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南合作

搜索文档
阿尔及利亚加强与非洲国家贸易关系
商务部网站· 2025-08-10 01:40
非洲贸易枢纽建设 - 阿尔及利亚正发展经济互补性、现代物流和高效出口网络,目标成为非洲贸易枢纽和南南合作催化剂 [1] - 2022年7月开通阿尔及尔至达喀尔海运直航航线,由国有海运集团Gatma运营,连接西非市场 [1] - 正在与5个邻国(毛里塔尼亚、马里、突尼斯、利比亚、尼日尔)建立边境保税区,促进货物流通和本地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合作 - 2024年2月特本总统在NEPAD会议上宣布跨境经济区倡议,旨在吸引投资、促进资源本地加工和建立区域产业链 [1] - 在多个非洲国家设立贸易代表处和银行分行,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1] - 2025年8月1日正式加入泛非支付结算系统(PAPSS),实现本国货币即时跨境交易结算 [1] 贸易促进活动 - 2023年9月4-10日将举办第四届非洲内部贸易博览会(IATF),与非洲进出口银行和非洲大陆自贸区秘书处合作 [2] - 博览会展现阿尔及利亚作为非洲经济发展积极参与者和自贸区建设支持者的角色 [2]
中国与津巴布韦签署经济技术合作协定
新华网· 2025-08-07 15:12
在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的见证下,中国与津巴布韦6日在津首都哈拉雷签署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并 就中国向津提供新一批粮食援助签署换文。 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周鼎表示,当前中津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已在各领域开花结果,给两 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也为南南合作树立了典范。中国将坚定支持津巴布韦实现"2030愿景",助 力津推进社会经济转型发展。 津巴布韦财政部长穆苏利·恩库贝感谢中国长期以来在交通、能源、卫生等领域对津提供的支持。他表 示,此次签署的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将促进津国民经济关键领域的发展,再次证明中国是津巴布韦全天候 的朋友。 中国与津巴布韦于1980年4月建立外交关系,今年是两国建交45周年。 (文章来源:新华网) ...
马来西亚媒体:美发起关税战扰乱贸易秩序 全球南方合作向未来
新华网· 2025-08-06 12:33
面对美国的强硬立场,部分国家愈发意识到美国政策的不可预测性,转而加速贸易多元化与区域合作的 步伐。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日前呼吁,面对外部压力,东盟国家需要巩固自身基础,加强彼此贸易并增 加相互投资。这不仅体现了马来西亚的应对策略,也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动荡中寻求南南合作的新路 径。 文章指出,美国发起的关税战让全球南方国家再次感受到当前国际秩序中的结构性不公,进一步凸显了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性与现实价值。这一理念试图打破传统的零和博弈思维,推动不同发展阶段 国家之间的合作对话,强调在多边框架下谋求共赢、共治的全球合作体系。 当前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抬头,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多边合作平台,正尝试以多元包容的发展模式回应 全球不平等的格局。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推动本币结算与基础设施投资,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金融替代路 径,减少对西方体系的依赖。这种南南合作的新探索,展示了发展中国家共赢发展的可能性。 新华社吉隆坡8月5日电(记者王嘉伟 毛鹏飞)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网站4日刊登《从关税战反思全球 共赢的出路》一文。文章指出,美国政府一意孤行地推动关税战,背离当前多边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全球 共识。各国唯有携手加强协作、构建公平 ...
【环球财经】马来西亚媒体:美发起关税战扰乱贸易秩序 全球南方合作向未来
新华社· 2025-08-05 21:46
(文章来源:新华社) 新华财经吉隆坡8月5日电(记者王嘉伟毛鹏飞)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网站4日刊登《从关税战反思全 球共赢的出路》一文。文章指出,美国政府一意孤行地推动关税战,背离当前多边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全 球共识。各国唯有携手加强协作、构建公平开放的合作机制,方能实现共赢与和平发展的未来。文章摘 要如下: 世界贸易组织在1995年正式成立,标志着全球多边贸易体制迈入新阶段。以自由贸易为核心的经济全球 化为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机遇。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美国,如今却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旗,频频 以关税作为外交和经济施压手段。这不仅扰乱了全球贸易秩序,也对众多依赖出口的国家,特别是发展 中国家的农产品与制造业领域造成沉重打击。 面对美国的强硬立场,部分国家愈发意识到美国政策的不可预测性,转而加速贸易多元化与区域合作的 步伐。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日前呼吁,面对外部压力,东盟国家需要巩固自身基础,加强彼此贸易并增 加相互投资。这不仅体现了马来西亚的应对策略,也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动荡中寻求南南合作的新路 径。 文章指出,美国发起的关税战让全球南方国家再次感受到当前国际秩序中的结构性不公,进一步凸显了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 ...
