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癌症
icon
搜索文档
外媒:研究发现,运动能显著降低癌症复发概率
环球时报· 2025-06-03 06:58
上述研究结果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公布,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上。"这是医学史上首次有确凿证据表明,运动在防癌复发领域的价值超越多数处方药。"ASCO 首席医 疗官朱莉·格拉洛表示,常规获批抗癌药的风险降低幅度通常低于此类运动干预效果,且无药物毒性困 扰。 加拿大女王大学首席研究员克里斯托弗·布斯补充称,约30%的高危结肠癌患者术后会复发,而运动方 案为患者提供了 "延长生命的非药物选择"。(任晓雅)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球研究发现,运动可显著降低癌症患者的复发及死亡风 险,效果甚至优于市场上现有的多种抗癌药物。 综合美国《纽约时报》、英国《每日电讯报》等媒体6月1日报道,数十年来,医生一直建议通过健康的 生活方式来降低患癌风险,但对于确诊患者而言,运动对其康复的影响一直缺乏明确的证据支持。然 而,一项覆盖美、英、澳等6国889名三期结肠癌患者的试验显示,完成治疗后开展运动的癌症患者,其 死亡风险降低近40%,复发风险降低近30%。 报道称,研究人员将889名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由445人组成的运动组在私人教练指导下进行 为期3年的运动计划(每月两 ...
哪些饮食习惯“助长”食管癌?17条防癌知识点值得收藏
央视新闻· 2025-06-02 15:39
哪些饮食习惯"助长"食管癌?长期吃夜宵+熬夜对身体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如何预防咽喉癌?17条防癌知识点,一起了解↓↓↓ ■吸烟增加患肺癌风险 烟草燃烧产生的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肺部细胞,导致基因突变。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肺癌风险越高。戒烟可显著降低患病概率。 ■碘摄入过多或过少都影响甲状腺健康 碘摄入过量(如长期大量吃海带)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风险升高有关。有些人认为"少碘防癌",长期食用无碘盐,但过度限碘并不能预防癌症,反而可能导致 甲状腺功能异常,严重缺碘还可能增加滤泡癌风险。适量碘摄入(如通过碘盐)通常安全,不会引发癌症。 ■肠癌"喜爱"高脂肪、低纤维饮食模式 高脂肪饮食容易刺激肠道产生胆酸及其他代谢物,这些物质可能损伤肠道上皮细胞并促使癌变;同时,低纤维饮食会减少粪便体积,降低肠道蠕动速度,延 长致癌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 ■肠癌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脂肪肝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问题相关,肝细胞长期被脂肪浸润会导致慢性炎症和纤维化。随着人口肥胖率上升,这类肝癌比例逐年增加,控制体重、调节 代谢至关重要。 ■吃夜宵+熬夜,胃癌风险高 长期熬夜打乱生物钟,影响胃肠道黏膜修复,造成内分泌和免疫系统 ...
多国联合研究证实运动比药物更能降低癌症复发和死亡风险
环球网· 2025-06-02 11:43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6月2日消息,据外媒报道,一项国际临床试验表明,运动可显著降低癌症患者的死亡风险,减少肿瘤复发可能性,效果甚至比许多 常用药物更有效。该研究结果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ASCO 首席医学官朱莉・格拉 洛博士称其质量达 "最高级别证据",将极大改变人们对鼓励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进行体育锻炼之重要性的理解。 此前,医生虽一直建议通过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患癌风险,但确诊后运动对患者康复的影响缺乏明确证据支持。此次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 和以色列患者参与的全球首次试验,填补了这一空白,证实癌症治疗后的结构化运动计划可显著降低死亡风险、疾病复发或新癌症发生风险。 试验于 2009 年至 2023 年间,招募 889 名结肠癌患者,其中 90% 处于第三期,患者被随机分配至结构化锻炼计划组(445 人)或仅领取健康生活方式手册 组(444 人)。运动组患者每月接受两次私人教练指导和有监督运动课程,随后每月一次,持续三年,患者需按指导实现每周相当于三到四次 45 至 60 分钟 步行的目标,也可选择皮划艇或滑雪等自己喜欢的运动方 ...
