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
搜索文档
固原农文旅推介大会苏州启幕,泾源黄牛“链”上江南餐桌
中国食品网· 2025-10-21 16:26
公司发展现状与战略 - 泾源县作为固原市重点推介代表,展示以生态优势为底色、以黄牛产业为引擎、以文旅融合为路径的特色发展模式 [6] - 固原市集中资源打造高端肉牛、夏秋优质冷凉蔬菜、优质马铃薯、中药材四个全国基地,并构建现代化食品加工和流通体系 [3] - 固原市支持企业在区外开设六盘山优质食材和特色餐饮连锁门店,积极引进餐饮品牌,夜间经济和首店经济蓬勃发展 [3] 核心产品与资源禀赋 - 泾源黄牛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肉质细嫩、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被誉为"牛肉中的骄子" [7] - 固原市依托六盘山脉,产出脆嫩多汁的冷凉蔬菜,获得欧盟认证并远销海外,同时盛产色泽红润、纹理细腻的六盘山牛肉 [3] - 泾源县森林覆盖率居宁夏首位,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常年超过每立方厘米8000个,拥有30余处自然景观 [6] 市场推广与产业协作 - 推介会通过展板、视频及香酥牛肉饼现制展演等形式,沉浸式展示从牧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魅力 [9] - 行业专家建议推动传统风味与现代饮食习惯融合,联合名厨研发菜品,并将特色美食纳入国家级推广平台 [12] - 建议结合数字化手段构建稳定供应链体系,推动东部连锁餐饮、团餐企业与固原生产基地建立订单化合作 [12] 未来发展方向 - 固原市将持续擦亮"生态牌"、打好"特色牌"、做优"品牌牌",携手合作伙伴开发绿水青山价值 [13] - 产业发展需以大食物观引领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导向开发功能性食品 [13] - 需加强人才支撑提升专业化水平,践行"双碳"要求推进绿色生产,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 [13]
农文旅融合带动惠州村集体增收15%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1 16:17
岭南秋意渐浓,最近惠州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多了不少外地游客的身影。这 条全长218公里的最美旅游公路,串起了博罗县和龙门县沿线9个镇和54个行政村,链接起环南昆山—罗 浮山的生态资源。据统计,仅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就有超过4万人次骑行爱好者前来游玩打卡。 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商品、农村变"香"村……在惠州,农文旅融合发展正加快重塑乡村价值,带动产 业升级与农民增收。抢抓引领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惠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农旅结合、以旅兴 产。今年上半年,全市1043个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1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高 于城镇居民1.8个百分点。 空心古村蝶变网红目的地 近日,惠州举行"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精品文旅体项目集中发布暨金秋嘉年华"活动启动仪式。博罗 县长宁镇徐田村作为其中之一的分会场,向游客展示了从"空心古村"到"活力网红"的华丽蝶变。 罗浮山下的徐田村兰门小组原本是空心村,当地通过盘活178亩土地资源,在不改变原有老屋主体架构 的基础上,打造集休闲旅游、农耕文化、田园体验为一体的罗浮山下兰门民宿,让传统村落的"老资 源"转化为共富"新动能"。如今,兰门 ...
