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
搜索文档
10/31财经夜宵:得知基金净值排名及选基策略,赶紧告知大家
搜狐财经· 2025-10-31 23:56
写在文章前的声明:在本文之前的说明:本文中所列的投资信息,只是一个对基金资产净值进行排行的客观描述,并无主观倾向性,也不是投资建议,纯属 娱乐性质。 | 排名 | 代码 | 基金简称 | 2025-10-31 | | 2025-10-30 | | EMISTO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单位净值3 | 累计净值$ | 单位净值8 | 累计净值3 | | | 1 | 022853 | 中航优选领航混合发起C | 1.8264 | 1.8264 | 1.6624 | 1.6624 | 0.16 | | 2 | 022852 | 中航优选领航混合发起A | 1.8359 | 1.8359 | 1.6711 | 1.6711 | 0.16 | | 3 | 005433 | 申万菱信医药先锋股票A | 0.5106 | 0.5106 | 0.4719 | 0.4719 | 0.03 | | 4 | 015171 | 申万菱信医药先锋股票C | 0.5019 | 0.5019 | 0.4639 | 0.4639 | 0.03 | ...
港股创新药调整期真的来了? 维立志博董事长康小强:不会将注意力集中于“追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22:24
公司上市与市场反应 - 维立志博于2024年7月25日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中国TCE第一股”,上市当日盘中股价较发行价一度上涨127% [1][4] - 公司新股认购获得市场热烈追捧,散户认购倍数达3494.8倍,创港股18A医疗创新板块历史最高纪录;机构认购倍数为40.8倍,创过去四年该板块历史新高 [4] - 公司创始人康小强强调“厚积薄发”的发展理念,认为当前市场投资者更看重公司的研发管线、临床数据、发展前景及国际化潜力 [4] TCE赛道与公司定位 - TCE(T细胞衔接器)属于免疫治疗赛道,通过连接T细胞与肿瘤细胞激活免疫杀伤,在血液瘤领域潜力巨大,但其知名度和二级市场出现频率低于ADC等热门赛道 [3][5] - 全球首个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的TCE药物是安进的Blincyto,2024年销售额在12亿美元以上 [5] - 维立志博自2018年开始布局TCE,2020年建立LeadsBody专有技术平台,在国内系统性布局TCE研发时间较早,且临床试验进度最靠前,数据表现优异 [7] 核心产品管线与临床进展 - 公司核心产品LBL-034(GPRC5D/CD3双抗)在针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试验中,800μg/kg剂量组的客观缓解率达到90.0%,优于全球唯一获批的同靶点药物TALVEY(ORR为64%),且诱导的细胞因子释放水平较低 [6][7] - 最接近上市的产品LBL-024(抗PD-L1/4-1BB双抗)针对晚期肺外神经内分泌癌,计划于2026年第三季度在国内提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该疾病一线治疗中位生存期仅12-13个月,二线及以上无标准方案,存在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 [8][9] - LBL-024的临床策略为“先小后大”,先以罕见适应证为突破口,后续计划扩展至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大癌种,并探索TCE药物与免疫治疗联合用于“冷肿瘤”的潜力 [9] 公司运营与资金状况 - 公司近期与美国生物科技公司Dianthus Therapeutics达成授权协议,涉及产品LBL-047,可获得最高3800万美元首付款,潜在总交易额超过10亿美元 [10] - 公司当前账上资金规模约20亿元人民币,预计可支撑未来4到5年的研发计划,包括明年申报5个IND及完成多个Ⅱ期临床,目前暂无再融资计划 [10] - 公司在2021年医药融资寒冬前完成一轮融资,将融资额度从3亿元调整至6.2亿元,为后续发展储备了充足“粮草” [11]
免疫治疗新突破:改写1型糖尿病治疗史
