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业务多元化
icon
搜索文档
迅策科技:业务多元化见效 三闯港交所能否讲好“盈利新故事”?
智通财经· 2025-09-25 14:43
上市申请与公司概况 - 深圳迅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由国泰君安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此前在2024年3月12日和9月12日的两次递表已失效 [1] - 公司是中国实时数据基础设施及分析领域的参与者,在2023年11月的交叉轮融资中投前估值达到62.2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腾讯、云锋基金等 [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2.8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的5.30亿元和2024年的6.32亿元,三年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2] - 净利润持续为负,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9650万元、-6340万元、-9780万元和-1.08亿元人民币,三年半累计亏损3.66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的亏损额已超过2023年全年,且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亏损幅度呈扩大趋势 [2] - 报告期内整体毛利率在76%至79%之间波动,但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骤降至66.7% [8] - 研发开支占收入比重高企,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89.93%、71.51%、71.2%和84.85% [9] 业务构成与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中国实时数据基础设施及分析市场中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3.4% [2] - 在起家的资产管理行业细分市场优势显著,2024年市场份额高达11.6%,排名第一 [5] - 业务多元化成效显著,来自资产管理行业的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74.4%显著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7.3%,而来自金融科技、医疗保健、TMT及可再生能源等“多元化行业”的收入占比从25.6%跃升至52.7% [5] - 2024年公司总体每客户平均收入为272.4万元人民币,其中资产管理客户为138.1万元,非资产管理行业客户高达704.6万元 [6] 运营与财务风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98亿元人民币,出现下滑,主要原因是来自资产管理行业的付费客户人数减少 [7] - 2025年上半年付费客户总数为121名,同比下滑近三成 [7] - 贸易应收款项持续高企,各报告期末分别为7670万元、2.66亿元、2.52亿元和2.54亿元人民币,占当期收入的比重从2022年的26.63%飙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28.28% [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2年底的7.49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2.22亿元 [9]
新股前瞻|迅策科技:业务多元化见效 三闯港交所能否讲好“盈利新故事”?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14:37
上市申请与市场地位 - 深圳迅策科技第三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由国泰君安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是中国实时数据基础设施及分析领域的隐形冠军 2023年11月交叉轮融资投前估值达62.2亿元人民币 [1]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中国实时数据基础设施及分析市场中排名第四 市场份额为3.4% [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2年2.8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6.32亿元人民币 三年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2] -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9650万元 -6340万元 -9780万元及-1.08亿元人民币 三年半累计亏损3.66亿元人民币 [2] - 2025年上半年亏损额已超过2023年全年 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亏损幅度呈扩大趋势 [2] - 报告期内整体毛利率在76%-79%之间波动 但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骤降至66.7% [8] 业务结构 - 公司来自资产管理行业的收入占比从2022年74.4%降至2025年上半年47.3% [5] - 来自金融科技 医疗保健 TMT及可再生能源等多元化行业的收入占比从2022年25.6%跃升至2025年上半年52.7% [5] - 2024年公司在资产管理细分市场份额达11.6% 排名第一 [5] - 2024年总体ARPU为272.4万元人民币 资产管理客户ARPU为138.1万元 非资产管理行业ARPU高达704.6万元 [6] 运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98亿元人民币 出现下滑 主要因资产管理行业付费客户人数减少 [7] - 2025年上半年付费客户总数为121名 同比下滑近三成 [7] - 报告期内研发开支占收入比重分别为89.93% 71.51% 71.2%和84.85% [9] - 截至2025年6月底 公司67%的员工为研发人员 [9] 现金流与应收账款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7670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2.54亿元人民币 占当期收入比重从26.63%飙升至128.28% [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底7.49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末2.22亿元人民币 [9]
国锐生活股东将股票由德意志银行转入UBS Securities Hong Kong Limited 转仓市值14.22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22 08:30
股权变动 - 股东于9月19日将股票由德意志银行转入UBS Securities Hong Kong Limited [1] - 转仓市值达14.22亿港元 占公司股份比例28.31% [1] 战略收购计划 - 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与潜在卖方订立不具法律约束力的股权收购意向书 [1] - 拟收购目标公司100%股权 目标公司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的数字医疗服务企业 [1] - 可能收购事项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 预期能与现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 [1] 现有业务结构 - 公司现有两个可报告经营板块:物业管理板块(中国运营)及物业发展投资板块(中国、美国、英国运营) [1] - 公司持续寻求业务多元化以拓宽收入来源并提升股东回报 [1]
国锐生活(00108)股东将股票由德意志银行转入UBS Securities Hong Kong Limited 转仓市值14.22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08:23
重大股权变动 - 股东于9月19日将市值14.22亿港元的股票从德意志银行转入UBS Securities Hong Kong Limited [1] - 转仓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28.31% [1] 战略收购计划 - 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与潜在卖方签署不具法律约束力的收购意向书 [1] - 计划收购目标公司100%股权 目标公司为在中国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 [1] - 目标公司主营业务为数字医疗服务领域 [1] 业务协同效应 - 公司现有两大经营板块:中国境内的物业管理板块以及中美英三国的物业发展投资板块 [1] - 此次收购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 旨在实现业务多元化并拓宽收入来源 [1] - 收购完成后预计能与现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 最终提升股东回报 [1]
巨星传奇拟购“鸟巢”运营主体1.17%股权 能否带来实质性业务协同?