全球瞭望丨马来西亚媒体:美发起关税战扰乱贸易秩序 全球南方合作向未来
新华社· 2025-08-05 21:00
世界贸易组织在1995年正式成立,标志着全球多边贸易体制迈入新阶段。以自由贸易为核心的经济 全球化为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机遇。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美国,如今却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旗, 频频以关税作为外交和经济施压手段。这不仅扰乱了全球贸易秩序,也对众多依赖出口的国家,特别是 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与制造业领域造成沉重打击。 当前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抬头,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多边合作平台,正尝试以多元包容的发展模式 回应全球不平等的格局。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推动本币结算与基础设施投资,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金融替 代路径,减少对西方体系的依赖。这种南南合作的新探索,展示了发展中国家共赢发展的可能性。 文章指出,美国发起的关税战让全球南方国家再次感受到当前国际秩序中的结构性不公,进一步凸 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性与现实价值。这一理念试图打破传统的零和博弈思维,推动不同发展 阶段国家之间的合作对话,强调在多边框架下谋求共赢、共治的全球合作体系。 新华社吉隆坡8月5日电(记者王嘉伟 毛鹏飞)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网站4日刊登《从关税战反思 全球共赢的出路》一文。文章指出,美国政府一意孤行地推动关税战,背离当前多边合作与共同发展的 ...
“中国是可借鉴的现实范本”——专访世行前高管玛丽·弗朗索瓦·玛丽-内莉
国际金融报· 2025-08-03 12:48
世界银行与非洲发展 - 玛丽-内莉在世界银行任职30年,主导非洲公营企业重组、私营部门发展及区域一体化项目,参与乍得石油及乍得-喀麦隆管道等重大项目[1] - 推动世行在非洲地区一体化工作,积累丰富政策执行经验,并额外开展针对街头儿童、残障青年等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项目[1] 中国发展模式观察 - 中国的基础设施水平、绿色发展及文化现代性平衡能力被视为非洲可借鉴的"现实范本"[2] -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重新连接丝绸之路、建设沿线基础设施,促进双向沟通,被评价为"宏伟构想"[8] 南南合作机制 - 全球南方国家通过金砖国家组织、金砖银行等机制增强自主性,南非担任G20轮值主席国体现话语权提升[4] - 摩洛哥代表团赴印度学习数字身份系统,南非与中国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形成"能力建设的乘数效应"[5] - 中国积极参与南南合作实践,获得正面评价[6] 中非合作争议与路径 - 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刚果(金)等国有对中资过度依赖现象,但"债务陷阱论"被否定,关键需提升合同质量与项目可持续性[8] - 可持续伙伴关系需融资多元化、非洲主导决策过程,以"共赢"为基础[8] 非洲产业转型挑战 - 非洲贸易仅占全球总量不到4%,且以未加工原材料出口为主,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10] - 腰果、可可豆等原料出口至印度、欧洲加工后返销,刚果(金)矿产资源未本地转化,凸显附加值缺失[10] 非洲区域一体化战略 -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是推动本地产业加工能力、构建完整价值链的关键举措[10] - 纳米比亚与加纳潜在牛肉贸易案例显示,直接区域贸易可打破成本壁垒,效仿欧洲共同市场模式[11] - 区域一体化能降低对外部市场依赖,创造就业并提升技能,是"非洲发展的生存之道"[11] 人工智能对非洲的双重影响 - 非洲曾跳过有线通信直接进入移动支付时代(如肯尼亚案例),AI可能带来类似跨越式发展机会[13] - 需警惕AI导致传统岗位消失和数字鸿沟扩大,必须投资技能培训与数字教育,借助南南合作引入中国等技术经验[13]
第二届拉美汉学家大会在智利开幕
新华网· 2025-08-01 13:57
大会概况 - 第二届拉美汉学家大会在智利圣地亚哥开幕,主题为"全球南方视域下的中国拉美命运共同体",聚焦汉学对促进中拉文明交流与协同发展的意义 [1] - 超过60位来自智利、阿根廷、墨西哥、巴西等国的专家学者参会,会期三天 [1] - 大会由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智利安德烈斯·贝略大学、智利大学、智利圣地亚哥大学等共同主办 [2] 研讨主题 - 五大研讨主题包括:南南合作与新世界秩序、拉美地区汉语教学、中拉文化与文明对话、中国与智利建交55周年、中拉协同发展的创新经验 [1] 重要发言 - 中国驻智利大使牛清报强调汉学是理解真实中国的窗口和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词典,指出中拉有相似历史际遇和共同发展梦想 [1] - 智利前总统爱德华多·弗雷表示拉美汉学源于对跨文化对话的需求,认为中国是21世纪不可忽视的合作伙伴,需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1] - 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主任徐宝锋倡导文明间应互相理解与平等对话,建议学者寻找中拉文明的共同点 [2]
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世粮署为缅甸地震灾区提供粮食援助
中国新闻网· 2025-08-01 03:50
