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险转型
搜索文档
中国太保(601601):业绩增速转正,持续推动分红险转型
华创证券· 2025-08-29 13:46
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目标价47.5元 [2] 核心观点 - 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至279亿元 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增长7.1%至199亿元 [7] - 太保寿险NBV可比口径同比大幅增长32.3%至95亿元 太保产险COR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96.4% [7] - 投资端环比显著改善 带动业绩增速转正 [7] 财务表现 - 2025H1集团内含价值较上年末增长4.7%至5889亿元 归母净资产较上年末下降3.3%至2819亿元 [7] - 2025年预计营业总收入4143.52亿元(同比+2.5%) 归母净利润501.01亿元(同比+11.4%) [3] - 每股盈利预计从2024年4.7元提升至2025年5.2元 市盈率从8.5倍降至7.7倍 [3] 寿险业务 - 新业务价值率提升0.4个百分点至15% 新保业务同比增长26.3%至630亿元 [7] - 银保渠道新保业务同比大幅增长95.6% 代理人渠道月均营销员18.3万人(同比-0.5%) [7] - 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提升至42.5% 总保费中浮动收益型产品合计占比31% [7] 产险业务 - 原保费收入1128亿元(同比+0.9%) 其中车险同比增长2.8% 非车险同比下降0.8% [7] - 综合成本率优化至96.3%(同比-0.8个百分点) 赔付率69.5%(同比-0.1个百分点) 费用率26.8%(同比-0.7个百分点) [7] - 车险COR为95.3%(同比-1.8个百分点) 非车险COR为97.6%(同比+0.4个百分点) 剔除个人信保业务后COR为94.8% [7] 投资业务 - 2025H1投资资产规模2.92万亿元(较上年末+7%) [7] - 非年化净/总/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1.7%(同比-0.1个百分点)、2.3%(同比-0.4个百分点)、2.4%(同比-0.6个百分点) [7] - 债券配置占比62.5%(较上年末+2.4个百分点) 股票占比9.7%(较上年末+0.4个百分点) 股票资产中FVOCI类占比34%(较上年末+4个百分点) [7] 估值预测 - 采用2025年PEV目标值0.75倍 对应目标价47.5元 [7] - 2025-2027年EPS预测值上调至5.2/5.5/5.7元(原预测4.9/5.0/5.1元) [7]
中国太平(00966):利润同比+12.2%,NBV同比+ 22.9%
国金证券· 2025-08-29 13:19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投资评级但包含估值指标 2025年PEV估值0.33倍[6][11]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12.2%至67.6亿港元符合预期 新业务价值同比+22.9% 分红险转型优势确立[2][3][6] - 利润增长主要受益于税收减少65亿港元 但总投资收益减少155亿港元拖累表现[3] - 下半年因利润基数较低且投资环境改善 预计全年净利润有望实现20%以上增长[6] 业绩表现 - 寿险业务净利润同比+5.5% 境内财险同比+84.9% 境外财险同比-15.1% 再保险同比+74.8% 资产管理业务同比-24.1%[3] - 集团内含价值较上年末+8.9% 普通股股东应占权益较去年末+4.4%至742亿港元[3] - 年化净投资收益率3.11%同比-0.36个百分点 总投资收益率2.68%同比-2.59个百分点[5] 寿险业务 - 新业务价值同比+22.9% 但增速低于同业因分红险转型影响margin提升幅度[4] - 分红险占长险首年期缴保费比例87.1% margin同比+3.1个百分点至21.6%[4] - 个险渠道新业务价值+22.5% 银保渠道+23.9% 银保网点数量较2024年末增加4.9%至4351个[4] - 代理人规模较年初下降0.6%至22.5万人 每月人均期缴保费同比+3.8%至24302元[4] 财险与投资 - 财险综合成本率95.5%同比-1.5个百分点 原保费同比+3.1%[5] - 车险保费同比+0.5% 水险+2.1% 非水险+6.6%[5] - 股票+基金投资占比12.6%较年初-0.4个百分点 FVOCI类股票及未上市股权规模525.31亿港元较去年末+2.2%[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02.6亿港元同比+21.69% 2026年132.4亿港元同比+29.04%[11] - 2025年每股收益2.85港元 每股内含价值55.43港元[11] - 集团内含价值预计2025年达2656.39亿港元同比+14.12%[12]