南农晨读丨古宅新语
南方农村报· 2025-10-21 12:05
广东各地乡村振兴举措 - 韶关将“百千万工程”作为转型关键,坚守粤北生态屏障定位,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 [6][7] - 河源加快圩镇升级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以农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活力 [7][8] - 梅州聚焦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副产品规模化品质化发展,做大做优特色农业品牌 [8][9] - 中山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整合农田资源引入新业态,全力打造万亩级稻田观光园区 [9][10] - 江门坚持以文塑旅、以文兴城、以文富民,推动侨乡农文旅融合全域提升 [10][11] - 清远严守粮食安全与防返贫底线,传承改革精神推进“百千万工程”,深入开展绿美生态建设 [12] 林业产业发展 - 2024年广东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9416亿元,同比增长5.21%,占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的9.26% [14][15] - “十五五”期间,广东将深入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形成三产融合、技术先进、竞争有序、绿色低碳的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 [15][16] 农业科技应用 - 广东“AI+帮扶”技术应用于广西巴马香猪养殖,通过优化饲料配比和养殖方案使养殖成本直降15% [26][27] - 该AI技术已覆盖10个乡镇8295户农户,2024年出栏31万头香猪,产值突破3亿元 [27][28] 特色农业与合作社发展 - 广州从化区3.9万多亩柑橘进入果实膨大关键期,省市区农技专家组建团队开展“一对一”调研指导 [32][33][34][35] - 茂名市电白区力江绿色种植专业合作社以牛大力种植为依托,探索“内强素质、外强能力”的发展新路,成为带动农户增收的典型样板 [39][40][41][42] - 广西百色市田阳区芒果通过粤桂协作渠道,成功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都市楼宇、地铁站台与繁华商圈 [45][46]
甘肃徽县:千年银杏“蘸”秋色 嘉陵江畔“染”诗情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10:34
中新网兰州10月21日电 (高展)当十月的秋风拂过嘉陵江岸,甘肃陇南徽县田河村的153株千年银杏,便 被时光点染成一片流金。它们以最浓烈的笔触,将整个村落渲染得通透灿烂,也将江畔的秋日"饱和 度"瞬间拉满——成为徽县推动农文旅融合、促进消费与乡村振兴的最美注脚。 10月18 日,甘肃陇南市徽县田河村千年银杏盛装迎客。何方 摄 漫步村中,时光仿佛在此放缓了脚步。千年银杏撑起金色华盖,秋风过处,万千金叶翩跹而落,为青石 小径铺就绚烂的地毯。这幅秋日长卷在山水间徐徐展开:向东,月亮峡的清幽静谧让人忘却尘嚣;向 上,康养通天坪的现代新韵令人心旷神怡;向西,古栈道的沧桑风骨诉说着千年往事。这条融自然奇观 与人文底蕴于一体的风景带,正成为游客争相探访的"网红打卡地"。 金色林间,文旅融合的生机处处可见。众多短视频博主在银杏树下专注取景,让这里的美景通过互联网 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四川蒋玉夫妇的咖啡房车已停留半月:"原本只想歇脚,却被这儿的银杏和烟火 气'留'住了。" 近日,徽县2025年"千年银杏·多彩嘉陵"银杏文化体验暨农文旅赋能促消费活动在此启动,更为这片山 水注入了新的活力。银杏林下,陶罐在炭火上咕嘟作响,茶香混合着 ...
青岛西海岸新区:红枫文化节激活乡村发展新动力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15:43
活动概况与规模 - 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三届红枫文化节于10月19日启幕,首日吸引超过1万名民众参加 [2] - 文化节现场发布了文化IP“张小枫”的故事以及枫叶主题舞蹈《丹枫映秋》 [2] - 现场有6000余株美国红枫、秋红枫等苗木构成核心景观 [2] 产业与消费影响 - 活动有效激活农品市集、餐饮消费、文旅体验等多元消费场景 [2] - 为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现场发布了多条“红枫+”特色文旅线路 [2] - 活动为当地农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 人才与机构合作 - 一支由11位大学生村官组成的“画美直播团”获得张家楼街道颁发的荣誉证书 [2] -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与张家楼街道合作,完成了“德育导师”聘书颁授,并共同为“博士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站”及“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2] - 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与张家楼街道现场签署了合作协议 [3] 文化艺术支持 - 中国画虎名家、画美达尼艺术家联盟主席高伟将其作品《张小虎畅游红枫林》赠与张家楼街道,作品收益将全部投入当地乡村建设 [3]
