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本补充

搜索文档
发行规模超8000亿!年内“二永债”发行热度依然,农商行却同比锐减
券商中国· 2025-06-21 20:25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通过定增、二永债等多种渠道积极补充资本 邮储银行完成1300亿元定增预计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 5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完成1200亿元和1650亿元定增 [2] - 特别国债发行5000亿元用于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同时商业银行通过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可转债转股及增资扩股等方式补充资本 [2] - 年内二永债发行规模达8029 6亿元 与去年同期8230 5亿元基本持平 其中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占比83% 城商行占16 25% 农商行和外资行合计不足1% [3] 二永债发行结构分析 - 二级资本债发行规模4183 6亿元同比减少23 52% 永续债发行3846亿元同比增长39 35% [3] - 国有大行二永债发行4500亿元同比减少16% 股份行发行2170亿元同比增长12% 城商行发行1305亿元同比增长81% 农商行发行量同比锐减78 7% [4] - 资产规模小于2000亿元的银行近三年批文总额减少 中小银行二永债发行量可能受限 2025年无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债券发行 [4]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路径 - 中小银行内源性资本补充困难 外源性补充能力有限 2024年383家发债中小银行净息差均值1 72%较上年下降15 7BP 部分省份资本充足率承压 [5] - 2025年已有25家中小银行增资扩股方案获证监会批准 包括5家城商行和20家农商行 定向增发成为非上市中小银行主要补充方式 [6] - 非上市银行定增多由地方国企认购 常搭售不良资产以缓解压力 具有筹资成本低、审批便捷等优势 [6] 银行资本充足率对比 - 2025年一季度国有大行资本充足率17 79% 股份行13 71% 城商行12 44% 农商行12 96% 民营银行仅11 98% [7] - 农商行因支持实体经济让利导致利润增长受限 同时需消化不良资产 抵抗风险能力削弱 民营银行受股东增资30%持股比例限制 [7] 行业建议 - 建议降低中小银行发行资本补充工具的财务指标要求 优化股东资质条件和审批流程 支持通过增资扩股及多种债务工具补充资本 [8]
“二永债”与增资扩股齐发力 中小银行密集“补血”
证券日报· 2025-06-21 00:50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动态 - 兰州银行获准发行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可在24个月内自主决定发行时间[1][2] - 西安银行获批发行不超过70亿元人民币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同样拥有24个月自主发行期[2] -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获准发行不超过40亿元人民币二级资本债[2] 二永债发行趋势 - 年内商业银行已累计发行47只"二永债" 总规模达7949.6亿元 较上年同期略有增长[2] - 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低于大型银行 部分呈下降趋势 亟需补充资本[3] - 银行盈利能力承压导致内源资本补充受限 转向发债等外源渠道[3] 增资扩股情况 - 珠海农村商业银行和张家口银行分别获批增加注册资本 后者计划募集国有股份不超过18亿股[4] - 多家城商行、农商行及农村金融机构的增资扩股方案陆续获批[4] - 中小银行面临内源性补充不足与外源性融资受限的双重困境[4] 行业资本充足状况 - 一季度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5.28% 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为12.44%和12.96% 显著低于大型银行的17.79%[5] - 银行净息差降至历史最低 资产质量压力上升 盈利能力受冲击[5] - 资本补充是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要手段 服务实体经济需要充足资本[5]
银行“补血”加速,年内二永债补给逼近8000亿
第一财经· 2025-06-20 00:38
邮储银行定增情况 - 邮储银行完成1300亿元A股定向增发 财政部认购1175.8亿元成为第三大股东持股15.77% 中国邮政集团持股比例由62.78%降至51.84% [3] - 此次定增是邮储银行首次获得国家大规模注资 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预计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5个百分点 [3][5] - 定增发行价6.21元/股较收盘价溢价14.36% 预计摊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约6% 但A股/H股股息率仍可维持在4%/4.5%以上 [5][6] 国有大行资本补充进展 - 四家大行计划通过特别国债注资5200亿元 目前交行1200亿元 中行1650亿元 邮储1300亿元已完成 工行农行可能在明年安排第二批 [4][6] - 大行TLAC债已完成4400亿元发行 特别国债注资到位后大行资本压力将缓解 二永债供给或转向中小银行 [9][10] 银行二永债市场动态 - 二季度银行二永债发行提速 年内总规模达7850亿元接近去年同期 二季度占比78%较去年67%提升 一季度同比减少30% [8][9] - 国有大行10年期二级资本债利率跌至2%以下 农业银行最新发行利率1.93% 工商银行4月末发行利率1.98% [9][10] - 今年超万亿元二永债进入赎回期 目前已赎回4397亿元 利率走低增加银行提前赎回动力 续发置换成为主要供给源 [9][10] 银行业资本充足状况 - 一季度商业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15.28% 城商行农商行分别为12.44%和12.96% 多数上市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较去年末下降 [10] - 区域性银行资本补充压力较大 国有大行注资完成后将明显缓解 中小银行续发压力仍存 [9][10]
