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空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印航空难超290人遇难,波音787破“不坏金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00:17
空难事故概况 - 印度航空AI171航班(波音787-8机型)于当地时间6月12日13时17分起飞后坠毁,造成机上246人全部遇难,地面伤亡未通报 [1][2] - 飞机爬升至约190米后迅速下降,坠毁于机场附近居民区,多栋建筑被夷为平地 [2] - 黑匣子已找到但严重受损,初步调查方向包括维护保养、天气、飞行员操作及机场地面保障 [2][3] 涉事飞机与航司背景 - 涉事飞机机龄11年,近期完成全面维护检查,但印度航空2023年曾曝伪造13项安全检查报告 [3] - 艾哈迈达巴德机场跑道净空区障碍物高度仅65米,低于国际标准(90米),事发时风速达20节(约37公里/小时) [3] - 国内8家航司运营787机型,海航和南航是仅有的787-8运营商,分别拥有约12架和10架 [6] 波音公司影响 - 波音787机型首次发生全损空难,股价盘前暴跌近9%,收盘跌4 13%至205 155美元 [1][4] - 全球787机队已交付1175架,89家客户订购超2000架,事故或影响巴黎航展营销计划 [6] - 787机型历史问题包括锂电池起火、复合材料疲劳、供电系统故障,2025年已发生多起同类事故 [5] 事故技术分析 - 专家推测事故原因可能包括发动机故障、气压问题、隐载或飞行员误收襟翼 [3] - 视频显示飞机起飞后起落架未收回,襟翼疑似收起,可能导致升力不足 [3] - 航空安全专家分析"双发失效"可能性,与787电力驱动系统设计特点相关 [5] 行业应对措施 - 印度民航局下令对国内所有787机队紧急适航检查 [5] - 中国民航局或按惯例通知航司自查,但尚未有航司宣布停航检修 [5] - 南航原计划2025年出售全部10架787-8机型 [6]
航空安全数据透视:事故率降至百万分之一,为何悲剧仍在发生
新京报· 2025-06-12 22:37
波音787首次空难全损 - 印度航空一架波音787-8客机在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机场附近坠毁,成为全球首架因空难全损的波音787型飞机 [1][2][3] - 涉事飞机于2014年1月交付印度航空,飞行约5分钟后坠毁 [3] - 波音公司回应称正在收集更多信息,受事件影响股价盘前下跌8% [7] 波音公司安全记录 - 波音公司事故率和遇难人数占比在所有飞机制造商中排名第二 [4] - 737Max8机型曾发生两起坠机事故造成346人死亡,导致全球停飞近两年 [4] - 2021年以来波音787多次被曝质量问题,公司被迫多次临时停产该机型 [4] - 波音工程师曾警告777和787机型生产存在偷工减料行为 [7] 航空市场格局 - 波音和空客共同占据全球喷气客机90%市场份额 [7] - 2023年波音商用飞机交付量占全球38.04%,空客占52.95% [7] - 波音787-8和737Max曾被公司寄予厚望 [4] 航空事故数据分析 - 飞机平飞阶段事故量高于起降阶段,因平飞时间占总飞行时间比例大 [13][15] - 起降阶段虽只占飞行时间6%,但事故量占比达28% [15] - 被劫持导致的事故次数达1089次,是最常见的事故原因之一 [10] - 恶劣天气中机翼结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天气相关事故原因 [11] 航空安全趋势 - 2024年全球发生207起飞行事故,为近三年最低 [18] - 2024年航空总事故率1.13,约每88万次飞行发生一起事故 [18] - 全球每年因飞机失事死亡人数已降至500人以下 [20] - 航空事故量自二战高峰后总体呈下降趋势 [18]
为什么总是波音?我们用两万多条数据发现了答案
新京报· 2025-06-12 22:03
航空事故趋势分析 - 2024年全球共发生190起飞行事故 为近三年最低水平[5] - 2023年航空总事故率0.8 即每百万次飞行发生1起事故 创十多年新低[5] - 致命风险从2022年0.11降至2023年0.03[5] - 21世纪以来航空事故量明显下降 主要得益于安全技术进步[5] 飞机制造商安全表现 - 波音公司事故率7.5% 遇难人数占比16% 居行业第二位[8][9] - 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事故率23.9% 遇难人数占比19.5% 为行业最高[9] - 空客公司事故率1.7% 遇难人数占比3.2%[9] - 波音737-800机型近期连续发生事故 引发特别安全检查[7][11] 事故原因分析 - 被劫持导致事故1089次 为最频发原因[15] - 发动机受损是主要事故原因之一[15] - 恶劣天气导致事故 其中结冰问题最突出[15] - 鸟群撞击仅造成113次事故 实际风险率0.25%[12] 飞行阶段风险分布 - 平飞阶段事故量最大 因该阶段占飞行时间最长[17][19] - 起飞和着陆阶段占飞行时间6% 但事故量占比达28%[19] - 存在"黑色10分钟"现象 即起降阶段高风险[19] 行业技术发展 - 航空安全技术持续提升 推动事故率下降[5][19] - 驾驶舱门锁定等安全措施有效减少劫机事故[15] - 波音被指缩短生产周期可能影响安全性[11]
