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

搜索文档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远历史意义
人民网· 2025-05-05 08:39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贡献 - 创造性提出"文化自信""文化使命""文化主体性"等新概念新范畴,形成特色鲜明的术语体系 [3] - 提出"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两个结合是最大法宝"等新观点新论断,构建自成一体的话语体系 [4] - 形成涵盖理论舆论、文化文艺、内宣外宣等各领域的科学严整理论体系 [6] 新时代文化建设实践成果 - 意识形态领域实现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形成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 [8] - 通过"两个结合"创造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9] -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对经济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11] - 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国际传播格局,中国话语权与大国形象传播取得突破 [12] 文化强国建设行动指南 - 明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15] - 提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16] - 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发展 [15]
丰富中国话语 创新中国叙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5 06:31
国际传播软实力提升 - 中国软实力排名位居世界第二 在Brand Finance 2025年全球软实力指数报告中较去年再提升1位 在8大软实力支柱中的6项及2/3具体指标上实现增长 [12][13] - 国际传播需加强"极具吸引力的生活方式""全球受欢迎的旅游胜地"等薄弱环节 提升非物质层面的企业品牌和国家文化传播 [13][14] - 建议构建多元主体协同体系 政府部门、媒体、企业、团体及个人共同参与文化交流 [13] 侨胞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 - 海外侨胞作为"传者"和"使者" 可拓宽传播渠道 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创新表达方式 [14][15] - 中国侨联通过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四海同春"慰侨演出等活动 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15][16] - 需提升涉侨文化交流质效 如"亲情中华"艺术团演出和中医暖侨服务 增强文化自信 [16] 跨文化叙事策略 - 中国叙事需阐释思维方式 如共建"一带一路"体现万物互联理念 和平外交政策反映"以和为贵"传统 [17][18] - 应讲好脱贫攻坚、新质生产力发展等实践案例 世界银行预测"一带一路"将助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 [18] - 医疗援非累计派遣超2万人次 诊治患者超2亿人次 体现"真实亲诚"政策理念 [18] 话语体系构建 - 文明型话语需结合优秀传统文化 国家型话语应突出政策主张 治理型话语强调治理有效性和获得感 [19][20] - 创新型话语需展现中国方案对全球挑战的贡献 如科技合作与危机应对 [20] - 需连接政策与个体故事、历史与当代语境 提升共情力 [20] 技术赋能国际传播 - AI、短视频等技术改变内容分发形式 如小红书海外用户增长、DeepSeek科技论坛出圈 [21][22] - 人民日报海外版通过AI绘画大赛、冬奥短视频活动探索算法精准传播 实现多级"涟漪"效应 [23] - 建议利用数据挖掘分析 丰富叙事语料库 推进中外舆论场生态交融 [22] 企业国际化传播实践 - 中交集团主导编制ISO国际标准 填补挖泥船耙臂显示系统空白 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24][25] - 中企可通过绿色发展、人才培养等议题讲好履责故事 如共建"一带一路"民生工程 [25] - 建议打造海外社交账号矩阵 开展科普研学活动 以文化纽带传播企业形象 [25]
引领新时代中俄关系坚毅前行(和音)
人民日报· 2025-05-05 05:52
中俄关系发展 - 习近平主席将于5月7日至10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1] - 此访是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第十一次到访俄罗斯,两国元首将举行今年首次面对面会晤 [2] - 中俄已探索出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相处之道,树立了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 [2] 历史纪念与国际合作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3] - 中俄两国作为二战亚洲和欧洲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历史贡献 [3] - 中俄将共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 [3] - 中俄同为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将加强在联合国、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的协作 [3] 战略协作与全球治理 - 中俄将继续深化战略协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4] - 中俄将团结全球南方国家,反对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 [3] - 中俄关系在复杂外部环境下展现出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的鲜明特质 [1]
丰富中俄战略协作内涵 坚定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人民日报· 2025-05-05 05:52
中俄元首外交与战略协作 -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5月7日至10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1] - 元首外交是引领俄中关系行稳致远的关键 两国元首为关系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规划部署[2] - 习近平主席此访将进一步丰富俄中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涵 为双方高水平合作开启新篇章[2] 中俄经贸与务实合作 - 俄中发展战略对接不断深化 经贸合作提质升级[2] - 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将为俄中合作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3] - 俄中关系的强大内生动力和独特价值在国际局势严峻背景下更加凸显[3] 中俄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 - 2024年—2025年是中俄文化年 双方已举办数百项各类人文交流活动[4] - 俄罗斯目前共开设19家孔子学院、5个孔子课堂 两国"双向留学"规模持续扩大[4][5] - 人文交流日益密切 为两国关系高水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3] 中俄国际协作与全球治理 - 俄中将继续加强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的协调配合[6] - 两国共同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6] -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得到全球广泛认同和支持[6]
让历史照鉴未来——写在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之际
新华社· 2025-05-04 16:47
习近平主席此次俄罗斯之行将是一次深化友谊、团结合作之旅,一次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之旅。 此访不仅将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注入新动力,也将彰显中俄携手国际社会共同维 护二战胜利成果、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大国担当,为动荡世界注入稳定性, 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贡献。 5月的莫斯科,万物勃发,生机盎然。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5月7日至 10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80年前,中国、苏联等国人民并肩奋战,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联合国成立,掀开人类历 史新篇章。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呼唤同舟共济、命运与共的担当 和作为。 患难与共 树立大国典范 "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中俄是搬不走的好邻居,是患难与共、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真朋 友。"今年2月24日,习近平主席应约同普京总统通电话时,用"好邻居""真朋友"精准概括当今的 中俄关系。 中俄关系历经风雨,历久弥坚,树立了大国、邻国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 的典范。 此次访问将是习近平主席担任国家主席后第11次到访俄罗斯,两 ...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5.04)