Cancer Cell:西湖大学郭天南团队等绘制泛癌种蛋白质组图谱,覆盖22种癌症类型
生物世界· 2025-06-01 11:37
癌症研究进展 - 癌症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其特征是恶性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和扩散,逃脱了正常的检查和平衡机制 [1] - 肿瘤的分子特征可用于临床干预,以实现个性化治疗 [1] - 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ICGC)的大规模基因组学研究旨在编录主要的致癌基因组改变,并提供一份全面的癌症基因组特征"图谱" [1] 蛋白质组学研究 - 蛋白质是细胞中的功能单位,也是大多数疗法的作用靶点 [1] - 仅依据基因组/表观基因组和转录组特征来选择靶向治疗仍有改进空间 [1] - 蛋白质组不仅能够拓展对细胞动态分子行为的理解,帮助揭示癌症表型的形成机制,还可能改善诊断和治疗选择 [1] 泛癌种蛋白质组图谱(TPCPA) - 研究利用数据非依赖性采集质谱(DIA-MS)构建了一个大规模泛癌种蛋白质组图谱(TPCPA),覆盖了22种癌症类型(18种实体瘤和4种非实体瘤)的999例原发肿瘤样本 [2][4][5] - 定量了9670种蛋白质,系统分析了癌种间和同种癌症内的蛋白表达特征 [2][5] - 识别出多个泛癌与特异性蛋白标志物、潜在靶点以及癌症亚型分类器 [2][6] 研究发现 - 对于蛋白靶向降解嵌合体(PROTAC),研究确定了在特定肿瘤类型中高表达的E3泛素连接酶,包括HERC5(在食管癌中高表达)和RNF5(在肝癌中高表达) [6] - 共表达分析揭示了13个模块,其中包括一些意想不到的枢纽蛋白,它们可能是潜在的药物靶点,例如GFPT1、LRPPRC、PINK1、DOCK2和PTPN6 [6] - 通过对195例结直肠癌的分析,研究确定了基于RNA的共识分子亚型(CMS)和两种具有预后价值的免疫亚型 [7] 数据开源与应用 - 研究团队开源了所有的TPCPA数据,这些数据均可在门户网站http://r2platform.com/TPCPA/中免费查询和使用 [9] - 构建了一个基于75个蛋白的癌症亚型分类器,在内部验证及4个独立队列(包括转移癌)中均表现优异(AUC大于0.98),可用于识别原发灶不明的癌症 [7]
集合全球智慧 抗癌不走弯路 盛诺一家携手中外大医生推出“全球就医战略咨询”服务
北京晚报· 2025-05-29 14:40
全球就医战略咨询服务发布 - 公司携手新华社新华健康举办中日肺癌MDT治疗前沿对话并推出"全球就医战略咨询"服务,为患者全球匹配医院医生和治疗方案 [1] - 服务可帮助患者在72小时内快速对接全球癌症知名专家组建"智囊团",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7] - 服务覆盖癌症治疗全周期四大阶段(确诊与分期、治疗规划与执行、支持治疗与副反应控制、康复与复发预防) [7][8] 癌症患者就医现状 - 过去14年公司服务数千名癌症患者,发现绝大多数患者"缺判断"而非"缺治疗" [3] - 自2011年以来公司为7000多个中国家庭提供医疗咨询服务,其中70%为癌症患者 [5] - 2022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达482.47万例 [5] 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价值 - MDT是精准医学和规范化诊疗的基础,可使肿瘤患者3年生存率从58%提升至66% [7] - MDT模式缩短约50%治疗等待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并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7] - 肺癌治疗需要胸外科、放射治疗科、影像、病理科和内科医生共同参与 [5] 晚期癌症治疗方案 - 多学科团队会为晚期患者探寻全球资源,包括最新临床试验、新药应用、个体化疗法等 [8] - 通过专业判断和路径梳理实现癌症治疗更迅速准确,促进肺癌慢病化管理 [9]
Nature子刊:林东昕/郑健/黄旭东团队揭示心理压力促进癌症发展新机制
生物世界· 2025-05-28 11:58
