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稳定币政策“引爆”众安在线,股价盘中涨超36%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5-29 14:35
股价表现 - 5月29日开盘公司股价最高涨超36%创年内新高 月内累计涨幅逾80% 市值突破300亿港元 [1] 政策利好 -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三读通过 预计年底前落地 将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 完善虚拟资产监管框架 [1] - 稳定币监管框架有望为全球跨境支付提供更合规高效的结算工具 降低SWIFT体系成本与延迟问题 [1] 业务布局 - 子公司众安银行成为香港首家为稳定币发行方提供储备银行服务的数字银行 有望占据先机 [2] - 众安银行2023年提出"Banking for Web3"战略 已服务200余家Web3企业及主要虚拟资产交易平台 [2] - 众安银行2023年7月成为香港首家实现单月盈利的数字银行 [2] 机构观点 - 星展银行重申"买入"评级 目标价调至20港元 预估众安银行隐藏价值20亿美元 公司持股43.43%对应价值8.87亿美元 [3] - 国金证券预计2025年净利润将高弹性增长 保险业务承保与投资双改善 当前PB估值0.74倍处历史低位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总保费334.17亿元同比增长13.37% 连续四年承保盈利 净利润6.03亿元较2023年提升105.4% [3]
手回集团启动招股 拟5月30日登陆港交所主板
经济观察网· 2025-05-29 12:37
公司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全球发售2435.84万股股份,发行价区间为每股5.84港元至8.08港元,预计于5月30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2] - 国际配售占比约90%(2192.24万股),香港公开发售占比10%(243.6万股,可重新分配) [2] - 已引入天津海泰集团、鹿驰资本作为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约4955万港元股份,其中天津海泰认购500万美元(约合3874万港元),鹿驰资本认购1000万元人民币(约合1081万港元) [2] - 以发行价中位数7.28港元计算,公司上市后市值约16.48亿港元(约15.17亿元人民币),对应市销率(PS)1.09倍、市盈率(PE)6.27倍 [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06亿元、16.34亿元、13.87亿元 [3] -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为0.75亿元、2.53亿元、2.42亿元,调整后净利率逐年提升至2024年的17.4% [3] 公司业务模式 - 通过数字化平台提供人身险交易及服务解决方案,旗下拥有小雨伞(在线直销)、咔嚓保(代理人分销)、牛保100(合作伙伴分销)三大平台 [3] - 截至2024年底,累计分销超1900个保险产品,其中定制产品占比约15%,有效保单覆盖160万投保人及240万被保人 [3] 行业背景 - 2023年中国互联网人身险保费规模达5000亿元,占人身险市场总保费的14.6% [3] - 保险科技及中介平台在资本市场表现分化,2024年上市的有家保险、致保科技首日破发,车车科技虽首日涨超5倍,但目前股价不足1美元 [3] - 业务同质化、依赖流量平台及"报行合一"政策压缩佣金空间等因素制约行业估值 [3] 行业竞争格局 - 除公司外,轻松健康集团、青民数科等7家保险科技公司仍在排队赴港、赴美上市 [3] - 公司上市由华泰国际、中金公司担任联席保荐人,公开招股将于5月27日截止 [3]
从概念驱动到价值深耕:重新审视众安在线(06060)的基本面回归之路
智通财经网· 2025-05-29 08:35
政策与战略布局 - 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为虚拟资产市场注入合规化动能,首批参与沙盒测试的机构包括圆币创新科技和京东币链科技,其中圆币科技股东之一为众安国际旗下的ZhongAn Digital Asset Group Limited [2] - ZA Bank提出"Banking for Web3"发展愿景,2024年7月成为香港首家为稳定币发行方提供储备银行服务的数字银行,并与圆币创新科技合作,增量法币储备资金有望提升净利息收入,稳定币相关业务将带来更多非息收入 [3] - ZA Bank构建多元Web3业务体系,包括稳定币储备银行服务、Web3企业客户基本银行服务、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清结算服务以及零售用户加密货币交易服务,截至2024年底零售用户数突破80万,服务超3,000家企业客户,其中200家为Web3生态企业 [4] 业务表现与财务数据 - 众安保险2025年1-4月总保费破人民币百亿元,同比增长约13%,高于财险行业整体增速,产品创新如"众民保中高端医疗"和宠物险(2024年总保费突破7亿元)推动增长 [5] - 众安保险连续四年实现承保盈利,2024年综合成本率为96 9%,优于行业平均,2025年Q1保险单体净利润超5 68亿,较2024年Q1亏损9,400万大幅改善,星展银行预测2025年合并净利润超10亿元 [5] - ZA Bank为香港第一数字银行,2024年净收入达5 48亿港币,同比增52 6%,净息差扩大至2 41%,优于行业平均,2024年7月实现单月盈利,全年亏损为香港8家数字银行中最小 [6] 估值与市场观点 - 众安在线当前PB为1倍,处于上市以来16%分位,较中国财险1 2倍市净率存在折价,科技属性、盈利改善及ZA Bank价值未被充分体现 [8] - 星展银行给予众安在线"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20港元,对ZA Bank估值20亿美元(众安持股43 43%对应69亿港元),剔除后核心财险业务估值仅0 7倍PB [8] - 国金证券预计众安在线2025年净利润超9亿元,同比增50%,维持"买入"评级,认为稳定币法案打开想象空间 [9]
