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披露违规
icon
搜索文档
深夜!20万股民 踩雷!
中国基金报· 2025-10-16 23:32
证监会立案调查 - 公司于2025年10月16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 01120250033)[2] - 立案原因为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2] 重大合同事件 - 2025年3月初 公司全资子公司与杭州X公司签订《算力服务协议》 合同期限5年 预计总金额36.9亿元(含税) 预计年均营业收入约7亿元 [4] - 合同公告后 公司股票于3月5日、6日、7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 [4] - 2025年9月30日 公司公告解除上述协议 原因为市场环境及供需情况发生较大变化且协议签订以来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 [4] - 公告称 原协议尚未履行 未产生实际采购成本或资本性支出 未对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产生实质性影响 [6] - 合同终止事项使公司于9月30日收到监管函 [6]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合同终止公告引发市场哗然 公司股票在国庆中秋假期后连续两天跌停 [6] 股东减持与增持计划 - 公司第二大股东胡丹锋原计划于2025年8月减持不超过2.22%所持股份 后宣布终止该减持计划 [6] - 胡丹锋同时宣布拟增持公司股份 增持金额不少于3000万元且不超过5000万元 [6] - 2025年10月14日公告显示 控股股东海控产投与胡丹锋同步实施增持 合计斥资超9200万元 [8] - 海控产投增持560.4万股(占总股本0.28%) 增持金额4300.34万元 持股比例从13.78%提升至14.06% [8] - 胡丹锋增持645万股(占总股本0.32%) 增持金额5000万元 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8] 公司股东情况 - 公司最新股东户数超20万户 [8]
赴港上市前夕控股股东大笔减持,剑桥科技子公司电话竟指向代工厂
搜狐财经· 2025-10-16 17:41
赴港上市进程 - 公司赴港上市进程紧锣密鼓 于10月14日刊登香港联交所发行聆讯后资料集 10月9日上市申请通过聆讯 9月30日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2] 控股股东减持 - 控股股东Cambridge Industries Company Limited及其一致行动人康令科技在赴港上市关键期进行减持 减持期间为6月6日至9月5日 [3] - 控股股东CIG开曼实际减持453.07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1.69% 套现总金额2.85亿元 [3] - 一致行动人康令科技实际减持160.06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6% 套现总金额7493.79万元 [3] 子公司与代工厂关联 - 全资子公司西安剑桥科技的工商联系电话与地址 与代加工厂极众智能的联系电话及地址完全相同 [4] - 西安剑桥2018年8月成立 其成立当年的工商联系方式即与极众智能相同 [5] - 公司与极众智能及关联方极众电子存在长期业务关系 包括资产转让与委托加工 2018年交易金额2967.25万元 2019年交易金额2560万元 [6][7][8] - 极众智能既是公司客户也是供应商 2023年公司是其第四大客户和第一大供应商 极众智能对公司采购金额达1490.2万元 较2022年759.6万元几乎翻倍 [9] 信息披露不一致 - 港股招股书与A股年报问询回复中 2022年对第三大境外客户E的销售金额存在差异 港股披露为13951万元 A股披露为13954万元 [11] - 对同一客户E的信贷期披露不一致 港股招股书披露为45天 而A股问询回复中披露为30天 [11] - 公司实际控制人Gerald G Wong的履历在港股与A股招股书中存在差异 港股称其担任朗讯科技“公司副总裁” A股称其担任“光网络部副总裁” [12] - 公司官网宣称月产能超过300万台 年化产能超过3600万台 但2024年年报显示主要产品销量仅为1282.4万台(支) [13] 历史信披违规记录 - 公司曾因信息披露违规被上交所予以监管关注 2018年12月13日通过上证E互动发布与5G相关的不准确信息 导致公司股票当日涨停 [15]
退市公司,再遭处罚
上海证券报· 2025-10-16 13:13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及关联交易资金占用问题受到监管处罚并已退市 [1][6][7][8] 监管处罚事件 - 公司及相关当事人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1] - 公司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中不动产权属转移登记未完成及控股股东未归还转让款的事项 [5][6] - 江苏证监局对公司处以警告及二百万元罚款 [6] - 公司时任董事长陆宇被处以警告及五十万元罚款 时任总经理高青化被处以警告及三十万元罚款 时任财务总监潘新雷被处以警告及三十万元罚款 董事会秘书杨之豪被处以警告及二十万元罚款 [6] - 公司表示处罚预计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但会对现金流产生一定影响 [6] 关联交易与资金占用 - 公司于2023年4月27日审议通过向控股股东阳光集团购买土地使用权议案 交易总额1.70亿元 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7.07% [4] - 公司于2023年5月18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该议案并于当日签订协议 约定30日内支付全部价款1.70亿元 [5] - 公司于2023年5月18日支付1.3亿元 5月22日支付1300万元及2700万元 合计完成1.7亿元支付 [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 控股股东未完成不动产权属转移登记且未归还1.7亿元转让款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控股股东已归还全部占用资金及利息 [6] 退市过程与公司现状 - 公司股票因2023年度内控被出具否定意见及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70亿元 自2024年4月30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7] - 公司股票自2024年5月16日至2024年6月13日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 触及交易类退市情形 2024年6月13日收盘价为0.37元/股 [7] - 上交所于2024年7月3日作出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决定 公司股票于2024年7月10日终止上市暨摘牌 [8] - 公司近期累计新增收到6起法院法律文书 涉及案件金额合计约708.27万元 多为买卖合同纠纷及装饰装修合同纠纷 [8] - 公司表示所涉诉讼较多 已对产品招投标或销售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部分资产可能存在被司法冻结或拍卖的风险 [8] 公司业务背景 - 公司于1999年上市 最初主营呢绒面料生产和销售 后多次跨界投资光伏项目 [6] - 公司自2023年起陷入连续亏损状况 [6]
如意集团遭证监会立案股价跌停 多次信披违规被罚三年半亏21亿元
长江商报· 2025-10-15 16:45
公司近期事件 - 公司于10月14日晚间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1] - 受立案消息影响,公司股价在10月15日开盘跌停,报5.23元/股,跌幅达9.98% [2] - 公司表示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立案不会对生产、经营和管理造成重大影响 [1] 历史信披违规记录 - 2023年8月末,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2] - 2024年初,公司因2019年虚构采购业务,将5.94亿元资金划转至控股股东,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且未及时披露,被罚200万元,实控人邱亚夫被罚350万元并遭10年市场禁入 [2] - 2024年,公司及邱亚夫等七名人员因长期股权投资减值计提不充分、未披露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等问题被山东证监局采取监管措施 [2] - 2024年6月,公司因首次业绩预告与审计业绩差异较大,存在信披不准确问题,被出具警示函 [2] - 2025年4月,公司及邱亚夫等九名人员因业绩预告不准确、营业外收入不符合确认条件、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等问题被出具警示函,并于2025年8月提交整改报告 [3] 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亿元,同比减少32.25%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亏损9572.57万元,连续三年半累计亏损金额达21.29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净利润亏损9499.27万元,自2020年以来连续五年半累计亏损金额约为20.81亿元 [3] - 公司解释业绩亏损主要原因为计提折旧及减值等非现金支出,以及受美国关税政策、供应链转移导致消费市场需求低迷、订单未达预期 [3] 长期股权投资风险 - 公司于2021年底通过资产置换取得莱卡新材料(佛山)有限公司25.72%股权 [3] - 因莱卡新材料无法正常经营,审计机构对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保留意见 [3]
