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乡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入选省级中心镇 临浦何以“突围”?
杭州日报· 2025-05-30 11:39
近日,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第二批省级中心镇名单,55个镇上榜。其中,临浦镇作为萧山 唯一入选镇榜上有名。 从发展历程来看,早在1996年起,临浦就启动了省级小城镇改革试点镇和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 点,在省发改委组织的全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综合考核中连续6年荣获优秀等次。那么,临浦此次入围 全省新一轮省级中心镇,又有何战略信号? 战略意图:缩小"三大差距"的支点 与以往不同,浙江新一轮省级中心镇建设的逻辑起点,是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和缩 小"三大差距"。 萧山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已成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缩 小"三大差距"的发力点。其中,中心镇作为这条发展轴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是连接城乡、促进区域协 调发展的桥梁纽带,也将成为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平台、公共服务延伸的枢纽节点和人口梯度集聚的核 心载体。 可以说,新一轮省级中心镇培育不仅看重规模和实力,更看重其对周边镇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强调 从单一发展向协同发展转变。 这一观点也反映在萧山"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空间专项规划中。在聚焦打造中心城区的同 时,萧山做了东南两翼战略布局,做强中心镇桥梁纽带,重点打造临空智 ...
临平、萧山两规划 入选浙江典型案例
每日商报· 2025-05-30 06:21
在自身与区域协同发展方面,立足区域视角,明确塘栖镇在杭州大城北的战略支点定位,提出"东部对 接城东智造大走廊、西部联通城西科创大走廊、向北与德清构建北部集合城市、向南融入杭州主城"的 策略。 另一入选的《萧山区浦阳单元详细规划》则将目光落点于"产城人文景"深度融合,系统梳理山水、土 地、产业、文化等资源,创新"农业+"复合利用模式,为乡村新业态预留发展空间。 商报讯(通讯员蔡丽悦记者葛真)昨天,记者从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了解到,《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杭州市萧山区浦阳单元详细规划》日前入选浙江省"141X"乡村国土空间规划体 系典型案例,为全省推进乡镇振兴,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示范样板提供了鲜 活案例。 塘栖镇位于临平区北部,全域以平原水网地貌为主,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此次入选的《塘栖镇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通过"多维更新"特色模式,构建了"水韵古镇、科创智城、田园栖居"三位一体的国 土空间新格局,为江南水乡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实践。 比如,在保护与发展方面,锚固生态底线的同时,协调好历史文化保护和城镇发展的关系,进一步联动 大运河世界遗产和塘栖历史文化名 ...
“三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昆山实践
新华日报· 2025-05-30 05:06
□ 何青 当前,我国正处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作出的重大 决策部署。城乡协调发展首先是拆掉挡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墙",使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党的二十届三中 全会明确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彰显了城乡融合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整体布 局中的关键作用。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行者,近年来昆山不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提高 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各种要素双向流动、相互融合,努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推进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健全人口流动机制,推动"人的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居住证+积分"落户政策,通过相关 计划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保障性住房、子女入学等配套服务。同时,积极培养"新农人",吸引大学生、 退役军人在农村创业,带动乡村产业升级。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激活"沉睡资产"。探索"三权分置"改 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通过宅基地有偿退出、集体经营 ...
镇江高新区商贸流通发展势头强劲
镇江日报· 2025-05-29 08:14
业态创新,培育消费新热点。围绕润兴路、九华山庄、团山睿谷等重点片区,高新区统筹谋划"城 乡融合""两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商业布局,提升消费体验。一方面,围绕不同消费人群,加快培育 夜间经济、首店经济等新业态,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另一方面,推动文旅商体联动,策划主题促消费活 动,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的消费氛围,持续提升区域消费吸引力。 企业培育,夯实行业基础。定期举办全区商贸企业座谈会和业务培训会,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倾听 企业发展诉求,邀请行业专家进行专题授课指导,坚持"引育并举",狠抓贸易企业招引和培育升规工 作,充分发挥零售、餐饮等行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惠企政策、强化精准 服务,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为全区GDP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镇江高新区将积极对接市级商务部门,推动优品中华行(镇江)——高新区专场活动落 地,为辖区乃至全市外贸企业搭建拓展内销平台,畅通内外贸易"双循环";持续深化消费供给侧改革, 以创新驱动、品牌引领、融合发展为抓手,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消费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 添新引擎。(记者 姜萍 通讯员 陈琳) 今年以来,镇江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关 ...
浙江“山区县”再减三地 缩小“三大差距”步伐加速
中国新闻网· 2025-05-28 23:33
中新网杭州5月28日电(记者王逸飞)28日,浙江召开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官宣将永嘉 县、苍南县、江山市调出山区海岛县名单,该省的山区海岛县减至22个。 今年,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第五个年度。从最初的山区26县,到如今的山区海岛22 县,这一数字变化成为该省持续缩小"三大差距"的重要进展体现。在加速解好山区海岛县这道"减法"题 上,浙江当日也作出了"组合拳"式的新部署。 交出新答卷 过去20多年,浙江启动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等举措,开展结对帮扶,持续帮助泰顺、文成、淳安等 山区26县发展。如今,相关县(区、市)在高质量发展方面也交出了新答卷。 这种"新",可以透过一个个"调出县"的发展面貌看到。 浙江"山区26县"的组成,于去年开始发生变化。当年,该省建立山区海岛县动态调整机制,将平阳、柯 城、莲都3个山区县调出,新增洞头、嵊泗2个海岛县。 今年,随着永嘉、苍南、江山在第二轮动态调整中被调出,浙江的山区海岛县队列减至22个。 以永嘉为例,2024年该县GDP达606.35亿元,同比增长6.3%,其规上工业增加值109.9亿元,成为浙江 第7个规上工业增加值破百亿元的山区县。 位于浙 ...