帆陌×致保:科技赋能保险生态,共绘万亿低空经济安全蓝图
搜狐财经· 2025-05-27 18:56
战略合作背景与意义 - 全球首家无人机保险专业服务商帆陌科技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致保科技旗下阳光保险经纪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破解无人机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风险壁垒 [1] - 合作标志着中国保险科技企业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对接,以"科技+保险"创新模式支撑全球低空经济安全有序发展 [1] - 2025年全球无人机服务市场规模预计达2300亿元,中国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成为全球低空经济增长关键引擎 [3] - 无人机机身损坏险、飞手责任险等低空保险成为产业风险防控有效手段,双方合作被视为"恰逢其时" [3] 合作内容与业务协同 - 阳光保险经纪将提供定制化保险经纪服务,依托其PaaS技术平台、全国销售网络及专业能力 [3] - 帆陌科技贡献十年数据积累、全场景产品矩阵及覆盖34个省级行政区的服务网络优势 [3] - 双方于4月正式落地首批客户服务,推动低空保险产品数字化升级与市场普及 [3] - 致保科技CEO称合作将加速定制化无人机保险解决方案在中国的普及,并树立行业创新标杆 [4] 双方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 - 帆陌科技构建"数据+产品+生态"三位一体模式,形成行业竞争壁垒,服务超1万家企业客户及数万名个人用户 [5] - 帆陌云e通过大模型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纯风险费率预测,风险评估模型精准识别场景、机型、区域风险概率 [5] - 帆陌优+采用分段式服务,成为500+无人机厂商核心保险服务伙伴,最近三年累计提供超290亿元风险保障 [5] - 致保科技以PaaS平台构建40余项数字化保险解决方案,通过大数据与AI技术迭代产品 [7] 行业前景与战略目标 - 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全球无人机保险市场规模有望达200亿元 [9] - 合作将推动建立行业统一风险标准、数据共享机制和应急处置体系,构建"厂商+场景+渠道"产业协同生态 [9] - 双方创新合作范式或为全球低空领域风险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助力行业安全高效发展 [9]
李泽楷投入最多精力的事业,正在冲刺IPO
华尔街见闻· 2025-05-25 18:39
富卫集团上市动态 - 富卫集团已第四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由摩根士丹利、高盛担任联席保荐人[4][10] - 公司2024年成功扭亏为盈,净利润达0.1亿美元,同比改善7.27亿美元[11] - 若上市成功,将成为控股股东李泽楷旗下的第四家上市公司[3][8] 公司业务概况 - 业务覆盖中国香港、泰国等10个地区,香港/澳门和泰国/柬埔寨分别贡献40%和30%年化新保费[5][17] - 按年化新保费计算的市场份额在香港排名第九、泰国排名第二[16] - 主营产品包括分红/非分红人寿保险、危疾保险及医疗保险等[17] 财务表现亮点 - 2024年投资组合中股权及投资基金年化回报率提升6.7个百分点至7.9%[20] - 年化新保费连续两年保持18%以上增速,2024年达19.16亿美元[22] - 合约服务边际(CSM)增长6.1%至51.74亿美元,反映预期利润改善[22] 中国内地市场战略 - 香港/澳门境外业务(主要面向内地)年化新保费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25.9%[23] - 内地访客相关新业务销售额三年增长6.3倍[23] - 保留内地私募股权基金和华泰证券合资业务,显示战略重视[38] 控股股东背景 - 李泽楷34年商海经历,当前持有电讯盈科、盈大地产和Bridgetown Holdings三家上市公司[7][45] - 保险金融领域占其资产50%,近年重点发展保险科技业务[12][49] - 旗下保险科技公司Bolttech已进入14个市场,拥有770万客户[50][51]
人身险中介服务提供商手回集团今起招股 预计5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18:54
IPO发行与上市计划 - 手回集团计划全球发售2435.84万股,其中国际发售2192.24万股,港股市场公开发售243.6万股 [1] - 引入两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约4955万港元,其中天津海泰集团认购500万美元(约3874万港元),鹿驰资本认购1000万元人民币(约1081万港元) [1] - 预计5月30日以股票代码"2621"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区间5.84-8.08港元,募资规模至多1.968亿港元 [2] - 按发行价区间平均数7.28港元计算,上市市值约16.48亿港元(15.17亿元人民币),对应PS 1.09倍、PE 6.27倍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人身险中介服务提供商,通过数字化平台提供保险服务解决方案 [3] - 拥有三大平台:小雨伞(在线直接分销)、咔嚓保(保险代理人分销)、牛保100(业务合作伙伴协助分销) [3] - 累计分销超1900个产品,包括280个定制产品和1600个保险公司已有产品,在售产品306个,孵化超14个IP [3] - 