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搜索文档
美丽中国我先行 绿水青山绘新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30 04:50
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活动 - 第十二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以"美丽中国我先行"为主题,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等9家单位联合主办,开展13项生态文化主题宣传和公益环保实践活动 [1] - 活动邀请公众参与"环保天天行"话题互动,倡导从生活点滴做起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4] - 文化周新增"我AI美丽北京"创意画、"山水相约"微博互动等科技性、趣味性活动,增强公众参与感 [12] - "我AI美丽北京"创意画活动收到近1300名用户投稿,发布AI作品近1900幅,登上微博同城热搜榜 [13] - 活动期间全市66家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向公众免费开放,涵盖生态环境监测、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五大类别 [14] - 本届文化周吸引超过1900万人次参与,创历届新高 [20] 北京绿色发展成果 - 北京7个区成功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9个区获得14个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称号 [5] - 2024年北京优良天数达290天创历年最多,PM2.5年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65.9% [6] - 2024年动态消除劣V类水体,优良水质河长占比较2013年增加近4成,五大河流连续4年贯通入海 [6] - 煤炭消费总量由2012年2180万吨降至2024年60万吨以内,优质能源占比达99% [7] - 全市绿色企业达763家占比18.5%,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经济比重分别达30.0%、25.1% [7] - 新能源车推广突破100万辆,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75.6%,节能建筑占比超80%居全国之首 [7] - 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为71.4,建立5类79处自然保护地,7121种动植物栖息 [8] - 北京入选全球"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门头沟区入选"自然城市"平台 [8] 生态产业与创新实践 - 南苑森林湿地公园每年固碳2.16万吨,野生鸟类种群从2021年81种增长至2024年117种 [9] - 丰台区打造"生态轴+文化轴+未来轴"三重功能的绿美中轴线,带动南中轴地区价值跃升 [10] - 北京金隅琉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全密闭生产水泥流程,体现建材行业环保创新 [14] - 通州区西集中学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潮白河生态保护实践,设计"芦苇荡垃圾热力图" [18] - 顺义区社区开展"厨余垃圾结合园林废弃物处置"生态堆肥,经验登上联合国气候大会 [18]
新疆和田地区多元化防沙治沙 激发绿色经济新活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6-27 19:15
沙化土地治理成效 - 和田地区通过多元化治沙防沙策略,包括工程固沙、植树种草、引洪灌溉、退化林修复和光伏治沙等措施,绿洲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2%以上 [1] - 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治理沙化土地531.29万亩,完成新疆计划任务的65%以上 [1] - 通过沙化土地承包政策,将58.94万亩国有未利用沙地划拨到795个行政村,确权到1.26万户农户,明确70年土地经营权 [1] 生物治沙与农业产业融合 - 在生物治沙区域试种中药材及特色农作物,推动"一县一品"中药材种植,2025年全地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4万亩 [2] - 主要中药材品种包括肉苁蓉、瓜蒌、玫瑰花等,带动稳定就业1.26万人、灵活就业5.35万人次,预计产值达到7.22亿元 [2] - 借助安徽援疆力量引进药企,打造绿色有机中药材产业链 [2] 生态环境改善 - 和田地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强化生态屏障建设 [2] - 2025年1至5月沙尘日数较去年同期减少15%,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2]
太湖揽胜”无锡文旅消费品牌打出保护和发展“组合拳
新华日报· 2025-06-27 14:33
