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人民日报点赞辽宁铁岭市西丰县推进梅花鹿种源繁育——养鹿摸出发展门道
人民日报· 2025-09-18 18:37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防沙治沙与绿色产业 - 乌审旗境内毛乌素沙地治理率已达80%,植被覆盖度达80%以上,目标是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5%以上,植被覆盖度提高至85%以上[1][1][1] - 当地采用无人机精准播种、机械沙障铺设、节水滴灌等技术提升治沙效率,并研发沙地开沟机、双排打坑机等15种沙地作业机器[2][2][2] - 通过发展生物质颗粒燃料、沙柳产业链、沙地林果、沙地中药材等绿色产业,乌兰什巴台村农牧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8年的1.2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3万元,并带动周边20多个嘎查村集体增收430万元以上[3][3][3] 辽宁西丰县梅花鹿产业发展 - 西丰县梅花鹿养殖总量突破6万只,养殖户近300户,从事相关产业人员达3.6万人,是国家级梅花鹿养殖标准化示范区[5][14][14] - 西丰梅花鹿品种于2023年成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县内建设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永晟种鹿场每年选育优质种公鹿100多只,预计年产茸量可达10公斤[5][15][15] - 凉泉镇梅花鹿存栏量突破2000只,通过规模化示范养殖带动村民增收,例如泉北村村民蒋福录养殖梅花鹿80只,年收入达25万元[16][16][16] 海南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护 - 公园鸟类名录从2017年的83种增至2024年7月的213种,并发现如棉兔(时隔117年再次记录)等珍稀物种,于2023年入选全国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10][9][10] - 公园管理中心负责人薛美丽发起成立“昌江爱鸟队”,通过优化监测方法(以“样区”替代“样线”)提升生态监测效果,并开展科普宣传[9][9][9] - 近年来公园内出现国家级保护鸟类黑脸琵鹭、白鹤、彩鹮以及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椰子狸、豹猫等珍稀物种[10][10][10] 福建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 - 福州市为5236株古树名木投保“财产损失险”及“公众责任险”,并落实4000多株古树名木联合监管单位及责任人[7][7][7] - 2023年以来投入古树名木巡查、抢救复壮等经费317万元,争取省级财政支持开展“福建最美古树群”保护及古树复壮工作[7][7] - 福州市牵头编制和修订省级古树名木技术标准2项,开展繁育与救培关键技术研究,构建古树名木基因资源保存库[7][7]
保险资金凸显耐心资本优势
经济日报· 2025-09-18 06:06
服务实体与民生保障 - 人身险业丰富普惠保险产品和服务 支撑病有所医 失有所护 老有所养 [2] - 中国人寿承办200多个大病保险项目 70多个长期护理保险项目和140多个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项目 [2] - 中国人寿推出个人长期失能收入损失等多款首推健康保险产品 将创新药械纳入健康保障责任 [2] - 中国人保第二支柱年金管理资产规模达6783亿元 较年初增长5.1% 第三支柱商业养老金管理资产规模达243.07亿元 较年初增长2倍 [2] 科技与绿色投资布局 - 中国太保科技投资余额1197亿元 新华保险联合设立新质生产力创投基金 [3] - 新华保险服务实体经济投资余额超1.21万亿元 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投资余额近1500亿元 同比增长54% [3] - 科技金融相关投资余额超605亿元 同比增长29.3% [3] - 中国人寿投资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 成为A股市场最大IPO项目 [3] - 中国太保通过多种投资形式持续发力清洁交通 清洁能源 资源节约等领域 [3] 保险资金入市与权益配置 - 保险公司加大权益配置力度 把握市场结构性和波段性机会 [4] - 新华保险举牌多家优质上市公司 联合中国人寿共同出资设立三期试点基金 累计规模近千亿元 [4] - 中国人保A股投资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26.1% 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 [5] - 人保寿险获批100亿元额度 设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投资策略以A股为主 关注稳定股息回报和成长潜力标的 [5] 投资策略与市场展望 - 中国人寿对A股市场保持乐观 关注科技创新 先进制造 新消费 出海企业等板块轮动机会 [6] - 采取配置资产做稳 弹性资产做优策略 固收保持中性灵活 权益优化结构 关注新质生产力和高股息股票 [6] - 港股市场成为权益投资重要组成部分 上半年取得非常好收益 下半年继续关注港股市场 [6] 产品结构优化与风险管理 - 行业加快发展分红险产品 降低负债刚性成本 防范利差损风险 [7] - 中国人寿分红险占个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比重超50% 太保寿险新保期交中分红险占比提升至42.5% 太平人寿分红险占比达87.1% [7] - 新华保险二季度以来个险渠道分红险期交保费占比超过70% 银保渠道超过30% [8] - 新华保险深化分红险产品开发 加强关键环节创新 [8] 资产负债管理与利率风险应对 - 新华保险优化配置结构 提升资负匹配能力 积极配置可转债 债券基金等资产 [9] - 中国人寿新单业务资产负债有效久期缺口缩短至1.5年 负债保证成本同比下降59个基点 [9] - 新业务价值对投资收益率波动的敏感性大幅下降 利率风险管理见效 [9] - 市场利率大幅下探空间较小 有信心管理好利率和利差损风险 [10]