胰腺癌研究 - 胰腺导管腺癌(PDAC)占全部胰腺癌的95%以上,恶性程度高且预后差,被称为"癌中之王"[2] - 心理压力在癌症进展中的病理作用及机制此前尚不清楚[2] 研究核心发现 - 心理压力通过刺激肿瘤神经支配推动PDAC发展,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下调肿瘤细胞中ALKBH5酶[6] - ALKBH5缺乏导致RNA异常m6A修饰,这些RNA通过细胞外囊泡递送至肿瘤微环境神经,促进过度神经支配和PDAC进展[6] - PDAC患者中ALKBH5水平与肿瘤神经支配程度及生存时间呈负相关[7] 潜在治疗策略 -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非瑟酮(fisetin)可阻断神经元摄取携带m6A修饰RNA的细胞外囊泡,抑制PDAC神经支配和癌症进展[7] - 研究揭示了神经内分泌系统与癌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为PDAC治疗提供新方向[9]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中山大学团队在Nature Cell Biology发表研究,阐明心理压力通过ALKBH5-RNA通路促进胰腺癌的机制[3][6] - 该研究首次将心理应激与癌症进展通过分子机制直接关联[9]
关注无痛肠癌早筛 诺辉健康(06606)常卫清守护家人的“肠”寿之道
智通财经网· 2025-05-28 11:40
据了解,诺辉健康(06606)常卫清是一种无痛无创的肠道防癌早筛产品,这款创新检测只需提供粪便样本,就能完成相当于一 次肠镜的筛查。它采用基因突变、甲基化和隐血三重检测技术,覆盖31个关键位点,阴性预测值达99.6%。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癌症防治形势依然严峻。2022年全国新发癌症病例达482.47 万例,死亡病例257.42万例,相当于每分钟就有9人确诊、4人因癌症离世。在各类癌症中,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 和胃癌位列前五,合计占新发病例的57.42%,构成了我国癌症防治的重点领域。 事实上,从美国总统拜登公开癌症确诊消息,到知名演员朱媛媛因癌症不幸离世,这些案例都在提醒我们:癌症不分年龄、地 位,随时可能降临。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高发癌症在早期发现时治愈率相当可观,尤其是肠癌。肠癌发展遵循息肉-腺瘤-腺癌三部曲,通常需要5- 10年时间,息肉和腺瘤阶段基本100%可治愈。即使进展到早期腺癌阶段,患者5年生存率仍高达91.8%,这意味着10位患者中 超过9位能够存活5年以上。然而,若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当癌症发展到中晚期时,5年生存率将骤降至10.8%,即 ...
IO Biotech (IOBT)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27 23: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IO Biotech (IOBT)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核心产品进展** - 公司核心资产IL - 102、IL - 103的美国品牌名为Xilenvio,其针对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关键III期试验预计在2025年Q3有主要数据读出,团队正专注执行,为今年晚些时候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提交和2026年潜在商业发布做准备[4]。 - III期试验于2023年12月完成407名患者招募,按1:1随机分组,对比CLMVO pembro与pembro单药治疗,8月已通过基于缓解率的中期分析,原PFS事件指导时间从上半年推迟到Q3是为更明确事件驱动情况[7][8]。 2. **试验设计与数据情况** - 试验内部对患者分配情况设盲,虽能跟踪整体项目事件,但为更精准指导,将PFS事件指导更新到2025年Q3,目前认为能在今年完成主要数据读出[8][9]。 - 主要分析基于226个PFS事件,事件发生速度曾放缓,目前接近完成[10][11]。 - 数据清理通常需6 - 8周[12]。 - 试验设计基于mm1636研究,招募标准为根据疾病状态和BRAF状态分层,招募一线晚期黑色素瘤3期和4期患者,与其他常规临床试验类似[13][15]。 - 与Relativity 47相比,其招募的PD - L1阴性患者比例高,与其他研究不同[14]。 - 不确定3期和4期患者具体比例,但清理数据时会有相关信息[16]。 - 试验允许患者曾接受过辅助治疗的PD - 1疗法,但需与上次治疗间隔6个月[19]。 3. **疗效预期与对比** - 试验设计假设PFS的风险比为0.65,即与Keytruda相比,PFS至少有35%的获益,也有可能以25%的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但15%的差异需综合考虑数据整体情况、统计显著性、临床相关性和临床意义[26][27][28]。 - 认为临床意义不仅取决于统计数据,还与安全性、患者生活质量等有关,产品安全性良好,无明显额外全身毒性[31]。 - 试验以KEYNOTE 006研究中pembro数据为主要基准,该研究中pembro的中位PFS接近11个月,不同研究中pembro或其他抗PD - 1药物的中位PFS在4.9 - 12个月之间[34][35]。 - 试验纳入PD - L1阳性和阴性患者,相比主要针对PD - L1阴性患者的Optilag,有望在不同PD - L1状态患者中显示疗效[38][40]。 4. **生产与供应情况** - 已确保商业规模的生产和物流,有多个供应商负责药物物质、药物产品和佐剂供应,供应商位于欧洲且有全球业务布局,自III期试验以来未更换供应商[44][45][46]。 - 使用的佐剂为monstinide,能确保皮下注射后抗原和肽的缓慢释放,已向参与III期试验的临床站点提供详细材料说明,产品乳化失败率低[49][50][51]。 - 产品乳化由药剂师在站点完成,是现成可用的,医生开pamrelizumab时可同时订购,若在社区中心或私人诊所,护士或医生经培训也可操作[53][54][55]。 5. **审批与数据计划** - 若Q3获得主要终点结果,计划在年底前提交BLA申请[56]。 - 与FDA保持持续沟通,自相关人员接管后,互动按计划进行[58]。 - 产品有突破性地位,未进行特殊协议评估(SPA)[59][60]。 - 头颈部和肺癌的II期研究中,18名患者的篮子队列显示44%的缓解率,PFS数据令人鼓舞,下半年将更新PFS和缓解持久性数据[60][61]。 - 新辅助黑色素瘤研究预计在今年下半年提供初步数据,会选择合适会议发布,该研究主要关注可行性和生物标志物数据[74][76][77]。 6. **财务状况** - 第一季度末现金略超3700万欧元,5月提取了欧洲投资银行(EIB)债务融资的第一笔1000万欧元,有资格提取第二笔1250万欧元,前三笔承诺的融资加上现有现金可支持到2026年第二季度[63][64]。 - 第三笔1500万欧元融资基于BLA提交,可在年底获得,若产品获得首次商业批准,还可获得2000万欧元的额外融资[70][7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会议为IO Biotech第六届年度虚拟肿瘤峰会的一部分,参会人员有TD Cowen生物技术团队的Yaron Warbur、IO Biotech的CEO May Brizoka、首席财务官Amy Sullivan和首席医疗官Kaseem Ahmad[1]。 - 观众可通过发送邮件至yaron.warber@tdsecurities.com或在网络直播聊天页面提问[6]。
Boundless Bio (BOLD)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5-05-27 21:00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Boundless Bio (BOLD) - 行业:生物技术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务更新与决策 - **组合优先级决策**:停止BBI - 355增强临床试验的所有现有组,实施新组评估BBI - 355与BBI - 825联合治疗致癌基因扩增患者;宣布BBI - 940为新型驱动蛋白口服降解剂项目的开发候选药物,计划2026年上半年提交IND申请[3][4] - **运营精简**:裁员约20人,占员工总数约三分之一,预计将现金跑道延长至2028年上半年[4] BBI - 355项目 - **临床经验**:是一种有效的口服生物可利用的Check - 1抑制剂,有剂量比例增加的PK暴露和Check - 1靶点参与证据;唯一明显毒性是血液学毒性,是靶点类效应且最终剂量受限;单药治疗在60mg隔天一次或80mg两天服用五天停药方案中耐受性良好,联合治疗中40mg BBI355隔天一次与特定药物耐受性良好[10][11][12] - **结论**:与之前的Check - 1和2抑制剂一样,由于预测的靶点血液学毒性,治疗指数狭窄,目前临床测试方法难以解决,结合市场考虑,决定不推进单药扩展或与特定靶向疗法的组合扩展[12][14] BBI - 825项目 - **临床经验**:口服生物可利用化合物,给药第一天PK暴露呈剂量比例增加,但稳态暴露在第15天下降,推测是SIP诱导导致;在四个剂量水平耐受性良好,未确定最大耐受剂量;未推进与MAP激酶导向疗法的联合治疗组,因为未达到该治疗环境所需的足够稳态暴露[16][17][18] - **结论**:每日两次给药导致SIP诱导,限制了稳态暴露,低于MAP激酶耐药环境中抗肿瘤活性所需水平[18] BBI - 