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全球化
icon
搜索文档
日本民众连日抗议日美首脑会谈
第一财经· 2025-10-29 08:35
2025.10. 29 本文字数:814,阅读时长大约1.5分钟 据央视新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同美国总统特朗普28日在东京举行首次会谈。 连日来,日本民众举 行抗议集会和示威游行,表达对特朗普访日的强烈不满,抗议军备扩张与关税武器化行径,反对日美 强化军事同盟破坏地区稳定。 28日,来自日本各地的数十名示威者在首相官邸前手持"反对日美安保同盟"横幅,举着"反对日美首 脑会谈""不欢迎特朗普"的标语牌,齐声高呼"反对战争会谈""反对特朗普访日"等口号,遭到警方驱 赶。双方还发生推搡,场面一度混乱。 "反对特朗普访日实行委员会"成员伏见忠说,美国发动关税战,将关税武器化,是违背经济全球化 的赤裸裸的暴力行为,其本质是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所谓打造"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实质上 是日美谋求霸权的手段。日本应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道路,而不是卷入美国的军事战略。据介绍,该 组织26日晚在东京银座举行了反对特朗普访日游行。 长期以来,冲绳深受驻日美军之害,安全事故、飞机噪音、犯罪事件等问题长期严重影响当地民众的 日常生活。曾居住于冲绳的内藤在集会现场高举"反对制造战争"的标语,痛斥日美强化军事同盟。 东京抗议民众岩上说,修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为区域开放合作注入更强劲动能(和音)
人民日报· 2025-10-29 06:56
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涌动的今天,如何为地区乃至世界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中国与东盟携手给 出了有力回答。当地时间10月28日,中国与东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 这不仅是双方开放合作的又一里程碑,也在关键当口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劲动能。 议定书的签署是落实习近平主席与东盟领导人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达成重要共 识的标志性成果,也是落实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的重要 举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五大经济体携手升级合作,不仅是数字的叠加,更是理念的契合。中国— 东盟自贸区自2010年全面建成以来,始终与时俱进,在区域一体化加速推进的进程中持续升级迭代:从 聚焦货物贸易降关税,到拓展服务贸易扩市场,再到瞄准规则标准促融合,不断扩大的开放领域和持续 提升的开放水平,清晰勾勒出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发展脉络,充分体现了双方着眼未来、顺 应大势的战略眼光。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将继续同各方一道,坚守多边主义、开放合作正道,坚持在开 放中分享机遇、实现共赢,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开 ...
韩正出席第九届未来投资倡议大会并发表演讲
新华网· 2025-10-29 05:13
韩正表示,促进发展、实现繁荣,是国际社会的普遍追求,也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 临的共同课题。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 议、全球治理倡议,为各国实现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指明了方向。前几天,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 成功召开,总结上一个五年的发展成就和经验,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释放了进一步全面深化 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的明确信号。 四是增进理念相通,深化团结协作。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各国命运休戚与共,需要在相互 尊重的基础上,寻求理念的共通点。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 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韩正表示,中国和中东国家的友好合作源远流长。中国愿同沙特等中东国家深化友好合作,高质量 共建"一带一路",打造更加立体的能源合作新格局,加快推动金融投资合作新发展,培育人文合作新亮 点,拓展创新合作新领域,为促进地区国家发展繁荣作出新贡献,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新机遇。 新华社利雅得10月28日电(记者温馨 王海洲)当地时间10月28日,国家副主席韩正在沙特利雅得 出席第 ...
《全球发展报告2025》:携手为全球发展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新华社· 2025-10-29 02:07
据介绍,《全球发展报告2025》分为10章内容:总论2章梳理当前世界主要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和有利 条件,提出推动全球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具体路径;分论8章探讨全球贸易、气候变化、卫 生健康、粮食安全和减贫、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数智技术、深化全球南方发展合作、维护以联合国为核 心的国际体系等领域的现状、挑战及对策。 (文章来源:新华社)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常务副主任王金照表示,报告指出,推动全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要倡导平等有 序的世界多极化以完善国际体系,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以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深化重点领域合 作以应对共同挑战,坚持互利共赢以促进全球南方发展。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陆君钰)由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撰写的《全球发展报告2025》28日在 京发布。报告以"携手为全球发展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为主题,探讨推动全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路径。 "正如报告所说,促进全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专注于关键领域合作。"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所长内 阁成员、联邦地区经济学家区域理事会主席卢西亚娜·阿西奥利·达希尔瓦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格 局下,全球南方国家面临着基础设施缺口、监管障碍等挑战 ...
