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明互鉴
icon
搜索文档
搭建理解之桥 弥补文明裂痕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17 15:32
新闻事业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如在中国,我们通过媒体见证了一个国家使数以亿计 的人口摆脱贫困的伟大成就。 我们来自于一个历史记录详实的国家,南非的历史轨迹恰好诠释了本次论坛的主题"共担媒体责 任,推动文明互鉴"。在南非,正是媒体的力量,让世界知晓黑人群体所面临的不公,也正是参与新闻 工作者和编辑们的勇敢付出,让不公正的制度最终被推翻。 我们的讨论不应止步于此次论坛,而应当带回各自的国家。这是文明赋予我们的共同使命。 当今世界,合作,而非对抗,才是主基调。我们不应吝啬赞美那些将多边主义作为发展核心的国 家,我们迫切需要致力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领导者。让我们搭建理解之桥,弥合威胁文明延续 的裂痕。(人民网记者 谢润嘉整理) 当今,世界动荡越发明显。"真理是战争中的第一个牺牲品",这句箴言正在加沙变成残酷的现实。 在那里,已有200多名记者遇害。这些悲剧事件,提醒我们反思自身在文明守护中的角色。当我们囿于 狭隘的个人利益,何谈履行使命? 尽管历史背景各异,但推动世界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将我们凝聚在一起。我们的先辈历经战火并取 得胜利,为我们今天能够在同一屋檐下,共同商讨如何为子孙后代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 ...
文艺为桥,助推中阿文明互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5 09:20
文明互鉴与文艺交流活动 - 阿拉伯汉学家与中国青年创作者在北京举办文明互鉴分享会 聚焦专题讲座和话题互动 [1] -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主任哈赛宁·法赫米翻译莫言《红高粱家族》 称翻译是跨越文明的摆渡 促进文明对话与交融 [1] - 约旦青年汉学家马娜翻译巴金小说《寒夜》并参与中国影视译制 致力于向约旦读者介绍中国优秀文学 [1] 学术交流与经典译介 - 开罗大学中文系主任李哈布对比埃及金字塔与中国秦始皇陵兵马俑 指出两国文明均蕴含对永恒的追求 形成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 [1] - 中国文学作品在阿拉伯地区引起热烈反响 翻译工作推动不同文明间的对话 [1] 视听语言与文艺创作 - 中国青年文艺工作者通过电视剧《三体》等作品展现推动文明对话的活力与自信 [2] - 《三体》视觉导演陆贝珂表示团队在视觉创作中融入东方意境和多元文化元素 使作品兼具独特性和国际可理解性 [2] - 《三体》中"古筝行动"因展现跨国合作获海外观众赞誉 体现文明间对比与联想的共通之处 [2] 影视艺术与国际传播 - 陆贝珂强调国际传播是双向滋养而非单向输出 影视艺术作为新时代丝路驼队架起文明互鉴桥梁 [2] - 《我的阿勒泰》编剧彭奕宁认为现实生活是故事富矿 通过人物刻画和地域文化呈现打动不同文化背景观众 [2] 文艺作品与民心连接 - 演员热依扎以《山海情》为例 分享用角色搭建文明互鉴友谊心桥的体会 该剧被译制成20余种语言在东南亚非洲拉美播出 [3] - 《山海情》因真实呈现中国脱贫进程获得国际观众共鸣 [3] 合作机制与价值观共鸣 - 中国外文局侯赛因·伊斯梅尔呼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指出中国思想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源于发展成就和价值观深层共鸣 [3] - 阿拉伯古训"求知若渴即便远赴中国"与当代双方共同追求独立自主和社会公平理念 为文明互鉴奠定基础 [3] 活动主办与支持 - 活动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文联国际联络部、中国文联机关党委和中国文联人事部共同主办 [3] -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提供支持 [3]
