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单边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王毅出席东盟与中日韩外长会
快讯· 2025-07-10 22:25
东亚合作机制 - 10+3合作机制持续强化危机应对能力 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 助力东亚成为世界最具活力的地区 [1] - 东盟和中日韩已构建起互利高效的区域经贸网络 贸易战推高生产成本 破坏产供链稳定畅通 [2] - 中国东盟全面完成自贸区3 0版谈判 将结合《东盟共同体愿景2045》探讨更多合作契机 [2] 区域经济一体化 - 中方期待加快重启中日韩自贸区谈判 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2] - 东盟国家外长一致同意推进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3] - 各方建议完善区域金融安全网 发展区域本币债券市场 [2][3] 产业与技术创新 - 中方计划举办10+3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 数字经济研修班 清洁能源圆桌对话 [2] - 各方建议加强人工智能 数字转型等创新合作 [3] -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 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2] 供应链与粮食安全 - 中方愿加强10+3产供链互利互惠合作 反对"筑墙设垒" [2] - 提升清迈倡议多边化有效性 加强10+3大米紧急储备建设 [2] - 各方建议提升区域粮食安全合作水平 [3] 人文与社会合作 - 开展"亚洲校园"项目 促进10+3国家学生交流和人才培养 [3] - 中方将主办10+3移民管理政策高级别研讨会 应对老龄化能力培训 [3] - 举办青年科学家论坛 媒体合作研讨会等活动 [3] 中国经济与区域发展 - 中国经济稳中有进 向优向新 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 [3] -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优势不会变 高质量发展政策方向不变 [3] - 中国愿为地区共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提供新机遇 [3]
中方还没走,欧盟就收到美国罚单,马克龙连提四个请求,事情不简单
搜狐财经· 2025-07-08 18:59
美欧贸易争端 - 美国威胁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征收17%关税 可能对法国 荷兰等农业出口大国造成沉重打击 [1][3] - 美国此前已对欧盟征收20%对等关税 25%汽车税和25%钢铝税 严重冲击欧盟相关产业 [3] - 欧盟决策机制复杂 各成员国利益诉求不同 难以迅速形成统一应对策略 [5] 中法经贸关系 - 法国希望加强与中国在国际经济 金融 全球治理等方面政策协调 [3] - 法国呼吁中国加大投资 发展更为平衡的经贸关系 [3] - 中法经贸合作虽有进展 但在一些领域仍存在不平衡 [4] 中欧经贸摩擦 -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引发中方不满 [5] - 中国对原产自欧盟的白兰地征收反倾销税 部分企业因价格承诺可免征税 [5] - 欧盟对中国稀土出口政策有所质疑 [5] 中欧合作前景 - 在绿色能源领域 双方可在太阳能 风能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上合作 [5] - 数字经济方面 中欧在电子商务 数字支付 大数据等领域交流合作空间巨大 [5] - 科技创新领域 双方科研机构 高校可加强人才交流 联合科研项目等合作 [5]
外交部:“大金砖合作”要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开辟经济增长新蓝海
快讯· 2025-07-08 15:58
金砖国家合作发展 - 金砖国家合作致力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提升国际金融合作水平,开辟经济增长新蓝海 [1] - 金砖国家合作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1] - 中方愿秉持"金砖精神",推动全球治理向更加公正合理、高效有序的方向发展 [1]
李强总理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 外交部介绍有关情况