央视网· 2025-05-03 11:18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实践展现战略定力,中国坚定信心办好自己的事,推动高质量发展、国际合作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关注经济、科技、民生等多方面工作 [2][6][16] 国内经济 - 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4%,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8] -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以“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构筑中国经济韧性底座,作出系列部署助力企业应对困境 [8] 科技发展 -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占全球市场十分之一,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首位,但在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存在短板弱项 [9]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同日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集体学习 [9] - 总书记要求上海力争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产生示范效应 [9] 外交关系 - 习近平主席访问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与多国领导人就构建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中国同越、马、柬三国签署108份合作文本 [6][10] - 习近平主席与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会面,“战略定力”成为定位中西关系的关键词且表述升级 [6] - 习近平主席与肯尼亚总统鲁托将双边关系定位提升至新时代中肯命运共同体 [10] - 习近平主席向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第九届峰会致贺信,在马来西亚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倡导构建命运共同体 [10] 社会活动 - 4月3日总书记在北京永定河畔种树,勉励孩子们在劳动中锻炼成长 [14] -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总书记为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点赞 [14] - 4月29日总书记在上海与青年创新人才交流,希望年轻一代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 [14] - 4月最后一天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要求围绕目标确定任务举措,以造福人民为根本价值取向 [15]
汇聚和平与发展的全球南方力量(和音)
人民日报· 2025-05-03 06:01
全球南方合作与发展 - 中国持续支持全球南方国家现代化道路和国际公平正义,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彰显这一决心 [1] - 金砖国家总人口超世界一半,经济总量占全球近30%,成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 [1] - 2025年初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等成为金砖伙伴国,印度尼西亚成为正式成员,合作范围扩大 [1]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 首个由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创立并主导的多边开发机构,代表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创举 [2] - 通过《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等多项合作框架,加速全球南方发展进程 [2] 多边贸易与全球治理 - 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强调支持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反对单边保护主义行为 [3] - 巴西外长指出金砖国家致力于南南合作,推动建立更公正、包容的全球秩序 [3] 中国对全球南方的贡献 - 中国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与150多个国家共建"一带一路" [4] - 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合作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投入近200亿美元发展资金 [4] - 实施1100多个项目,为全球南方发展注入实际动力 [4]
五一阅读:致敬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
戴康的策略世界· 2025-05-02 09:41
书籍推荐 《金融炼金术》 - 颠覆传统经济学范式 提出"反身性理论" 揭示金融市场中参与者认知与客观现实互相作用的动态本质 [4] - 理论核心在于人的偏见会扭曲市场 而扭曲的市场又进一步强化偏见 形成永动的反馈循环 [4] - 该理论解释了索罗斯成功狙击英镑和预言金融危机的关键 提供理解复杂系统的新思维方式 [4] 《中国的选择》 - 全球视角解析中国发展逻辑与外交战略 结合历史纵深与现实案例呈现中国崛起的制度韧性、文化基因与治理智慧 [6] - 客观分析"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战略 通过经济数据与民生改善案例展现中国道路的实践成效 [6] - 直面西方误读 揭示中西博弈的本质差异 为理解当代中国应对全球挑战的独特方案提供理性框架 [6]
人民日报:中国是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
人民日报· 2025-05-02 07:26
文章核心观点 应对气候变化需坚守多边主义、深化国际合作、推动公正转型、强化务实行动,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将同各方团结协作推动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世界 [1][2][4] 全球气候治理现状 - 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全球气候治理面临多重挑战,个别大国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拖累进程,2024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极端天气频发,全球变暖加速 [1] 应对气候变化的途径 - 多边主义是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性挑战的有效良方,各国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秉持团结合作精神,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让绿色技术和产品自由流通 [2] - 气候行动需尊重各国实际,在可持续发展和减贫框架下推进公正转型,绿色转型要以人民为中心,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支持 [3] 中国的贡献与行动 - 中国是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和重要贡献者,全面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注入动力 [3] - 中国将通过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将于联合国气候变化贝伦大会前宣布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2][3] - 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不会放缓,促进国际合作努力不会减弱,将同各方团结协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
大国应有的样子——2025年春季中国元首外交纪事
新华社· 2025-05-01 11:54
大国应有的样子——2025年春季中国元首外交纪事 新华社记者杨依军、朱超、成欣、邵艺博 当历史进入2025年,世界比以往更加渴望稳定性、领导力和方向感,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 "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要有大国的胸怀和担当。"习近平主席以大国大党领袖、世界级领袖的历 史视野和时代担当,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以 中国的稳定性为全球战略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以中国的确定性应对世界上层出不穷的不确定性。 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国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光辉旗帜,在这个春天书写同世界双向奔赴、相互 成就的新篇章。 (一)"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 春节刚过,2月7日中午,黑龙江哈尔滨太阳岛宾馆,40名身着中外民族服装的少年儿童唱起《乌 苏里船歌》,欢迎出席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 当天,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隆重开幕。习近平主席同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吉尔吉斯斯 坦总统扎帕罗夫、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泰国总理佩通坦、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等亚洲多国领 导人,共同见证这场冰雪盛会。 是体育盛会,也是亚洲团结合作的盛会。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欢迎宴会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