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争
icon
搜索文档
“用鲜血和生命凝结的深厚情谊”
人民日报· 2025-05-08 06:27
莫斯科红场上,盛大阅兵正做着最后的准备。80年前的胜利欢呼犹在耳畔,历史的面貌又一次清晰起 来。 "历史的记忆和真相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褪色,带给我们的启迪永远映照现实、昭示未来。"5月7日,习 近平主席在《俄罗斯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 习近平主席在这篇题为《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的文章中深情讲述了一个个跨越时空的动人故事,这是 对历史的回望,更有对未来的坚定。 习近平主席会见18位俄罗斯老战士代表的故事 在署名文章开篇,习近平主席讲述了一个10年前的故事。 "10年前的这个时候,我赴俄罗斯出席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专门会见了18位俄罗斯老战士代表, 他们曾在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战场上浴血奋战。老战士们的铮铮铁骨和坚毅神情我至 今难忘。" 2015年5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会见18位俄罗斯老战士代表。当年穿越战火的英姿少年,已是暮年 白发、步履蹒跚,却是军人风范不减当年。 习近平主席为俄罗斯老战士代表颁发纪念奖章,几个镜头让人感动。 一位老战士,像当年接受检阅般,迈着正步走到习近平主席面前,立正、行军礼。 一位老战士,示意不用工作人员搀扶。一步、两步,全场屏息。 一位老战士,习近平主席看 ...
潭下之战:铁四军和钢七军的巅峰对决
搜狐财经· 2025-05-08 04:41
大家都知道,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进行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在两广的军队被统一整编为7个军, 其中战斗力最强的当属第四军和第七军。 第四军前身是粤军第一师,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国民政府对旗下各种番号的军队进行整 编,粤军第一师和12、13旅被统一整编为第四军,以李济深为军长,辖3个师及1个独立旅。以粤军第一 旅扩编为第10师,陈铭枢任师长;粤军第二旅扩编为第11师,陈济棠任师长;以第十二旅扩编为第12 师,梁鸿林任师长。第13师由第13旅扩编而成,师长徐景唐,原先是归第5军军长李福林统辖,后"借 给"第四军代管。 张发奎的第一旅第一团则从第一旅挑出,单独组建第四军独立旅。后来廖仲恺遇刺,12师师长梁鸿林和 其兄梁鸿楷牵涉其中,部队被强制解散,独立旅接过12师番号,由张发奎担任12师师长。 1926年9月,北伐战争爆发,第四军10、12师北上湖南,成为全军开路先锋,而11、13师则留守广东。 第四军连克醴陵、平江,迫吴佩孚部退守汀泗桥。汀泗桥三面环水,后枕高山,吴佩孚集直军两万死 守,守将宋大霈还亲率大刀队督阵。张发奎略施巧计,令三十六团渡水偷袭敌后,自己亲率三十五团及 叶挺独立团从正面奋勇冲 ...
纵情歌唱,有着英雄血脉的伟大人民!——《黄河大合唱》与《神圣的战争》跨越时空的交响
新华社· 2025-05-08 01:40
音乐作品的历史意义 - 《黄河大合唱》诞生于1939年延安,六天六夜完成谱曲,首演后在中国各地演出超百场,成为抗战精神象征 [4][6] - 《神圣的战争》创作于1941年卫国战争初期,莫斯科白俄罗斯火车站首演后迅速成为苏联军民战斗号角 [5][6] - 两部作品均采用民族音乐语言与战斗主题结合,被评价为"东方战场英勇之声"和"反法西斯精神武器" [7] 跨国艺术交流 - 1955年起《黄河大合唱》多次在俄演出,包括2015年柴可夫斯基音乐厅联合音乐会及2025年《莫斯科之春》音乐会 [10] - 《神圣的战争》通过广播传入中国,现被中国音乐人广泛演绎并融入影视作品 [10] - 中俄艺术院校建立人才双向流动机制,2018年以来8名留俄博士加入延安大学鲁艺教师队伍 [10] 文化经贸合作现状 - 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11] - "中俄文化年"活动吸引约150万人参与"莫斯科的中国新年" [11] - 俄罗斯外交部明确将人文交流列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核心组成部分 [11]
专访|携手捍卫和平、维护正义——访俄中友好协会第一副主席库利科娃
新华社· 2025-05-07 20:43
俄中友好协会观点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苏联卫国战争胜利提供重要支持,两国共同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1] - 1931年中国开始抗击日本侵略,牵制日军避免其从东面进攻苏联,否则苏联处境将更艰难 [1] - 中国在自身困难时期仍向苏联提供战略物资,苏联飞行员则支援中国抗战,体现战时相互支持 [1] 历史记忆与共同立场 - 库利科娃作为莫斯科保卫战亲历者,回忆战时在地铁站避难及父亲上前线的个人经历 [1] - 强调俄中在战争中牺牲巨大,坚决反对篡改二战历史,捍卫胜利成果 [2] - 俄中战火中淬炼的友谊历经考验,当前两国共同庆祝胜利并携手维护和平与正义 [2] 未来展望 - 寄望青年一代了解历史并珍惜和平,认为未来属于年轻人 [2] - 俄中将继续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开展合作 [2]
