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合作
搜索文档
莫迪“准备好了”?卢拉联络金砖,对等关税生效,印度巴西不屈服
搜狐财经· 2025-08-12 10:08
关税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 美国对印度和巴西加征50%关税,印度输美商品失去价格优势,国防采购计划搁置[1] - 美国计划对进口药品和半导体加税,药品税率最高达250%,芯片税率或涨至100%[3] - 电子产品价格短期可能上涨18.2%,每个家庭每年多花2400美元[3] 印度行业的应对策略 - 农业占印度42%人口就业,政府考虑在农业和乳制品领域对美让步,可能有限进口转基因玉米[3] - 印度暂停军购合同作为谈判筹码,同时加强与俄罗斯在稀土开采、煤炭气化等领域的合作[3] - 印俄签署第11次会议议定书,莫迪邀请普京参加年度峰会[3] 巴西行业的应对策略 - 巴西计划从国家银行调出300亿雷亚尔(约55.4亿美元)支持受冲击企业[5] - 巴西副总统带商界代表赴墨西哥谈合作,扩大南方共同市场与印度的贸易协定[5] - 巴西向WTO提交争端解决请求,寻求多边机制对抗美国单边政策[5] 美国行业的连锁反应 - 美国鞋类价格上涨40%,服装上涨38%,红酒价格也显著上涨[5] - AMD股价单日下跌6.42%,超微电脑暴跌18.29%[7] - 企业面临高昂搬迁成本,海外建厂的企业难以回迁[7]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印俄加紧稀土合作,巴印抱团,多边合作成为对抗单边主义的新生长点[8] - 康奈尔大学教授称当前关税水平为1934年以来最高,全球贸易规则被破坏[8]
20多国将来华共襄盛举,名单上没有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做出决定,绕道去马来西亚一趟
搜狐财经· 2025-08-11 02:18
上合组织峰会与中国市场吸引力 - 20多国领导人及10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将参加天津上合峰会 美国总统特朗普未在访华名单中[1] - 中国作为轮值主席国推动上合组织完成超100项政治、安全、经贸合作活动[1] - 2024年中国进口额预计达2 8万亿美元 对非洲98%商品实施零关税优惠政策[1] - 进博会、消博会扩容升级 2024年新增129个国家参展 美欧企业加速布局中国市场[3] 多边合作与贸易机制进展 - 上合组织扩员至26国并启动自贸区可行性研究[3] - 金砖扩员至11国推动新开发银行增资改革与多边关税协调机制建立[3] - RCEP全面生效一周年 区域内零关税商品覆盖率达90%[3] - 中国"全球发展倡议"落地超50个项目 破解关税壁垒[3] 特朗普的亚洲战略与关税政策 - 特朗普选择出席10月东盟峰会而非上合峰会 美国非上合成员国[3] - 马来西亚在中美间采取平衡策略 特朗普借出访重建亚洲存在感[5] - 特朗普计划大幅提高印度输美商品关税至25%以上 拟对进口药品分阶段征税至250%[5] - 拟对半导体和芯片征收新关税 相关行政令将于近期宣布[5] 美国国内政策动向 - 特朗普拟允许私募股权、房地产、加密货币加入401(k)退休储蓄计划[6] - 美联储主席候选人名单已拟定4人 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未入选[6]
马来西亚媒体:美发起关税战扰乱贸易秩序 全球南方合作向未来
新华网· 2025-08-06 12:33
面对美国的强硬立场,部分国家愈发意识到美国政策的不可预测性,转而加速贸易多元化与区域合作的 步伐。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日前呼吁,面对外部压力,东盟国家需要巩固自身基础,加强彼此贸易并增 加相互投资。这不仅体现了马来西亚的应对策略,也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动荡中寻求南南合作的新路 径。 文章指出,美国发起的关税战让全球南方国家再次感受到当前国际秩序中的结构性不公,进一步凸显了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性与现实价值。这一理念试图打破传统的零和博弈思维,推动不同发展阶段 国家之间的合作对话,强调在多边框架下谋求共赢、共治的全球合作体系。 当前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抬头,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多边合作平台,正尝试以多元包容的发展模式回应 全球不平等的格局。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推动本币结算与基础设施投资,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金融替代路 径,减少对西方体系的依赖。这种南南合作的新探索,展示了发展中国家共赢发展的可能性。 新华社吉隆坡8月5日电(记者王嘉伟 毛鹏飞)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网站4日刊登《从关税战反思全球 共赢的出路》一文。文章指出,美国政府一意孤行地推动关税战,背离当前多边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全球 共识。各国唯有携手加强协作、构建公平 ...