2025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颁奖典礼在厦门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7:08
2025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颁奖典礼在厦门举行 中新网厦门9月16日电 (吴冠标 陈志坚)16日,2025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颁奖典礼在福建厦门举 行,"智巡长空——空天地一体电磁频谱监测系统""智能抑爆和智能灭火"等30个项目荣获奖项。 本届大赛以"释放大金砖合作潜力 实现包容可持续工业化"为主题,聚焦"创新金砖"与"绿色金砖",设置 人工智能、绿色产业、低空装备产业等5个赛道,吸引1396个项目参赛,其中150个项目入围决赛。 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已连续举办六届,围绕新工业革命领域诞生了一批创新产品及应用案例。 本届大赛由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联合举办, 旨在加快推进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建设,强化新工业革命领域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构建协同 创新生态体系,激发金砖国家创新活力,为深化金砖国家工业创新领域务实合作汇聚力量。(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熊思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决赛产生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获奖项目将被纳入"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合作项目库", 获得投融资机构"一对一"规划服 ...
国家统计局: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民间投资基本稳定
新京报· 2025-09-15 13:47
1-8月份,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2%,快于民间项目投资1.2个百分点,占全部民间投资的比重为 40.6%,占比继续扩大。其中,汽车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速达到22.6%。在创新领域,信息服务业前8个月 的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6.7%,专业技术服务业民间投资增长17.6%。 此外,随着民间资本参与铁路、能源、水利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逐步拓展,1-8月份,基础 设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5%,增速快于全部基础设施投资5.5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民间投资增长23.5%。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民间投资有所放缓,主要受 国际环境变化、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影响。 民间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较大,1-8月份,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下降16.7%,下拉全部民间投资 增速4.5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1-8月份,民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快于全部投资增长, 说明民间项目投资仍基本稳定。 在除房地产外的其他民间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和创新领域的投资表现较好。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在9月15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回应近期民间投 资持续 ...
2025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决赛在厦门开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19:10
2025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决赛在厦门开幕 中新社厦门9月12日电 (吴冠标)2025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决赛12日在福建厦门开幕,来自中国、巴 西、印尼等国家的选手围绕参赛项目进行路演答辩。 本届大赛以"释放大金砖合作潜力 实现包容可持续工业化"为主题,聚焦"创新金砖"和"绿色金砖",设置 人工智能、绿色产业、低空装备产业等5个赛道,吸引1396个项目参赛,有150个项目入围决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9月12日,2025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决赛在厦门开幕。 中新社记者 李思源 摄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居鹤伟说,目前该项目已在南京市试点,期待通过大赛平台把这一产品带到海外,让更多人享受科技的 便利。 据悉,大赛决赛将产生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获奖项目将被纳入"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合 作项目库",获得投融资机构"一对一"规划服务等支持。(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郭晋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来自印尼的选手艾哈迈德·米 ...