胡发坚是新四军的高级将领,他牺牲的有点意外
搜狐财经· 2025-05-07 12:15
新四军第一支队历史 - 新四军第一支队由南方八省游击队组成,成立于1937年10月12日,初期领导人包括陈毅(司令员)、傅秋涛(副司令员)、胡发坚(参谋长)和刘炎(政治主任)[1] - 1939年11月7日第一支队与第二支队合并成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陈毅后被授予元帅军衔,傅秋涛获上将军衔,胡发坚和刘炎在战斗中牺牲[1] 胡发坚个人背景 - 胡发坚1906年出生于江西吉安贫农家庭,1927年加入共青团,1929年转为中共党员,1930年参加红军游击队并逐步晋升至团政委[3] - 长征期间任红五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参谋长,参与四渡赤水、强渡乌江等战役,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师副参谋长[3] 胡发坚在新四军的贡献 - 1937年进入抗大学习后调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参谋长,协助陈毅开展苏南抗日游击战争,起草联合地方武装抗日的公告[5] - 1938年6月推动建立镇江、句容、金坛、丹阳四县抗日总会,奠定根据地政权基础[5] - 1939年1月任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副司令员,指挥西王村战斗并创办随营学校培训抗日骨干[7] 胡发坚牺牲事件 - 1939年3月15日在武进县处理大刀会冲突时,因鸣枪示警引发混乱被流弹击中身亡,年仅33岁[8] - 1985年在其牺牲地建立纪念碑,2014年被列入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8]
重磅会议召开!货币战争,中国要反击了!
搜狐财经· 2025-05-07 10:18
亚洲货币升值现象 - 五一期间日元、人民币、新台币出现恐慌式升值 [1] - 离岸人民币两天升值逾900点一度升破7.19 [5] - 新台币两天累计上涨超过9%创历史记录 [5] - 港币连续触及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连续抛售港币 [5] 货币战争背景 - 美国通过"海湖庄园协议"推动美元贬值让其他货币升值 [9] - 被称为新的"广场协议" [10] - 1月以来美元贬值9%但人民币仅升值不到2% [23] - 日本未抵抗日元与美元同步升值 [12] 出口型经济体影响 - 货币贬值10%可使出口企业多挣10%本币收入 [8] - 新台币升值9%对台湾出口制造业造成双重打击 [14][15] - 台湾金融机构持有7000亿美元债券其中4600亿未对冲汇率风险 [19] - 新台币升值导致台湾金融机构账面巨额亏损股价大跌 [19] 香港市场情况 - 香港金管局几天抛售1000多亿港币回笼150多亿美元 [21] - 资金流入推高港股和香港楼市 [22] - 需警惕未来资金撤离时的资产泡沫风险 [23] 人民币汇率特点 - 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8%左右时央行会干预 [25] - 历史干预点位从7.0逐步调整至7.4 [26] - 当前环境下人民币有实力维持弱势 [23] - 汇率升值可作为中美贸易谈判筹码 [28] 对冲基金策略 - 对冲基金通过做空货币和股市进行跨市场套利 [6] - 目的是推动货币急剧贬值以放大收益 [6] - 与国家层面希望货币稳步贬值的逻辑相反 [7]
共襄和平伟业 续谱友谊新篇(大使随笔)
人民日报· 2025-05-07 06:12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关键要点的总结: 历史背景与中俄关系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1] - 中国和俄罗斯是亚洲和欧洲两个主要战场,两国人民是抗击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中坚力量 [1] - 两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赢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 [1] - 在二战胜利基础上,中俄同其他反法西斯同盟成员共商建立联合国,制定《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文件 [1] 中俄纪念活动与合作 - 习近平主席和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分别出席对方国家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 [2] - 两国政府精心保护对方国家在本国境内的二战纪念设施 [2] - 两国互向对方国家参与二战的老兵授予纪念奖章 [2] - 两国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平台共同举办二战胜利纪念活动 [2] - 两国民间广泛组织拍摄专题纪录片、撰写回忆录、挖掘完善史料档案等活动 [2] 