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披露违规
icon
搜索文档
监管靶向治理违法违规行为 资本市场主体合规意识显著提升
证券日报· 2025-07-04 00:07
监管成效与市场净化 - 2025年上半年沪深北三大交易所累计针对160家A股上市公司的258起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采取监管措施,涉事公司数量同比下降70.26%,违法违规行为下降60.91% [1] - 市场主体合规意识显著提升,市场生态持续净化,监管通过靶向治理重点打击财务造假、信披违规、短线交易、资金占用等行为 [1] -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指出精准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强化了市场监督力度,提升规则执行效果,减少违规操作空间,推动市场规范化水平提高 [1] 信息披露违规问题 - 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占比达39.15%(101起/258起),稳居违法违规类型首位,违规情形包括定期报告数据失真、延迟披露、重大事项未及时披露及关联交易隐瞒等 [2] - 个别公司存在长期系统性披露违规,如上交所1月27日通报批评某上市公司连续多年未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及披露义务 [2] - 律师朱奕奕指出信披违规导致投资者评估依据失真,加剧信息不对称,降低市场透明度并扰乱公平秩序 [2] 监管措施与整改问题 - 监管针对"拖延整改"问题采取行动,如上交所2月对2家上市公司采取措施,其中1家经多次督促才披露澄清公告,另1家未完成资金占用整改;4月对某公司公开谴责其未如实披露资金占用情况 [3] - 田利辉建议未来需强化法规建设、利用技术实时监测信披、加强管理层培训以解决信披顽疾 [3] - 监管部门坚持"零容忍",通过完善法规、强化执法及提升透明度应对市场治理复杂性 [3] 监管精准度与打击重点 - 上半年监管措施包括116份监管工作函、21份监管警示、59份通报批评、49份公开谴责及13份公开认定不适合担任董监高的纪律处分 [4] - 13份董监高纪律处分均指向财务报告虚假记载,体现对财务造假"露头就打、打则从严"的零容忍态度 [4] - 证监会强调"追首恶"与"打帮凶"并举,强化行政、民事、刑事立体化追责体系,全面惩处造假利益链 [4] 风险防范与市场影响 - 监管部门通过"抓早抓小"防范风险升级,如深交所1月10日针对某公司股东大会程序瑕疵(股东核验不到位、监票流程不规范)及时采取措施 [5] - 律师朱奕奕认为精准监管增加违法成本,维护市场秩序稳定性,提高透明度并增强投资者信心,长远利于市场健康发展 [5][6]
广济药业:因财报多计营收涉信披违规,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收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财经网· 2025-07-03 10:36
公司违规行为 - 广济药业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子公司济康医药在2022年1至9月与部分客户开展经销业务时,向客户转让商品前未拥有对商品的控制权,应当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但实际采用总额法 [1] - 总额法确认收入导致2022年第一季度多计营业收入4560.16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5.49% [1] - 半年度多计营业收入13686.00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6.68% [1] - 第三季度多计营业收入13820.04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0.49% [1] 会计差错更正 - 2023年4月公司发布《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对2022年第一季度、半年度、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作出差错更正 [2] - 违法事实有公司相关公告、核查报告、财务凭证、询问笔录、情况说明等证据证明 [2] 相关人员责任 - 时任董事长阮澍未对案涉经销业务给予充分关注,未勤勉尽责,在相关报告上签字保证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2] - 时任财务总监兼济康医药董事长胡明峰未审慎关注案涉经销业务的会计处理,未勤勉尽责,在相关报告上签字保证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3] 处罚决定 - 对广济药业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 [3] - 对阮澍给予警告并处以80万元罚款 [3] - 对胡明峰给予警告并处以80万元罚款 [3] 公司回应 - 公司就本次事项向投资者致歉 [3] - 公司将吸取经验教训,强化守法合规意识,提高规范运作水平,确保信息披露义务的履行 [3]
营收预估大为失准 *ST恒立及董事长马伟进等受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22:58