GLP1减重宝典· 2025-10-26 22:01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首款获FDA批准用于延缓1型糖尿病发病的创新药物替利珠单抗注射液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成功开出亚洲首批处方,标志着我国糖尿病治疗领域进入新阶段[4] - 通过早期筛查、监测和及时干预,特别是对1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可以有效延缓疾病进展,降低急性并发症风险,改善长期预后[6][8][10][11] - 免疫治疗药物替利珠单抗能通过调节T细胞活性,显著延缓1型糖尿病发病近3年,为患者保留β细胞功能赢得宝贵治疗时机[10] 1型糖尿病疾病特征与风险 - 1型糖尿病是由自身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的代谢性疾病,发病涉及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6] - 1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15倍,具有显著遗传特征[8] - 当疾病进展到临床糖尿病期时,约90%的胰岛β细胞已遭受不可逆损伤[10] 早期筛查与监测体系 - 应对1-45岁的1型糖尿病一级亲属开展系统筛查,该建议适用于典型1型糖尿病和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8] - 胰岛自身抗体检测是目前最可靠的1型糖尿病预测指标,多项抗体联合检测可显著提升预测准确性[8]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被公认为1型糖尿病分期的金标准,结合糖化血红蛋白和随机血糖检测能全面评估糖代谢状况[9] 疾病进展与干预窗口期 - 1型糖尿病1期和2期患者在5年内进展为3期的概率分别高达44%和75%,且终身发病风险接近100%[10] - 延误治疗会使初诊患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风险骤增74%,早期干预对改善预后具有决定性作用[10] - 建立规范随访体系抓住“干预黄金期”不仅能推迟疾病发作时间,更能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风险降低50%以上[10] 创新疗法与治疗前景 - 替利珠单抗作为CD3靶向药物,通过调节T细胞活性能延缓1型糖尿病发病近3年[10] - 对1型糖尿病2期患者及时应用替利珠单抗可显著保留β细胞功能[10] - 随着个体化诊疗方案普及和创新疗法应用,越来越多高危人群有望打破遗传宿命,重获健康生活[11]
打造“生物战士” 精准攻击肿瘤
科技日报· 2025-10-24 09:12
"我们在国际上首创了全新的颅内注射方式,让溶瘤病毒疗法在治疗脑部肿瘤疾病方面更具便利 性。"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副院长张宏伟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详细解读了团队与合 作者近日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的一项新成果。该研究首次展示了新型溶瘤病毒(Ad-TD-nsIL12)治 疗儿童弥漫内生型桥脑胶质瘤(DIPG)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手术切除、化疗、放疗被称为肿瘤治疗的"三板斧",但传统疗法往往伴随严重副作用,且难以彻底 清除肿瘤细胞。而溶瘤病毒疗法则是利用病毒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精准攻击,抑制肿瘤生长,副作用相对 较小。 业内普遍认为,溶瘤病毒疗法正在成为有望临床"破茧"的具有颠覆性的新兴肿瘤治疗策略之一。 此次刊发论文中用到的溶瘤病毒经过了巧妙的设计。它以人5型腺病毒(Ad5)为基础进行改造, 由英国玛丽女王伦敦大学医学院肿瘤细胞与基因治疗首席科学家王尧河教授团队完成。 这是目前最理想的溶瘤病毒之一。王尧河介绍,团队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发现,删除病毒E1A-CR2基 因片段,不仅有利于病毒在肿瘤细胞中复制,提高靶向性,而且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删除E1B- 19K基因片段,有利于增强病毒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
信达生物(01801):携手武田,加速新一代IO及ADC疗法推向全球市场
西南证券· 2025-10-23 19:35
投资评级与基础信息 - 报告未明确给出目标价,当前股价为85.10港元 [1] - 公司52周股价区间为30.0-107.0港元,市值为1,458.37亿港元,流通股数为17.14亿股 [3] 核心合作事件与战略意义 - 公司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共同开发IBI363(PD-1/IL-2α-bias)、IBI343(CLDN18.2 ADC)及早期项目IBI3001的选择权 [5] - 公司将获得12亿美元首付款(含1亿美元溢价战略股权投资),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并获得销售分成 [5] - 双方将按40/60比例共同承担IBI363的全球开发成本,并共同负责其在美国的商业化及利润/损失分配 [5] - 此次合作被视为公司实现“成长为国际一流的生物制药企业”长远目标的关键一步 [5] 核心产品管线进展与临床数据 - IBI363多项适应症进入临床Ⅲ期,针对IO经治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已获FDA及NMPA许可 [5] - IBI363在Ⅰ期临床中显示对IO耐药NSCLC的潜力:3mg/kg治疗肺鳞癌的客观缓解率(ORR)达36.