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搜索文档
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人民日报· 2025-05-03 06:01
信访工作条例实施成效 - 中共中央国务院《信访工作条例》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成为新时代信访工作基本遵循 [2] - 3年来党对信访工作全面领导持续加强 信访工作法治化推进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成效显著 [2] 党的领导机制建设 - 莆田市通过党政主要领导接访机制 解决荔城区居民小区积水问题 工程提前1个月竣工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4] - 2024年各级领导干部57.4万人次参与接访 接待群众108.8万批次 [4] - 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实现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 北京市朝阳区通过该机制为外来务工人员追回欠薪 [5][6] 法治化进程推进 - 陕西省信访部门制定《受理办理法治化"流程图"》 规范使用38种告知书 [7] - 中央和国家机关42家单位制定信访事项处理"导引图"及分类处理清单 [8] - 浙江省嘉兴市通过法治化路径解决十余年征地补偿纠纷 依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整改违规提取青苗费问题 [9][10] - 山东推行信访处理意见"双审双签" 河北建立省市联合督导机制 推动信访办理规范化 [10] 人民建议征集成果 - 上海市通过人民建议征集机制 开放复兴东路隧道夜间电动自行车通行 解决跨江配送难题 [11] - 广东省信访局牵头推进建议征集工作 广州市采纳群众意见制定城中村改造条例 [12] - 浙江省出台《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办法》等制度 完善建议征集体系 [12]
解析民营经济促进法①丨这部法律为什么是民营经济最强“定心丸”
搜狐财经· 2025-05-02 01:27
这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将发挥哪些重要作用,有哪些显著特点和制度创新?对于民营经济的明天,这部法律意味着什么?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对多位 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我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民 营经济将承担更大使命,展现更强担当,释放更大潜能。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就《民营经济促进法》答记者问时表示,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 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宪法规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 观需要。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娜 刘慧 王丽娟 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 行。民营经济组织期待的最强"定心丸"、渴望的最大力度保障,通过国家立法上升为国家意志。 以法治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法律出台正当其时 当前 ...
马明龙主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暨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会议 深化改革扎实推动法治镇江建设 不断开创全面依法治市新局面
镇江日报· 2025-05-01 07:32
4月28日,市委书记、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主任马明龙主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七 次会议暨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镇江工 作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去年工作,部署今年任务,扎实推动法治镇江建设"一规划两方案"攻坚收官,不 断深化法治领域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节选和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会议精神;审议了市委全 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5年工作要点等相关文件。丹阳市、丹徒区、市文广旅局、市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 同志现场述法。马明龙对述法内容进行点评。 会议充分肯定去年以来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取得的成效,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做好新形势下全面依 法治市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深学细悟、改革创新、承前启后,提升法治意识、破解法治难 题、完善法治体系,把牢法治建设正确航向。要着力提升立法质量,全面规范涉企执法,有效加强司法 保护,积极探索加强涉外法治工作,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人民至上,重源头管控、社会防控、 资源调控,防风险、保安全、优服务,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强调,要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法 ...
以高水平法治护航民营经济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5-01 05:56
文章核心观点 以高水平法治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向新向好 [3]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背景 - 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1] - 党中央出台系列政策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但新旧动能转换和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使民营经济面临压力挑战,需法治手段破除发展梗阻 [1] - 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2024年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出台该法 [1] 民营经济发展要求 - 持续推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协作共进,形成共同发展格局 [2] - 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保护,鼓舞民企信心挖掘潜力 [2] 民营经济促进法内容及作用 - 将“两个毫不动摇”等写入法律,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和国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重大方针政策,从多方面作出规定 [2] - 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具有稳定性和刚性约束 [2]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要求 - 完善配套政策,确保条款转化为企业获得感和发展动力 [2] - 形成以民营经济促进法为基础的法律制度体系,发挥法治保障作用,让民企谋发展 [2]
新田县召开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 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搜狐财经· 2025-05-01 03:59
会议背景 - 新田县召开涉企执法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宋桂雄,副县长、县公安局长周睿鹏等县领导出席[3] - 县纪委监委、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县检察院等单位领导,各行政执法单位分管领导、法制部门负责人共90余人参会[3] 整治内容 - 专项整治涉及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以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3] - 整治工作是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点整治项目和民生实事项目的重要内容[3] - 整治工作是联系群众、回应群众关心关切的重要途径[3] 工作要求 - 坚持高站位推动,统一思想行动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从讲政治和促发展高度开展整治[3] - 聚焦痛点堵点问题开展整治,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3] - 坚持高标准落实,既要突出重点内容整治,又要全面梳理系统整治[3] - 坚持高质量完成,锚定目标不放松,从严从细从实完成各项整治任务[3] 工作部署 - 两项整治工作施工图已绘就、目标已明确、号角已吹响[4] - 要以危机感、使命感、责任感群策群力抓好落实[4] - 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4]
人大常委会丨以法治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写在民营经济促进法通过之际