第八届中拉文明对话论坛在无锡举行探索互利共赢,为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新能量
新华日报· 2025-09-14 07:34
论坛活动概况 - 第八届中拉文明对话论坛于9月12日在江苏无锡举行 主题为"文明互鉴促进发展 命运与共走向未来" [1] - 论坛参与规模包括150余名中拉政商学研界代表 以及来自24个拉美国家的50名记者和自媒体代表 [1] - 该论坛于2017年创立 2024年被纳入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行动计划清单 成为中拉间最具影响力的地方对话平台之一 [1] 合作机制建设 - 开幕式启动"中国(江苏)-拉美高校联盟"和"2025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日"活动 [1] - 现场发布《中拉绿色发展合作》著作 并举行江苏(无锡)—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经贸合作交流会 [1] - 中拉企业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具体领域未披露 [1] 人文交流成果 - 古巴作为首个与新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 曾培养数千名中国西班牙语人才 [1] - 江苏与圭亚那开展中医药与传统医疗合作 超越技术援助范畴 建立理解与信任 [1] - 举办两场分议题研讨会 聚焦"人文交流与文化创新"及"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9位拉美智库专家与中方交流发展经验 [1] 产业与技术合作 - 巴西驻沪总领事指出中拉在全球治理议题存在契合点 双方开展互利共赢合作贡献"南方智慧" [2] - 阿根廷媒体代表在江苏直播电商产业创新服务基地体验AI与电商直播结合 期待在商业、人文、科技等多领域开展合作 [2] - 特多媒体代表关注中国乡村发展特色 表示将向国际受众传播中国乡村故事 [2] 区域合作深化 - 拉美记者团参访江苏直播电商基地、江南大学、严家桥唐苑及无锡智驾运营服务中心等代表性场所 [2] - 巴西将主办下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承诺为发展中国家发声 [2] - 中国是阿根廷第二大贸易伙伴 双方合作潜力覆盖商业、人文与科技领域 [2]
聚焦“金熊猫”主论坛:陈凯歌提醒警惕技术过度“遮故事”,单霁翔揭秘文化遗产新打开方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3 20:59
每经记者|杜蔚 每经编辑|张海妮 希腊前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中国导演陈凯歌、瑞士演员文森特·佩雷斯、英国影视制作人尚塔尔·里卡兹、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歌唱家廖昌 永⋯⋯9月13日,来自全球多国的政要、影视名人、文化大家等齐聚"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 该论坛为第二届金熊猫奖的主体活动之一。《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活动现场感受到,不同肤色与语言的交流,让"文明共聚 开创未来"的论坛主题愈发鲜 活,嘉宾们对文明传承、影像交流与文化创新的探讨,是金熊猫奖背后跨越国界的文化凝聚力。 在这场国际文化对话中,中国文化界人士的发言尤为引人关注。从影四十余年的导演陈凯歌,如何从三星堆、杜甫草堂的蜀地文脉中汲取创作灵感,又为何 强调"技术是工具,人文是灵魂"?曾守护故宫的单霁翔,又以怎样的案例阐释"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陈凯歌:技术应是思想的羽翼,而非创作的枷锁 "向内观,在传统根脉中照见精神的源头。"陈凯歌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艺术创作的深厚根基。从《黄土地》探寻孕育先人的水土,到《霸王别姬》 借京剧展现时代与人的命运,再到《长安三万里》《哪吒之魔童闹海》等作品,陈凯歌认为它们都是扎根传统、汲取中华文明 ...