公司违规事件 - *ST恒立及公司管理人员马伟进、吕友帮、张华收到湖南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2] - 公司因信息披露违规被湖南证监局采取行政监管措施[3] 信息披露违规详情 - 公司2024年1月31日发布的《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估营业收入1.5亿元至1.8亿元[3] - 2024年4月30日公布的《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实际营业收入仅为1.11472亿元[3] - 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降至7954.06万元[3] - 业绩预告披露数据与审计结果存在显著偏差[3] 违规处理结果 - 公司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条一款关于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的规定[3] - 公司董事长马伟进、总经理吕友帮、财务总监张华因未充分履行勤勉尽责义务被认定负有直接领导责任[3] - 湖南证监局依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对公司和相关责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3] - 违规记录被纳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3]
73%价差引爆信任危机 冠昊生物定增计划突遭“腰斩”
新浪证券· 2025-07-02 09:43
资本运作终止 - 公司宣布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撤回申请文件,涉及实控人关联方、总额近5亿元的融资计划突然中止 [1] 定增折价争议 - 定增方案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价均值的80%锁定在8.96元/股,而6月25日收盘价达15.52元/股,定增价不足市价六成,折价空间高达73% [2] - 高折价定增尤其当对象是实控人关联方时,易引发监管对利益输送的质疑及中小股东强烈反弹 [2] - 深交所此前就销售费用畸高等问题发出问询函,为此次终止埋下伏笔 [2] 经营状况恶化 - 2021至2023年销售费用率持续高企,分别达37.88%、41.45%、41.2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3] - 支柱产品本维莫德乳膏2024年营收仅3700万元,同比骤降25.15%,销量锐减27.71%至32.6万支 [3] - 医疗器械业务2024年仅微增0.72%,传统主力产品生物型硬脑膜补片营收下滑14.70% [3] 信息披露问题 - 2022年8月公司涉诉金额超1亿元(占2021年净资产14.17%),同年12月反诉后金额升至1.9亿元,迟至2023年7月才披露 [4] - 子公司珠海祥乐核心产品美国爱锐人工晶体2022年5月代理权终止,消息拖延至8月底才随减值公告曝光 [4] 资产减值风险 - 近三年资产减值计提高达3.39亿元,其中收购珠海祥乐产生的商誉减值达2.14亿元 [5] - 存货跌价计提超6900万元,联营企业投资减值超4100万元 [5]
公司资金被长期占用未及时披露,维康药业及多名责任人被罚超千万
贝壳财经· 2025-07-01 12:58
公司违规与处罚 - 维康药业及实控人刘忠良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公司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且可转债募集说明书存在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 [1] - 浙江证监局拟决定对维康药业及公司多名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罚款,罚款金额总计1460万元 [1] - 实控人刘忠良组织、指使维康药业以支付工程设备款名义转出资金至其控制的个人账户,2020年至2023年6月资金占用期末余额分别为7811.88万元、8950.65万元、1.47亿元、1.51亿元,占当期净资产比例分别为5.64%、6.35%、10.43%、10.24% [2] - 维康药业在可转债募集说明书中称不存在资金被实际控制人占用的情况,但实际存在未披露的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3] - 浙江证监局对维康药业处以500万元罚款,对刘忠良处以700万元罚款,对其他多名责任人处以60万至120万元不等的罚款 [3] 公司财务状况 - 维康药业自上市以来净利润逐年下滑,2020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9649.54万元、4444.43万元、-803.86万元、-1.47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985.47万元 [7] - 2024年公司出售医药零售业务的全资孙公司取得投资收益约9000万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741.85万元 [8] - 公司产品单价下降,销售和管理不及预期,导致产品销售收入和毛利率均有所下滑 [8] 公司业务与战略 - 维康药业主营现代中药及西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银黄滴丸、益母草软胶囊、七叶神安分散片等中成药 [7] - 公司业绩下滑部分原因是产品被调出多个省份的地方医保目录 [8] - 未来公司计划加大核心产品销售,开拓更多销售渠道,加强中药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研发,并战略打造大单品灵芝孢子粉 [9] 监管关注与整改 - 近两年维康药业多次因信披违规、违规占用资金等问题受到监管部门关注 [4] - 2023年7月因2022年度业绩预告信息披露不准确被出具警示函,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区间为8030万元至1亿元,实际仅为4444.43万元 [5] - 2024年4月因未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募集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被采取责令改正并出具警示函措施 [5] - 截至2023年12月相关方已归还全部占用资金1.42亿元,并于2024年3月支付全部资金占用利息 [6] - 2024年5月深交所对维康药业的年报问询函重点关注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实控人长期资金占用、2023年毛利率大幅下滑等现象 [6]
豆神教育信披违规案落地:隐瞒5起诉讼收560万元罚单 ,董事长窦昕领罚110万
深圳商报· 2025-07-01 09:21
豆神教育行政处罚事件 - 公司因未按规定披露5起诉讼仲裁案件收到北京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拟被处以230万元罚款 [1][2][3] - 未披露案件包括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期间发生的察布查尔锡伯案、张莹案、德峰广告案、张家口案、寓乐湾案 [2] - 公司时任董事长窦昕等多名高管被认定未勤勉尽责,拟被处以55万至110万元不等罚款 [3][4] 公司经营状况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9亿元同比下降0.6%,归母净利润3737万元同比上升68% [5] - 扣非归母净利润3385万元同比上升86.1%,经营现金流净额-8856万元同比改善12% [5] - 截至一季度末总资产23.03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归母净资产16.81亿元增长3.6% [5]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涵盖艺术类学习服务、直播电商、文旅游研学、智慧教育服务和人工智能教育业务 [4]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表示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不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4] - 承诺强化内部治理规范性和信息披露质量,已对违法行为进行主动更正 [3][4]
锦盛新材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或涉IPO募投项目关联交易追认
证券日报网· 2025-06-30 22:15
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违法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公司股价在立案消息公布后下跌20 02% 收盘报13 18元/股 市值缩水至19 77亿元 [1] - 公司自查后表示被立案调查与日前追认的关联交易事项有关 [1] 关联交易问题 - 公司追认2021年12月与宏祥建设签订的1 18亿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为关联交易 后因工程量变动合同金额增至1 5亿元 [2] - 宏祥建设将项目转包给公司实控人阮荣涛的侄子阮钟炎 公司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追认为关联交易 [2] - 该项目为"年产6000万套化妆品包装容器建设项目" 由IPO募投项目变更而来 [2] - 公司表示与宏祥建设的合同金额已通过第三方机构审核定价公允性 [2] 法律与内控风险 - 若调查确认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可能面临100万至1000万元罚款 相关责任人面临50万至500万元罚款 [3] - 专家指出公司时隔近四年才追认大额关联交易 反映关联方识别和审批机制系统性失效 存在显著内控缺陷 [3] - 专家强调关联交易应严格审查定价依据和是否存在利益交换 确保公开透明 [3] 募投项目问题 - 公司另一IPO募投项目"年产4500万套化妆品包装容器新建项目"效益未达预期 2021年至2023年效益分别为149 18万元 -912 22万元和-956 91万元 [4] - 深交所质疑在产能利用率不足背景下 "年产6000万套化妆品包装容器建设项目"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4] - 公司回复称投产效益不佳因销售订单不及预期 新项目可行性已充分论证 并已采取措施开拓市场 [4] 客户与供应商关系 - 深交所问询公司与前五大客户、供应商的关系 公司回复未发现存在关联关系或利益倾斜 [4][5]
