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艺术
icon
搜索文档
父亲是贝聿铭,母亲被忽略
虎嗅· 2025-06-30 17:11
贝礼中与贝氏建筑事务所 - 贝礼中是贝聿铭最小的儿子,贝氏建筑事务所的合伙人兼创始人,目前76岁但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1][3] - 贝礼中早期对建筑不感兴趣,热爱绘画与摇滚,后受父亲影响进入哈佛建筑系并加入贝聿铭建筑事务所[5][12] - 在事务所从绘图员做起,逐渐成为贝聿铭最信赖的合作伙伴,参与香港中银、卢浮宫金字塔等标志性项目[7][17] 重要建筑项目 - 香港中银大厦采用三维桁架结构以应对台风,贝礼中负责底部空间与场地开发部分[20][21] - 中银大厦的结构成为后续项目原型,贝礼中持续改进窗幅和层高等设计元素[23] - 上海滴水湖中银金融中心项目源自贝聿铭1992年未建成设计,贝礼中主导重构并更新窗户尺寸和层高[39][40][42] 建筑理念与传承 - 贝聿铭面对卢浮宫争议时坚持信念,通过充分学习确保方案正确性[24][26] - 贝礼中延续父亲理念,认为建筑应建立在时间之上,时间会给出答案[52] - 苏州狮子林对贝聿铭空间理解有深远影响,贝礼中希望参与古城保护更新[46][47][49] 家庭影响 - 母亲卢爱玲对贝聿铭成功至关重要,提供判断力和品味支持[28][31][32] - 家庭每周聚餐传统和艺术氛围塑造了贝礼中的建筑审美[34][38] - 父母对艺术的热爱使贝礼中天生理解艺术在建筑中的角色[37][38]
资讯丨专家共话《2025艺术品市场趋势报告》,洞见艺术市场未来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6-30 16:53
艺术品市场趋势报告发布 - 《2025艺术品市场趋势报告》由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分析中心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艺术品金融研究中心联合出品[2] - 报告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研讨会上发布 适逢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成立十周年[3] - 报告主编刘珍伶深入解读了主要趋势、重要数据和关键结论 聚焦艺术市场核心议题和发展方向[4] 艺术品市场变革趋势 - 艺术市场研究正从"名词世界"转向"动词化" 即从静态关注转向动态过程研究[6] - 全球画廊行业面临销售放缓与成本上涨两大趋势 2024年知名画廊关闭数量达30余家[12][13] - 画廊行业盈利能力持续下滑 中小画廊面临被并购或转型线上等选择[17] 拍卖市场变化 - 2024年佳士得全球成交总额预计为42亿美元 同比下降16%[19] - 苏富比调整佣金架构后又恢复原收费方式 反映市场变化应对挑战[22] - 拍卖公司通过空间优化和新兴市场拓展应对市场低迷 如富艺斯亚洲新总部启用[24] 区域市场表现 - 伦敦2023年市场成交额约2.85亿美元 同比增长12%[35] - 首尔弗里兹艺博会推动亚洲艺术全球热度 韩国当代艺术表现活跃[35] - 香港市场连续三年业绩下滑 但仍保持全球艺术品市场"第三极"地位[39] 市场周期性特征 - 艺术品拍卖市场呈现明显周期性 受经济环境、政策调整和艺术创作趋势影响[29] - 经济繁荣时期如2003-2011年市场快速发展 经济衰退时期活跃度降低[29] - 数字技术推动线上拍卖普及 打破时空限制拓宽市场边界[31]
敦煌文化传薪者:张大千的破壁风波与常书鸿的守窟人生
经济观察报· 2025-06-30 15:11
敦煌艺术大展 - 北京展览馆举办"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首次公开展出复刻的盛唐第217窟特窟 [1] - 展览吸引大量观众,复刻洞窟内壁画上的石青与朱砂矿物颜料在幽暗灯光下闪烁 [1] 张大千的敦煌艺术探索 - 张大千1941年抵达敦煌,原计划停留3个月,最终延长至2年多,系统编号309个洞窟,成为首位全面编号的中国学者 [1][2] - 其团队完成276幅壁画临摹作品,在兰州首展时引发内地艺术界轰动 [2] - 临摹过程中采用传统工艺,亲手研磨矿物颜料并使用土法处理粗布 [2] 张大千的争议事件 - 1943年因"剥离壁画"行为遭历史学家向达弹劾,指控其故意剥离宋、西夏表层壁画以临摹底层盛唐壁画,导致部分文物永久损毁 [3] - 争议涉及第465窟(西夏)和第20窟(宋/盛唐),张大千解释为"破壁"研究断代 [4] - 教育部迫于舆论压力要求甘肃省政府查办,最终促成驱逐决策 [3] 常书鸿的敦煌守护 - 常书鸿1943年接替张大千抵达敦煌,放弃法国艺术生涯,成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并任首任所长 [4][6] - 初期面临极端生存条件,饮食仅"白面拌醋",带领团队临摹第254窟北魏壁画《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图》以自勉 [6] - 坚守60余年,被称为"敦煌守护神",其妻因无法忍受艰苦环境离去 [6] 两位大师的传承与影响 - 张大千离开时赠予常书鸿莫高窟周边可食用蘑菇分布图及研究成果,成为敦煌艺术研究所首批核心资料 [5][6] - 张大千后续创作融入敦煌元素,如《明月清荷》以壁画莲花宝座为灵感,2015年拍卖亮相 [7] - 常书鸿的坚守带动段文杰、樊锦诗等后继者,形成数字化保护等新传承方式 [8]