推动农文旅融合多点开花丨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5.10.13-10.19)
南方农村报· 2025-10-20 14:33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省多地市在2025年10月13日至19日期间,聚焦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核心战略是推进“百千万工程”,并通过农文旅融合、生态价值转化、产业品牌化等方式激活乡村经济 [3][4][5][6][7][9] 韶关市乡村振兴举措 - 将“百千万工程”作为区域转型关键战略,目标实现“三年初见成效”,重点发展县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 [12][13] - 坚守粤北生态屏障定位,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14][15] 河源市乡村振兴举措 - 通过圩镇道路升级和规范镇容秩序提升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 [18][19][20] - 加速农文旅融合,引入有参与感的经营项目,旨在让乡村活跃并吸引游客留存 [20][21][22] - 坚守粮食安全与防返贫底线,强化耕地保护与农业防灾,以科技和改革驱动种业振兴与现代农业产业 [26][27][28][29][30][31][32][33] 梅州市乡村振兴举措 - 聚焦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 [40][41] - 推动梅州柚、嘉应茶、客都米等“梅字号”农产品规模化、品质化发展,并因地制宜促进农文旅融合 [41][42] 中山市乡村振兴举措 - 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跨村跨镇整合农田资源,引入乡村酒店、特色美食等新业态 [48][49] - 打造万亩级稻田观光园区,通过串珠成链方式提升周边典型村形态 [49][50] 江门市乡村振兴举措 - 坚持以文塑旅、以文兴城、以文富民,突出“世界文化遗产、滨海旅游”核心元素,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54][55] - 通过资源活化利用推动农文旅融合全域提升,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和村民增收 [55][56] 茂名市乡村振兴举措 - 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化网格化治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61][62] - 运用调解、仲裁等法律手段融入基层治理,打造“有矛盾纠纷找综治中心”的社会品牌 [63][64] 清远市乡村振兴举措 - 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68][69] - 传承“清远经验”改革精神,推进“百千万工程”,承接产业转移,并深入开展绿美生态建设 [70][71]
蓝龙出“金峡”,游出富民兴村新路子㉔丨聚焦兴农“新”力量
南方农村报· 2025-10-20 11:32
蓝龙出"金峡" , 游出富民兴村新 路子㉔丨聚焦兴 农"新"力量_南 方+_南方plus 走进鹤山市蟠龙 村,整齐的村道 旁,一口口水塘 上,养殖户们忙 着收网、捕虾、 上磅、装筐,一 尾尾蓝龙露 出"真容" 。 "这是鹤山金峡 蓝龙,号称小龙 虾界的'爱马 仕'!"金峡水产 养殖农民专业合 作社负责人李伟 业介绍道,"出 肉比例比普通小 龙虾高50%,成 本低、效益高, 排泄物还能被水 草完全消化,对 水体污染较 少。"现在,放 眼蟠龙村,共有 50多户参与蓝龙 养殖,养殖面积 达305亩,实现 稳定出塘。 蓝龙原产于澳大 利亚,缘何能跨 越千里"落户"蟠 龙村?近年来, 当地探索"党组 织牵头+养殖能 人示范"模式, 成立金峡水产养 殖农民专业合作 社,为集体经济 发展、农民增收 致富"游"出了一 条可持续发展的 路子。 蓝龙虾收获上市。 引技术创品牌 产销两旺有底气 蟠光村是传统的 农业村。过去, 村民多以养猪、 养蛇、养四大家 鱼等为生,小、 散、乱的养殖模 式"野蛮生长" , 经济效益平平, 还一度给当地造 成严重的水体污 染。随着青壮年 外流,村里废弃 的鱼塘越来越 多。水产养殖如 何向上突破?当 ...