中金公司2025粤港澳大湾区财富管理峰会成功举办
中金点睛· 2025-09-12 08:07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成立于1995年 致力于为多元化客户提供高质量金融增值服务 业务结构覆盖投资银行 股票业务 固定收益 资产管理 私募股权和财富管理 [2] - 公司举办2025粤港澳大湾区财富管理峰会 汇聚超400位各界代表 聚焦财富管理行业发展与资本市场生态等议题 [4] - 公司董事长阐述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地位 强调公司未来将持续探索财富管理行业转型发展 提升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质效 [6] - 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指出中国在绿色产业 人工智能等领域已建立全球领先优势 需通过财政扩张和完善社会保障提振内需 [11] - 公司研究部携数字化投研服务平台"中金点睛"首次面向境外客户展示 提供智能便捷跨境贯通的投研体验 [15] - 公司未来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土壤与开放优势 以综合金融服务助力居民共享国家长期发展机遇 [15] 行业趋势与机遇 - 香港财政司司长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是推动财富管理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将扩大"跨境理财通"覆盖范围 产品种类和参与群体 [9] - 香港将丰富交易所买卖产品 稳慎推动开放更多私募基金给予零售投资者 吸引海内外资金 [9] - 峰会围绕构建多元韧性组合 中国消费行业转型 长寿时代财富管理 金融基建创新发展 本土管理人出海五大议题展开讨论 [13] - 峰会探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财富管理行业把握机遇 构建更具活力的财富管理生态圈 [15] 市场与宏观经济 - 中美关系新走向与世界经济新秩序成为讨论焦点 从中美视角解析全球经济格局重塑的挑战与机遇 [11] - 中国需深度参与并引领新一轮创新经济发展浪潮 [11]
天津静海区拟加快建设绿色产业发展合作区
中国经营报· 2025-09-11 02:24
静海区发展改革委主任陈秀峰介绍,"十四五"期间,静海区大刀阔斧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激活发 展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全区民营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增长24%,超过4.15万户,贡献了全区86% 的税收、66%的增加值,成为助力静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陈秀峰表示,借助国家级经开区管理制度改革契机,静海区率先推动子牙经开区、合作示范区实施"小 管委会+大公司",推动有关社会管理职能向园区外应转尽转,建立匹配的KPI绩效考核体系,让园区持 续健康发展、轻装上阵。其中,子牙经开区高新产业园改革成效显著,到位资金连年跃升,从2022年 13.5亿元增至2024年18.6亿元,今年上半年更是突破13.34亿元,园区作为经济发展主阵地的支撑作用持 续凸显。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中经记者孙丽朝杜丽娟天津报道 9月10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静海区专场。静海 区委书记殷学武在发布会上表示,静海区将立足资源禀赋、特色优势,充分发挥子牙经开区作为全国首 个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国家级园区特色优势,加快建设绿色产业发展合作区。 殷学武表示,将从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综合物流枢纽、健 ...