李强在第20届东亚峰会上的讲话(全文)
证监会发布· 2025-10-28 10:29
新华社吉隆坡10月27日电 20年前,东亚峰会在吉隆坡诞生。翻开首届峰会宣言,便不难了解创办这一峰会的主旨,这 就是本着平等的伙伴精神加强合作、遵守《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准则、维护多边机制有效运 作、致力于提高人民福祉。20年来,东亚峰会总体发挥建设性作用,促进了地区稳定和快速发 展,很大程度得益于这一主旨的贯彻执行。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和平与发展面临许多新的风 险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着眼应对世界变局、破解紧迫难题,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 议,强调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这具有 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与东亚峰会的主旨高度契合。中方愿同各方坚守东亚峰会的初心,围绕全球 治理倡议积极行动,共同努力为地区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我们要持续凝聚广泛共识。各国进行沟通协商、开展经贸往来,如果在一些基本认识上不一 致,就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历史告诉我们,人类长期形成的一些共性价值追求,诸如相互尊重、 平等相待、公平正义等,既是人与人、也是国与国交往的重要基础。应对世界百年变局,需要对 未来趋势有着清醒理智的判断,包括经济全球化和世界 ...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思想纵横)
人民日报· 2025-10-28 06:38
当今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 化遭遇逆流。面对世界经济低迷给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挑战,掩耳盗铃,回避问题是不可取的;搞"小 院高墙""脱钩断链",开历史倒车更不符合历史潮流。只有深刻把握问题的症结,科学把握和顺应历史 发展大势,才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创造历史,才能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引领文明。 今天的世界,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各国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说明,解 决全球问题必须立足全球,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全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5年9月,习 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 明倡议之后,我国向世界贡献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四大全球倡议分别从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个 维度,为世界注入了稳定性和确定性,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为人类谋进步、为 世界谋大同的历史担当。四大全球倡议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国际社会扫除冷战思维、霸权主义、保 护主义阴霾,破解和平、发展、安全、治理"四大赤字"提供了系统性方案,必将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更 有活力、更加包 ...
朱鹤新重磅发声!
搜狐财经· 2025-10-28 05:21
全球经贸韧性表现 - 2019至2024年全球贸易总额年均增长5.4%,较上个五年提高4.6个百分点 [3] - 2025年全球贸易额有望超过33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3] - 全球经贸韧性的背后是科技驱动和开放合作两大关键力量 [3] 科技革命对全球贸易的驱动 - 人工智能爆发式发展和半导体贸易快速增长,集成电路年贸易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4] - 全球绿色贸易迅速崛起,新能源年贸易额从十年前的百亿美元扩展到近三年的千亿美元以上 [4] - 全球数字服务出口规模在2024年比十年前翻了一番,数字经济催生跨境电商等新业态 [4] 开放合作对全球贸易的支撑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中国与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非洲大陆自贸区正式实施 [4] - 各国和区域间多层次经贸合作更加紧密,有力维护了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 [4] 中国对全球经贸的贡献 - 中国通过提供优质制造和稳定供给,有力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5] - 近五年中国年均货物和服务进口高达3万亿美元,逐步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消费市场 [5] - 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超4000亿美元 [5] - 中国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支持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贸易体系 [5] 中国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成效 - 2024年中国外汇市场交易量较2020年增长37%,涉外收支规模较2020年增长64% [6]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涉外收支规模为11.6万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6] - 凭指令即可办理外汇业务的企业数较2020年末增长5倍以上 [7] 中国未来外汇政策方向 - 将新出台9条政策措施,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范围和轧差结算业务种类,优化贸易新业态主体外汇资金结算 [7] - 推出跨境投融资一揽子政策,将发布实施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等政策 [7] - 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管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赋能智慧监管 [8] 北京贸易表现与政策支持 - 近三年来北京货物贸易总额连续超过3.6万亿元,服务贸易年均增速近10% [9] - 国家外汇局支持北京先行先试更多首创性外汇政策,推进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 [9]