波音股价盘前重挫近9%
财联社· 2025-06-12 19:36
事件概述 - 印度航空一架波音787-8客机在艾哈迈达巴德机场附近坠毁,机上载有242人(169名印度公民、53名英国公民、1名加拿大公民、7名葡萄牙公民)[2] - 涉事飞机机龄11年,为波音787机型首次发生坠毁事故[2] 市场反应 - 波音盘前股价一度暴跌近9%,截至发稿下跌8 32%[3] 波音历史事故记录 - 2022年12月韩国济州航空波音737-800坠毁致179人死亡[3] - 2018-2019年波音737 Max 8连续两起空难致346人死亡,导致该机型全球停飞两年[3] - 737 Max曾是主力销售机型,787-8亦被公司寄予厚望[3] 波音运营困境 - 2021年起787机型多次因质量问题临时停产[4] - 新冠疫情叠加供应链问题加剧公司困境[4] - 行业地位正被空客赶超[4]
突发!上百人客机在印度坠毁,现场曝光!股市跳水
证券时报· 2025-06-12 17:25
航空事故 - 印度航空一架波音787-8梦想客机(注册号VT-ANB)在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机场附近坠毁,航班号为AI-171,原计划飞往伦敦[3][5] - 机上载有242名乘客,事故发生在起飞几秒钟后,最后信号时间为北京时间16:08:51[3][5] - 坠机地点位于居民区附近,通往该区域的所有道路已关闭[4] 市场反应 - 印度SENSEX30指数下跌约1%,NIFTY 50指数跌幅一度扩大至1.3%,创5月22日以来最大跌幅[6] - 波音美股盘前大幅跳水,下跌5.58%至202.050美元,市值约1614亿美元[7][8] 涉事飞机信息 - 涉事飞机为波音787-8梦想客机,注册号VT-ANB[5] - 该机型属于波音787系列,是波音公司的重要产品线[5]
特朗普签署多道行政令 涉及无人机研发与超音速航空发展
快讯· 2025-06-07 03:24
特朗普签署多道行政令 涉及无人机研发与超音速航空发展 金十数据6月7日讯,美国白宫表示,特朗普签署多道行政命令: ① 签署行政令以确保 美国领空主权及 航空安全。 ② 签署行政令推进 电动空中出租车发展,允许先进无人机操作。 ③ 签署行政令强化国家 网络安全,行政令指示联邦政府推进安全软件开发。 ④ 签署行政令以确保美国在 无人机研发、商业化 及出口领域的持续领先地位。 ⑤ 签署行政命令,推动美国 超音速航空发展,特朗普已下令联邦航空管 理局负责人废除对陆上超音速飞行的禁令。行政令还指示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制定基于噪音的临时认证 标准,并废除其他阻碍超音速飞行的法规。超音速飞机噪音认证标准需考虑社区可接受性、经济合理性 和技术可行性。 ...
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开展雷雨天气安全检查
中国民航网· 2025-05-29 16:2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胡夕姮 通讯员张宇辰 报道:据气象部门预警,5月27日至29日,西 南、中南、华东地区将迎来自西向东的强对流天气。为积极应对雷雨天气挑战,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 (以下简称"华东局")迅速响应,全面贯彻落实民航局专题视频会议精神,统筹部署,全力保障华东民 航运行安全。 5月27日上午,副局长顾青率领航安办、飞标处、航卫处、航务处、合格证管理办公室组成的检查组, 以"四不两直"的方式,分别前往东航和春秋航运行控制中心,开展雷雨天气专项安全检查。检查组通过 细致的人员询问、现场查看以及台账查阅,全方位了解公司应对雷雨天气的各项工作准备情况,并实时 监控现场运行状况。其中,检查组重点检查了:公司雷雨季节安全方案的制定与落实情况;相关人员 (含机组)的安全培训教育和应急预案掌握程度;应急预案的完备性;机组人员健康管理;以及运行控 制、安全保障措施的有效性和完备性。针对检查中发现的不足之处,检查组现场提出安全建议,督促公 司迅速制定整改措施,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全面消除安全隐患,切实将复杂天气下的各项风险管控工作落 到实处,为航空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与此同时,华东地区各监管局同步开展检查,深入辖 ...