快讯· 2025-07-08 15:50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 - 李强总理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并指出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规则和秩序遭受严重冲击,多边机制权威和效能减弱 [1] -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彰显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1] - 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应坚持独立自主,成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先锋力量 [1] - 金砖国家需坚守道义维护世界和平安宁,聚焦发展壮大经济增长动能,包容并蓄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1] - "大金砖合作"要维护多边主义,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提升国际金融合作水平,开辟经济增长新蓝海 [1] - 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以及关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声明和气候资金框架宣言 [2] - 中方愿秉持"金砖精神"同金砖伙伴携手推动全球治理朝更加公正合理高效有序方向发展 [2]
特朗普发“最后通牒”,印度打算以牙还牙,中方8年前就已开始准备
搜狐财经· 2025-07-08 14:44
全球贸易战升级 - 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从2025年7月4日起实施新关税政策,将汽车及零部件关税提升至25%,并可能扩大到木材、芯片等关键领域 [1] - 印度率先反击,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计划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欧盟、日本和韩国也表态将采取反制措施 [1] - 特朗普的单边主义行动意外促使多国团结,全球贸易格局向多元自主策略转变 [1][8] 印度的战略应对 - 印度政府坚守农业和乳制品两大"红线",财政部长西塔拉曼强调保护农民利益是底线 [3] - 莫迪政府开启八天五国访问,高调宣称金砖国家是"全球南方"合作的引擎,以平衡美中关系 [3] - 印度在"原产地规则"谈判中力争将本土化附加值要求从60%降至35%,展现强硬态度 [3] 全球多国强硬回应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警告"所有反制手段都在考虑之中",日本首相石破茂强调"投资比关税更重要" [4] -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重申"日本不会牺牲农业",韩国总统李在明誓言争取务实共赢结果 [4] - 各国不再被动接受规则,而是主动捍卫自身利益,贸易保护主义遭遇集体抵抗 [4][8] 中国的长期准备与表现 - 中国8年前开始未雨绸缪,将中美贸易依存度从20%以上降至12%左右,减少对单一市场依赖 [6] - 2025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4%,5月出口增长6.3%,消费和投资持续向好 [6] - 《民营经济促进法》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措施为中国经济注入稳定性 [6]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 中国高铁实现100%国产化,船舶订单占全球超50%,工业机器人装机量过半 [7] - 中国制造业规模相当于美国两倍,出口结构从单一产品转向高科技领域 [7] - 外部限制刺激中国加速"补链强链",聚焦传统产业升级、七大新兴产业突破及未来技术布局 [7] 全球贸易格局重塑 -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促使印度、中国等新兴力量加速多元化策略 [8] - 中国8年准备、印度反击勇气、欧盟日韩强硬反制共同推动多极化未来 [8]
特朗普众叛亲离?当着全世界面,日本前首相突然表态,态度十分坚决
搜狐财经· 2025-07-08 14:44
美日贸易冲突升级 - 特朗普威胁将日本商品关税从24%增至30%-35% 主要针对大米和汽车领域[3] -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强硬表态绝不牺牲农业利益 谈判陷入僵局[3] - 美国要求日本多买商品 强推日元升值 同时拉拢日本对抗中国[3] 日本对美政策转向 -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公开呼吁减少对美依赖 提出"去风险"战略[4] - 日本政府强调汽车议题关乎"国家利益" 需坚定推进自身立场[7] - 日本正转向多元化合作 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因美国施压而加速[7] 贸易数据与市场影响 - 日本是美国最大海外投资国 为美创造大量就业机会[6] - 日本大米进口政策与汽车贸易失衡成为美方主要指责点[3] - 仅22%日本人信任美国 其中仅3%表示"非常信任"[6] 区域经济格局变化 - 东亚经济体因共同压力加速团结 韩国表态加强与中国合作[7] - 日本寻求开拓美国以外市场 全球贸易多元化趋势明显[4] - 中国强硬应对关税战的做法鼓舞了日本坚持主权立场[7]
最后时限将至,印度选择硬刚到底,关税博弈进入白热化?
搜狐财经· 2025-07-08 12:14