中金:中国太平分红险转型领先 升目标价25%至28.4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9 11:52
核心业绩表现 - 集团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2%至67.6亿港元 超出预期 [1] - 寿险新业务价值(NBV)同比增长22.8% 基本符合预期 [1] - 集团内含价值较年初增长8.8% 归母净资产较年初增长4.4%至742.38亿港元 [1] 寿险业务转型成效 - 分红险转型领先同业 新业务价值率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至21.6% [2] - 个险渠道NBV同比增长22.4% 银保渠道增长23.8% [2] - 分红险占长险新单比例达91.3% 其中个险97.5%/银保85.8% [2] - 新业务利率敏感性大幅改善 不利情景对NBV负面影响从30.5%缩减至5.5% [2] - 个险百万人力同比增长5.1%至3,031人 主管/新人月人均NBV分别增长23.1%/9.9% [2] 财险与再保险业务 - 财险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3% 车险/非车险分别增长2.1%/7.9% [3] - 财险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至95.5% 净利润同比增长87.6%至6.3亿元 [3] - 再保险业务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至93.8% 净利润同比增长77.4%至8亿元 [3] 投资表现与长期指标 - 净/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11%/2.68% 同比下降0.36/2.59个百分点 [3] - 保险服务业绩整体同比增长9.5% [3] - 太平集团/人寿内含价值(EV)较年初分别增长7.2%/6.5% [3] - 集团/人寿合同服务边际(CSM)较年初增长1.0%/1.1% [3] 估值与评级 - 目标价上调25%至28.4港币 对应0.50倍2025-2026年预测P/EV [1] - 潜在上涨空间超过55% [1] - 负债端前瞻指标大幅转好 分红险转型和承保能力提升支撑未来盈利 [4]
新华保险(601336):资、负两端均超预期,股票配置规模提升299亿元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8 21:1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7] 核心观点 - 新华保险资负两端均超预期 投资业绩驱动利润高增长 1H2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5%至147.99亿元 超预期26.0%的预测值 [5] - 新业务价值表现亮眼 1H25 NBV同比增长58.4%至61.82亿元 增速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超预期50.1%的预测值 [6] - 投资端表现突出 股票配置规模显著提升299亿元 1H25年化总投资收益率达5.9% 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 [6] 财务表现 - 1H25归母净利润达147.99亿元 同比增长33.5% 其中2Q25单季度同比增长45.2%至89.17亿元 [5] - 保险服务业绩66.77亿元 同比微降0.3% 投资业绩95.4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82.3% [5] - 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269.02亿元 同比增长2.56% 2026-2027年预计保持13-14%增速 [8] 负债端表现 - 新单保费同比高增100.5%至424.31亿元 NBV Margin为14.6% 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 [6] - 分红险转型成效显著 1H25分红险新单规模达46.27亿元 同比增长231250% 占新单保费10.9% [6] - 个险渠道NBV同比增长11.7%至31.05亿元 新单同比增长65.2% NBV