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

搜索文档
金投致源助力百明信康搭建全球过敏诊断平台
投中网· 2025-07-13 14:44
金投致源投资百明信康 - 金投致源完成对百明信康生物技术的投资 旨在扩大其全球业务 推动特异性免疫调控领域发展 助力打造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业务体系 [2] - 百明信康成立于2018年 总部位于浙江湖州 拥有上海研发与商业化基地 马德里研发生产基地 圣地亚哥早期发现与临床试验基地 [4] - 公司专注于突破性免疫治疗方案 覆盖过敏 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未满足医疗需求领域 基于革命性技术平台开发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 [4] 百明信康业务布局 - 诊断业务构建全球领先医疗器械体系 过敏检测领域产品管线丰富 包括150+种过敏点刺皮肤试剂 覆盖全球90%常见过敏原 [4] - 拥有全球唯一性能最佳的DAP青霉素皮肤点刺试剂 以及快速精准的过敏诊断POCT产品 [4] - 诊断装备环境过敏原体内诊断及药物过敏体内诊断已在全球多国上市 [4] 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技术创新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增长为关键驱动力 [6] - 金投致源深度研究医疗大健康领域 投资项目覆盖早期筛查 体外诊断 生命科学工具与高值耗材等垂直行业 [6] - 团队推进专业化规模化医疗器械项目落地 加速构建医疗健康全产业链 [6] 金投致源公司背景 - 为无锡市创新投资集团市场化改革主体 基金管理人登记编号P1073122 对标国际一流创投机构 [8] - 管理基金规模170亿元 累计投资项目210个 投资规模90亿元 覆盖半导体 医疗器械 新能源 智能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 [8] - 所投企业中27家已上市 近20家处于IPO流程阶段 [8]
短期震荡蓄势不改中期向好格局
英大证券· 2025-07-08 12:37
报告核心观点 - 短期市场震荡格局依旧但中期向好,当前震荡是蓄势,后续基本面和海内外流动性共振时市场整体表现值得期待,目前市场震荡上行概率大,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2][9][10] - 投资机会可关注中报业绩超预期、科技、超跌反弹三条主线 [3][10] 总量研究之A股大势研判 周一市场综述 - 早盘沪深三大指数集体低开且低开低走,创指半日跌超1%,船舶制造概念早盘大涨,电力股延续涨势,地产股震荡走强,医药医疗股集体调整;午后三大指数分化,沪指勉强飘红,深成指及创业板指数依旧弱势震荡,稳定币概念股集体上涨,医药医疗股集体调整 [5] - 行业方面,电力、电网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生物制品、医疗服务等板块跌幅居前;概念股方面,虚拟电厂、跨境支付等概念股涨幅居前,重组蛋白、单抗等概念股跌幅居前 [5] - 个股涨多跌少,市场情绪和赚钱效应一般,两市成交额12087亿元,上证指数报3473.13点涨0.02%,深证成指报10435.51点跌0.70%,创业板指报2130.19点跌1.21%,科创50指报978.29点跌0.66% [6] 周一盘面点评 - 电力板块大涨,浙江北仑电厂8号机组投产,火电板块受益煤价下降一季度业绩正增长,近七成火电概念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专家预计今年夏天多地偏热、全年用电量增速约5%,偏高气温带动火电发电量上升,部分区域火电企业表现或好于预期 [7] - 跨境支付概念股上涨,央行推出跨境支付通支持内地与香港间人民币和港币跨境汇款,首批内地和香港各有六家银行参与,后续将扩大范围,连续上涨后可能回调整固,建议不追高,逢低布局或高抛低吸 [8] 后市大势研判 - 沪指相对强势,创业板和深成指回落,三大指数分化明显,市场震荡格局依旧,电力、房地产等板块支撑沪指,题材股疲软致深成指和创业板指走低,两市成交额萎缩至1.2万亿 [9] - 政策持续发力和经济基本面逐步修复背景下,当前震荡是蓄势,国内经济复苏但修复力度不强、企业盈利改善未达预期,随着政策发力经济和企业盈利回升可期,海外美联储三季度降息预期增强,国内继续宽松值得期待 [9] - 目前基本面和流动性未形成有力支撑,集中推动市场全面上涨概率低,震荡上行概率大,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后市基本面和海内外流动性共振时市场整体表现值得期待 [10] 投资机会 - 中报业绩超预期方向,聚焦中报业绩确定性主线,逢低布局中报业绩有改善预期的低位股 [3][10] - 科技方向,包括军工、机器人行业、泛AI、半导体、数字经济(数字货币),逢低布局,注意科技题材内部高度分化,需深挖基本面,规避纯概念炒作、估值过高品种 [3][10] - 超跌反弹方向,新能源、券商逢回调择机低吸 [3][10]