《2025艺术品市场趋势报告》研讨会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6-30 13:16
艺术品市场趋势报告研讨会 -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联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艺术品金融研究中心举办《2025艺术品市场趋势报告》研讨会,涵盖核心交易市场、新兴板块动态、技术革新等议题 [3] - 会议获得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分析中心、全球艺术品研究学会中国分会学术支持,雅昌艺术网等五家媒体提供媒体支持 [3][8] - 十四位业界专家出席,围绕艺术市场前沿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推动跨领域交流与协同创新 [3] 全球艺术品市场调整趋势 - 中国拍卖市场呈现"减量提质"趋势,资源向头部集中,中小拍卖企业寻求差异化发展 [4] - 国际市场分化明显:欧美拍卖行受母公司负债影响转向品牌升级和交易分散化策略,亚洲市场香港主导地位面临首尔、新加坡等新兴市场挑战 [4] - 一级市场中画廊销售持续萎缩,艺博会参展商频繁更替,传统画廊面临定位与运营困境 [4] 艺术品金融创新方向 - "情绪消费"成为新消费市场动能,技术进步冲击艺术产业链,新世代偏好引导市场供给变化 [5] - 艺术品资产化需求未减,欧美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扩张,显示艺术资产和衍生市场新机遇 [5] - 金融界代表呼吁通过多元业务尝试拓展艺术在资本市场中的影响力与价值表现 [5] 技术革新对艺术生态影响 - AIGC技术革新引发艺术本质讨论,催生新叙事逻辑与文化表达,艺术市场处于系统性重构 [6] - 数字技术颠覆艺术生态底层逻辑,引发社会文化深层变迁,艺术管理学科需回应媒介演进挑战 [6] - 艺术数据治理面临碎片化、非标准性等挑战,行业呼吁共建分类科学的数据生态 [6] 艺术市场转型方向 - 艺术市场认知框架正从"名词思维"转向"动词思维",需聚焦结构性调整等动态领域 [7] - 专家强调学术与市场互动重要性,呼吁深化合作促进艺术市场高质量发展 [7]
中国芭蕾绽放北马其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30 09:22
交流团与中国驻北马其顿大使馆工作人员合影。 深友谊。演出结束后,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交流团师生还观摩了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芭蕾舞系相关专业 课程,了解该校的教学体系与艺术特色。 中国驻北马其顿共和国大使馆临时代办徐磊观看演出后表示:"芭蕾艺术是一种国际交流语言,也 是一种跨越国界的艺术形式,此次演出很好地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鉴。" 本报电(记者郑娜)近日,北京舞蹈学院外国舞党总支芭蕾舞系受邀赴北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参 加第三届克莱登斯国际舞蹈艺术节。克莱登斯国际舞蹈艺术节是北马其顿的舞蹈艺术盛会。由多名优秀 学生组成的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交流团,以精湛的专业技艺,向当地观众献上了《仙女》《葛蓓莉亚》 《雷蒙达》等经典芭蕾双人舞剧目,展示了中国芭蕾融合东西方美学精髓的魅力。 此次演出是中国芭蕾艺术首次在斯科普里这座千年古城绽放。演出中,北京舞蹈学院学子与圣基里 尔·麦托迪大学芭蕾舞系的学子、斯科普里国家剧院芭蕾舞团演员同台献艺,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 舞者以舞会友,互相展示了各自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舞蹈,不仅实现了艺术对话,更增进了解,加 演出现场。 北京舞蹈学院供图 ...
