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油

搜索文档
美国高关税下希腊农产品出口前路维艰
新华社· 2025-08-21 14:25
希腊农产品出口现状 - 菲达奶酪、餐用橄榄和橄榄油等希腊标志性农产品出口面临美国加征关税的严峻考验[1] - 菲达奶酪2024年总产量约14万吨,其中65%用于出口,出口额近8亿欧元[1] - 美国市场占菲达奶酪全部出口市场份额的9%,近年来增长迅速[1] - 希腊餐用橄榄2024年对美出口额达2.14亿欧元,占其全球橄榄出口总额的28%[2] 菲达奶酪行业影响 - 斯蒂姆法利亚公司约20%产量销往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市场,因关税搁置拓展美国市场计划[1] - 新关税税率导致经销商成本上升,销售价格上涨,可能影响美国消费者需求[1] - 过去三年菲达奶酪对美出口势头强劲,但新关税政策削弱竞争力,部分生产商转向新兴市场[1] 餐用橄榄和橄榄油行业影响 - 美国对希腊橄榄产品关税从10%升至15%,直接损害种植者收益[2] - 麦西尼亚地区三分之一的橄榄相关产品用于出口,关税对种植者影响巨大[2] - 额外关税成本侵蚀供应链各环节利润,可能影响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2] - 希腊橄榄油对美出口份额有限,但加征关税将推高售价,削弱市场竞争力[2] 市场调整与应对 - 美国市场在希腊整体出口中占比约5%,关税上调可能严重侵蚀行业在关键海外市场的增长成果和未来潜力[3] - 希腊农业出口开始探索替代市场,拓展新市场成为重要策略[3]
【环球财经】美国高关税下希腊农产品出口前路维艰
新华社· 2025-08-21 13:21
希腊农产品出口受美国高关税影响 - 菲达奶酪、餐用橄榄和橄榄油等希腊标志性农产品出口面临严峻考验,成为美国关税政策的直接受害者 [1] - 2024年希腊菲达奶酪总产量约14万吨,其中65%用于出口,出口额近8亿欧元,美国市场占其全部出口市场份额的9% [1] - 菲达奶酪对美出口因关税增加导致成本上升,经销商难以负担,销售价格必然上涨,可能影响美国消费者需求 [1] 菲达奶酪行业现状 - 希腊菲达奶酪享有原产地名称保护认证,仅在希腊特定地区生产 [1] - 德国、英国和意大利是传统出口市场,美国市场近年来增长迅速 [1] - 部分生产商因新关税政策削弱竞争力,已将目光转向新兴市场 [1] 餐用橄榄和橄榄油行业现状 - 美国对希腊橄榄产品关税从10%升至15% [2] - 2024年希腊餐用橄榄对美出口额达2.14亿欧元,占其全球橄榄出口总额的28% [2] - 橄榄种植业占据麦西尼亚地区农业重要份额,三分之一的橄榄相关产品用于出口 [2] 关税对橄榄产业的影响 - 关税直接损害橄榄种植者收益,对种植者影响巨大 [2] - 额外关税成本正在侵蚀供应链各环节利润,可能影响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 [2] - 希腊橄榄油对美出口份额有限,但加征关税将推高售价,削弱市场竞争力 [2] 行业应对措施 - 希腊农业出口开始探索替代市场,以应对美国关税政策 [3] - 行业人士表示必须拓展新市场,尽管对美出口重要 [3] - 美国市场在希腊整体出口中占比约5%,关税上调可能严重侵蚀行业在关键海外市场的增长成果和未来潜力 [3]
金龙鱼(300999) - 2025年8月15日、8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18 19:54
业务影响与市场趋势 - 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反倾销调查对公司菜籽业务影响有限,可通过提升大豆压榨量弥补缺口 [2] - 棕榈油价格因产量低于预期及印尼生物柴油政策波动,但大豆丰产和原油价格稳定使其短期维持当前水平 [5] - "禁酒令"及"外卖补贴大战"对餐饮业影响阶段性,米面油等刚需消费支撑公司业务稳定性 [4] - 中美互加关税对公司饲料业务无直接影响,南美大豆供应充足且价格优势明显 [8] 产品与业务进展 - "金龙鱼丰益堂"大健康产品(如甘油二酯油、低GI米面)复购率达30%以上,正通过体验式营销扩大推广 [2][3] - 调味品业务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超20%,新增味精产品并计划丰富品类 [8] - 中央厨房食品园区业务因宏观经济放缓扩张节奏适度调整,但长期竞争力仍被看好 [8] - 厨房食品板块高端产品(橄榄油、花生油)稳健增长,小包装化趋势显著(5L以上油品占比降至50%以下) [8] 财务与渠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厨房食品经销收入同比增长7%,经销商数量略减但餐饮渠道贡献突出 [6] - 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板块毛利率优化,受益于大豆价格下降及养殖需求良好,下半年预计持续表现良好 [7] - 小规格粮油产品(700ML油品、1KG面粉)增速显著,契合年轻家庭及外卖消费趋势 [8] 参与机构 - 38家机构参与调研,包括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 [10]