2025年结直肠癌药物品牌推荐:掌握市场新动态,抢占治疗先机
头豹研究院· 2025-07-07 20: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2025年结直肠癌药物市场展开,阐述市场背景、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推荐十大品牌企业,指出精准治疗成主流、本土创新药企崛起及患者需求推动服务模式创新等趋势 [4][7][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背景 -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2023年全球患者200万人,中国患者53.7万人,中国市场规模增长受发病率上升推动,国产药企出海趋势显著,在研管线丰富,新疗法将驱动市场扩容 [4] - 结直肠癌药物种类多,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药物疗效、安全性等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5] - 结肠癌药物发展历经化疗、靶向、免疫治疗阶段,每次进展都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如靶向治疗使mCRC患者生存期延长 [6] 市场现状 - 2019 - 2023年结直肠癌药物行业市场规模由223亿人民币增长至297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7.43%,预计2024 - 2028年由314亿人民币增长至390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5.57%,中国患者中晚期和转移患者多,基因检测率和精准治疗率低,未来创新疗法获批将驱动市场扩容 [7][8][9] - 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商,抗体药物试剂成本占比10% - 15%,培养基是关键原料,以上海奥浦迈生物为例,其培养基产品使用管线增加 [10] - 中国结直肠癌疾病负担重,中晚期和转移患者多,诊疗面临挑战,但靶向和免疫治疗使更多患者实现更长生存获益 [11] 市场竞争 - 十大代表企业评选遵循多维度量化评估模型,核心指标包括研发实力、产品线、市场表现和商业化能力 [13] - 结直肠癌药物行业分为三个梯队,国内药企出海意愿强,未来创新疗法获批将使市场竞争更激烈 [17] - 推荐先声药业、微芯生物、和黄医药等十大品牌企业,各企业在药物研发、治疗方案、市场准入等方面有独特优势 [19][20][21] 发展趋势 - 精准治疗将成主流,靶向与免疫治疗药物地位确立,新兴疗法为晚期患者提供新选择,个性化治疗和联合疗法将提升治疗效果 [31] - 本土创新药企加速崛起,构建全领域产品线,跨国药企调整本土化策略,生物类似药和差异化竞争策略使部分企业在基层市场渗透取得进展 [32] - 患者需求升级将推动服务模式创新,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促使特定疗法成研发重点,支付能力提升和综合治疗模式普及将优化患者治疗体验 [33]
生物医药创新药动态更新:IBI363:实现免疫耐药NSCLC、结直肠癌、黑色素瘤临床突破性生存获益
山西证券· 2025-07-02 16: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B(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IBI363是信达生物自主研发的PD - 1/IL - 2α - bias双抗融合蛋白 通过免疫检查点阻断与细胞因子激动提升T细胞功能与数量 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 在多种癌症治疗中展现生存获益潜力且安全性可控[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IBI363在鳞状NSCLC免疫耐药I期临床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 在PD - 1/PD - L1经治鳞状NSCLC中 1/1.5mg/kg IBI363治疗(N = 28)mOS达15.3个月 3mg/kg疗效更突出(N = 31) cORR为36.7%、DCR为90.0%、mPFS为9.3个月 12个月OS率为70.9% [4] - 在PD - L1 TPS < 1%的肺鳞癌患者中 IBI363展现优势 1/1.5 mg/kg组(N = 10)cORR为30.0%、DCR为90.0% 3 mg/kg组(N = 