江苏:稳定就业容量 突出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
快讯· 2025-05-28 10:51
江苏:稳定就业容量 突出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 智通财经5月28日电,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5月27日在南京召开。全会强 调,要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积极探索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和城乡融合发展,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 民生建设,解决好养老、托育、生育、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等涉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实施基础教育 扩优提质行动,完善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稳定就业容量、扩大 供给增量、提高服务质量,突出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做好以文 化人、以文兴业的文章,更好地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
金观平:积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经济日报· 2025-05-27 17:17
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背景 - 中共中央提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1] - 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新体现在领域、业态、产业链条、融合层次和技术水平上[1] - 传统乡村产业集中在周期短、门槛低的传统种养业,形不成链条,打不开市场[1] - 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包括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农村创新创业等[1] 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 要素活力不足:农村资源变资产渠道未完全打通,用地供给不足,人才缺乏[2] - 质量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农产品加工创新不足,休闲旅游同质化,产业融合层次低[2] - 产业基础设施薄弱:供水、供电、供气条件差,道路、通讯、仓储等设施未能全覆盖[2] 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机遇 - 乡村具有城市没有的独特功能和价值,是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的土壤[3] - 农业及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不低,其中重要部分是乡村新产业新业态[3] - 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有可能较早培育新质生产力[3] - 需要结合人口总量变化和居民需求结构变化来谋划发展重点[3] 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策略 - 不能以规模论英雄,要吸取特色农业规模扩张导致同质化竞争的教训[4] - 不能不顾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盲目兴办产业园区和项目[4] - 不能简单复制先行地区路径而不注意市场开拓和特色打造[4]
中美高校60余位师生感知创新性乡域景观
中国新闻网· 2025-05-27 09:51
"我希望深入了解中国人对建筑、景观以及人与土地关系的看法,来拓展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认 知。"宾夕法尼亚大学韦茨曼设计学院建筑学硕士乔纳森·博内齐表示。 中新网南京5月26日电 (孙艳 徐珊珊)5月22日至6月6日,中美高校60余位师生走进上海、南京等四 地,以乡土为纸、以创新为笔,通过田野调查、文献学习与创新设计,感知和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创 新性乡域景观。 本次活动由东南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联合主办,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共同参与。东 南大学建筑国际化示范学院外籍院长戴维·莱瑟巴罗在25日举行的开幕式上表示:"本次研学要解决的核 心问题是促进'城乡融合',尽管面临的任务绝不简单,但这是当下该领域内最为紧迫的议题之一。" 活动期间,师生们在上海徐汇滨江领悟都市滨水工业遗产的涅槃重生,于南京中山陵认知城市自然 中的历史地景,到宏村解码中国传统村落千年水系的空间密码,赴戴家山村见证传统夯土与现代设计的 共生实验。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夏校课程设计凸显"时空折叠"巧思:既有对历史建筑景观的当代转译,也有对 现代融合发展的现实叩问,更有对未来蕴藏潜能的积极探索。 5月25日,"创新性乡域景观"国际暑期学校在东南大 ...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
陕西日报· 2025-05-27 07:01
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 - 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2] -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 [2] - 加紧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 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 - 促进城市能级提升、县域经济壮大和乡村全面振兴 [2] -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三秦百姓 [2] 绿色低碳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 - 筑牢秦岭、黄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等生态屏障 [2] - 深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和用地结构调整 [2] - 加快建设美丽陕西 [2] 对内对外开放与改革开放高地 - 做强做优开放平台通道产业 [2] - 提升开放型经济质效 [2] - 不断打开发展新天地 [2]
山东探索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的规律和路径
中国经济网· 2025-05-26 13:48
在学术研讨中,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刘振杰从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片区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发展的四大重点任务;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 教授周玉玺阐述了自然环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以技术创新破解农业发展难题。 在圆桌论坛环节,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的主题,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处处长 翟振然介绍了山东乡村产业的综合实力与重要发力点和着力点;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许峰提出"文旅 融合+村貌优化+品牌构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常东风建议构建乡村金融 服务体系,推动科技赋能农村金融。 据了解,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聚焦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创新。 5月25日,以"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及其提档升级"为主题的第一期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重要成果发布式 暨研讨会在济南举行,分为成果发布、专家研讨和圆桌讨论三个环节。 据山东大学原校长、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樊丽明介绍,本次会议聚焦"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及其 提档升级",旨在通过成果展示与专家研讨,推动理论创新、政策建议与实践应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