第三届“中拉・天涯若比邻”短视频大赛收官 快手打造“海外知己”新名片
环球网· 2025-09-12 18:05
公司业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快手App日活跃用户达4.09亿创历史新高 [3] - 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5%且新用户规模持续提升 [3][6] - 旗下出海App Kwai及SnackVideo在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多国落地开花 [6] 平台生态与创作者影响 - 巴西头部创作者Elvis Santos在Kwai平台粉丝超500万并通过短视频实现收入增长 [8] - 中拉短视频大赛共收到530余件作品覆盖26国总播放量超2.35亿 [6] - 境外单条作品最高播放量达234万涉及多语种内容创作 [6] 战略合作与文化交流 - 快手作为中拉短视频大赛重要合作伙伴推动文明互鉴与跨文化连接 [3][6] - 大赛以"发展振兴 命运与共"为主题聚焦经贸合作与文化交融 [4][6] - 培训班吸引22国36名自媒体人参访境外自媒体平台累计粉丝超1.2亿 [6] 技术与社会价值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与创意表达强化短视频作为跨文化交流工具的影响力 [3] - 平台展现中拉经济科技社会人文等多维度交流场景 [6] - 短视频媒介成为海外友人与国人相识相知的新名片 [8]
这座桥,越走越宽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2 06:43
赛事概况 - 第二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全球总决赛在福建平潭落幕,德国选手柯夏安获得全球总冠军[4][5] - 赛事吸引来自134个国家和地区的155名参赛选手及131名观摩选手参与,被称为全球中文“奥林匹克”盛事[6] - 全球决赛在北京、福建两地举行,赛程为期20天,包含“过桥积分赛”、晋级赛、半决赛和总决赛等多轮角逐[7] 赛制创新 - 总决赛设置5轮赛制,创新引入辩论、脱口秀等形式,全面考核选手的语言运用、思辨能力与艺术创造力[7] - 第一轮“融创未来 美美与共”以5段融合人文艺术与智能科技的跨界表演秀为题面,选手需完成古诗理解、语义辨析等题目[8] - 第二轮“妙语连珠 笑宴八方”要求选手围绕热点议题进行120秒脱口秀表演,评委根据语言、内容和感染力打分[8] - 第四轮“新秀争鸣 字字珠玑”为辩论题,辩题为“当代文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坚守文明独特性还是追求文明交融性”[9] 文化体验活动 - 赛事以“阅见福建 阅见中国 阅见未来”为主线,带领选手深入北京、武夷山、泉州、晋江等地进行沉浸式文化体验[10] - 选手在北京体验故宫、“鸟巢”、“水立方”等标志性建筑,并与奥运冠军对话,感受中华文明与时代力量[11][12] - 在福建南平市五夫镇,选手参与采青制茶,近距离领略“超级稻”拔节生长,了解乡村全面振兴[13] - 在泉州体验少林功夫、簪花围、南音等7项世界级非遗和36项国家级非遗技艺,共织文化纽带[13] 科技与传统融合 - 赛事表演环节融合太极和说唱韵律,并由机械臂舞动旌旗配合京剧表演,体现传统与现代的交织融合[4][8] - 选手参观泉州九牧的“黑灯工厂”,感受全自动化带来的极致效率和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突破[14] - 在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与中国青年学子面对面,进行科技与语言、文化与智慧的“双向奔赴”[14] 国际交流与影响 - “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自2002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累计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吸引180多万青少年参加海外预赛[16] - 赛事每年吸引全球观众达上亿人次,旨在促进各国中文学习者友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青春力量[16] - 赛事设置交换徽章等特别活动,鼓励选手友好交流互动,探索多元文化,选手表示比赛意义远不止于名次[15][16]
“炫彩世界”十年之约:共绘“一带一路”文明互鉴新画卷
新京报· 2025-09-10 23:24