13)cORR为46.2%、DCR为92.3% [4] - IBI363在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已获中国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以及获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 [4] IBI363在免疫耐药的野生型肺腺癌I期临床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 在EGFR野生型NSCLC腺癌中 0.6/1/1.5 mg/kg IBI363治疗的患者(N = 30)中位OS达17.5个月 3mg/kg剂量组疗效更突出 cORR为24.0%、DCR为76.0%、mPFS为5.6个月 12个月OS率为71.6% [5] - 在有吸烟史的肺腺癌患者中 0.6/1/1.5 mg/kg组(N = 17)cORR为23.5% 3 mg/kg组(N = 15)cORR为33.3% [5] IBI363在结直肠癌I期临床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 在MSS/pMMR结直肠癌中 1 mg/kg IBI363单药治疗组(N = 22)cORR为13.6% 0.1mg/kg - 3mg/kg治疗组(N = 68)mOS达到16.1个月(标准治疗mOS为6.4 - 9.3个月) [6] - 0.6 - 3mg/kg IBI363联合贝伐珠单抗组cORR及PFS优秀 cORR为15.1% DCR为61.6% mPFS达4.7个月 OS中位随访时间为9.4个月 OS未成熟 观察到13例事件(17.8%) [6] IBI363在免疫经治的恶性黑色素瘤I/II期临床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 1 mg/kg Q2W治疗免疫经治黑色素瘤(N = 30 既往中位治疗线数≥2)cORR为23.3% 其中黏膜型为25.0% 肢端型为20.0% DCR达76.7% 黏膜型为85.0% 肢端型为60.0% [7] - mPFS为5.7个月(过往研究PFS不足3个月) mOS为14.8个月 12个月总OS率为61.5% [7][8] IBI363临床安全性情况 - IBI363在IO经治的NSCLC、黑色素瘤、结直肠癌临床安全性可控 最常见的≥3级TRAE为关节痛、皮疹、贫血等 [3] - IBI363单药、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结直肠癌≥3级TRAE为27.9%和35.6% 1 mg/kg Q2W IBI363治疗黑色素瘤≥3级TRAE为29.0% 3 mg/kg IBI363给药后7.0%的NSCLC患者发生导致永久停药的TRAE [3]
刚刚,突然拉升!
证券时报· 2025-07-01 12:3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上午窄幅震荡 主要指数波动幅度不大 [4] - 个股表现活跃 多股盘中突然拉升 [1][11] 新股表现 - 信通电子首日上市 盘中涨幅超过300% [2][19] - 公司为工业物联网智能终端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聚焦电力、通信行业 客户包括国家电网、三大运营商等 [20] - 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多项资质认证 产品覆盖全国及海外市场 [20] 行业板块表现 银行板块 - 整体走强 苏州银行盘中涨超5% 厦门银行、杭州银行等跟涨 [5] - 建设银行、浦发银行等复权价创历史新高 [3][6] 电力板块 - 华银电力、华电辽能涨停 多只个股跟涨 [8] - 催化因素为7月全国气温偏高预期 用电高峰将至 [8] 其他强势板块 - 船舶、医药、医疗保健、水务、建材板块表现较好 [9] - 光刻机、免疫治疗、工业气体等概念板块涨幅居前 [10] 弱势板块 - 广告包装、多元金融、软件服务等板块跌幅居前 [9] - 固态电池概念明显下行 英联股份跌停 多股跌超5% [10] 个股异动 - 飞马国际直线拉升涨停 近期持续走强 [12] - 三超新材开盘后快速涨停 成交量显著放大 [14] - 锴威特两轮拉升后涨停 [16] - 丰原药业、九典制药先后直线涨停 后者因获得聚普瑞锌颗粒药品注册证书 [17][18] - 九典制药新药2021-2023年全国总销量分别为1.75亿元、1.62亿元、1.54亿元 [18]
特宝生物(688278)每日收评(06-30)
和讯财经· 2025-06-30 17:58