Margin为20.6% [9] - 银保渠道NBV同比大幅增长137.1%至32.67亿元 新单同比增长150.2% 贡献新单增量的70% [9] 投资端表现 - 投资资产规模达1.71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5.1% [6] - 股票配置比例11.6% 较2024年末提升0.5个百分点 基金配置比例7.0% 下降0.7个百分点 [6] - FVOCI类股票占比达18.8% 较2024年末提升1.9个百分点 [6] - 鸿鹄致远私募基金规模较2024年末提升114.74亿元 与股票直投合计增配299.27亿元 [6] 渠道与人力 - 个险规模人力13.3万人 较2024年末下降2.5% [9] - 月均合格人力2.5万人 合格率18.6% 绩优人力1.79万人 绩优率13.3% [9] - 月人均综合产能1.67万元 同比大幅提升74% [9]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64.69元 对应PEV(25E)为0.72倍 [7] - 每股净资产26.73元 每股内含价值90.07元(2025E) [8] - 市盈率7.50倍(2025E) 市净率2.5倍 [2][8]
保险行业深度报告:负债端转型提速,资产端乘势慢牛
东莞证券· 2025-08-28 17:23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1][4] 核心观点 - 保险行业处于多维共振期,β属性驱动估值修复、负债端转型夯实根基、资产端权益发力提升收益 [4][58] - 负债端全面转型分红险优化成本结构,银保渠道复苏成为新增长引擎 [4][13] - 资产端权益投资比例持续提升,险资深度参与慢牛行情以增强收益弹性 [4][33] 行情复盘 - 年初至8月15日申万保险指数上涨17.88%,跑赢沪深300指数7.88个百分点 [4][11] - A股险企全线上涨,新华保险(+35.21%)、中国太保(+16.49%)、中国平安(+13.58%)、中国人保(+12.73%)、中国人寿(+0.95%) [11] - 行情驱动因素包括负债端压力缓解、政策红利释放及板块强β属性 [13] 负债端分析 分红险转型 - 预定利率下调推动分红险转型:普通型从2.5%降至2.0%,分红型从2%降至1.75% [14][17] - 2024年分红险保费实现2019年后首次正增长,2025年新推分红险产品295款,占2024年总量84.77% [20] - 上市险企分红险占比:中国太保21.26%、中国平安10.33%、新华保险16.58%、中国人保31.10% [20] - 中国人寿浮动收益型业务首年期缴保费占比51.72%,中国太保分红险新保保费占比18.2%(同比+16.1pcts) [20] 渠道结构优化 - 代理人规模持续收缩:2024年末行业个险营销员264.07万人(同比-6.14%),较2019年峰值减少648万人 [23] - 上市险企代理人合计138.52万人(同比-2.71%),2020-2024年累计清虚超308万人 [23] - 银保渠道复苏强劲:新华保险2025年一季度银保保费268.89亿元(同比+69.4%),长期险新单保费同比+168.2% [29] - 中国太保2025年上半年银保保费370.53亿元(同比+74.6%),占总保费22.05% [29] 资产端分析 资金规模与配置 - 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从2020年末21.68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36.2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2.2%) [33] - 2025年6月末配置结构:债券51.12%(较2024年末+1.63pcts)、股票8.78%(+1.23pcts)、证券投资基金4.75% [38] - 上市险企权益配置占比(2024年末):新华保险18.80%(+4.60pcts)、中国人寿12.22%(+0.45pct)、中国太保11.20%(+0.50pct) [39] 权益投资深化 - 2025年政策推动险资入市:长期股票试点规模累计2220亿元,参与机构从头部险企扩展至银行系险企 [37][51] - IFRS9准则下FVOCI配置提升:2024年末中国平安60.17%(+0.23pct)、中国人保45.35%(+10.18pcts)、中国太保29.83%(+15.45pcts) [44] - 险资举牌活跃:2025年举牌31次,银行股占比47.64%,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H股和中国人寿H股 [48][49] 投资策略 - 行业估值处于低位:截至8月27日,新华保险PEV 0.69、中国太保0.64、中国平安0.71、中国人寿0.73 [4][58] - 推荐标的:资产端弹性较大的中国人寿(601628)和新华保险(601336);综合能力稳健的中国太保(601601);负债端人力企稳的中国平安(601318) [4][58]