西班牙调查机构披露客机“惊魂时刻”:机长上厕所,副机长晕倒,飞机“无人驾驶”飞行10分钟
环球网· 2025-05-19 15:03
航空安全事件 - 德国汉莎航空一架载有205人的空客A321航班在2024年2月17日执飞法兰克福至塞维利亚航线时发生副机长突发晕厥事件,导致客机经历长达十分钟的"无人驾驶"状态 [1][3] - 事件发生时客机处于自动驾驶模式,飞行姿态保持稳定,但空中交通管制员连续三次呼叫未获回应 [3] - 机长返回后五次尝试用常规密码开启驾驶舱门未果,最终启用紧急密码强行进入并控制飞机 [3] 应急处置与后续 - 机组启动应急预案,在机上乘客医生协助下对副机长实施急救 [4] - 机长决定转降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并在20分钟后安全着陆 [4] - 副机长被送医检查发现患有未曾确诊的神经系统疾病,其航空医疗证明已被暂停 [4] 行业数据与影响 - CIAIAC报告将此定性为"特殊情况",强调机长接受过相关训练以应对飞行员失能情况 [4] - 2019-2024年间欧盟航空安全数据库共收录287起飞行员失能案例 [4]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报告显示1993-1998年全美航司共发生39起类似案例 [4] - 该事件震动全球航空界,专家称这为人们敲响了警钟 [4]
热搜第一!男子擅自打开飞机安全门或赔十几万?律师解读→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3 15:33
事件概述 - 东航MU5828航班(长沙至昆明)有乘客擅自打开客舱中部安全门,影响正常下机流程 [1] - 涉事乘客已被警方带走调查,昆明机场运行未受影响 [3] - 事件引发网友热议,多数谴责并要求严惩,部分建议将乘客列入航空黑名单 [4] 法律后果分析 行政责任 - 违反《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十四条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四条,可能面临10日至15日拘留 [6] - 若同时扰乱航班秩序(如导致延误),可能叠加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但优先按特别法(第三十四条)从重处罚 [7] 民事责任 - 涉事乘客需承担侵权责任,赔偿航空公司损失,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及《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第三十八条 [7] - 同类事件赔偿金额通常在10万至20万元区间,具体需根据机务评估确定 [7] 信用惩戒 - 可能被列入民航旅客失信名单,限制乘机1年,若履行赔偿义务可申请提前移除 [8] 刑事责任认定 - 若行为发生在飞行中且危害公共安全,可能构成《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期3至10年 [9] - 本次事件发生于飞机停稳后,危险性较低,若无主观故意或严重后果,大概率不构成刑责 [9][10] 行业规范与公众警示 - 航空设施操作需严格合规,违规行为将面临多重法律追责 [7][9] - 事件凸显航空安全教育的必要性,需强化乘客对应急设备操作风险的认知 [10]
贵州铜仁机场聚焦ADS-B监视系统开展年度维护工作
中国民航网· 2025-04-25 11:04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郝蒙 通讯员高文勇 报道:为进一步筑牢航空安全运行防线,4月23 日,贵州铜仁机场携手贵州空管分局、西南空管局维修公司,开展了ADS-B监视系统与中小显系统年度 维护工作。此次多单位协同合作,通过一体化统筹、多环节联动的方式,全面优化了空管设备性能,为 航班高效指挥调度与区域航空网络协同运行注入强劲动力。 ADS-B系统与中小显系统是空管领域的核心设备。ADS-B系统如同塔台指挥的 "空中之眼",能够实时 传输飞行器动态数据;中小显系统则是精准呈现航班动态的"指挥窗口",二者对航空安全运行意义重 大。在此次维护工作中,技术团队创新采用"同步检测、协同优化"模式,对两套系统进行了全方位的深 度"体检"。 在ADS-B系统维护方面,技术人员围绕硬件运行状态与软件逻辑参数展开重点检测。他们仔细校准内存 使用率、CPU负载等核心指标,并对数据解析算法进行升级。检测过程中,团队敏锐发现电池组内阻异 常的隐患,迅速更换新电池,有效保障了系统供电稳定性。经测试,升级后的 ADS-B 系统数据解析效 率提升15%,告警响应速度缩短至2秒内,大幅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及时性。 针对中小显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