公司股价表现 - 综合得分47.63分,趋势偏弱 [1] - 当日主力成本71.94元,5日主力成本72.30元,20日主力成本74.04元,60日主力成本72.11元 [1] - 过去一年内涨停0次,跌停0次 [1] 北向资金动态 - 北向资金持股量183.31万股,占流通股0.45% [1] - 昨日净买入0.67万股,增仓比0.002% [1] - 5日增仓比0.047%,20日增仓比0.018% [1]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72.17元,短期支撑位70.33元 [2] - 中期压力位77.25元,中期支撑位68.62元 [2] - 短线及中期趋势均不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276.92万元,占总成交额-2% [2] - 超大单净流出267.80万元,大单净流出9.12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399.43万元 [2] 行业关联 - 所属行业/概念板块:生物制品(1.67%)、免疫治疗(1.29%)、独家药品(0.48%)、肝炎概念(1.04%) [2]
Cell子刊:肠道菌群影响脑肿瘤的免疫治疗效果
生物世界· 2025-06-30 11:59
脑肿瘤与肠道微生物群研究 - 脑肿瘤引起的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可调节免疫治疗效果 补充色氨酸能恢复肠道微生物群并通过促进T细胞循环显著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2] - 胶质母细胞瘤(GBM)预后极差 肿瘤微环境中高细胞毒性效应细胞稀缺及T细胞在骨髓中被隔离导致治疗难度大 [4] - 利用T细胞对抗胶质母细胞瘤是潜在策略 T细胞受体多样性和体内广泛循环为治疗提供机会 [5] 肠-脑轴机制探索 - 肠道微生物群对远端组织癌症(如脑肿瘤)的影响研究较少 其通过肠-脑轴影响胶质母细胞瘤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6][7] - 研究采用GBM小鼠模型 通过16S rRNA测序发现色氨酸补充可逆转肠道微生物变化并提高存活率 [9] - 特定肠道细菌Duncaniella dubosii被鉴定为色氨酸免疫调节作用的关键贡献者 [10] 核心研究发现 - 脑肿瘤进展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群从而影响免疫反应 色氨酸可恢复菌群平衡并促进T细胞循环 [13] - Duncaniella dubosii经色氨酸修复后能增强免疫作用 调控菌群可提升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ICB)对脑肿瘤的疗效 [13] - 研究证实靶向调控肠道微生物群能通过T细胞调节机制提高癌症免疫疗法效果 [14]
苑东生物(688513)每日收评(06-27)
和讯财经· 2025-06-27 16:48
公司股价与趋势分析 - 综合得分51 09分,趋势方向较强 [1] - 主力成本分析:当日40 70元、5日39 96元、20日41 49元、60日36 93元 [1][2] - 周期内涨跌停:过去一年涨停0次、跌停0次 [1] 技术面与资金流 - 短期压力位40 54元、支撑位38 20元,中期压力位44 79元、支撑位38 20元 [1][2] - 股价突破短期压力位,短线有望走强,中期趋势不明朗需观察主力资金动向 [2] - 资金流向:主力净流入1375 65万元(占成交额7%),其中超大单965 06万元、大单410 59万元,散户净流出301 06万元 [2] 财务数据 - 2025年6月27日财报显示:每股收益0 34元、营业利润0 62亿元、净利润6059 04万元 [2][3] - 销售毛利率79 155%,市盈率暂无数据 [2] 行业关联 - 所属概念板块涨幅:化学制药0 94%、婴童概念0 71%、单抗概念0 72%、免疫治疗1 10% [2][4]
创新药BD专题论坛 - 买全球最好的中国创新药
2025-06-26 23:5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创新药行业 - **公司**:泽璟制药、益民康科公司、凤凰汉霖、翰林生物、翰森制药、嘉科思公司、加克斯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中国创新药行业整体情况 - **交易总额与盈利预期**:2024 年中国药企全年交易总额超 600 亿美元,预计 2025 - 2026 年中国创新药公司将迎来板块性盈利,受益于体量增加和经营杠杆提升。以 A 股为例,剔除百济神州后,板块收入增速基本在 30% - 40%,2025 年同比减亏 78% [1][12]。 - **与欧美差距缩小**:过去 20 年中国医药产业与欧美差距逐渐缩小,部分领域已实现同步甚至超越,如 DKS 和 KRAS G10C 等靶点新药上市时间差已缩短至三至五年 [1][7]。 - **资本市场影响显著**:港股 18A 和科创板上市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加速研发投入和扩大生产能力,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使更多产品走向全球市场 [1][8][9]。 - **与 Big Pharma 合作优势**:通常带来更高商业化回报,交易金额与项目阶段密切相关,阶段越靠后,研发风险越小,成药可能性越大 [1][10]。 - **出海趋势加强**:目前以 license 权益为主,未来将有更多公司在欧美建立商业化团队,如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在美国市场占有率领先 [1][11]。 - **产业发展因素**:工程化应用场景增加、CRO 快速发展、基础科学持续研发投入、政策支持以及资本市场助力等因素推动中国生物药产业蓬勃发展 [3]。 各公司情况 - **泽璟制药** - **肿瘤治疗布局广泛**:包括双特异性抗体 CG005(PD - 1 TIGIT)和 CGGS18(VEGF TGF - β),以及 FGFR 抑制剂吉卡西替尼等,通过多靶点、多维度探索增强免疫杀伤功能 [2][13][14]。 - **研发方向及进展**:双特异性抗体、FGFR 抑制剂、TCE 平台、肿瘤免疫组合疗法等多个方向均有进展,部分药物已上市或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14][15]。 - **全球竞争地位**:在全球竞争中处于相对领先位置,部分研究与国际公司进展相当或有独特优势 [16]。 - **CG005 特点及研究成果**:结构设计、Fc 段功能、临床前表现和临床数据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二线宫颈癌、一线宫颈癌、晚期神经内分泌癌等研究中展现出良好效果 [17][19][20][21]。 - **CG006 特点及临床表现**:采用 2 + 1 结构,在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中表现突出,客观响应率和疾病控制率较高 [22]。 - **益民康科公司**:主要开发新药,建立系列研发平台,分为免疫肿瘤学和非肿瘤领域产品管线开发两个领域,首个项目针对肺动脉高压已获临床批件,未来将开发更多靶向药物 [28]。 - **凤凰汉霖**:在生物类似物领域的 license out 和 BD 方面采取复杂细致的 deal 设计,考虑市场需求、合作伙伴关系和长期战略目标 [48]。 - **翰林生物** - **生产与质量保障**:拥有三个生产基地,接受过 111 次审查无重大问题,以质量为核心打造品牌,确保产品质量和商业成功 [52]。 - **市场表现**:2024 年取得 7.9 亿美金收入,曲妥珠单抗贡献 28 亿人民币,PD - 1 占据小细胞肺癌市场率超 60%,收入超 13 亿人民币 [52]。 - **国际合作**:与多家国际公司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如 Abbott、Doctor Ready、Sandoz 等,在疫情期间也能保持高效运作并赢得客户信任 [58][59]。 - **翰森制药**:以患者为中心履行社会责任,从 Biosimilar 到创新药发展顺利,今年下半年预计有两个新产品获批,与欧加农合作巩固创新实力 [53][54]。 - **嘉科思公司** - **公司特色与研发方向**:自主研发,以全球市场为目标,许可输出创新产品,研发覆盖多个环节,在北京、上海和美国波士顿设有机构 [64]。 - **管线布局与重点项目**:最早开发 KRASG12C 抑制剂格来昔布,已获批商业化,还拓展至其他 KRAS 突变及其他项目,展示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 [65]。 - **加克斯公司** - **研发能力体现**:快速推进药物开发,二线肺癌靶向药物格莱雷赛今年获批上市,在多个领域进行注册临床阶段工作,与多家公司合作验证分子价值 [69]。 - **pan - KRAS 抑制剂成果**:成功开发 23,173 这个 pan - KRAS 抑制剂,正在进行临床测试 [70][7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产品授权成功率**:通常高于未合作品种,但仍存在天然研发风险 [6]。 - **国内创新药市场经营杠杆效应**:今明两年 50%以上的 biotech 公司将达到盈亏平衡点 [12]。 - **小细胞肺癌治疗新进展**:新型 TCE 分子如安进公司、折点公司、勃林格殷格翰公司、默沙东等开发的药物展示不同特点和优势,CG006 数据表现突出 [23]。 - **晚期神经内分泌癌治疗探索**:正在进行 CG005 的一线研究以及 CG006 的二线剂量优化实验,早期结果显示 30 毫克剂量组 OR 达到 50%以上 [25]。 - **GGS18 作用**:是 VGF - TGF 贝塔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生成阻断肿瘤营养供给,抑制肿瘤发展 [26]。 - **JAK 抑制剂与 PD - 1 抑制剂联合效果**:在肺小细胞肺癌和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显示出显著临床效果,能克服耐药性并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27]。 - **CD47 和 CD20 双靶点抗体研发**:进入临床三期阶段,取得令人信心十足的数据,开发了系列以 CD47 为基础的双靶点管线,布局 CD20 抗体耐药复发适应症 [29]。 - **美罗华在风湿科应用及新药开发**:以美罗华作为参考开发新药,提高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31]。 - **基因工程改造增强药物疗效**:增强 FC 和 Scγ 受体结合,提升 ADCC 作用,阻断“别吃我”信号,治疗淋巴瘤疗效显著 [32]。 - **淋巴瘤临床开发进展**:二期临床数据惊艳,计划 7 月底或 8 月初与 CDE 进行三期临床沟通 [33][34]。 - **CD47 和 CD20 分子在自免疫疾病治疗潜力**:具有 first in class 和 best in class 潜力,已获三个自免疫疾病 IND 批件并开展临床试验 [35]。 - **药物设计规避 CDC 相关血液毒性**:分子不与红细胞结合,不诱导红细胞凝集 [36]。 - **红斑狼疮治疗现状及新药研发**:现有生物药和 CAR - T 疗法各有特点,CD47/CD20 分子有望在 SLE 治疗中表现良好 [37][38]。 - **SLE 临床试验亮点**:三个剂量组安全性良好,中重度患者有显著改善 [39]。 - **风湿科医生关注点**:更关注细胞因子风暴,尽量避免其发生 [40]。 - **某药物在新冠患者中表现**:整体安全性好,两个剂量组在 12 周和 16 周时显示显著疗效 [41][42]。 - **SLE 治疗药物临床表现**:显现快速且显著疗效,改善多种症状和指标 [43]。 - **SL030 项目表现**:在 CS 中表现好,缓解率高且随治疗周期延长进一步提高 [44]。 - **250 分子差异化优势**:结构避免形成大分子免疫复合物,减少 VEGF 相关不良事件,具有 ADCC 加强型 FC 结构,正在开发皮下制剂 [45]。 - **非小细胞肺癌一线临床开发**:已入组 30 多例患者,第一次疗效评估 ORR 超过 50%,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 [47]。 - **赫赛莱抗体药物治疗胃癌优势**:PFS 超过 24 个月,远超现有治疗,正在全球进行三期临床试验 [49][50]。 - **天风证券研究所产品上市策略**:建立 global product development team,全面自主管理节省时间,快速入组 MSI high 患者 [51]。 - **翰林生物与 Accord 合作**:始于 2018 年,初期面临产能不足问题,双方互助解决,合作扩展至美国和创新药领域 [60]。 - **Accord 在 HertroniFly 上市作用**:设计商标和图案,组织发布会,使药物获得孤儿药资格认定 [61]。 - **雅培公司与翰林生物合作**:业务开发人员风雨同舟精神打动翰林高层,达成合作协议 [62][63]。 - **KRAS 蛋白设计靶向抑制剂难点**:结构小且表面光滑,与 GTP 结合亲和力高,后发现别构调节位点用于开发抑制剂 [72]。 - **KRAS 抑制剂发展现状**:进入临床阶段的 pan - KRAS 抑制剂对多种突变类型具有高活性,多家公司在进行临床试验,小分子和分子胶均有布局 [73]。 - **小分子药物与分子胶对比**:小分子口服方便、成本低、作用机制清晰,分子胶合成和用药成本高,商业化面临挑战,主要开发小分子药物 [74]。
消化系统肿瘤高发,国内领军专家共探破解之道
新京报· 2025-06-16 21:29
消化系统肿瘤现状与挑战 - 亚洲消化系统肿瘤高发与人种遗传背景、饮食习惯(如腌制食物)、家族聚集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相关 [1] - 全球上消化系统肿瘤患者50%集中在中国 中国三大消化系统肿瘤(食管癌、胃癌、肝癌)发病率近年呈下降趋势 [1] - 中国消化系统肿瘤确诊时普遍较晚 食管癌五年生存率仅约30% 胃癌约40% 患者生活质量较差 [2] 诊疗与筛查问题 - 中国消化道肿瘤早诊率虽有提升但仍不足 主要因全民筛查接受度低 建议通过内窥镜检查提升早诊率 [2] - 上消化道肿瘤治疗手段匮乏 需针对HER2、EGFR和CLDN18.2等靶点探索新方案 提出"BtoB"双向转化研究模式 [2] 治疗领域进展与方向 - 细胞治疗在实体瘤领域取得突破 免疫治疗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 拓宽上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获益人群 [3] - 需多维度研究肿瘤异质性 精准筛选靶向治疗受益人群 强化疗效监控 提升CAR-T疗法在实体瘤中的疗效 [3] - 构建临床-转化-基础全链条双向研究体系 推动上消化道肿瘤精准治疗的临床转化与应用 [3] 行业协作与目标 - 需多学科融合与创新驱动 激发新合作以推动诊疗进步 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 [3] - 会议聚焦消化系统肿瘤精准诊疗与转化研究 汇集临床难点与热点 推进创新诊疗模式与新药研发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