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icon
搜索文档
“跳蚤草”成了“致富草”
人民日报· 2025-09-05 06:57
9月,薄雾笼罩,细雨微微。橡胶林下,一大片沾水珠的细嫩绿草随风摇曳,行走其中清香扑鼻。 "这就是我们的'致富草'!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这些天考察的企业陆续来了好几波。"云南西双版纳 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大卡村大卡老寨村民小组致富带头人刘智芳,兴奋地查看跳蚤草的长势,"晒 干后铺在床上或佩戴在身上,可以驱赶跳蚤、蚊虫,避免被叮咬,因此被称作'跳蚤草'。" 种植"跳蚤草",还改善了大卡村的生态,好生态带来群鸟翔集,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鸟游"。哈尼族妇 女将"跳蚤草"缝入刺绣香包中、装进带有民族特色的配饰和挂件里,成为游客喜爱的手工艺品,民族传 统文化得以更好传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好生态托举我们村的振兴路。"松周说。 "跳蚤草"的新生是个缩影。有着"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等美誉的云南,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齐头并进。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05日 18 版) (责编:白宇、卫嘉)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跳蚤草"学名勐腊毛麝香,自带清香气息,是西南民族地区特有的草本植物,哈尼族的分支僾尼人使用 历史悠久。然而,因为生存环境破坏,野生 ...
云南西双版纳多方协同人工驯化 “跳蚤草”成了“致富草”
人民日报· 2025-09-05 06:19
核心观点 - 勐腊毛麝香(跳蚤草)通过人工驯化实现产业化种植 形成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的模式 [1][2] - 采用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动产业发展 2023年93户村民增收170余万元 [2] - 开发精油及民族手工艺品等深加工产品 通过电商平台拓展全国市场 [2] 产业发展模式 - 园地企合作通过罗梭江联合党建+平台整合资源 [2] - 现代化加工厂由村寨与企业合建 实现产品深加工 [2] - 种植合作社组织形式带动农户参与 形成规模化产业 [2] 经济效益 - 2023年合作社93户村民实现增收170余万元 [2] - 精油系列产品通过电商渠道销往全国市场 [2] - 民族手工艺品成为旅游消费热点 促进文化传承与收入增长 [2] 生态与社会效益 - 人工种植改善当地生态 吸引观鸟游客带动旅游发展 [2] - 保护濒危植物勐腊毛麝香 维护生物多样性 [1] - 民族传统文化通过产品创新得以传承 [2] 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成功突破人工驯化瓶颈 [1] - 复现轮耕地边套种生态场景 实现规模化种植 [1] - 企业及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包括病虫害防治与精油提炼 [2]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碗底有沙”到“眼底尽绿” 内蒙古荒漠变绿洲
中国青年报· 2025-09-04 15:03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 见习记者 陈思阳 从"碗底有沙"到"眼底尽绿",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用几十年回答了荒漠怎样变成绿洲这 道题。 在内蒙古阿拉善盟,曾被称为"阎王鼻子"的风沙口如今有了"绿色铠甲",在靠近黄河的岸边甚至有了水 草;在库布齐沙漠的中段北缘,靠近黄河的"几"字弯南岸地带,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沙戈荒中北部新能 源大基地项目筑起了"蓝色海洋",百万块光伏板下的经济作物让沙漠实现了从荒芜到葱郁的华丽转 身…… 7月30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光伏基地,这里的"光伏长城"筑起了一道"蓝色屏障",阻挡着风 沙肆虐。(无人机照片)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思阳/摄 内蒙古横跨中国东北、华北与西北,由东向西降水递减,因此内蒙古西北部沙漠化严重。"母亲河"黄河 流经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南缘,脆弱的生态、水土流失以及风沙入河问题曾严重影响黄 河水质。"变绿"成为一代代内蒙古人的心头大事。 8月1日,内蒙古阿拉善盟,在黄河中上游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段,曾经的"阎王鼻子"风沙口如今已成功阻 沙入河,穿上新绿裳。(无人机照片)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思阳/摄 黄河"十大孔兑"之一的黑赖沟孔 ...