学习手记丨在亚太这片大海中扬帆前行
新华社· 2025-10-28 04:15
亚太经合组织(APEC)与区域经济 -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30多年来,带动地区大发展大融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亚太奇迹”[4] - 亚太地区经济在全球占比超过六成,贸易总量占比近一半,是全球经济主要增长引擎[4] - 亚太的成功源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区域主义、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并坚持互利共赢[4] 全球化与区域合作趋势 - 开放包容是亚太合作主旋律,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5] - 亚太各方已成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5] - 阻碍经济合作、阻滞或拆解亚太地区长期形成的产业链供应链,只会加剧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5] 中国在亚太地区的角色 - 中国是亚太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国发展离不开亚太,亚太繁荣也离不开中国[5] - 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将会给亚太发展带来更大机遇[5] - 中国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同亚太伙伴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机遇[6]
学习手记|在亚太这片大海中扬帆前行
新华社· 2025-10-27 22:06
亚太经合组织(APEC)与区域经济 - 习近平主席第12次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3] -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30多年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亚太奇迹”,其经济在全球占比超过六成,贸易总量占比近一半 [3] - 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主要增长引擎,滋养了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 [3] 区域合作与发展理念 - 亚太合作的成功源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区域主义、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并坚持互利共赢 [3] - 面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必须顺应大势,勇于担当,共同开辟亚太发展繁荣的光明未来 [4] - 开放则兴,封闭则衰,唯有合作才能发展,不合作是最大的风险 [5] 中国与亚太的相互依存 - 中国是亚太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国发展离不开亚太,亚太繁荣也离不开中国 [5] - 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将给亚太发展带来更大机遇 [5]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胸襟同亚太伙伴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机遇 [5]
我国首个海外综合服务领域指导文件发布,专家:将精准对接出海企业痛点
搜狐财经· 2025-10-27 21:17
政策背景与意义 - 商务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 是我国首个海外综合服务领域的指导文件 [1] - 该政策标志着我国对外投资贸易服务保障正式进入综合化、系统化、体系化新阶段 [1] - 政策旨在精准对接出海企业痛点 构建与对外投资贸易发展相适应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1][3] 中国对外投资现状 - 中国已连续13年名列全球对外投资流量前三的国家 [1] - 截至2024年底 中国在境外设立的企业已超过5万家 遍布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 [1] - 企业处于由大到强、由全到精的关键阶段 在全球配置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的需求增强 [3] 企业出海面临的挑战 - 跨境投资面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地缘冲突加剧 贸易保护主义泛滥 经济问题政治化严重 [1][4] - 企业在法律、税务、金融、市场、文化等各方面遭遇风险 走出去面临严峻挑战 [4] - 国际产供链合作深化拓展 企业出海面临难预料因素同步增加 [3] 《指导意见》核心内容 - 政策共提出6方面16项具体举措 [2][3] - 举措包括将"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升级为国家层面海外综合服务平台 [2] - 推动法律、金融、财会、咨询、数字技术、知识产权等专业机构增强出海服务能力 [2] - 政策涵盖企业出海的前期市场调研、项目落地、长期经营等全周期、全链条服务 [3] 政策特点与预期影响 - 政策呈现目标导向鲜明、多方协调联动、各方统筹兼顾、境内境外贯通、投资贸易联动等特点 [3] - 是维护我国产供链韧性与安全的有效保障 为持续深化产供链国际合作提供支撑 [3] - 政策紧密贴合企业从"走出去"到"走得稳、走上去"的现实需求 [4] - 随着措施落地 出海企业将获得更全面、专业、高效的服务支持 在更高水平参与国际竞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