熊猫、郑州棉纺厂等),打造"Feel the Fun"体验 [24] - 解构生日场景限制,覆盖七夕、下午茶等场景,推出2.5寸至10寸蛋糕满足独享/聚会需求 [23] - 原料端采用100%动物奶油,全链路通过FSSC22000认证,明档制作增强信任感 [18][19] 市场前景与目标 - 2024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1835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增速5%-10% [9] - DQ目标转型为"全时段C&B快乐连锁餐厅",以创新驱动年轻客群需求,保持行业领跑地位 [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