特朗普吹的牛实现了?全球关税正式落地,中方一语道破大结局,关键时刻,20多国领导人确定访华
搜狐财经· 2025-08-04 13:28
在国际政治经济的大舞台上,风云变幻总是让人目不暇接。最近,有两件大事如同两颗重磅炸弹,在全球范围内 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一边是特朗普政府主导的全球关税政策正式落地,另一边是中国将在天津举办上合组 织峰会,20多个国家领导人及10个国际组织负责人确定访华。这两件事就像两条相互交织的线索,牵动着全球政 治经济的神经,而"特朗普吹的牛是否实现""中方如何应对""全球又将走向何方"等问题,更是紧紧揪住了大家的 心。 特朗普全球关税:看似强硬,实则矛盾重重 7月最后一天,特朗普大笔一挥,签署了全球关税行政令,给众多国家定下了高低不等的"对等关税"税率。叙利亚 高达41%,巴西和英国则低至10%。而大家最关注的中国的情况,在这份清单里却未提及,不在清单中的国家统 一征收10%关税。但这真意味着美国对中国"温柔"了吗?显然不是,这更像是美国实力不足下的缓兵之计。 白宫(资料图) 关键时刻:20多国领导人访华,多边合作成趋势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此举有着多重算计。首先,拆解中国朋友圈是重要目标。以巴西为例,特朗普曾威胁对其加征50%关税,最 终却只有10%。一方面,美国对巴西是贸易顺差,怕遭对等反制;另一方面,是想拉拢 ...
不只卖货,更送“船票”:进博会将为非洲兄弟开辟一条“零关税”新航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5 15:47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进展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2025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 [1] - 已有超过5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加国家展 瑞典 阿联酋等国将担任主宾国 吉尔吉斯斯坦将首次参加国家展 [1] - 企业商业展签约展览面积将超过33万平方米 170家企业和27家机构将成为签约参展的"全勤生" [1] 企业商业展亮点与创新 - 企业商业展将持续强化"全球新品首发地 前沿技术首选地 创新服务首推地"的价值定位 策划首发新品探访专线和功能区 支持展商通过网络直播放大参展成效 [2] - 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个海外展团已确认参展 加拿大 马来西亚 新西兰 挪威 秘鲁等国的参展企业规模将创下历史新高 [2] - 企业商业展由六大展区和创新孵化专区组成 突出创新引领 打造前沿技术展示平台 助力消费升级 培育品质消费价值高地 坚持普惠包容 搭建共享发展机遇桥梁 [2] - 首次为最不发达国家设立产品专区 扩容升级原有非洲产品专区 推动所有与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以及53个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的企业和产品用好"零关税"待遇 并首次创立跨境电商甄选平台 [2] 上海在双循环中的作用 - 上海将进一步深化推广票根经济与离境退税 做大做优进口 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 搭建交流平台 助力外商把握投资机遇 [3] - 上海是我国进口商品集散地 目前已经有3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是我国最大的消费品进口口岸 许多消费品品类进口规模占全国进口的30%以上 今年上半年全市进口超过1.2万亿元 [3] 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与全球化趋势 - 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主题为"开放共创新机遇 合作共享新未来" 将继续发布《世界开放报告》及最新"世界开放指数" 议题聚焦"重振多边合作""数智赋能""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更加开放的中国" [4] - 《世界开放报告》已连续4年成功发布 成为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旗舰报告 今年的报告国际合作更"深" 关注前沿更"实" 研究维度更"广" 开放呼声更"高" [4] - 报告将密切关注世界开放发展的新趋势 新变化 新挑战 深度观察人工智能与开放合作 全球绿色开放发展新趋势 全球开放合作与经济安全等问题 [4] - 开放合作 互利共赢仍是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 虹桥论坛强调开放合作 开放创新 开放发展 开放共享 [5] - 中国捍卫自由贸易 愿意成为全球贸易的推动者和全球共赢的倡导者 在当前国际环境中 重振多边主义将是一个重要话题 [5]
美国抛出100%关税威胁,中国减持7500亿美债,华尔街慌了
搜狐财经· 2025-07-24 01:15
中美贸易关系动态 - 美国财长贝森特威胁对中国实施100%二级关税,要求停止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石油 [1][3] - 中国连续三个月减持美债至7500亿美元,带动英国等六国抛售 [1] - 美国对华依赖涉及276种关键商品,中国对美依赖仅有22种 [15]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 - 俄罗斯连续12个月成为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伊朗石油贸易稳定开展 [5] - 中国战略石油储备达11.8亿桶,进口渠道多元化 [5] - 从加拿大进口原油730万桶/月,替代美国90%份额 [21] - 加拿大油砂原油比美国页岩油便宜30% [23] - 电动车销量占全球60%,风能光伏装机量世界第一 [23] 全球供应链现状 - 美国进口商在特朗普关税政策下少报中国货20-25% [17] - 越南原材料和墨西哥工厂零件仍依赖中国供应 [17] - 华为实现7纳米芯片技术突破,打破西方封锁 [19] - 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占据国内80%市场份额 [21] 金融与贸易格局 - 人民币与30多个国家直接本币结算 [25] - RCEP等区域性协定崛起,中国推进CPTPP和中日韩自贸区 [32] - 美联储警告全面高关税将使美国核心通胀再升1.5个百分点 [30] 美国政策困境 - 欧盟抵制汽车关税,日韩在半导体出口管制上态度暧昧 [9][11] - 澳大利亚加拿大回避美国贸易政策 [11] - 特朗普时期145%关税未达预期效果 [28]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继续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快讯· 2025-07-22 08:54