南农晨读 | 甘蔗节节高
南方农村报· 2025-10-20 10:01
农业农村部政策导向 - 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支持建设一批布局科学、运营规范、服务优质、联农带农的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以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迭代升级[6][7][8][9][10] -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强农论坛”上指出,我国农产品供给体系正在加快从“量的满足”向“质的提升”转变,建设农业强国需以“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力强”为根本遵循[11][12][13][14][15] 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效 - 广东省召开农文旅融合发展专题会议,探索通过农文旅融合重塑乡村价值,实现从“沉睡资源”到“活力资产”的蜕变[16][17][18][19] - 惠州市通过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及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等重点项目,探索出“文化铸魂、市场驱动、群众共富”的农文旅融合新路径,带动全市1043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1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26][27][28][29][30][31] - 汕尾市依托山林资源发展青梅、茶园、油柑等特色产业,将自然禀赋转化为舌尖上的“绿宝石”,凸显农产品的地域特色[21][22][23][24] 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 - 韶关市举办水稻技术培训班暨晚造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会,会议由翁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主持,省推广中心、省农科院及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出席,全市各区县农技人员、种粮大户等共计150人参加活动[33][34][35][36][37]
粤桂连心 鱼跃湾区
央视网· 2025-10-19 18:17
10月18日,"粤桂连心鱼跃湾 八味同鲜宴鹏城'同做一条鱼'深圳美食品鉴会暨'广西库库鱼'区域公 用品牌发布活动"在深圳举行。这场跨越粤桂两地的联动活动,不仅是优质农产品的品牌推介,更是区 域协调发展与东西部协作的生动实践,为广西生态资源与大湾区消费市场搭建起高效对接的桥梁,持续 谱写粤桂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广西坐拥江河密布、星罗棋布的水库资源,105万亩大水面生态渔业面积为"广西库库鱼"提供了得 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作为广西重点打造的区域公用品牌,"广西库库鱼"严格遵循生态养殖标准,通 过"赋码上市"溯源机制实现从养殖水域到消费者餐桌的全流程透明监管,以"零土腥味、肉质紧实、绿 色安全"的卓越品质,成为广西向外界输出的"生态名片"。此次品牌登陆深圳,既是广西生态优势转化 为经济优势的关键一步,也为大湾区消费者带来了来自绿水青山的"放心鱼",填补了区域高端生态淡水 鱼消费市场的供给缺口。 在签约环节,"广西库库鱼"供应商与深圳多家知名餐饮及供应链企业达成深度合作,现场签约金额 预计达2000万元。这一成果标志着"广西库库鱼"正式进入大湾区主流消费渠道,实现了"活动即签约、 品鉴即转化"的实效突破,更构 ...
兴化东罗蝶变:昔日“锅底洼”如今“全球最佳”
人民网· 2025-10-19 18:00
在东罗村的实践中,对土地、农房等集体资产的创新利用尤为关键。村集体以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 价入股平台公司,村民通过土地、房屋入股,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村民不仅可以在村里就 业、创业,获得劳务性收入,还可以通过村集体持股享受经营性分红。 "坐稳、扶好,出发咯!"在江苏泰州兴化市千垛镇东罗村,56岁的船娘卢宝芳站在船头,撑开木桨,载着一 众游客穿行于垛田水网之间。 10月17日,东罗村获评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让更多人了解了这个坐落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与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兴化垛田核心区域的传统村落。 水乡兴化,地处里下河腹地,因地势低洼,河港湖荡,纵横交错,为周边四邻之壑,成众水汇注之地,俗 称"锅底洼"。镶嵌其间的东罗村,水网密布,湖荡纵横,垛田星罗棋布,行船到此,仿佛闯进了一座水上迷宫。 "游客来体验垛田行船,没有半个钟头都舍不得走!"特殊的乡村地理环境,造就了卢宝芳水网行舟的本领。 如今,这一技能成为了她的谋生手段,"一个菜花旅游季就能有万把块钱的收入,比以前干活轻松多了。" 漫步东罗村,青石板铺成的巷子两侧,昔日闲置的校舍变身民宿,老庙改造成可举办演出的村民大礼堂,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