新浪证券· 2025-09-19 16:19
交易概述 - 巨星传奇集团全资子公司星创艺(昆山)文娱有限公司收购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鸟巢运营公司)约1.17%股权 对应已完成实缴注册资本约2430万元人民币 交易后成为鸟巢目前唯一民营企业股东 [1] - 交易卖方为北京金州阳光咨询有限公司 目前处于破产清算阶段 交易需满足多项先决条件包括出售权益解除冻结 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及履行国资监督程序 [1][2] 战略意义 - 此次收购标志着民营资本首次进入国家级文化地标运营版图 具有重要象征意义和战略价值 [1] - 公司以"IP战略合作伙伴"角色提供全方位服务 涵盖IP创意 设计 开发与商业化运营 服务对象包括在鸟巢举办演唱会的顶级艺人 鸟巢自身品牌及重大赛事会议 [1] 商业模式 - 构建以IP为核心 贯穿"预热-现场-衍生-回味"全周期的体验价值链 通过"IP赋能场景 场景反哺IP"闭环开创全新商业模式 [2] - 合作模式依赖合作协议而非股权控制实现战略协同 1.17%股权比例使公司在目标公司决策中话语权有限 [2] 潜在挑战 - 鸟巢国有属性要求运营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商业开发空间存在"天花板" IP与地标融合需克服文化差异与运营协同难题 [2] - 需避免过度商业化损害鸟巢品牌调性 确保IP内容与场馆调性匹配 [2] 市场反应 - 公告发布后公司股价从下跌4%左右迅速翻红至上涨2% 但收盘时报每股11.42港元 下跌4.83% [2] - 市场反应呈现短期波动与长期期待并存特点 投资者看好长期战略价值但对小额股权投资能否带来实质性业务协同保持观望 [2] 公司背景 - 公司正在经历IP业务下滑 此次合作可能成为突破增长瓶颈 实现业务多元化的关键环节 [3] - 小额股权带来的话语权限制 国资背景下的商业化边界等挑战使合作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3]
四成营收靠美的,关联交易会成为安得智联港股IPO的阻碍吗?