太湖游轮项目重启 - 2025年太湖游轮"太湖揽胜"正式重启 该项目沉寂近30年后焕发新生 彰显太湖生态治理成果和文旅融合新趋势 [1] - 项目以交通与文旅深度融合为核心 整合环太湖旅游资源 串联沿岸文旅业态 深化跨城市合作 打造"水韵江苏"品牌 [1] - 游轮作为水陆连接桥梁 凭借独特体验内容迅速成为吸引游客的新热点 [1] 航线规划与景点整合 - 航线由无锡管社山码头出发 经渤公岛、太湖工人疗养院、锦园国宾馆等景点 穿越鼋头渚灯塔、太湖仙岛等名胜区 [2] - 途经沪常高速太湖隧道 可观赏马山岛、红沙湾等景观 最终抵达太湖第一大岛石公山码头 [2] - 整合无锡传统景区、沿湖打卡点、乡村目的地及江南美食 突出水岸风光与人文特色 打造文化生态水上之旅 [3] 游客体验升级 - 随船导游串联岛屿景点故事 实现"串点成线"的游览效果 提供陆地交通无法比拟的沉浸式体验 [3] - 游轮配备太湖船菜、江南民歌表演、茶艺展示等特色服务 强化文化吸引力 [3] - 航线设计优化 虽航行时间较长但体验价值显著提升 [3] 生态治理基础 - 2024年太湖湖体水质30年来首次达Ⅲ类标准 为项目提供环境保障 [4] - 实施"三湖两道"清淤、蓝藻防控、管网提升等工程 力保水质稳定Ⅲ类 藻情持续改善 [4] - 同步推进航道清障、淤泥资源化利用 提升通航能力与生态治理协同效应 [4] 战略意义与发展前景 - 项目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典型案例 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5] - 通过跨区域合作机制深化、智慧文旅场景拓展 推动太湖向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升级 [5] - 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创新 助力太湖成为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的标杆 [5]
8690公顷沙化土地“清零”计划!绿美广东亮出治沙成绩单 | 绿美热榜
南方农村报· 2025-06-24 12:05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成果 - "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8690公顷沙化土地治理目标 [9][10] - 珠海累计完成1.8万亩盐碱地治理 实现水稻年增产240万斤 [46][47][48] - 丰顺县超额完成年度绿化任务 种植苗木21.33万株完成率101.34% [93][94] 生态修复技术创新 - 韶关开展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聚焦南岭山地生态系统恢复技术 [72][73][76] - 珠海创新盐碱地"系统化普查+精准化治理+产业化开发"模式 [46][47] -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实现单层杉木林向异龄复层针阔混交林转型 [18][19] 生态价值转化案例 - 佛山吉田村通过微改造将竹林溪涧转化为文旅度假区 获评市级先进村 [64][65][66] - 珠海高新区通过"绿道骑行+荔枝采摘"实现生态价值与农户增收双向转化 [41][42] - 东莞桥头荷花文化月吸引上万游客 带动莲湖周边消费热潮 [109][110][111] 生物多样性保护 - 河源万绿湖再现"中国最美小鸟"蓝喉蜂虎 反映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79][80][81] - 惠州拟实施全域五年禁猎陆生野生动物政策 [96][97][98] - 汕头多领域推进生态建设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家园 [53][54][55] 城乡环境提升 - 阳山县森林覆盖率达73.53% 获评"中国绿色名县" [135][136][137] - 番禺区化龙镇以"绣花功夫"推进环境整治 提升全运会筹备品质 [27][28][29] - 清远连南三江镇创新"网格化+专班化"管理模式提升街道治理效能 [143][144]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 | 浙江小县城如何炼成“国际范”?
新华社· 2025-06-24 11:19
德清县产业发展概况 - 德清县位于长三角核心地带,是中国最大淡水珍珠深加工基地,珍珠年深加工总量近100吨,占全国淡水珍珠总产量的10%,年产值超过70亿元[1] - 德清县拥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该系统延续800年历史,形成蚌、鱼、水生生物和谐共生的生态循环模式[1][6] - 欧诗漫珍珠博物院占地6200平方米,累计接待研学团队10余万人次,每年举办农遗研学活动120场以上[2] 高端民宿与旅游业发展 - 莫干山集中了德清95%以上的民宿,其中"洋家乐"高端民宿达20余家,带动当地近900家民宿发展[3] - 2024年德清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5%,外国游客同比增长28%[3] - 德清发布全国首部地方民宿管理办法,划定民宿床位1万张的生态管控红线,并出台首个《民宿管家职业技能等级评定规范》[8] 地理信息与数字经济产业 - 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落户德清,吸引7国地理信息机构入驻"世界地信之家"[3] - 