国泰海通:利变产品转型深化 资负改善可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4:43
行业转型背景 - 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传统险产品策略难以为继 负债成本与投资收益率倒挂导致资负匹配显著承压[1] - 增额终身寿等理财险虽锁定收益但导致利差依赖较高 低利率环境提升盈利不确定性[1] - 保险公司当期利润高速增长与资负经营实质承压形成倒挂 寅吃卯粮模式影响长期经营稳健性[1] 产品策略调整 - 上市险企2025年开门红普遍提升分红险产品销售 预计降低刚性负债成本[2] - 新会计准则下分红险采用VFA法计量 利好改善利润及净资产稳定性[2] - 参考海外经验 利率下行周期中利率敏感产品有助于缓解负债成本压力[2] 转型实施要素 - 分红险转型需资负端共同推动 分红实现率限高措施利好改善利差损[3] - 投资能力强的公司更受益于分红险转型 同时考验代理人销售能力[3] - 渠道转型需进一步深化 资负管理重要性提升[3] 长期发展方向 - 薄利VFA保单对盈利负面影响凸显 需平衡三差影响[3] - 长期应回归健康保障需求 分红险转型依赖渠道、产品、投资多部门协作[1][3]
中国人寿(601628):2025年半年报点评:2季度负债端改善明显,投资端进一步增配权益
开源证券· 2025-08-28 10: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分红险转型成效显著和资产端权益弹性 [1][4] 核心观点 - 2季度负债端改善明显 投资端进一步增配权益资产 [1][4] - 2025H1归母净利润409.3亿元 同比+6.9% 加权平均ROE 7.83%同比+0.04pct [4] - 期末EV达1.48万亿元 较年初+5.5%(回溯口径) [4] - 中期分红67.3亿元 同比+19.0% 占2024年全年分红的37% [4][5] - 预测2025-2027年NBV分别同比+15.0%/+10.0%/+10.0% EV同比+9.3%/+9.3%/+9.2% [4][7] 负债端表现 - 2025H1总保费5251亿元 同比+7.3% 新单保费1612亿元 同比+0.6% [5] - NBV达成285.5亿元 同比+20.3%(回溯口径) 增速较1季度+4.5%明显提升 [5] - 个险渠道NBV 243.4亿元 同比+9.5%(回溯口径) 分红险占首年期交保费比重超50% [5] - 个险销售人力59.2万人 同比-5.9% 优增人力同比+27.6% [5] - 银保渠道新单保费358.7亿元 同比+111.1% 首年期交保费170.3亿元 同比+34.4% [5] 投资端表现 - 投资资产达7.13万亿元 较2024年底+7.8% 同比+17.1% [6] - 股票和基金(不含货基)配置比例由年初12.18%提升至13.60% [6]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占比由年初2.60%提升至3.55% [6] - 净投资收益961亿元 净投资收益率2.78%同比-0.25pct [6] - 总投资收益1275亿元 总投资收益率3.29%同比-0.30pct [6] 财务预测 - 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138亿元(前值1170亿元)同比+6.4% [4][7] - 上调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304亿元(前值1290亿元)同比+14.6% [4][7] - 上调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510亿元(前值1478亿元)同比+15.8% [4][7] - 对应EPS分别为4.0/4.6/5.3元 PEV分别为0.77/0.70/0.64倍 [4][7] - 预测2025-2027年保费服务收入2185.69/2338.69/2502.40亿元 同比+5.0%/+7.0%/+7.0% [7][9]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41.66元 总市值11775.08亿元 流通市值8675.08亿元 [1] - 近3个月换手率4.64% 一年股价区间50.88-32.26元 [1] - 预测P/B倍数1.98/1.67/1.41倍(2025-2027年) [7][9]
中国平安郭晓涛:下半年分红险占比将持续提升,对其转型充满信心
北京商报· 2025-08-27 14:48