355与BBI - 825联合治疗 - **科学原理**:肿瘤细胞DNA合成依赖从头代谢途径,RNR抑制导致DNTP池失衡,引发复制应激和Check - 1激活,同时使Check - 1失活可使肿瘤细胞进入复制和有丝分裂灾难[20] - **临床前数据**:在癌细胞系中,BBI - 825增强BBI - 355细胞毒性,两者高度协同;在狗的血液毒性试点研究中,组合耐受性良好,与阳性对照相比,组合血液学毒性最小;在小鼠异种移植模型中,组合剂量产生协同抗肿瘤活性[24][25][26] - **计划**:2025年在增强研究中启动联合治疗的临床开发,预计每周给药可解决单药临床问题,相信该组合能克服单药缺点,提供协同抗肿瘤活性[28] BBI - 940项目 - **项目进展**:筛选超百万化合物,经广泛药物化学研究,发现BBI - 940,具有良好药代动力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超过目标产品概况[32] - **临床前数据**:在体外和体内癌症模型中,对多种实体瘤适应症有意义亚组高度敏感,单药和与靶向疗法联合使用均能显著降低致癌基因扩增癌细胞系增殖,且为细胞毒性作用[31][33] - **计划**:已启动IND启用工作,重申2026年上半年提交IND申请的时间表[36] 行业观察 - **行业挑战**:政府和投资者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困难,针对已知靶点的竞争化合物过多,难以建立同类最佳差异化[38] - **公司优势**:认为Boundless Bio的两个优先开发机会(BBI - 355与BBI - 825组合、BBI - 940)是针对创新生物学靶点的首创药物,具有竞争优势[38][3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eCDNA研究**:公司自成立六年来专注于癌症生物学中染色体外DNA(eCDNA)研究,构建并部署专有SpyGlass平台,发现eCDNA生物学的几个不同节点,产生三个可成药靶点[5][6] - **药物代谢与剂量**:BBI - 825每日两次给药有CYP诱导导致代谢问题,计划联合治疗采用每周给药;BBI - 355隔天一次给药有血液毒性问题,每周给药预计耐受性更好[27] - **目标适应症**:BBI - 355与BBI - 825组合将基于扩增选择患者,探索范围包括与高拷贝扩增相关的基础复制应激,参考之前低剂量吉西他滨联合治疗临床研究,将探索一系列不同实体瘤适应症,但未选定最终扩展适应症[57]
中国生物制药:贝莫苏拜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III期研究数据在2025年ASCO年会公布
智通财经· 2025-05-23 16:53
临床研究成果 - 贝莫苏拜单抗联合化疗后序贯联合安罗替尼方案在III期临床研究中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10.12个月,较对照组(7.79个月)显著延长,疾病进展风险降低36% [1][2] - 试验组客观缓解率(ORR)为71.9%,高于对照组的65.1%,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显著延长(9.69个月vs 8.34个月,HR=0.58) [2] - 亚组分析显示PD-L1表达1-49%人群获益更显著(HR=0.47),且所有亚组均显示治疗获益 [2] 治疗方案创新性 - 该方案为全球首个头对头PD-1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sq-NSCLC取得阳性结果的III期临床研究 [1] - 方案已获中国CDE受理上市申请,可能改变现有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模式 [1][3] - 安全性数据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相关死亡率无显著差异,总体安全性可控 [2] 市场潜力与疾病背景 - 肺癌在全球和中国均为发病率及死亡率首位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比80%-85% [3] - 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占NSCLC的30%,且靶向治疗适用人群不足10%,存在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 [3] - 公司计划推动该创新治疗方案全球化,扩大患者受益范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