截至2024年底拥有投保人超350万,被保险人数超580万,其中160万投保人和240万被保险人有有效保单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06亿元、16.34亿元、13.87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4.8%、33.8%、38.1% [4] - 同期经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0.75亿元、2.53亿元、2.42亿元,经调整净利率分别为9.3%、15.5%、17.4% [4]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以来多家保险科技或中介平台寻求上市,包括轻松健康集团、青民数科、白鸽在线等 [5] - 待上市保险科技及中介机构还有7家,业务模式分为To B(服务保险机构)、To C(互联网流量转化)、To A(代理人赋能)三类 [5] - 已上市的保险科技公司表现分化,如2024年上市的有家保险和致保科技首日破发,2023年上市的车车科技首日大涨但现价不足1美元/股 [6] 市场发展趋势 - 2023年中国人身险市场规模3.8万亿元,互联网保险服务总保费5000亿元占比14.6%(2019年为6.0%) [6] - 2023年人身险中介市场总保费2370亿元占比6.3%(2019年为2.4%) [6] - 行业面临业务模式单一、同质化严重、监管合规压力增加等挑战,但头部中介凭借技术积累和规模化仍具竞争优势 [6][7]
手回集团今起招股:获约5000万港元基石认购,以创新保险服务覆盖全生命周期
IPO早知道· 2025-05-22 12:01
公司IPO信息 - 手回集团开启招股至5月27日结束 计划于2025年5月30日以股票代码"2621"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 本次IPO发行24,358,400股股份 其中香港公开发售2,436,000股 国际发售21,922,400股 [1] - 发行价区间为每股5.84至8.08港元 最高募资规模达1.968亿港元 [1] - 引入两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4955万港元 包括天津海泰集团认购500万美元(约3874万港元)和鹿驰资本认购1000万元人民币(约1081万港元) [1] 公司背景与业务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是中国领先的人身险中介服务提供商 通过在线平台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提供保险服务解决方案 [2] - 旗下拥有小雨伞、咔嚓保和牛保100三大平台 分别覆盖在线直接分销、保险代理人分销和业务合作伙伴分销三种销售场景 [2] - 已获得信天创投、红杉中国、经纬创投、天士力、歌斐资产等知名机构投资 [2] 市场地位与产品 - 按2023年长期人身险总保费计算 公司是中国第二大线上保险中介服务机构 市场份额达7.3% [3] - 按2023年长期人身险首年保费计算 公司同样位居中国线上保险中介服务市场第二位 [3] - 累计分销超1,900个保险产品 其中定制产品超过280种 [3] - 2024年定制产品首年保费达12.34亿元 占公司首年保费的40.5% [3] 商业模式与合作 - 建立了连接保险公司、代理人、业务合作伙伴、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业务流程 [4] - 2022-2024年已与114家保险公司建立合作 包括68家人身险公司和46家财产险公司 [4] - 运用科技精准衡量风险承受能力 为客户推荐适合的保险产品 [4]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与更多产业价值链参与者合作 增强业务流程 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4] - 加大产品创新投入 开发更多定制保险产品 优化品牌推广和获客渠道 [4] - 持续增加研发和科技投入 优化数字化平台 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 [5] - 探索兼併收购和海外扩张机会 实现业务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 [5] 行业前景 - 2023年中国人身险市场规模达3.8万亿元人民币 人身险中介市场总保费2370亿元 较2019年显著增长 [5] - 线上中介在中国人身险中介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市场潜力巨大 [5]
手回集团通过港交所聆讯,多次因违规受罚已连续两年亏损
犀牛财经· 2025-05-21 13:43
5月15日,根据港交所披露,手回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手回集团")通过了港交所主板IPO聆讯。 GPLP犀牛财经注意到,手回集团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自2024年1月首次递表以来两度折戟,今年3月7日第三次更新招股书。据招股书,其联席保荐人 为中金公司与华泰国际,拟发行不超过7744.12万股普通股。 当前,港股对保险科技赛道虽持开放态度,但投资者更关注企业可持续盈利能力和合规经营水平。在互联网保险行业加速洗牌的背景下,手回集团的第三次 IPO闯关,或将决定其未来能否在头部竞争中站稳脚跟。 据招股书披露,2022年至2024年,手回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8.06亿元、16.34亿元、13.87亿元,呈现波动增长态势。净利润方面,手回集团2024年录得亏损 1.36亿元,连续两年累计亏损达4.92亿元。 除了业绩波动之外,手回集团旗下公司近年多次因违规受罚,包括向投保人提供额外利益、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暴露出内控薄弱风险。 2020年7月,原天津银保监局披露的信息显示,手回集团旗下小雨伞保险在2019年6月至8月期间,因向投保人提供保险合同约定之外的利益,被罚款12万 元。时任总经理光耀也因此受到警告,并被罚 ...