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9.3个月;治疗肺腺癌的ORR达24%,mPFS达5.6个月 [5] - IBI343针对三线胰腺导管癌的Ⅲ期临床在中国启动,针对三线胃癌的Ⅲ期临床在中国与日本同步推进 [5] - IBI343治疗晚期胰腺癌数据:在6mg/kg剂量组的44例受试者中,确认的客观缓解率(cORR)为22.7%,中位PFS为5.4个月,中位OS为9.1个月;一线治疗受试者(N=17)的中位OS长达12.1个月 [5] 财务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4.4亿元、149.7亿元和201.1亿元,对应增长率分别为21.40%、30.90%和34.30% [7][9] - 预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将由2024年的亏损0.95亿元转为2025年盈利8.65亿元,并在2027年增长至27.50亿元 [7] - 预计每股收益(EPS)将从2025年的0.50元增长至2027年的1.60元,净资产收益率(ROE)将从2025年的6.18%提升至2027年的14.96% [7] 盈利预测关键假设 - 肿瘤管线:假设2025-2027年产品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20%、20%、15%,毛利率维持在85%-86% [8][9] - 非肿瘤管线:假设2025-2027年产品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400%、160%、130.8%,毛利率维持在78%-79% [8][9] - 授权收入:假设2025-2027年均为7亿元 [8][9]
海通国际:信达生物(01801)与武田制药达成114亿美元交易 合作商业化值得期待
智通财经· 2025-10-23 17:28
IBI363目前已积累的超过1200例患者的临床数据,信达生物和武田制药计划将率先推进IBI363于非小细 胞肺癌(NSCLC)与结直肠癌(CRC)的全球开发,包括拓展至一线NSCLC和一线CRC适应症;此外,双方 近期计划拓展IBI363至更多适应症的临床开发。 目前IBI363的首个全球3期临床研究(MarsLight-11)的IND获FDA批准,用于治疗IO耐药的鳞状非小细胞 肺癌(sqNSCLC)患者。该研究将评估IBI3633mg/kg剂量单药治疗相较多西他赛,在治疗经铂类化疗及抗 PD-1/PD-L1免疫治疗进展后的sq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为OS。 共同开发与商业化的模式,将助力信达生物积累搭建全球临床与商业化团队的经验。该行认为本次合作 将充分利用信达生物在中国国内的开发效率和武田制药的国际化开发能力。武田制药每年研发投入约50 亿美金,拥有4500人的临床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具备丰富的临床、商业化经验。本次合作将有 助于信达生物拓展全球布局,逐步在国际核心市场建立研发与商业化平台能力,并最大化可持续发展的 长期价值。 智通财经APP获悉,海通国际发布研报称,信 ...
中国新药组合,让这类癌症生存期几乎翻倍
虎嗅· 2025-10-23 09:54
今天继续介绍刚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公布,并同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优秀研究。今天这个很特别,因为论文作者全是中 国人。这次研究从药物开发到临床研究,都来自中国。 在所有泌尿系统肿瘤中,膀胱癌是最常见的一种,中国每年新发病例近10万人。膀胱癌最常出现在中老年男性身上,重要原因就是吸烟。吸烟是膀胱癌最 重要的单一危险因素,吸烟者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3到4倍。 膀胱癌如果发现得早,生存率挺高的,但一旦进展为晚期,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晚期膀胱癌很容易耐药和复发,是"最难啃的骨头"之一。 过去几十年,化疗一直是这类患者的主力治疗手段,但效果有限,中位生存期只有一年多,副作用还挺大。最近,有两类新药给患者带来了新希望,一个 是免疫药物,一个是抗体偶联药物(英文缩写是ADC)。 膀胱癌是对免疫治疗整体响应比较好的一类肿瘤,多款PD-1/PD-L1 类免疫药物都在膀胱癌中获批,包括大家熟悉的K药,O药等。 抗体偶联药物也是最近很火的一类药物,它的本质是"导弹模式":用靶向肿瘤的抗体来把化疗药带到肿瘤细胞附近,从而进行更精准的杀伤。膀胱癌中最 早获批的一个抗体偶联药物是维恩妥尤单抗,它的靶点是膀胱癌表面的 ...