德清已集聚430余家"地信+"企业,产值连续6年翻番,带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30%[3] - 德清建成覆盖全县域的5G通信网和高精度地理信息网,开放949.3公里道路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7] - 计划通过三年努力引进100个标志性项目,推动"地理信息+"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9] 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 - 德清引入莫干山地信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成立3亿元人才科创投资基金[10] - 2024年目标引进人才创业项目100个,硕博士高层次人才1000名,技能人才6000名[10] - 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建立涉外企业服务机制,为国际人才引进开通"快车道"[7] 文化赋能与产业融合 - 打造集珍珠养殖、文化体验、工业观光、美容养生于一体的珍珠文化产业链[11] - 推动民宿与休闲农业、会展赛事、康养疗愈等业态跨界融合,探索乡村振兴路径[11]
山塘古桥见证金嘉平五年共治共享共美
中国环境报· 2025-06-24 09:40
长三角生态环境协同治理 - 金山区与平湖市通过"两山"议事堂建立跨省生态环境共治机制,以"毗邻党建"为纽带推动15条协作机制,实现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 [4][5][22] - 2024年金山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8.2%,国控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率100%,较2019年生态环境信访量下降68.9% [11][12][28] - 两地联合查处跨界固废违法案件,2021年罚款14.5万元,2024年对某企业罚款68.8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0.538万元 [10][26] 石化化工行业治理 - 针对VOCs污染开展协同治理,制定《金嘉平地区石化化工挥发性有机物协同治理"三统一"工作方案》,覆盖中国石化上海石化等企业 [11][24] - 推动15家企业完成溶剂型原料替代项目,聚焦涂料、汽车零部件、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减排 [15][33] -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2025年加入议事堂,承诺参与溯源共享、污染联防联控及固废联管 [18][38] 固废与无废城市合作 - 2020年建立工业固废风险防控联动机制,2024年签订《"无废城市"合作共建框架协议》,推进处置能力共享 [10][48] - 金山区探索制定《"无废实验室"评估细则》,开展特色"无废城市细胞"共建 [15][48] 水环境联合管控 - 金山、平湖、嘉善三地制定地表水协同治理方案,2024年对24个点位开展3次联合监测 [12][25] - 建立水质数据共享机制,2022年4个国控断面水质均达Ⅲ类标准 [45] 执法与应急联动 - 2020-2024年累计开展22批次联合执法,检查企业270家次,责令整改113家 [12][28] - 2023年签订化工园区突发环境事件互助协议,2024年成功处置两起跨界突发事件 [13][29] 生物多样性保护 - 签订《金嘉平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联动机制》,区域物种超4400种 [30][48] 公众参与机制 - 建立生态研学和社会监督员制度,累计开展19场活动覆盖700余人 [36]
天目山向世界发出文明之约
杭州日报· 2025-06-23 10:57
生态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 - 天目山镇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筹备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列为市政府年度重要工作[5] - 藻天线、高后线沿线完成弱电"上改下"通信管道工程,清除"蜘蛛网"式杆线,提升道路景观[6] - 东关溪流域综合治理修建10余公里堤防和防浪墙,新建修复18座堰坝,治理3公里支流和灌溉渠道[9] 旅游与民宿产业发展 - 天目留庄民宿订单增长近一倍,端午节期间每日客满,美丽庭院改造带动客流[8] - 藻天线沿线220余户农户庭院改造提升,分为特色精品型、生态宜居型、整治规范型三类标准[8] - 月亮桥村打造"月桥织梦·天目同行"志愿服务品牌,累计开展志愿服务近2万小时,提升乡村运营水平[12][13] 农业与乡村经济振兴 - 白鹤村打造"天目来鹤"口袋公园和共富市集,展销天目山特色美食、农产品和文创品[10] - 交口村建设"天目粮仓·百家十坊"农特产品共富驿站,带动300余名村民就业[15] - 仙草鼋谷牧场引进珍稀物种开展生态研学,预计每年为5个村村集体增收150余万元[14] 文化与生态融合 - 东关溪整治融入天目山银杏元素,打造亲子嬉水坝面和文化长廊[9] - 白鹤村呈现"鹤文化"场景,包括白鹤诗廊、文化地雕等在地文化元素[10] - 非遗传承人和"乡村梦想家"参与志愿服务,开展天目盏陶艺体验和非遗技艺展示[13]