当代艺术“织”进传统村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
人民日报· 2025-06-30 06:27
乡村艺术改造 - 松庄村通过建设织美术馆等艺术设施,将传统村落与当代艺术相结合,打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 [6][7] - 美术馆展出来自国内外艺术家与村民共创的作品,涵盖竹编、棕编、畲族彩带编织等非遗技艺 [6] - 艺术改造初期面临村民疑虑,通过共富协商机制详细介绍设计理念和可逆设计承诺,最终获得支持 [8][9] 艺术赋能乡村经济 - 艺术乡建带动村集体收入增长,2024年文旅收入突破500万元,游客量年增长20%以上 [10] - 村民参与艺术创作的作品被转化为明信片、冰箱贴等文创产品,村民可获得设计分红 [10] - 艺术改造吸引外来创业者,闲置老屋被改造成美学空间,废弃物件被赋予新生命 [10] 村民参与与精神提升 - 村民从最初对艺术创作的抗拒到主动参与,精神世界得到充实 [9][10] - 77岁村民叶金娟从拒绝画画到主动要求参与艺术活动 [10] - 村民李文生的书法作品被用于特产包装,每售出一盒可获得设计费 [10] 艺术与乡村融合成果 - 村内设置山民剧场举办各类演出,艺术装置融入村容村貌,艺术氛围浓厚 [9] - 艺术乡建使松庄村从旅游村升级为艺术村,老房子价值提升 [11] - 外来艺术家从村民日常生活和农事活动中获取创作灵感 [9]
一周观展|从红山文化到亚述文物,请收好这份暑假观展清单
新浪财经· 2025-06-29 08:15
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 暑假来临,各地推出多场兼具历史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展览:上海博物馆东馆新展"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探索中国早期文明,闵行区博物馆新推 出的有"楚文化文物精品展",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则继续展出西夏文物精品。此外,浙江博物馆有"大唐盛世 法门珍宝——唐代文物精品特展",苏州博物馆 有"大英博物馆藏古亚述文物展"。 西方经典艺术方面,浦东美术馆"缔造现代"呈现了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欧洲艺术杰作;法国巴黎现代艺术馆展出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父亲的目光",展现了 画家对女儿的爱。 上海 "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东馆 展期:2025年6月26日 - 10月8日 此展是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第四展。展览联合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等二十家博物馆与考古机构,汇聚红山考古百年成果及最新 发现。 地点:浦东美术馆 展期:6月19日-10月12日 作为奥赛博物馆有史以来在华规模最大的展览,呈现包括梵高《阿尔勒的卧室》《自画像》、米勒《拾穗者》、高更《塔希提的女人》、莫奈《夏末的干草 堆》、塞尚《塞尚夫人肖像》等作品。 中国乡土绘画(农民画)作 ...