银行“补血”提速,年内二永债补给逼近8000亿
第一财经· 2025-06-19 20:59
邮储银行定增情况 - 邮储银行完成1300亿元A股定向增发,财政部认购1175.8亿元成为第三大股东持股15.77%,中国移动集团认购78.54亿元持股6.7%,中国船舶集团认购45.66亿元持股0.61% [2] - 此次定增使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预计提升1.5个百分点,发行价6.21元/股较收盘价溢价14.36% [3] - 邮储银行是第三家完成特别国债注资的国有大行,此前交行和中行分别完成1200亿元和1650亿元定增,财政部合计认购2774.2亿元 [3][4] - 四家大行定增计划总规模5200亿元,从公告到完成仅用时两个半月,工行和农行可能在明年通过第二批特别国债安排注资 [3][4] 银行业资本补充动态 - 年内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已达7850亿元接近去年同期7856亿元,二季度发行占比78%较去年同期67%明显提升 [5][6] - 农业银行近期完成600亿元二级资本债发行,10年期品种利率1.93%,15年期品种利率2.10% [5] - 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年内二永债发行规模分别为1400亿元和1100亿元,较去年同期中国银行1200亿元发行规模有所分化 [5] - 一季度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1739亿元同比减少30%,主要与资金价格抬升有关 [6] 行业趋势分析 - 债市利率走低将增加银行提前赎回二永债动力,去年银行二永债赎回规模达1.11万亿元,今年仍有超万亿元进入赎回期 [1][7] - 特别国债注资5000亿元和TLAC债4400亿元发行将缓解大行资本压力,二永债供给可能更多来自中小银行 [6][7] - 区域性银行资本补充压力更大,一季度城商行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4%和12.96%,低于行业平均15.28% [7] - 二季度国有大行10年期二级资本债利率已跌破2%,工商银行4月末发行利率较3月初下降7个基点至1.98% [7]
西北两家上市银行“补血”计划密集获批,合计不超120亿元,银行“二永债”发行再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6-19 00:06
西北两家上市银行资本补充计划 - 兰州银行获批发行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可在24个月内自主决定发行时间、批次和规模 [1] - 西安银行获批发行不超过70亿元人民币同类债券 同样拥有24个月自主发行窗口 [3] - 两家银行均为西北地区上市银行 兰州银行系近5年第二次获批 西安银行则为首次获批该类债券 [6] 发债资金用途与资本状况 - 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 提升资本充足率以支持业务发展 [5][7][8] - 兰州银行一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7% 资本充足率11.79% 西安银行分别为9.36%和11.69% 均较年初下滑 [8] - 西安银行明确70亿元发债规模将分次发行 用于满足监管达标要求及业务发展需要 [8] 行业"二永债"发行动态 - 二季度商业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达5963亿元 占全年7701.6亿元总发行量的77.43% [9] - 6月拟发行规模1220亿元 当前发行总量已略超去年同期水平 [9] - 2025年"二永债"到期规模约1.2万亿 三季度为到期高峰 中小银行面临再融资压力 [9] 发债背景与市场环境 - 银行人士透露发债主因是"资本比较紧" 需提升资本充足率 [5] - 债券市场利率走低使发行成本处于历史低位 助推发行提速 [9] - 兰州银行在2023年股东大会已通过50亿元永续债发行议案 明确用于支持实体经济 [7]
重磅!又见千亿级定增
中国基金报· 2025-06-18 12:13
邮储银行定增完成 - 邮储银行已完成定向增发A股股票缴款验资 募集资金总额1300亿元 [2][5] - 发行价格为6 21元/股 共发行约209 34亿股 [4][5] - 财政部首次成为邮储银行股东 持股比例超过15% 位列第三大股东 [4][6] - 中国移动集团认购78 54亿元 中国船舶集团认购45 66亿元 [6] - 第一大股东中国邮政集团持股比例由62 78%降至51 84% [6] 定增资金用途与影响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预计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 5个百分点 [2][5][6] - 截至2024年末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 56% 高于监管要求 [6] - 定增有助于提升稳健经营能力 增强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 [6] 国有大行资本补充整体情况 - 财政部合计出资规模达5000亿元 用于四家国有大行资本补充 [2][7] - 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预计分别提升0 48 0 8 1 27 1 51个百分点 [8][9] - 国有大行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工商银行14 1% 农业银行11 42% 中国银行12 2% 建设银行14 48% 交通银行10 24% 邮储银行9 56% [9] 政策背景与行业意义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资本 [7] - 资本补充有助于提高信贷投放能力 配合增量金融政策推进 [9] - 国有大行将实现资本结构优化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提升 [10]