杭州举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宣讲蹲点调研活动
杭州日报· 2025-06-23 10:57
绿水青山理念实践与青年宣讲活动 - 2025年杭州市青年理论宣讲员专题蹲点调研活动以"理论+调研+展演"模式开展,吸引全市各领域青年宣讲骨干参与[1] - 活动走访调研了西湖区龙坞茶镇和萧山区谢径安·传化农创村、梅林村,实地考察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发展情况[1] - 资深专家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理论内涵、发展历程及实践意义进行全面解读,并传授理论宣讲技巧[1] - 青年宣讲员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情景化展演,展示理念在基层的实践成果[1] 青年宣讲员培养与理论传播 - 活动采用"学中干、干中学"模式提升青年宣讲员理论素养和宣讲能力[2] - 市委宣传部着力培育青年宣讲群体,构建"学讲用"一体化的理论宣讲平台[2] - 青年宣讲员表示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宣讲动力,用青年视角和语言传播理念[2] - 活动通过"破圈思维"赋能新实践,推动理论传播方式创新[2]
守护蓝天碧水绿地建设美丽安徽
中国环境报· 2025-06-19 10:08
安徽省环保活动启动 - 2025年安徽省暨合肥市纪念六五环境日和"江淮环保世纪行"启动仪式在骆岗中央公园举行 [1][13] - 活动由安徽省人大城建环资委、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合肥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 [1][13] -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 [13] 环保主题活动 - 2025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 [3][14] - 江淮环保世纪行已连续举办32年 [13] - 活动倡议公众采取绿色生活方式 [14] 地方环保活动 - 蚌埠市举行2025年纪念六五环境日暨蚌埠环保世纪行启动仪式 [17] - 安庆市举办纪念六五环境日暨安庆环保世纪行启动仪式 [18] - 六安市各县区生态环境分局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宣传活动 [20][21] 环保产业发展 - 旌德县举办栀子花生态园开园仪式 [26] - 当地发展栀子花产业带动乡村旅游 [26] - 旌德县2017年获得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27] 环保机制创新 - 黄山市首个村级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黟县宏村镇落地 [16] - 补偿标准为水质达Ⅱ类及以上时支付10万元 [16] - 补偿金专项用于水源涵养等生态治理工作 [16] 环保志愿服务 - 长丰县举办"美丽中国我先行"主场宣传活动 [22] - 成立多支生态环保类志愿服务队 [23] - 开展环保歌曲联唱等宣传活动 [24]
捞刀河源石柱峰,山水中藏着振兴密码|翻山阅岭——山水洲城·探山大型融媒体调查报告①
长沙晚报· 2025-06-19 08:37
山峰地理特征 - 石柱峰位于浏阳市社港、龙伏、古港、淳口四镇交界处,距长沙城区约80公里,海拔1359.7米,为长沙第二高峰 [12] - 山峰以变质岩为主,表层覆盖粉砂质泥岩,地质构造留存20多亿年地球记忆,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齐全,被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 [18] - 山峰北麓周洛洞为捞刀河主要源头,西南两麓百岩洞、枫林洞水系汇入捞刀河,东坡水流经宝盖洞注入浏阳河,最终汇入湘江 [21] 历史文化价值 - 山峰曾有四十八庵寺,现存较完好的龙王庙(玉皇殿)原为1700多年历史的樱桃观,后因民间传说改名 [22][24][25] - 1930年浏阳县第十八区第四苏维埃政府设于龙王庙,山峰至大围山七星岭的山道承载红色革命历史,是红军重要活动路线 [28] - 周边涌现多个"博士村",中科院院士周其凤题写"清泉扑面"并作诗《登石柱峰有感》,体现自然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28][29][30] 旅游开发现状 - 凤凰峡漂流河道全长3.8公里,总落差198米,夏季吸引大量游客,成为当地核心文旅项目 [32][33] - 潇湘步道浏阳段建成153公里,美人谷出入口成为热门打卡点,龙王庙至山顶铺设沥青路,徒步登顶仅需30分钟 [33][34] - 村内发展近20家农家乐,夏季漂流公司提供上百个就业岗位,村民通过销售周边商品增加收入,黄金茶、毛尖种植带动产业升级 [35][36] 生态资源禀赋 - 山峰拥有红豆杉、香樟、银杏等500余株古树名木,北麓周洛存在野生桂花群落,春季樱花盛开形成景观 [18][27] - 美人谷登山道沿途多跌水瀑布,泉水清澈,变质岩地貌形成独特小构造和流水景观,被专家评价为罕见地质奇观 [20][21] - 山峰周边气候适宜,依托生态资源发展茶叶、水果、药材种植,推动从省定贫困村向生态示范村转型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