Nature子刊:哈佛大学研究发现,猪油/牛油等动物油会抑制免疫系统,促进癌症发展
生物世界· 2025-08-11 12:02
肥胖与癌症关联研究 - 全球肥胖人数已超过10亿,肥胖增加至少13种癌症风险,包括乳腺癌、肝癌和结直肠癌,并削弱抗肿瘤免疫反应[3] - 肥胖导致的全身系统性变化(如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慢性炎症)直接促进肿瘤细胞转化、生长和转移[5] - 肥胖通过抑制CD8 T细胞和NK细胞功能削弱抗肿瘤免疫,促进癌症进展[5][6] 膳食脂肪来源对抗肿瘤免疫的影响 - 动物脂肪(猪油、牛油、黄油)高脂饮食削弱肥胖小鼠抗肿瘤免疫并加速肿瘤生长[3][7] - 植物脂肪(椰子油、棕榈油、橄榄油)高脂饮食未削弱抗肿瘤免疫,棕榈油甚至增强免疫功能并减缓肿瘤生长[3][7] - 膳食脂肪来源(而非肥胖本身)是影响肿瘤生长的关键因素[5] 动物脂肪代谢机制研究 - 动物脂肪代谢衍生物(如长链酰基肉碱)强烈抑制NK和CTL细胞功能,导致线粒体代谢功能障碍[9] - 动物脂肪饮食降低c-Myc表达水平,而棕榈油饮食通过增强c-Myc活性防止NK细胞代谢障碍[9] - 肥胖人群NK细胞中c-Myc表达水平降低的现象与动物脂肪饮食小鼠一致[9] 饮食干预的潜在应用价值 - 用植物油替代动物油可能成为肥胖癌症患者的有效饮食干预措施[5] - 调整脂肪成分(植物脂肪替代动物脂肪)或改善肥胖癌症患者治疗结局[9] - 研究为肥胖人群癌症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方向[5][7] 历史研究与新发现关联 - 1930年研究首次发现黄油添加饮食增加致癌物诱发肿瘤风险[6] - 新研究首次明确不同脂肪类型对肥胖者肿瘤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差异化影响[6][7] - 脂肪类型与癌症关联机制研究从心脏病领域延伸至肿瘤免疫领域[5]
给予非洲建交国100%税目产品完全免税待遇—— 非洲53国加入中国零关税“朋友圈”
搜狐财经· 2025-08-05 12:15
中非贸易政策升级 - 中国自2024年12月1日起对33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近期扩围至53个非洲建交国[7][9] - 零关税政策覆盖石油、矿产、农林产品、初级加工品等全品类,非洲商品进入中国享受完全免税待遇[9][10] - 政策实施后中国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口额达2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咖啡进口增长704%,可可豆增长568%[9] 非洲商品中国市场表现 - 卢旺达咖啡豆因关税降低在中国市场普及,带动当地种植户收入提升[8] - 非洲辣椒酱、金枪鱼、牛油果等产品在中国超市货架占比显著增加[8] - 坦桑尼亚水产品公司通过加工转型扩大对华出口,带动当地就业[13] 产业链合作深化 - 中国企业在非洲建设经贸合作区,如埃及苏伊士合作区形成纺织、家电产业集群,坦桑尼亚东非商贸物流产业园预计创造2万就业岗位[14] - 中国企业投资非洲自动化加工厂(如尼日利亚腰果去壳厂),降低当地成本并带动中国机械出口[15] - 湖南自贸试验区推行非洲食品准入预评估制度,缩短农食产品入华时间[11] 差异化发展机遇 - 肯尼亚花卉、坦桑尼亚腰果、南非矿业等差异化产业将受益于零关税政策[12] - 资源型国家如尼日利亚、莫桑比克可通过能源出口收益推动经济多元化[12] - 中非合作推动云南咖啡产业技术升级,精品率与深加工率提升[15] 制度创新与基础设施 - 中国以单边开放方式简化海关流程,回应非洲平等参与全球贸易诉求[11] - 湖南在12个非洲国家布局节点城市和港口基础设施,实现源头直采[11] - 中非人才合作计划培养复合型人才,强化产业链协作能力[15]
99.9%抑菌除螨!天然硫磺+4重植物精油,这块皂太牛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7-30 21:21