把“泥娃娃”捏上世界舞台
人民日报· 2025-06-28 06:12
凤翔泥塑行业发展历程 - 凤翔泥塑起源于周秦文化发祥地陕西宝鸡凤翔区,传统造型与周秦青铜器兽面纹高度相似[2] - 泥塑产品广泛应用于民俗生活场景,包括家宅六神、麒麟送子、老虎等寓意吉祥的品类[2] - 早期泥塑生产以家庭作坊为主,单个售价仅5分钱,主要用于补贴家用[2] 行业转折点与国际拓展 - 1979年首次获得国际认可,法国游客批量购买泥塑产品[2] - 1985年胡新明作为民间艺术家赴美交流40多天,创收4000元人民币,远超家庭多年积蓄[3] - 1988年出口新加坡遭遇运输破损问题,导致数千件产品损毁[4] 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创新 - 传统生产方式存在四大痛点:易碎、低效、包装简陋、样式陈旧[4] - 通过材料改良(加入纸浆/棉花)、模具更新(石膏替代泥模)、包装升级(纸盒替代麦草)实现技术突破[4] - 生产效率获得显著提升,成功解决3个月交付20万件的产能瓶颈[4] 行业复兴与产业化发展 - 2002-2003年泥塑马/羊连续两年入选生肖邮票主图案[4] - 2017年登上央视元宵晚会舞台,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4] - 目前形成200多户、上千人从业规模,年产值超4000万元[4] 产品创新与传承模式 - 开发出围巾、眼罩、冰箱贴等时尚衍生品,拓展产品线[5] - 建立"非遗+文旅"模式,配套建设传习所、体验园等设施[4] - 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文化输出[4]
共启文化新篇!读城艺术研究院揭牌仪式暨走进中国好企业项目发布会在京举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7 22:16
公司动态 - 微博正式揭牌读城艺术研究院并发布"走进中国好企业"项目 标志着公司在文化艺术领域迈出创新发展的重要一步 [1] - 公司首席执行官王高飞表示将以读城艺术研究院为桥梁 借助微博平台强大的影响力和传播优势 推动文化艺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 [3] - 公司党委副书记王祥指出 依托微博平台近6亿月活用户的强大传播势能 读城艺术研究院将持续聚焦研究、创作、交流与服务四大核心职能 [5] 战略规划 - 读城艺术研究院将以文化艺术为切入点 深入研究探索新时代思想内涵与中华美学精神的融合 全方位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5] - 研究院将实现线上传播与线下体验、专业创作与大众参与、传统美学与现代科技的"三个打通" 以文化艺术力量推动城市升级 [5] - 研究院被定位为公司新质生产力的全新版块 将融合多元艺术主体与审美视角 实现内容表达的丰富性与创新性 [6] 项目进展 - "走进中国好企业"项目首站揭晓为理想汽车 该项目由读城艺术研究院联合微博商学院共同发起 [8] - 北京市工商联提出三点倡议 包括将研究院打造成助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有效载体 将项目打造成讲好民企发展故事的聚力工程 [5] - 活动吸引了文化艺术界、企业界等多方人士的广泛关注 为文化艺术与企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搭建了新桥梁 [1][8] 行业影响 - 活动彰显了企业探索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的前瞻视野 是践行文化使命、深耕文化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1][8] - 公司表示将推动主旋律、正能量内容广泛传播 使"正能量"激发出"大流量"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3] - 专家学者建议研究院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 以幽默叙事、沉浸式体验跨越文化壁垒 增强中国声音的穿透力与感染力 [6]
300余件中外珍宝汇聚浙江 开启东西方“璀璨”对话
中国新闻网· 2025-06-27 21:53
展览概况 - 展览主题为"绽放——16至20世纪典藏珍宝艺术展",汇集国内外文博机构300余件珍宝,时间跨度达五个世纪,地域涵盖多个国家 [1] - 展览分为"滋养:自然的果实""重影:在西方寻找东方""执着:古典的遗产""丰饶:多元的自由"四个部分 [2] - 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 [5] 展品亮点 - 展品包括浙江省博物馆的"金累丝蜂蝶赶菊花篮簪"、定州博物馆的"鎏金点翠嵌宝龙凤冠"、内蒙古博物院的"鎏金点翠凤冠"与法国珠宝品牌尚美巴黎的"克雷夫科尔麦穗冠冕" [2] - 尚美巴黎精选约40件珍品参展,涵盖拿破仑时期至近现代作品,其中7件为全球首展 [5] - 19世纪法国制作的黑色珐琅彩金化妆盒顶部镶嵌中国玉牌,体现东西方艺术融合 [5] 艺术风格分析 - 东方艺术注重自然元素的运用,西方更强调艺术化表达 [2] - 部分展品展现文化融合,如中国玉牌与西方化妆盒的结合 [5] - 珍宝既是古典理想的载体,也是变革时代的镜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