美印贸易争端升级 - 印度向WTO提交通告,计划对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涉及28.9亿美元出口损失和7.25亿美元税款负担 [3][43] - 此前印度曾采取多项措施讨好美国,包括承诺进口250亿美元能源、取消6%数字广告税、降低威士忌关税至100% [4] - 印度态度从示好转为强硬反击,明确表示不会牺牲国家利益换取贸易 [7][9] 印度的经济底气 - 印度经济结构以内需为主,出口仅占GDP的20%,其中对美出口仅占18%,美国市场对印度经济影响仅3.6% [11][12] - 印度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关键地位:提供全球40%仿制药、60%疫苗和35%IT外包服务 [14] - 农业占印度GDP16%,雇佣全国一半劳动力,是美国重点施压但印度绝不退让的领域 [15][17] 地缘政治因素 - 中国对美强硬反制取得成效,为印度等国家提供了示范效应 [20] - 印度可能利用中美对抗局势,认为美国最终需要与印度达成协议 [25] - 欧盟、日本、韩国等经济体也采取反制措施,形成对美集体压力 [22] 美国面临的困境 - 美国国内受关税影响显著:钢铝关税达50%,汽车关税25%,导致物价上涨和消费萎缩 [30] - 餐饮业面临成本压力,部分餐厅考虑裁员或关闭,可能影响就业市场 [32] - 特朗普政府面临中期选举压力,贸易政策若无突破可能影响政治威信 [34] 未来走向 - 印度已做好长期对抗准备,在农业和乳业等关键领域绝不退让 [39] - 特朗普面临两难选择:坚持强硬立场或承认政策失败 [37] - 事件反映单边主义在多极化世界面临挑战,各国应对美国施压的能力增强 [42]
尼山论什么?全球文明对话
大众日报· 2025-07-08 08:56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核心使命 - 通过对话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包容共存[1] - 历届主题紧密呼应全球性挑战,如第二届聚焦冲突消弭,第四届探讨生态文明[1] - 学者共识为尊重、交流、平等、互鉴是文明共存发展的方式[1] 议题设置的创新性 - 2022年活动中比较中希古典文明智慧,寻求跨文明最大公约数[2] - 孔子与托尔斯泰思想对话会体现不同文明间的共通性[2] 第十一届论坛的迫切性与主题 - 针对单边主义、地缘紧张等背景,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3] - 设置6个分议题包括人工智能、儒家文化等全球化热点[3] - 主旨引用费孝通理论,强调文化多样性承认与平等共存[3] 主题的深层意义与全球价值 - 揭示文明发展本质为多元协同而非单一扩张[4] - 全球现代化需各文明保持特色并吸收其他文明成果[4] - 呼应文明交流大趋势并为现代化提供路径指引[4]
人民日报钟声:共同营造开放、包容的国际贸易环境
人民日报· 2025-07-08 06:09
中美经贸会谈进展 - 中美伦敦经贸会谈取得积极进展 双方加紧落实伦敦框架成果 在解决分歧和加强合作方面达成原则一致 [1] - 中方依法审批管制物项出口许可 美方取消对华限制性措施 两国团队保持密切沟通以确认框架细节 [1] - 会谈成果增强国际社会对中美通过平等对话解决经贸分歧的信心 为两国及世界经济发展注入积极因素 [1] 经贸争端解决路径 - 化解经贸争端的正道是对话合作 而非讹诈胁迫 伦敦框架需通过落实共识为最终解决争端积累条件 [2] - 美方加征"对等关税"的举措冲击国际贸易秩序 世界银行和经合组织因此下调美及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2] - 美国经济界警示关税滞胀效应将推高消费者成本 对全球贸易自由化构成长期冲击 [2] 国际贸易秩序原则 - 健康稳定的国际贸易秩序是各方发展基础 中方倡导通过平等磋商解决分歧并维护世贸组织核心地位 [3] - 双边谈判是解决贸易摩擦重要渠道 但不得损害第三方利益 中方反对以牺牲自身利益换取关税减免 [3] - 破坏多边贸易体制的短视行为将损害全球长远利益 各国需共同捍卫国际经贸规则和公平正义 [3] 开放合作方向 - 开放合作是世界各国共同选择 中方愿与各方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4] - 中方主张通过真正的多边主义为全球经济注入确定性 与各国共同应对单边主义挑战 [4]
中国行我也行!印度对美态度转变,甩出大招反击,特朗普骑虎难下
搜狐财经· 2025-07-07 13:05
全球贸易冲突 - 美国对全球汽车加征25%关税引发国际反弹 尤其与印度贸易冲突升级 反映单边主义局限性和多边主义复苏[1] - 印度以28亿美元汽车零部件出口为筹码 实施报复性关税 直接回击美国7月9日"最后期限"[1] - 印度报复性关税瞄准美国大豆 棉花等农产品 反制美国贸易政策[2] 印度战略动机 - 保护经济利益 美国关税冲击印度汽车零部件 制药和纺织品出口 危及南部汽车产业基地就业[2] - 提升国际地位 将美国关税政策诉诸WTO 挑战其违反非歧视原则 彰显维护多边贸易规则决心[3] - 争取国内支持 莫迪政府在大选前需安抚依赖农业和乳制品产业的数千万农民选民[4] 美国经济政治影响 - 中西部农业州受打击 依赖对印出口大豆 杏仁等农产品的地区农民收入下降[6] - 汽车零部件 化工等高附加值产业面临更高进口成本和市场萎缩风险[6] - 美印军事合作或受阻 国会可能阻挠F-21战斗机技术转移等项目[7] 美国对华政策调整 - 允许继续向中国出口芯片设计软件 乙烷和飞机喷气发动机等技术 寻求贸易战"软着陆"[9] - 承认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彻底脱钩可能导致美国通胀飙升[9] 地缘政治博弈 - 美国试图利用印度作为"印太战略"棋子制衡中国 并转移制造业依赖[13] - 印度战略平衡 与美国合作同时参与上合组织 金砖国家等机制 保持与中国关系[13] 全球贸易格局演变 - 单边主义策略受挫 印度 欧盟 日本等国强硬回应并运用WTO机制[15] - 全球供应链相互依存 任何国家无法独霸市场 贸易格局向多边化发展[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