搜狐财经· 2025-09-16 15:09
上市进程与背景 - 公司于2025年8月底正式向香港联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此前于2025年初战略性调整A股上市路径 [2] - 公司前身为2000年美的集团内部成立的安得物流 最初专注于集团内部物流业务 [2] - 公司采用"1+3"服务模型 提供覆盖供应链全环节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包括全链路服务及三大核心板块(一盘货 送装一体 生产物流)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持续增长:141.73亿元(2022年) 162.24亿元(2023年) 186.63亿元(2024年) [5] - 同期净利润稳步提升:2.15亿元(2022年) 2.88亿元(2023年) 3.80亿元(2024年) [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8.85亿元 净利润2.48亿元 同比增速均超过20% [5] 股权结构与关联方 - 美的集团通过子公司美的智联持有公司52.94%股权 实现控股 [6] - 海信电子技术持股22.03% 为第二大股东 [5] - 其他股东包括宁波祝康(4.59%) 宁波美煜(3.12%) 宁波浩普(2.99%)等 合计持股比例达100% [5] 客户集中度与关联交易 - 对美的集团及其联营公司收入占比持续高位:37.69%(2022年) 36.60%(2023年) 41.12%(2024年) 40.40%(2025年上半年) [6] - 关联交易规模逐年扩大:53.42亿元(2022年) 59.38亿元(2023年) 76.75亿元(2024年) 43.98亿元(2025年上半年) [6] - 曾因关联交易比例过高及业务独立性问题于2009年A股上市被否决 2025年1月主动撤回A股IPO申请 [7] 市场竞争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综合型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市场份额为0.5% 排名第三 [7][10] - 行业前五名中排名第三至第五的企业市场份额相近:公司C(0.5%) 公司D(0.4%) [10] - 2022-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约16% 高于部分竞争对手(公司A约6% 公司B约-1%) [10] 业务模式与盈利挑战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7.4% 较2024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 [8] - 利润率较低的货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 结构性拉低整体毛利 [8] - 服务成本同比增长20.6%至100.79亿元 占收入比重超92% 其中物流运力与仓储资源成本合计占比超九成 [8]
国锐生活(00108.HK):与潜在卖方签订收购主要从事数字医疗服务标的100%股权意向书
格隆汇· 2025-09-15 18:43
公司战略动向 - 公司与潜在卖方就可能收购数字医疗服务公司100%股权签订无法律约束力意向书 [1] - 可能收购事项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 旨在实现业务多元化并拓宽收入来源 [1] - 若收购完成 数字医疗业务将与现有物业管理及物业发展投资板块产生协同效应 [1] 现有业务结构 - 公司现有两大可报告经营板块:物业管理板块(中国运营)及物业发展投资板块(中美英三国运营) [1] - 物业管理板块专注于中国市场 物业发展投资板块覆盖中国、美国和英国地区 [1] 发展目标 - 公司在持续扩展现有两大板块的同时 积极开拓潜在商机以实现业务多元化 [1] - 战略目标是通过新业务布局扩大收入来源并最大化股东回报 [1]
国锐生活拟收购一间数字医疗服务公司100%股权
智通财经· 2025-09-15 18:36
公司战略动向 - 国锐生活与潜在卖方就可能收购数字医疗服务公司100%股权签订无法律约束力意向书[1] - 收购标的为在中国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 主营业务为数字医疗服务[1] - 公司认为该收购符合战略发展规划 可产生协同效应并扩大收入来源[1] 现有业务结构 - 公司现有两大经营板块:物业管理板块(中国区)及物业发展投资板块(中美英三国)[1] - 公司持续寻求业务多元化机会 旨在拓宽收入来源并提升股东回报[1] 交易预期效益 - 可能收购事项将扩大集团收入来源[1] - 交易若完成将与现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1]
国锐生活(00108)拟收购一间数字医疗服务公司100%股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8:32
公司战略动向 - 公司与潜在卖方就可能收购数字医疗服务公司100%股权签订无法律约束力意向书 [1] - 收购标的为在中国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 主营业务为数字医疗服务 [1] - 此次收购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 旨在实现业务多元化并拓宽收入来源 [1] 现有业务结构 - 公司现有两大经营板块:物业管理板块(中国区运营)及物业发展投资板块(中美英三国运营) [1] - 物业管理与物业发展投资板块持续扩展中 同时寻求新业务机会提升股东回报 [1] 收购协同效应 - 潜在收购事项预计能与公司现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 [1] - 交易若完成将扩大公司收入来源 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 [1]
国锐生活(00108) - 自愿公佈有关可能收购事项的意向书
2025-09-15 18:2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9月15日交易时段后就收购数字医疗服务潜在标的100%股权订意向书[5] - 排他期至2025年12月31日或各方同意的较晚日期[5] - 订立意向书后及排他期内可对潜在标的尽职调查[6] 其他新策略 - 集团开拓商机,寻求业务多元化,改善股东回报[8] - 董事认为收购符合战略规划,或产生协同效应并扩大收入来源[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