行业趋势 - 分红险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1] - 整个行业都在向分红险方向转型 [1] 公司业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分红险占据新单价值的40% [1] - 下半年分红险占比将持续提升 [1] 产品竞争力 - 公司分红险结算利率在市场上具备相当竞争力 [1] - 竞争力来自投资端回报结合保障与增值服务 [1]
阳光保险(6963.HK)2025年半年报点评:利润稳健增长 分红险转型成效显现
格隆汇· 2025-08-27 03:3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总保费收入808.1亿元,同比增长5.7% [1] - 保险服务收入324.4亿元,同比增长3.0% [1] - 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增长7.8% [1][2] - 总投资收益107.0亿元,同比增长28.5% [2] 寿险业务价值增长 - 阳光人寿NBV达40.1亿元,可比口径同比增长47.3% [1] - NBV Margin同比提升7.2个百分点至21.1% [1] - 个险渠道NBV同比增长23.6%,Margin提升10.1个百分点至35.7% [1] - 银保渠道NBV同比增长53.0%,Margin提升7.2个百分点至19.0% [1] - 浮动收益型及保障型产品在个险新单中占比超50% [1] 财产险业务发展 - 阳光财险原保费收入252.7亿元,同比增长2.5% [1] - 非车险保费同比增长12.5%,车险保费同比下降6.0% [1] - 综合成本率98.8%,同比改善0.3个百分点 [1] - 承保利润同比增长42.4%至2.9亿元 [1] - 车险COR改善1.6个百分点至98.1% [1] 投资端与价值指标 - 年化净投资收益率3.8%,总投资收益率4.0%,综合投资收益率5.1% [2] - 合同服务边际余额560.8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0.3% [2] - 内含价值1284.9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1.0% [2] - 寿险内含价值1062.0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3.8% [2] - 归母净资产558.4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10.1% [2]
最后冲刺! 人身险产品切换倒计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00:27
行业动态 - 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新研究值为1.99% 触发产品预定利率调整 多家保险公司明确将调整新备案产品的预定利率最高值 2025年8月31日24时起不再接受超过预定利率最高值的产品投保申请 [1] - 保险预定利率跟随市场存款利率下调 行业进入预定利率2.0%时代 8月末完成新老产品切换 全线产品面临涨价 [1] - 保险销售平台如蚂蚁保、微保、水滴保等发布8月31日产品下架通知 预计上百款产品将下架 涉及重疾险、失能险、意外险、定期寿险、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和分红险等多种产品 [3] 销售活动 - 保险代理人积极拜访客户并宣传产品切换和涨价信息 行业频现千万元保费大单 客户因缺乏投资渠道且保险收益略高于其他金融产品而增加投保 [2] - 保险销售平台制定专项服务预案 针对下架产品和投保疑问提供咨询与解答 确保用户权益和服务体验 [3] 产品转型 - 同方全球人寿、中意人寿等合资寿险公司已推出预定利率1.5%的分红型寿险产品 主动应对低利率市场环境 [6] - 分红险成为利率切换后的主流产品 其红利来源于保险公司实际投资收益率和预定利率的差额 保险公司分配给保单持有人的比例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70% [7] - 分红险预定利率2.0% 按最高红利演示利差水平计算 演示利率最高约3.75% 比传统险更具收益预期优势 能更好地穿越周期并分享收益回报 [7] - 分红险保底收益仅比传统险低0.25个百分点 且拥有浮动收益设计 对客户吸引力更高 预计新单业务结构加速转向分红险 缓解险企刚性成本压力 [7] 机构准备 - 保险机构产品部门和IT部门员工忙于开发并上市符合预定利率要求的新产品 行业虽有大范围停售和产品切换经验 但仍需全员加班确保顺利过渡 [4] - 保险销售平台积极沟通保险公司调整产品策略 做好新旧产品切换、客户服务等工作 全力推进衔接计划 确保在售产品合规并为新产品上线作准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