手回集团“三闯”港交所,保险中介境外上市成资本退出新路径
华夏时报· 2025-05-20 15:56
保险科技中介上市潮 - 保险科技中介领域正掀起境外上市热潮,手回集团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成为行业焦点[2] - 2023年以来国内保险中介机构扎堆向美股或港股递交上市申请,已有车车科技、有家保险等四家机构在纳斯达克上市,众淼控股在港交所成功上市[2] - 2021年至今冲刺美港股市场的13家保险科技中介公司中,仅有5家成功上市,8家公司仍处在等待期[5] - 进入2025年,轻松健康集团、青民数科、白鸽在线等公司陆续提交上市申请[6] 手回集团业务与财务表现 - 手回集团是线上人身险中介服务提供商,通过小雨伞、咔嚓保和牛保100三大平台赋能保险交易及服务[3] - 公司分销产品包括定制产品和保险公司已有产品,定制产品首年保费占比2022年52.5%、2023年59.0%、2024年40.5%[3][4] - 自成立以来分销超过1900个产品,其中定制产品超280个,成功孵化超过14个IP[4]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8.06亿元、16.34亿、13.87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4.8%、33.8%和38.1%[4] - 经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0.75亿元、2.53亿元和2.42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9.3%、15.5%和17.4%[4] - 按2023年长期人身险总保费计算,手回集团是中国第二大线上保险中介服务机构,占据7.3%市场份额[4] 上市驱动因素 - 资本退出需求和对赌协议约束迫使企业加快IPO进程[7] - 保险科技企业收入过于依赖销售佣金,盈利模式单一,希望通过上市提升品牌和市场价值[7] - 2015年后互联网保险进入加速期,2017年大量风险投资涌入,投资回收期5-7年面临退出压力[7] - 这些机构多成立于2014-2017年,平均成立时间超过7年,进入"对赌协议"约定的退出周期[7] 行业挑战 - 报行合一政策导致手续费支出平均下降30%以上,保险中介机构利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9] - 传统保险公司建立自营线上平台直接销售产品,削弱保险中介角色[8] - 长期寿险产品平均首年佣金率由2023年前五个月的39.1%下降至2024年前五个月的25.2%[8] - 自媒体崛起和短视频直播工具使保险公司和代理人通过自建平台直接获客,冲击互联网中介机构[10] 科技故事与估值 - 保险科技中介机构强调科技故事,但佣金收入仍是主要来源,科技收入占比仅为个位数[12] - 港股对科技公司上市要求严格,需市值≥40亿港元且特专科技业务收益≥2.5亿港元[12] - "保险+科技"模式更受投资人青睐,估值倍数是传统保险业态的数倍[13] - 科技赋能推动保险中介运营模式创新,提高效率和市场竞争力[12] 海外上市选择 - 保险科技中介机构选择美股和港股而非A股,因海外投资人认可中国保险市场成长红利[11] - 海外资本市场对盈利水平等上市门槛要求相对低,程序简单周期更短[11]
获永明金融C轮融资次日成被告!i云保"飞单"乱象、数据造假,IPO停滞疑云
搜狐财经· 2025-05-20 10:06
2020年,i云保顺利完成B轮融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但在业务快速扩张的过程中,i云保也面临着合规方面的严峻挑战。i云保被曝难敌高佣金诱惑成"飞单"聚集地,保险代理人用家人或者朋友的身份在i云保平 台或者保通注册,从而身跨多平台展业,哪个平台给的佣金高就用哪个平台出单。 2025年5月13日,i云保宣布正式完成C轮融资,成功引入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团(以下简称"永明金融")作为战略股东。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团在1865年注册成 立,是全球著名的金融服务机构,同时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和资产管理公司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融资距离上次B轮融资已经有五年左右时间。 据悉,i云保是上海豹云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旗下的保险科技服务平台。i云保宣布正式完成C轮融资第二天,通过天眼查信息发现, 5月14日,上海豹云网 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被告身份陷入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在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接受案件审理。 据悉,2015年上海豹云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2016年李哲带领团队创立i云保,专注于通过科技赋能保险从业者。 在"互联网 +"所催生的数字化浪潮席卷之下,保险科技领域顺势而起,站在了行业发展的风口之上。一批以保险科技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