西安银行:获批发行不超过7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快讯· 2025-06-17 18:00
资本债券发行获批 - 西安银行获得陕西金监局批复 同意发行不超过70亿元人民币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1] - 债券发行窗口期为24个月 公司可自主决定发行时间、批次和规模 [1] - 公司将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等监管规定进行发行管理和信息披露 [1]
港股银行板块持续活跃 泸州银行借势谋划定增
证券日报· 2025-06-13 00:37
公司动态 - 泸州银行计划于2024年6月30日举行股东大会审议非公开发行H股议案拟募集资金净额不低于18 32亿港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1][2] - 此次定增发行对象预计不少于6名且不会导致任何发行对象成为公司主要股东发行价格不低于1 85港元/股较2024年末每股净资产3 73元人民币和公告日收盘价2 48港元/股均显著折价[2][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 27%低于同期全国商业银行平均水平资产总额达1710亿元[2][3] 行业趋势 - 港股银行板块2024年表现活跃受经济复苏预期和低利率环境提振流动性改善为银行定增提供有利窗口期[1] - 四川省内城商行资本补充动作频繁2024年以来成都银行、四川银行、四川天府银行等多家机构增资扩股或资本工具发行方案获批[3] - 中小银行普遍面临资本补充压力内源性补充受净息差收窄和净利润增速下降制约外源性补充存在准入门槛高、投资者吸引力不足等挑战[4] 战略分析 - 泸州银行定增旨在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增强风险抵御能力释放信贷空间以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实现资本补充与盈利增长的良性循环[2] - 专家建议中小银行通过优化净息差管理、加强风险控制、引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及外部投资者等多渠道缓解资本压力[4] - 低价定增策略虽可能短期压制股价但长期有助于提升资本实力和竞争力通过预留投资者回报空间吸引认购[3]
银行可转债接连触发强赎 核心资本充足率获支撑
中国证券报· 2025-05-30 05:31
杭银转债触发强制赎回 - 杭州银行决定行使杭银转债提前赎回权 因该行股票已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11 35元 股的130 即14 76元 股 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 [1] - 投资者可选择在二级市场交易 按11 35元 股转股 或以100元 张票面价加当期应计利息被强制赎回 [1] - 杭银转债发行总额150亿元 期限6年 票面利率逐年递增 从0 2%至2 0% 初始转股价17 06元 股 当前转股价11 35元 股 [2] 银行可转债市场概况 - 2024年已有3只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 包括杭银转债 苏行转债 成银转债 [3] - 截至5月29日 市场存续10只银行可转债 总发行额1915亿元 其中兴业转债 浦发转债各500亿元 南银转债 上银转债各200亿元 [3] - 存续银行可转债转股比例整体偏低 6只转股比例不足1% [3] 银行股表现及转股率变化 - 2024年以来申万银行指数涨幅超40% 居各行业首位 上海银行 浦发银行 渝农商行等个股涨幅超90% [4] - 杭银转债转股比例从2024年底不足10%升至5月29日超80% 成银转债 苏行转债转股率均超99% [4] - 杭州银行2025年一季度营收99 78亿元 同比增2 22% 归母净利润60 21亿元 同比增17 30% [2] 可转债对银行资本的影响 - 杭银转债未转股余额106 37亿元 若全部转股可提升杭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0 83个百分点至9 01% [5] - 可转债转股后直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增强银行资本实力 同时减少财务费用 [4][5] - 南银转债正股价格持续高于赎回触发价 可能即将触发强赎 浦发转债将于2024年10月到期 [5]
二季度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发行批文显著提速,7家银行累计已获准6820亿元额度
新浪财经· 2025-05-14 14:54
银行二永债发行趋势 - 一季度银行二永债发行遇冷,规模仅1738 6亿元,同比下降34% [4] - 二季度发行明显回暖,7家银行获批资本工具额度达6820亿元,较一季度增长292% [2][5] - 监管部门对部分银行发行品种做出限定,如浙江民泰商业银行仅限二级资本债券 [6] 成都银行资本工具发行 - 成都银行获批发行不超过110亿元资本工具,为成立以来第三次获批,累计额度达310亿元 [1][3] - 2023年和2024年分别获批50亿元和150亿元额度,2024年营收229 82亿元(同比+5 89%),净利润128 58亿元(同比+10 17%) [3] - 可在24个月内自主决定发行品种、时间和规模 [3] 银行资本工具功能与市场影响 - 二永债主要用于补充银行资本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并提升抗风险能力 [3] - 债券市场利率走低及监管要求银行支持实体经济,推动资本补充需求旺盛 [7] - 交通银行获批5000亿元额度(含2000亿元资本工具和3000亿元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 [5][6] 获批银行及额度明细 - 民生银行获批1500亿元,湖南银行100亿元,西安银行40亿元,唐山银行50亿元 [5] - 浙江民泰商业银行获批20亿元,为最小单笔额度 [5][6] - 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均参与发行,品种涵盖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等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