活动概况 - 第十届"炫彩世界"文化展示交流活动于9月10日在北京首钢园启动,是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活动主题为"十年共架友谊桥,繁荣文明百花园",近30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驻华使节与国际组织代表参与 [1] - 活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通过展览展示、文艺演出、文旅推介等形式搭建中外文化交流平台 [2] 活动内容与亮点 - 活动内容全面升级,打造AI"一键游世界"、20国使馆展区、丝路集章兑换三大亮点,形成"天天有演出、处处可打卡、时时有惊喜"的国际文化嘉年华 [4] - 北京民族乐团民乐演奏开幕,北京演艺集团呈现获奖舞剧《五星出东方》精选片段及中国杂技团节目 [2] - 斯洛伐克、乌干达、印度尼西亚等国呈现特色节目,多国外交官登台推介本国文化资源 [3] - "炫舞台"每日推出不同主题演出,包括杂技体验日、戏曲主题日、儿童互动日和中外歌舞汇演 [4] - "炫空间"汇集20个驻华使馆展台,展示约旦死海美容产品、科特迪瓦巧克力、秘鲁钥匙扣等特色好物 [4] 科技赋能与服务 - 活动强化科技赋能文化,实现体验升级与内容扩容 [2] - AI"一键游世界"互动区与"丝路漫游"打卡点吸引大量观众参与,室外"时光长廊"融合中轴线剪影与互动装置 [4] - 平台服务功能显著强化,联合多部门推出9国语言场景式主题服务,覆盖支付、出行、学习、旅游、投资等多元内容 [5]
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举行奖学金生送行仪式暨肯尼亚首批“2+2”联合培养中文教育专业奖学金生送行仪式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08 09:51
教育合作项目 - 肯尼亚内罗毕大学与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及天津师范大学于2023年12月签署协议设立"2+2"双学位奖学金项目 [2] - 首批20名学生已完成内罗毕大学两年学习并将赴天津师范大学继续学习两年 [2] - 该项目标志着两国教育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将培养首批获得认证的专业中文教师 [2] 机构角色与影响 - 孔子学院积极推动肯尼亚国际中文教育并促进中肯人文交流 [2] - 孔子学院与内罗毕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及教育学院联合开展本土中文教师培养项目 [2] - 孔子学院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开创中非教育合作与文明互鉴新篇章 [2] 官方表态与期望 -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临时代办表示学成归国者将助力肯尼亚青少年实现中文学习梦想 [2] - 肯尼亚教育部高层希望学生深度体验中国文化并成为中肯交流使者 [2] - 内罗毕大学代理副校长肯定孔子学院在人文交流与教师培养方面的贡献 [2]
中国中央歌剧院在沙特献演经典歌剧《卡门》
新华网· 2025-09-07 12:10
演出规模与观众反响 - 中央歌剧院首次在沙特呈现全编制歌剧演出 由约200名艺术家共同参与 [1] - 连续三天演出吸引观众7000余人次 经典唱段引发热烈反响 [1] - 沙特年轻观众表示演出震撼人心 乐队表现力令人惊叹 [1] 演出背景与历史意义 - 本次演出为《卡门》首演150周年 中央歌剧院自1982年引入后累计演出逾300场 [2] - 应利雅得皇家委员会邀请 在中沙文化年期间进行献演 [2] - 演出采用阿拉伯语 英语与中文三语字幕以满足各类观众需求 [2] 文化合作与未来展望 - 中国驻沙特大使称此次演出是文明互鉴的生动实践 标志两国人文交流不断深化 [2] - 沙特未来3至4年将有更多歌剧院 音乐厅和剧院投入使用 [2] - 利雅得皇家委员会表示欢迎更多中国乐团 舞团和剧团到访沙特 [2]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音乐会在墨西哥城举行
新华网· 2025-09-06 09:52
文化活动举办 - 墨西哥中国文化中心举办"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室内乐专场音乐会 以"和平之声"为主题 旨在以音乐为桥梁警醒观众铭记历史并向世界传递珍爱和平的共同信念 [1] - 墨城洛佩斯·里奥斯室内管弦乐团受邀演奏11首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相关的中外曲目 [1] - 中国驻墨外交机构 中墨文艺界人士和当地华人华侨等各界人士近600人出席活动 [1] 演出内容 - 音乐会在《凯旋进行曲》中拉开序幕 乐团以管弦乐形式呈现中国家喻户晓的抗战经典曲目《游击队之歌》《南泥湾》 [2] - 演出包括《啊 朋友再见》 电影《辛德勒名单》主题曲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相关的知名曲目 [2] - 音乐会伴随《友谊地久天长》的深情旋律在阵阵掌声与喝彩声中结束 [2] 外交致辞 - 中国驻墨西哥大使表示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守护和平 中国从战争废墟中崛起始终是国际和平的践行者 [1] - 强调中国和墨西哥作为重要发展中国家应共同捍卫用鲜血铸就的正义 与世界各国共谋发展振兴 [1] - 墨西哥国家艺术中心主任表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启示人类坚持弘扬平等 对话 包容的文明观 坚定维护世界和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