毛乌素沙地深处的绿色接力(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9-08 06:16
核心观点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通过多代治沙人的持续努力和科技创新 实现毛乌素沙地治理率80% 森林覆盖率从2.6%提升至32.92% 植被覆盖度达80%以上 同时发展沙产业带动农牧民增收[1][2][3] 生态治理成效 - 乌审旗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50年代2.6%提高到32.92% 植被覆盖度达80%以上[1] - 境内毛乌素沙地治理率已达80% 计划2030年裸露沙地基本得到治理 森林覆盖率提高至35%以上 植被覆盖度达85%以上[3][6] - 采用"前挡后拉、穿靴戴帽"等传统治沙方法结合"三元套嵌"治理模式 40年治理7万亩荒沙地[5] 科技创新应用 - 广泛应用无人机精准播种 机械沙障铺设 节水滴灌等技术[5] - 研发沙地开沟机 双排打坑机等15种沙地造林机器 开沟种植一体机显著提升工作效率[5] - 推行以水定绿 适地适树 自然修复与人工措施相结合的科学治沙理念[5] 沙产业发展 - 生物质颗粒厂利用沙柳加工燃料 带动全村农牧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8年1.2万元增长至2024年3万元[7] - 形成沙柳产业链 涵盖生物质燃料 木材 家具 菌菇等产品 带动周边20多个嘎查村集体增收430万元以上[7] - 培育出适合沙地生长的"蒙枣1-3号"新品种 推广种植酸枣 山楂等经济作物[8] - 发展沙地林果 中药材 生态农业 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 实现生态产业化[8] 治理主体参与 - 第一代治沙人宝日勒岱带领群众封固10万亩流动沙丘 改造近6万亩荒漠为牧场[2] - 第二代治沙人殷玉珍继承并创新治沙技术[5] - 第三代治沙人刘二飞通过生物质颗粒厂实现生态价值转化[7] - "铁姑娘"突击队延续至新时代志愿服务队 持续参与治沙工作[2]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坚持防沙治沙,植被覆盖度达80%以上 毛乌素沙地深处的绿色接力(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9-08 06:11
治沙成效与生态改善 - 乌审旗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50年代的2.6%提升至32.92% [1] - 植被覆盖度达80%以上 境内毛乌素沙地治理率已达80% [1][2] - 计划到2030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5%以上 植被覆盖度提高至85%以上 [4][5] 科技创新与治沙技术 - 广泛应用无人机精准播种 机械沙障铺设 节水滴灌等技术 [3] - 研发沙地开沟机 双排打坑机等15种沙地造林机器 [3] - 采用"三元套嵌"治理模式 结合以水定绿 适地适树等科学理念 [3][4] 绿色产业发展 - 生物质颗粒厂带动全村农牧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8年1.2万元增长至2024年3万元 [5] - 沙柳产业链延伸至生物质燃料 木材 家具 菌菇等领域 [5] - 培育出适合沙地生长的"蒙枣1号 2号 3号"新品种 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6] 治理模式与社会参与 - 沿用"前挡后拉 穿靴戴帽 锁边蚕食 逐步推进"传统治沙方法 [3] - 新时代"铁姑娘"志愿服务队接力开展治沙工作 [2] - 通过资源共享 产品共销模式带动周边20多个嘎查村集体增收430万元以上 [5]
赋能绿色发展,中国“风光”点亮上合组织成员国
新京报· 2025-09-04 23:12
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与能源合作 - 2025年被确立为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 峰会通过关于加强可持续发展领域投资合作的声明 [1] - 上合组织在推动全球经济复苏 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 - 成员国承诺发展低碳技术 利用可再生能源应对气候变化 扩大可持续投资领域务实合作 [1] 可再生能源项目进展与成果 - 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开展电力和可再生能源项目163个 签约总额超3300亿元人民币 [2] - 项目总装机容量超77GW 覆盖光伏和风电等领域 [2] - 油气类项目61个 煤炭类项目5个 油气煤炭类项目投资金额约445亿元 [2] - 截至2024年底上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23.1亿千瓦 是成立之初的14.5倍 约占全球50% [3] - 2024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4.2亿千瓦 约占全球新增装机的72% [3] - 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合作项目装机达9600万千瓦 [3] 具体项目案例与成效 - 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累计发电超13.7亿千瓦时 满足300万居民用电需求 [2] - 乌兹别克斯坦"光伏+棉花水肥一体化"试验项目使产量提高两倍以上 用水量和成本显著下降 [2] - 中方承诺未来5年实施新增"千万千瓦光伏"和"千万千瓦风电"项目 [1] 合作平台建设与机制完善 - 成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 绿色产业 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 [4] - 设立科技创新 高等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三大合作中心 [4]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合作平台正式揭牌 将打造安全发展 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三大平台 [4]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平台在天津揭牌 将促进绿色产业政策交流 项目合作和资源共享 [4] 绿色产业发展趋势 - 绿色产业成为上合组织国家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5] - 在城镇化加速 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安全需求推动下 成员国在可再生能源 污染治理 循环经济等领域的互补性不断增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