产品核心优势 - 采用天然硫磺萃取技术,抑菌率99 9%,除螨率100% [11][13][33] - 添加四大植物精油(橄榄油、椰子油、棕榈油、牛油果籽油),调节水油平衡并缓解硫磺的碱性刺激 [15][40][49] - pH值7 5弱碱性,相比普通工业硫磺皂更温和,适合长期使用 [80][83] 产品功能与用途 - 多功能应用场景:可替代洗面奶、沐浴露及洗发产品,实现抑菌除螨、控油清洁 [17][64][75] - 针对油痘肌、背部粗糙等问题显著改善,用户反馈使用1个月后肌肤干爽光滑 [20][58][73] - 搭配沐浴刷可增强清洁效果,尤其适用于背部护理 [60] 市场定位与价格策略 - 定位中高端洗护市场,单块100g规格,礼盒装主打送礼场景 [24][94] - 原价4块125元,促销价69元/盒(含5块+起泡网),性价比高于同类沐浴露产品 [22][24][94] 品牌与研发背书 - 芬兰百年品牌asabath,原料源自硫磺泉天然萃取,区别于90%市售工业硫磺皂 [8][29][31] - 通过第三方检测(报告编号MC-202307356),符合QB/T 2485-2008标准,总有效物含量达75% [82][83] 用户反馈与口碑 - 消费者评价提及泡沫丰富、无紧绷感,尤其适合敏感肌 [90][92] - 复购率较高,当天追评中强调洗脸舒适度与起泡便利性 [92]
生菜涨价300%!极端天气冲击全球菜单
国际金融报· 2025-07-22 15:13
食品价格上涨 - 澳大利亚生菜价格飙升300% [2] - 欧洲橄榄油价格上涨50% [1] - 美国蔬菜价格上涨80% [1] - 韩国大白菜价格上涨70% [2]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干旱导致近100万英亩农田未能耕种,蔬菜作物初始收入损失达20亿美元 [1] - 亚利桑那州水资源短缺加剧美国蔬菜价格上涨 [1] - 飓风伊恩袭击佛罗里达州进一步推高美国蔬菜价格 [1] 极端天气影响 - 2022年至2024年全球16起极端天气事件推高食品价格 [1] - 高温、干旱和洪水发生强度和频率增加 [2] - 2023至2024年厄尔尼诺现象加剧极端天气 [2] - 英国炎热干燥天气推高通胀,削弱降息预期 [5] - 极端天气超出农业生产和经济体系适应范围 [1] 农产品差异 - 咖啡和牛肉期货价格自2020年以来持续攀升 [3] - 玉米期货价格未呈现同样上涨趋势 [3] - 咖啡和牛肉因特定生产条件限制而更敏感 [3] - 美国关税政策挤压国外农民利润空间 [3] 政治经济影响 - 高通胀率直接改变民主国家选举结果 [4] - 食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家庭健康产生潜在影响 [4] - 食品价格上涨成为公众感知气候影响的第二大因素 [5] - 食品价格上涨带有政治色彩 [5] - 食品价格波动加大宏观经济管理难度 [4] 政策建议 - 各国需出台政策帮助消费者应对食品价格上涨 [3] -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降低食品价格通胀风险的根本 [3] - 气候变化引发的食品价格通胀将成为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核心议题 [5]
极端天气传导 全球食品价格飙升
北京商报· 2025-07-22 00:26
气候变化对全球食品价格的影响 - 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导致全球食品价格短期大幅飙升 这种价格冲击通常在极端天气事件几个月后出现 且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将更加普遍 [1] - 研究证实数十起气候极端事件与食品价格急剧上涨直接相关 例如西班牙干旱导致欧洲橄榄油价格暴涨50% 印度热浪后洋葱价格飙升89% [1] - 食品价格冲击通过全球贸易网络从单一地区扩散至世界各地 如加纳和科特迪瓦干旱导致英国可可价格上涨3倍 [2] 具体国家案例 - 韩国遭遇极端热浪和暴雨 西瓜价格周涨幅22.5% 同比上涨36.5% 大白菜价格周涨幅27.4% [1] - 日本热浪后大米价格上涨48% 美国加州干旱后蔬菜价格跳涨80% 这些涨幅远超历史常规波动范围 [2] - 韩国出现"热通胀"现象 鸡蛋(30枚装)零售价突破7000韩元 创近年高点 [2] 农业产量与气候变化关系 - 未来十年气温升高和极端天气频发可能导致大米 大豆 玉米和土豆等主食产量大幅下降 [2] - 农作物在20-30摄氏度范围内产量稳定 超出此范围产量将大幅下降 [2] - 美国中西部干旱不仅降低玉米产量 还影响加工和出口业务的供水 [3] 对经济指标的影响 - 日本核心CPI连续7个月保持在3%以上高位 英国6月通胀率升至18个月高点3.6% 部分归因于食品价格上涨 [4][5] - 极端高温直接影响整体通胀率 主要驱动因素是食品价格上涨 [5] - 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革命前上升幅度首次超过1.5摄氏度 [3]
数十种食品近年价格飙升!都怪极端高温天气?