新时代中俄关系 - 新时代中俄关系是和平与发展时代主旋律中和谐有力的音符 [3] - 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3] - 此次访问将为中俄关系再攀新高注入强大动力 [3]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俄责任 - 地区动荡和局部冲突此起彼伏,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叠加 [4] - 个别国家及其政客为攫取地缘政治私利,妄图篡改二战历史,挑战战后国际秩序 [4] - 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共同肩负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责任 [4] - 中俄两国将锚定历史新坐标,持续深化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 [4]
伊朗谴责以色列袭击也门经济和民用基础设施
快讯· 2025-05-07 03:15
地缘政治冲突 - 伊朗外交部强烈谴责以色列对也门民用基础设施的空袭行为 [1] - 以色列空袭目标包括萨那国际机场等也门民用设施 [1] - 伊朗指控美国、英国等国支持以色列升级对加沙地带的袭击 [1] 地区安全局势 - 伊朗指责以色列持续杀害巴勒斯坦妇女儿童并侵略黎巴嫩、叙利亚和也门 [1] - 伊朗称以色列的军事袭击构成战争罪和反人类罪 [1] - 伊朗认为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意图削弱该地区国家 [1] 国际组织呼吁 - 伊朗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应对以色列违反《联合国宪章》的行为 [1] - 伊朗呼吁地区国家制止以色列的军事行动 [1]
48小时内,美国3次对华摊牌,逼中企摘牌退市,特朗普圈定新战场
搜狐财经· 2025-05-06 14:50
美国对中资企业的金融施压 -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以审计透明度为由要求部分中资企业摘牌退市,此举被视为金融战争的升级版策略 [3] - 美国资本市场作为全球资金流动的核心,中资企业赴美上市是参与全球化的重要通道,退市限制直接干扰企业运作 [3] - 退市威胁旨在制造国际投资者恐慌,削弱中资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力,但中资企业可通过香港、欧洲等替代市场融资 [5] 高科技领域的脱钩行动 - 美国将部分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黑名单",试图通过技术限制遏制中国科技发展,涉及5G、芯片、AI、电动汽车等领域 [7] - 针对华为等企业的封杀手段比过去更全面,限制中资公司进入芯片制造等核心环节 [7] - 全球技术与市场深度融合背景下,美国脱钩策略可能仅造成短期混乱,难以长期压制中国技术发展 [9] 国际政治层面的博弈 - 美国通过炒作台岛、南海问题及拉拢东南亚国家,试图制造地缘政治矛盾并孤立中国 [11] - 疫情后全球经济危机下,多数国家不愿配合美国的地缘政治游戏,中国平等合作的外交姿态更受东南亚国家欢迎 [11] - 美国将中美冲突作为转移国内疫情、经济衰退矛盾的手段,但中国战略定力与行动能力超出美方预期 [13][15] 中美长期博弈趋势 - 中美关系难以回到友好基调,未来博弈胜负取决于策略智慧而非强硬程度 [15] - 中国需以理性坚定态度应对美国施压,避免影响长远发展计划 [15] - 若美国耗尽筹码仍无法遏制中国发展,其自身陷入困局的可能性将增加 [17]
普京:俄方没有必要在冲突中使用核武器,“希望不会需要动用它们”
环球时报· 2025-05-06 06:40
俄乌冲突最新表态 -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方具有足够实力和手段让特别军事行动取得符合俄罗斯要求的结果,并强调没有必要在冲突中使用核武器 [1] - 普京认为与乌克兰和解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时间问题,并希望不需要动用核武器 [3] - 俄罗斯宣布在5月8日至11日实施停火,期间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并呼吁乌克兰采取相同举措,同时重申愿意进行无条件和平谈判 [3] 乌克兰方面回应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拒绝俄罗斯的短期停火提议,坚持应实现至少30天的停火才能为外交提供真正机会 [3][4] - 泽连斯基表示不相信俄罗斯会遵守停火协议,并称俄军近期攻势达到数月来最高峰,仅3日就发动200多次袭击 [4] - 乌克兰空军夜间击落了俄方发射的116架无人机中的42架 [4] 美国立场变化 -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推动解决俄乌冲突一事产生动摇,表示"也许"会宣布放弃继续参与和谈,但强调仍有很大机会实现和平 [5] - 特朗普披露欧盟领导人多次要求其给普京打电话,因为他们无法联系上普京 [5] - 美国副总统万斯和国务卿鲁比奥等官员近期多次表示,如果看不到俄乌在领土等问题上让步,将不再为和谈投入时间和资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