我省积极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点水成金
四川日报· 2025-09-04 08:13
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 雅安市雨城区草坝镇大元村转让100亩坡改梯土地三年经营权 交易金额29.6万元 成为雅安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1] - 所得资金将用于水土保持功能巩固提升和村民增收共富 推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8] - 去年成交的7个项目带来国有资产收益超297万元 村集体财产收益613万元 [8] 水权交易发展 - 全国首个省级水权交易服务中心中国水权交易所四川省交易服务中心揭牌 当天达成4宗用水权交易 交易水量8945万立方米 交易金额合计744万元 [5] - 全国首宗长江干流跨省取水权交易:转让200万立方米长江干流取水权 交易金额40万元 [5] - 截至今年8月底 全省完成用水权交易1438单 交易水量超1.9亿立方米 总金额4126万元 交易单数、水量和金额均位于长江流域前列 [6] 河湖治理与生态改善 - 全省推广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 重点改善农村河塘库堰面貌与生态 [2] - 全省20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和285个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连续两年达100% 长江黄河干流水质连续8年达Ⅱ类及以上 [4] - 西厢村通过河湖管护改善水质 建起24个农文旅项目 带动村民收入增长 [2] 滨水文旅开发与价值转化 - 成都锦江猛追湾一带水环境持续改善 带动30余家商铺转型业态提升品质 周边商铺住宅市值明显提升 [9] - "夜游锦江"项目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约200万人次 实现收入约1980万元 周边商户营收持续增长 [9] - 西厢村发展民宿旅游 依托好山好水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2] 水利投融资创新 - 通过多权同确探索将取水权、工程产权、收费权等整合为特许经营权 累计融资58亿元用于水利工程建设 [7] - 举行4宗"节水贷""取水贷"协议集中签约 共融资16.98亿元 其中3宗"节水贷"金额16.45亿元 1宗"取水贷"金额5300万元 [11] - "节水贷"支持节水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非常规水开发利用等节水类项目 [12] 水资源战略地位 - 四川年径流量占长江水系总径流的三分之一 [3] - 在黄河枯水期提供高达40%水量 丰水期提供26%水量 [3] - 拥有大小河流8596条、湖泊417个、水库8109个、渠道5002条、国际重要湿地3个 被称为"千河之省" [4]
“金山银山”是这样炼成的(解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③)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3 08:30
如何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多年来,中国探索出了三条路径——护绿换金、聚绿成金、借绿生 金。 碧水映蓝天,青山伴白云。这样的诗意画卷,不仅是生活的美好环境,更是发展的宝贵财富。 如何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多年来,中国探索出了三条路径,无论是通过守护绿水青山直接换取 经济回报的"护绿换金",还是将生态要素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聚绿成金",抑或是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机制的"借绿生金",都在书写着生态与经济共赢的精彩故事。 "护绿换金",说的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通过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等方式直接获得经济回报,对应的转 化模式是生态补偿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守护和增加绿水青山即创造财富。 碳交易市场也日渐成为"借绿生金"的新渠道,截至2025年8月22日,强制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超6.8亿 吨,成交额达474.1亿元;自愿碳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249万吨,成交额达2.1亿元。云南、青海 等地的碳汇项目通过出售碳排放额度,将森林、湿地的固碳能力转化为真金白银。 "护绿换金"的案例不在少数。赤田水库是海南三亚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其中89%水资源来源于保亭黎 族苗族自治县。2021年,海南省出台《赤田水库流域生态补偿 ...
发挥监督作用 强化跟踪问效 以人大之为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美丽辽宁建设
辽宁日报· 2025-09-02 09:01
执法检查背景与范围 - 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于7月底启动对《森林法》及辽宁省实施办法的贯彻实施情况检查 [1] - 检查覆盖抚顺 丹东 阜新 铁岭4个城市 聚焦森林保护 培育和利用三大领域 [1] - 实地调研范围包括乡村 林场等基层单位 涉及天然林保护 植树造林 森林防火等具体工作 [1] 森林资源保护措施 - 强调压紧压实责任 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2] - 要求严格落实地方森林保护职责 加强林地及林农权益保护工作 [2] - 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管理 完善相关配套规定和政策 [2] 林业发展创新路径 - 推动扩绿 兴绿 护绿统一发展 统筹森林"水库 钱库 粮库 碳库"四大功能联动 [2] - 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为辽宁全面振兴提供生态支撑 [2] - 运用法律法规推动林业改革创新 激发发展活力 促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2] 法治建设与实施保障 - 建立协同联动工作机制 坚持立法 执法 普法相结合 [2] - 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推动森林"一法一办法"在全省贯彻实施 [2] - 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深挖根源 分类施策依法推动解决 [2]
高原披新绿 青山不负人
人民日报· 2025-09-01 13:45