新华网· 2025-04-30 21:49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题:以法治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写在民营经济促进法通过之际 新华社记者王雨萧、范思翔、齐琪 "通过!" 2025年4月30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内,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营经济促 进法。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 营经济促进法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和实践中的有效做法转化为法律制度,必将进 一步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让民营经济的广袤森林勃发更大生机。 立法意义重大 1980年,浙江温州的章华妹领到了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40多年来,改革开放激活一池春 水,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民营企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蓬勃力量。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主任杨合庆表示,当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面临新的机遇,也遇到 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针对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立法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 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举措,巩固民营经济发展成果,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 展的法律环境。 "民营经济促进法首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把党中 ...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有了专门法 企业:对民营经济的爱护从精准施策升华为刚性保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21:38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5年5月20日施行 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 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 [1] - 法律确立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负面清单事项从2018年151项压缩至2025年106项 放宽养老 医疗 交通 能源等领域准入限制 [2][4] - 法律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工程 鼓励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及传统产业技改 核电项目引入民企持股比例达10%以上 [4][5] 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领域 各类经济组织可依法平等进入 能源 铁路等竞争性领域向民企开放 打破准入壁垒 [2][4] - 清单缩短反映中国经济潜力 推动基础设施领域公平竞争和创新 优化资源配置 [4] - 法律要求公开发布鼓励民间投资重大项目信息 为民企参与国家项目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环境 [5] 法治化价值与营商环境 - 法律确立地位平等 共同发展 公平竞争等六大核心原则 保障民企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和参与市场竞争 [6][7] - 法治具有固根本 利长远 稳预期功能 法律效力高于政策文件 为民企提供对抗侵权行为的法律武器 [8] - 企业家认为法律将权益保护单独成章 回应普遍关切 维护企业和企业家利益 是"法治靠山" [9][10] 企业家反馈与行业影响 - 科技企业表示法律增强创新信心 可更专注在产业链升级和国际竞争中发挥作用 [9] - 企业家期待法律破除隐性壁垒 鼓励创新成果转化 严惩产权侵权 解决账款拖欠问题 [10][11] - 国家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 配套政策支持民企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新产业新业态 [11]
人大常委会丨传染病防治法完成修订 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
新华网· 2025-04-30 18:22
传染病防治法修订 - 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包含9章115条 涵盖预防 监测 疫情控制 医疗救治等全流程 [1] - 法律明确传染病防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人民至上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依法科学防控的原则 [1] - 国家将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体制机制 强化属地 部门 单位和个人责任 实行联防联控 群防群控 [1]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 新法为构建以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 全社会协同的疾控体系提供法治保障 [1] - 法律将提升传染病监测预警 应急处置 检验检测 医疗救治等核心能力 [1] - 修法强调依法防控 科学防控和全民参与理念 体现公共卫生治理能力现代化决心 [2] 权责划分与执行机制 - 新法明晰政府部门 疾控机构 医疗机构 企业及个人在防治中的权利义务 [1] - 强化跨部门传染病防治协作机制 提升法律权威性和执行力 [1] - 法律修订展现我国公共卫生领域法律的前瞻性和适应性 [2]
夯实法治之基,让民企一心一意谋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4-30 17:57
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 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事关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事关"两个毫不动摇"的坚持和落实。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达到5650.4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3%,对进出口和税收的贡献达到五成以上,对城镇就业的贡献达 到八成以上。同时,我国拥有一大批坚韧不拔、勤奋工作、富有创造力的企业家和产业工人,是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力量。 只有持续推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协作共进,才能形成共同发展、相得益彰的格局,进一步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只有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各项权益的保护,才能充分鼓励民企信心和挖掘其发展潜力。 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要求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4 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列为重要改革举措。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 民营 ...
法治护航营商环境,静安首推行政执法报告 制度
国际金融报· 2025-04-30 16:40
4月30日,记者从《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度行政执法报告》新闻发布会获悉,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在市场监管领域首推"行政 执法报告发布制度",重点关注涉企行政检查、行业整治、营商举措及执法案例,披露分析区域执法情况与企业经营共性问题、风险隐患,并给出合规指 引。 根据《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报告制度》,自2025年起,每年将通过静安门户网站、"上海静安""静安市场监管"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发布 半年度行政执法状况报告。 未来,静安区将以该制度为依托,持续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营商环境优化保驾护航。 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局长王颉鸣介绍称,2024年,静安区市场监管局立足上海中心城区核心区位优势,紧扣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以法治建设为引 领,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创新推出营商服务"锦囊"计划,为辖区重点企业定制专属服务方案,该项目被列为营商环境建设创新试点市级重点项目,并获评 2024年静安区营商环境建设"十佳案例"。同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企业设立、注销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推进"一件事"集成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