第一财经· 2025-07-21 20:57
极端气候对食品价格的影响 - 韩国卷心菜价格上涨70%,澳大利亚生菜价格上涨300%,欧洲橄榄油价格上涨50%,美国蔬菜价格上涨80%,极端高温导致数十种食品短期价格飙升[1] - 研究分析了2022-2024年全球16起极端气候事件,发现食品价格通常在极端高温或干旱后1-2个月内快速上涨[1] - 西班牙干旱导致欧洲橄榄油价格同比上涨50%,美国加州干旱和佛罗里达飓风使蔬菜生产价格同比上涨80%[4] - 澳大利亚洪灾引发当地生菜价格涨幅超300%,快餐企业被迫用卷心菜替代生菜[4] 食品价格上涨的全球传导效应 - 加纳和科特迪瓦干旱导致全球可可价格2024年4月同比上涨300%,英国可可价格涨三倍[4] - 越南和巴西热浪干旱推动全球咖啡豆价格上涨[4] - 食品价格波动通过贸易链扩散,气候事件对全球供应链冲击显著[4] 食品通胀的经济政治影响 - 英国6月通胀率升至3.6%的18个月新高,食品价格上涨削弱央行降息预期[5] - 研究指出食品价格波动可能影响选举结果,例如美国大选中生活成本成为关键因素[5] - 气候炎热且经济较弱国家面临更剧烈的物价上涨压力[5] 金融机构的气候风险应对 - 汇丰银行用气温趋势替代传统水库水位数据,作为印度食品通胀预测新指标[9] - 欧洲央行将气候变化纳入货币政策系统性考量,调整抵押品评估和资产购买策略[9] - 2022年极端高温使欧元区食品通胀率上升0.4-0.9个百分点,并对德国GDP造成显著冲击[9]
从韩国卷心菜到欧洲橄榄油,高温如何左右影响全球食品价格?
第一财经· 2025-07-21 17:56
极端气候对食品价格的影响 - 极端高温导致数十种食品价格短期飙升 韩国卷心菜价格上涨70% 澳大利亚生菜价格上涨300% 欧洲橄榄油价格上涨50% 美国蔬菜价格上涨80% [1] - 2022年至2024年全球16起极端气候事件与食品价格飙升直接相关 高温 干旱和强降水是主要诱因 [1] - 食品价格变化通常在极端气候发生后1-2个月内显现 气候变化加剧将导致该模式更普遍 [1] 特定食品价格波动案例 - 西班牙南部长期干旱导致欧洲橄榄油价格2023年1月同比上涨50% 该国占全球橄榄油产量40%以上 [3] - 美国加州 亚利桑那州干旱及佛罗里达飓风致2022年11月蔬菜生产价格同比上涨80% [3] - 澳大利亚东部洪灾引发2022年生菜短缺 单颗价格达12澳元 涨幅超300% 肯德基被迫用卷心菜替代 [3] - 加纳和科特迪瓦干旱致2024年4月全球可可价格同比上涨300% 英国巧克力价格同步飙升 [3] - 越南和巴西热浪干旱导致2024年全球咖啡豆价格上涨 [3] 食品价格上涨的经济传导效应 - 食品价格飙升通过贸易链传导至全球 气候炎热且经济较弱国家涨幅更显著 [4] - 英国2023年6月通胀率升至3.6% 创18个月新高 食品价格上涨降低央行降息预期 [4] - 生活成本上升影响2022年美国大选结果 [4] 金融机构与政策应对 - 汇丰银行2023年8月改用气温指标替代水库水位预测印度食品通胀 因灌溉系统无法抵御极端高温 [6] - 欧洲央行将气候变化纳入货币政策系统性考量 涉及通胀 GDP等关键指标 [6] - 2022年极端高温导致欧元区食品价格通胀上升0.4-0.9个百分点 显著冲击德国GDP [6] - 欧洲央行明确将自然风险因素纳入政策工具设计 抵押品评估和资产购买策略调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