Cell重磅:发现肿瘤“破防区”,T细胞由此进入,促进免疫治疗成功
生物世界· 2025-10-20 12:05
研究核心发现 - 实体瘤表面存在特殊区域CRATER,是CD8+ T细胞攻击肿瘤的关键突破口[4] - CRATER是直径20-50微米的凹陷区域,内部富含抗原呈递分子,是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热点区域"[11] - CRATER的扩张与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后的临床获益相关[10] CRATER的功能机制 - CRATER内肿瘤细胞表达更高水平抗原呈递分子(如MHC-I),增强CD8+ T细胞识别能力[14] - 使用免疫刺激剂(CpG ODN)治疗时,CRATER区域显著扩大,聚集更多被激活的CD8+ T细胞[14] - CRATER是肿瘤细胞凋亡的主要发生地,积极参与抗肿瘤免疫应答[14] 临床验证与应用 - 对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治疗有响应的患者,其术后活检样本显示CRATER密度显著高于无反应者[16] - 在非小细胞肺癌样本中也观察到类似CRATER结构,表明其可能是多种实体瘤的共性特征[18] - 检测活检样本中的CRATER密度可预测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响应情况,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18] 研究意义与展望 - 该发现揭示了免疫系统与肿瘤相互作用的新机制,提供了实用的生物标志物[18] - 未来可能开发促进CRATER形成或扩展的新策略,帮助更多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18] - 检测CRATER的存在及变化可能成为评估免疫治疗效果的新标准[18]
超40亿美元!强生拟收购Protagonist
新浪财经· 2025-10-17 12:30
(来源:求实药社) 来源:市场资讯 近日,据外媒报道,强生正在洽谈收购其免疫治疗合作伙伴Protagonist Therapeutics(NASDAQ:PTGX), 交易金额预计超过285亿人民币(约合40亿美元)。这笔收购背后的核心资产,是一款即将改变银屑病 治疗格局的口服环肽IL-23抑制剂icotrokinra。 关于Icotrokinra 该药物去年年底在两项斑块型银屑病3期试验中获得成功。强生CEO Joaquin Duato在2024年9月的投资 者会议上称,该项目若获批准将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强生和Protagonist也在寻求将其扩展到其他几种免疫和炎症疾病。今年早些时候,他们宣布icotrokinra在 溃疡性结肠炎的2b期试验中取得成功。此外,Protagonist周四公布,一项针对UC的3期研究和一项针对 克罗恩病的2/3期研究已经启动。 两家公司目前正合作开发用于治疗斑块状银屑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免疫疾病的口服环肽IL-23抑制剂 icotrokinra,强生拥有该产品的独家商业化授权。强生公司的免疫学重磅药物Stelara最近在美国失去了 专利独占权,该公司于7月向美国FDA提交了新 ...
10/15财经夜宵:得知基金净值排名及选基策略,赶紧告知大家
搜狐财经· 2025-10-15 23:42
基金净值表现排名 - 2025年10月15日开放式基金净值增长排名前10的基金中,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混合A单位净值增长0.1177,从1.7121升至1.8298,日增长率约为6.9% [2] - 净值增长排名后10的基金中,金信行业优选混合C单位净值下降0.0666,从2.6604降至2.5938,日增长率约为-2.5% [4] - 当日共有28969只基金更新净值数据 [3]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高开低走补缺后中阳反弹,创业板指数同样中阳报收,市场成交额为2.09万亿元 [6] - 个股表现强劲,上涨家数4333只,下跌家数950只 [6] - 领涨行业包括工程机械、通信设备、日用化工,涨幅均超过3% [6] - 领跌行业为电信运营和石油 [6] 领先基金分析(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混合A) - 该基金前十大持仓集中度为40.15%,投资风格偏向人型机器人方向的通用机械行业 [7] - 前十大重仓股中,震裕科技日涨幅11.28%,雷迪克日涨幅16.17%,五洲新春和中坚科技涨停 [7] - 基金规模为6.91亿元 [7] 落后基金分析(金信行业优选混合C) - 该基金前十大持仓集中度高达84.30%,投资风格集中于半导体行业的芯片制造方向 [7] - 前十大重仓股中,奥普光电跌停,中科飞测日跌幅6.51%,波长光电日跌幅6.26% [7] - 基金规模数据显示为0.00亿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