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缅甸地震灾区援助 -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中国创设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下,为缅甸地震灾区提供紧急粮食援助 [1] - 援助覆盖曼德勒、内比都、马圭等受灾最严重地区,提供一个月粮食配给 [1] - 世粮署将与当地合作伙伴协调,确保援助物资直接送达有需要人群 [1] 缅甸地震灾区粮食安全形势 - 地震发生四个月后,受灾最严重地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1] - 联合国数据显示超过630万人迫切需要人道主义援助与保护 [1] - 世粮署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估显示38%受灾社区依赖人道主义援助或非官方支持满足粮食需求 [1] 中国政府支持 - 世粮署感谢中国政府支持,称其对保障受灾家庭重建过程中不受饥饿困扰具有关键意义 [1]
商务部:中阿经贸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四个特点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31 06:35
中阿经贸合作总体情况 - 2024年中阿贸易额达4074亿美元 同比增长2.3% 其中中国对阿出口2060亿美元 自阿进口2014亿美元 中国连续多年保持阿拉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1] -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将于8月28日至31日在宁夏银川举办 主题为"创新 绿色 繁荣" 旨在推动中阿贸易投资新进展 [1] - 中阿经济结构互补 发展阶段衔接 合作前景广阔 商务部将通过双边机制和展会平台推动合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3] 贸易领域合作 - 沙特白虾 突尼斯橄榄油 苏丹芝麻 埃及鲜橙等阿拉伯国家产品日益受到中国消费者青睐 [1] - 中阿博览会前六届累计吸引750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会 达成合作项目覆盖现代农业 高新技术 能源化工 生物制药 装备制造 基础设施 旅游合作等领域 [3] 投资领域合作 - 中国企业在埃及 阿联酋 沙特等国建设多个产业园区 实施金属冶炼 建材制造 棉纺加工 渔业养殖等生产性项目 助力阿方经济多元化转型 [1] - 阿拉伯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和企业积极在华投资石化 新能源和科技等产业 形成双向投资格局 [1] 基础设施合作 - 中国企业参与阿拉伯国家工程建设领域从传统房建 路桥拓展至高铁 电站 输油管线 通讯 港口等 科技含量与装备水平持续提升 [2] - 标志性项目包括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 阿联酋哈利法港二号码头集装箱 卡塔尔卢塞尔体育场 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 沙特阿尔舒巴赫光伏电站等 [2] 新兴领域合作 - 中阿在电子商务 云计算 人工智能 绿色低碳 金融科技等前沿领域拓展合作 中国企业在阿拉伯国家搭建5G商用网络提升当地信息化水平 [2] - 中国电商平台进入摩洛哥 沙特 埃及等国市场 便利当地民众生活 [2] 合作机制建设 - 中国贸促会与阿拉伯农工商会总联盟建立中国—阿拉伯联合工商会 与阿拉伯19个国家45个对口机构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构建全方位工商合作机制 [2]
东西问丨西佐·恩卡拉:溯源中非友好,从万隆会议到新时代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7-30 16:54
中新社约翰内斯堡7月29日电 题:溯源中非友好,从万隆会议到新时代合作 ——专访约翰内斯堡大学非中研究中心研究员西佐·恩卡拉 中新社记者 孙翔 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以来,中非友好关系已走过70年风雨历程。进入新时代,在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中非友好合 作精神指引下,中非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跃升,构建起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今年亦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周年,25 年来,论坛快速发展壮大,引领中非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步入历史最好时期。 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中研究中心研究员西佐·恩卡拉(Sizo Nkala)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回望70年来非中友 好,在争取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中,非中人民如何并肩抗争;在探索发展道路、实现民族振兴的进程中, 彼此怎样守望相助。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为什么说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中非友好关系的重要起点? 西佐·恩卡拉:万隆会议在形成团结、建立亚洲与非洲之间的沟通渠道、促进亚非的经济和文化合作、推动去殖民化方 面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开启了"南南合作"的先声。尽管当时大多数非洲国家尚未独立,但包括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等均有代表 与会,展现了非洲对反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