维康药业信披违法董事长重罚1600万元 实控人资金占用引可转债发行材料不准确
新浪证券· 2025-06-30 18:37
财务造假及信披违规处罚 - 公司因连续多年财务造假及信披违规被浙江证监局处以1600万元罚款 [1] - 实控人刘忠良长期占用资金并伪造可转债申报材料 [1] - 该罚单刷新了年内药企违规处罚纪录 [1] 资金占用详情 - 2020年至2023年6月间实控人通过虚构工程设备付款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2] - 占用余额从7811万元飙升至1.51亿元,最高占净资产10.43% [2] - 5629万元用于偿还个人借款,8539万元被直接占用 [2] - 资金已于2024年底归还但连续四年年报及2023年半年报均隐瞒该事项 [2] 可转债虚假陈述 - 2022年12月申请发行6.8亿元可转债时宣称"不存在资金被实控人占用" [3] - 当时未披露的占用余额已高达1.47亿元 [3] - 可转债发行于2024年2月终止 [3] 处罚及人事变动 - 实控人刘忠良被合计罚款700万元(作为实控人罚500万元,作为直接责任人罚200万元) [3] - 公司被罚500万元,5名高管合计被罚400万元 [3] - 刘忠良2024年5月卸任董事长但其子刘洋接任,刘忠良仍通过36.82%持股控制公司 [3]
锦盛新材突发被监管立案,上市后业绩变脸产能闲置,股民或可索赔
搜狐财经· 2025-06-30 09:46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主营化妆品包装容器生产销售 雅诗兰黛为主要客户之一 [1] - 2015-2019年净利润增长近3倍 但上市后受疫情及产能问题影响 2024年营收未恢复至上市前水平且连续三年亏损 [1] - 上市前毛利率超35% 上市第二年毛利率不足上市前一半 [6] 产能利用率问题 - 2021年新增4500万套产能项目投产后总产能达11400万套 但2021-2022年实际生产量仅6632万套和5129万套 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8.2%和45% [3] - 2024年产能利用率回升至71% 但仍存在显著闲置 [3] - 2024年销售量7515.68万套(同比+27.65%) 生产量8095.38万套(同比+25.95%) 库存量1585.19万套(同比+57.65%) [4] 扩产项目争议 - 2021年终止1500万套技改项目 转而投资2.99亿元建设6000万套新项目 [8] - 6000万套项目2024年转入固定资产1.46亿元 目前仅为房屋建筑物 无机器设备 [8] - 项目施工存在关联交易 承包方阮钟炎为实控人侄子 公司2025年4月才追加确认关联交易 [8] 财务异常现象 - 2023年末短期借款余额1.39亿元(同比+54.34%) 交易性金融资产1.59亿元(同比+37.50%) 主要为理财产品 [9] - 公司解释为子公司浙江锦盛锂业业务规划需求 但该子公司2024年更名且未开展实质业务 [10] 监管风险 - 2025年6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具体原因未披露 [5] - 立案调查可能涉及未披露的6000万套项目关联交易问题 [8]
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独立董事离任的公告
搜狐财经· 2025-06-28 20:55
独立董事离任 - 公司独立董事赵兴群因个人原因辞去独立董事及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战略委员会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 [1] - 离任导致公司独立董事人数低于公司章程规定且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不符合监管要求,赵兴群需继续履职至补选完成 [2] - 赵兴群未持有公司股票且辞职后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公司对其任职期间贡献表示感谢 [2] 江苏证监局警示函 - 公司因未及时审议2025年度及部分年度1-3月关联交易、部分关联交易金额超审议额度被警示 [3] - 公司存在对控股子公司担保金额超审议额度且未披露重大担保进展的问题 [4] - 公司募投项目决策不审慎、募集资金使用进度未达计划且风险揭示不充分,存在少量资金使用不规范情形 [4] - 违规行为涉及信息披露、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及募集资金管理等多项规定,时任董事长、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被认定负主要责任 [5] - 江苏证监局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的监管措施,要求限期提交整改报告 [6] - 公司表示将加强法律法规学习、规范运作并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