西藏生态建设成就 - 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在海拔4000米、平均坡度60度、土层厚度仅10厘米的极端条件下成功实施[2] - 通过科技手段将整体树木成活率大幅提高 包括实验室分海拔选种育苗和客土绿化置换砂砾土[3] - 建设10余座巨型储水罐引拉萨河水至高处灌溉 解决高海拔造林水源问题[3] 生态保护系统化措施 - 阿里地区推广抗寒抗旱的班公柳品种 适应高海拔绿化需求[3] - 建立拉萨河生态廊道系统 覆盖仙足岛 太阳岛及城区流域[3] - 实施3600亩人工草场项目 解决牧民冬草荒问题并减轻草原生态压力[3] 生态经济协同发展 - 林周县黑颈鹤保护项目衍生观赏拍摄路线 创造旅游新收入来源[4] - 纳木错湖畔牧民通过旅游服务实现月收入数千元[4] - 昌都左贡县成功融合葡萄种植与酒庄建设 推动农旅产业协同发展[4] 生态屏障战略价值 - 西藏被定位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环境保护具有跨世代影响[4] - 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转化模式[5] - 生态改善使藏羚羊 牦牛 野驴等野生动物栖息地得到有效恢复[5]
为雪域高原注入“绿色动能” 浙江新能投建的甘孜乡城贡札(Ⅱ标)光伏项目在正斗乡开工
每日商报· 2025-09-01 06:14
项目概况 - 浙江省新能源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甘孜乡城贡札(Ⅱ标)光伏发电项目在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正斗乡正式开工 [1] - 项目由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陆林海和乡城县委副书记、县长尼玛西日共同出席开工仪式 [1] - 项目标志着乡城县清洁能源开发进入新阶段 [1] 项目战略意义 - 项目是公司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实践 [1] - 公司将发挥浙江企业在技术、产业领域的优势,将先进的光伏建设经验与管理模式带到乡城 [1] - 项目定位为对口支援的精品工程、标杆工程与共赢工程 [1] 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 - 乡城县正斗乡平均海拔超4000米,具备充足且稳定的光照条件,是发展光伏发电的理想之地 [2] - 当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2] 政策与战略支撑 - 项目是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 [2] - 项目建成后将持续为乡城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可靠的绿色能源支撑 [2] - 成为杭州与甘孜深化对口支援的重要里程碑 [2]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项目建成后将助力乡城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 - 将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2] - 有效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电力,成为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 [2]
太行深处前南峪:荒山“刨”出“金山”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22:12
核心观点 - 前南峪村通过生态治理和产业转型 从荒山变为绿色经济示范区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1][4][7] 生态治理历程 - 1963年洪灾摧毁60%土地和山场植被 村民通过爆破整地/水平开沟/构造梯田等方式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2][4] - 采用"材林头 干果腰 水果脚"种植模式 结合科学管理技术实现荒山绿化 [4] - 河北农业大学课题组自20世纪80年代起提供技术支持 李保国教授团队持续贡献被誉"太行新愚公" [2][4] 农业产业升级 - 软枣猕猴桃种植总面积达120亩 亩产3000余斤 每亩纯利润超6万元 优果率达90% [5] - 2024年为全镇提供12000余棵优生苗木 计划发展盆栽种植拓展庭院经济 [5] - 黄金梨等果品种植基地形成规模化采收体系 [6] 生态旅游发展 - 依托抗大旧址和生态资源 开发生态观光/果品采摘/抗大观瞻等多元旅游区域 [5] - 2024年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 门票收入超600万元 带动村民参与旅游服务 [5] 绿色能源建设 - "风光水储"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整合抽水蓄能/太阳能/风能 构建零碳微电网 [7][8] - 绿色电力覆盖全村生产生活用电 余电上传国家电网实现能源外输 [7] 经济效益成果 - 2024年全村总收入突破2亿元 人均收入达18600元 [7] - 生态资源转化为持续经济收益 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 [7]
完善国家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重在协同
人民日报· 2025-08-29 15:25
生态安全治理协同机制建设 -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需要系统治理理念和全方位协调机制 [1] - 生态安全具有长期性 根本性 复杂性 交叉性等特征 需要多部门 多层级 多主体共同参与维护 [1] - 中国已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协同机制与信息共享平台 如生态环境部与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协同机制 六省一市秦岭跨区域生态保护合作机制 11省市长江经济带省际协商合作机制 [1] 部门协同机制构建 - 跨部门协同体现整体政府理念 需要打破部门壁垒构建权责对等 运转高效的协同架构 [2] - 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等生物安全事件 林草部门与海关部门建立联合防控机制加强监测检疫和执法协同 [2] - 将技术协同平台建设和共享性基础设施完善融入部门协同机制设计 提升治理韧性与可持续性 [2] 区域协同与联防联控 - 生态系统整体性要求跨区域协同合作 生态安全事件具有跨区域迁移性特点 [3] - 全球变暖加速三江源冰川退缩和冻土融化 威胁中华水塔水源供给及下游生态安全 [3] - 京津冀 长三角 珠三角等重点区域需完善协同治理机制 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水污染三水共治 土壤地下水协同防治 [3] - 全国20多个省份签订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破解跨区域生态治理难点 [3] 多污染物协同治理 - 污染物具有环境持久性 生物累积性和毒性 存在协同相加拮抗等复合效应 需系统统筹治理 [4] - 建立健全多污染物协同治理的监测评估与考核机制 强化风险管理和精准预警 [4] - 推动污染防治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 提升生态安全风险研判和应急应对能力 [4] 多领域政策协同 - 生态安全政策需与产业政策 能源政策 土地政策等相互协同形成合力 [5] - 生态保护红线与国土空间规划通过源头融合 主体协同 过程协同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补互促 [5] - 以自然资本界定为基础 通过多元激励机制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