全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 全球经济正在放缓,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不平等加剧 [1] - 援助预算大幅削减,而军费支出激增 [1] - 国际解决问题的机制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不信任、分裂与公开冲突加剧 [1] 联合国倡议与政策框架 -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改革全球金融体系,增强发展中国家话语权 [1] - 强调加强伙伴关系,利用科技和数字创新推动进步 [1] - 《塞维利亚承诺》和《未来契约》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重要框架 [1] - 高级别政治论坛旨在将承诺转化为具体政策行动 [1]
集体声援鲍威尔:G20财长罕见团结,今年首份联合公报强调央行独立性
凤凰网财经· 2025-07-19 20:58
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公报核心内容 央行独立性议题 - G20联合公报罕见集体强调央行独立性对维护价格稳定"至关重要",明确支持各国央行根据数据调整政策[1][2] - 表态被视为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直接声援,因特朗普多次公开施压要求降息并威胁解雇鲍威尔[2] - 南非央行行长指出独立性问题在会议对话中"得到强烈体现",美国由美联储副主席代表参会[2][3] 贸易与全球经济挑战 - 公报承认全球经济面临"贸易紧张局势"等不确定性,但全文回避使用"关税"直接表述[1][4] - 特朗普关税政策已实际重塑贸易规则,包括10%基准关税及钢铝50%、汽车25%的高关税[4] - IMF将2025年全球增长预测从3.3%下调至2.8%,警告下行风险主导前景[4] - 公报重申WTO改革必要性,但未提及具体贸易争端如俄乌冲突或加沙冲突[4][6] 多边合作进展 - G20承诺以协调方式解决中低收入国家债务问题,强化共同框架实施[5] - 气候议题采用"极端天气影响经济"的间接表述,未直接提及气候变化[6] - 智库评价公报发布本身即为积极信号,体现多边主义在复杂环境下的韧性[6]
美财长缺席,G20陷入治理真空
搜狐财经· 2025-07-19 09:19
G20财长会议反映的全球经济治理危机 - 美国财长贝森特两次缺席南非G20活动,象征其全球治理姿态从"积极参与"转向"美国优先",直接影响G20共识形成和联合声明的效力 [1][3] - 印度、法国、俄罗斯等多国财长集体缺席,暴露多边机制内部裂痕,导致G20协调政策、应对国际挑战的职能面临严峻考验 [3][6] - 南非作为首个非洲轮值主席国,在推动"可持续融资"和"全球失衡"议题突破时,面临协调各方利益的巨大挑战 [6] 贸易保护主义与全球经济分裂风险 - 美国宣布对150个经济体征收额外关税,加剧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企业投资信心下降,消费者支出萎缩 [6] - 贸易自由化被单边主义取代,美国大规模关税政策扭曲全球贸易秩序,"经济冷战"阴影显现 [4][6] - G20若无法在贸易自由化、市场开放等核心议题达成实质共识,联合公报将沦为无实际效力的文字游戏 [9] 全球经济结构性失衡与多边合作困境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利益冲突、债务风险攀升、气候变化压力等结构性失衡问题亟待G20协同解决,但关键国家缺席导致政策分歧突出 [7]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激进与矛盾,使国际社会难以信赖美国作为多边合作领头羊的角色,放大全球治理脆弱性 [6] - 全球经济复苏步伐蹒跚,需要稳定领导和明确方向,但最强经济体自身政策摇摆加剧不确定性 [6][9] G20机制的未来挑战 - G20面临"无人指挥"困境,美国的缺席是全球多边治理危机的缩影,需建立更具包容性和韧性的机制 [9] - 南非轮值主席国试图恢复市场信心,但缺乏实质性政策支撑的声明难以扭转短期经济悲观前景 [9] - 国际合作不能依赖个别大国意愿,否则全球经济可能被不确定性和对抗撕裂,走向冷战式分裂 [9]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发表联合公报 重申央行独立性与多边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7-19 08:51
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核心成果 - 会议发表联合公报强调维护央行独立性 认为这是实现价格稳定目标的关键[1] - 重申WTO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作用 同时呼吁进行全面改革以提升适应性和有效性[1] - 成员国已自愿调配超10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SDR)用于援助有需求国家[2] 全球经济挑战与应对措施 - 当前面临地缘政治冲突 贸易紧张 供应链中断 高债务水平及极端天气等挑战[1] - 同意通过增长导向型政策 增强财政韧性 鼓励投资和生产率改革巩固长期增长潜力[1] - 政策不确定性被列为讨论焦点 各方寻求通过国内及国际合作提振增长[2] 多边合作与专项领域进展 - 在债务重组 MDB融资扩容 跨境支付效率 全球最低企业税等领域取得进展[2] - 推动公共与私营部门在碳市场数据模型 跨境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2] - 公报未直接提及"关税" 仅以"贸易紧张局势"间接反映影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