涉嫌信披违规,如意集团被立案调查
深圳商报· 2025-10-15 07:24
10月14日晚间,如意集团(002193)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10月14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 露违法违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 如意集团表示,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监管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 务。目前,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本次立案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造成重大影响。 证券代码:002193 证券简称:如意集团 公告编号:2025-029 2025 年 10 月 14 日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如意集团及其高管因多项违规被出具警示函。 山东如意毛纺服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对公告的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负连带责任。 山东如意毛纺服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10 月 14 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 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 0042025015 号),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 ...
002193,立案!
中国基金报· 2025-10-14 22:56
【导读】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如意集团立案 10月14日晚,如意集团发布公告称,于2025年10月14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042025015号),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 违规,根据《证券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 公告未披露具体因何事项导致信披违规,但回溯过往公告,如意集团存在多次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的情况。 | 公告日期 | 证券 | 标题 | | --- | --- | --- | | 2025-04-30 | 如意集团(002193.SZ) | 如意集团:关于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行政监 | | | | 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 | | 2024-06-29 | 如意集团(002193.SZ) | 如意集团:关于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管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行政监 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 | | 2024-02-08 | 如意集团(002193.SZ) | 如意集团:关于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管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行政监 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 | 最近的一次是今年4月30日,彼时如意集团发布公告称,收到山 ...
证监会、最高院联动出手保护投资者!另多家公司财务造假事实曝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6:50
监管政策动向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公司法》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提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时,董事及高管应退回超额薪酬或股权,并规定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财务资助行为可被认定为无效[1][3] - 中国证监会与财政部就《证券期货违法行为吹哨人奖励工作规定》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对吹哨人按罚没款金额的3%给予奖励,每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同时规定了对提供虚假信息的吹哨人的惩治措施[1][3] 上市公司信披违规案例 - ST天圣因2017年和2018年年度报告存在财务指标虚假记载及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15日起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4] - 南新制药因涉嫌年报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公告后两个交易日内股价累计下跌超过30%[5] - 科净源全资子公司违规对外提供担保1.5亿元且未及时披露,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相关担保已于2024年3月31日前全部解除[6] - 白银有色因在2019年至2024年年度报告中未披露30亿元理财产品的具体情况,导致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遗漏,被责令改正、警告并处以400万元罚款[7] - 海南华铁公告终止2025年3月签订的含税36.9亿元算力服务协议,因协议未产生实际采购或交付,引发监管关注,消息公布后股价连续跌停,累计跌幅达20%,第三个交易日开盘价7.06元,较前日下跌9.9%,换手率高达23%[8] 投资者索赔初步条件 - ST天圣潜在索赔区间为2018年4月23日至2025年1月8日期间买入,并在2025年1月9日及之后卖出或持有的投资者[9] - 南新制药潜在索赔条件为部分在2025年9月30日及之前买入,并在2025年10月1日及之后卖出或持有的投资者[9] - 科净源潜在索赔区间为2023年12月8日至2024年4月29日期间买入,并在2024年4月30日及之后卖出或持有的投资者[9] - 白银有色潜在索赔区间为2020年4月30日至2025年9月10日期间买入,并在2025年9月11日及之后卖出或持有的投资者[9] - 海南华铁潜在索赔区间为2025年3月5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买入,并在2025年9月30日及之后卖出或持有的投资者[9]
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内蒙古证监局警示函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14 03:12
核心事件概述 - 公司于2025年10月13日收到内蒙古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 [1] 违规行为详情 - 2019年2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公司子公司包钢集团节能环保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为关联方内蒙古包瀜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代发人员工资、福利费、保险费等,累计金额达894.85万元 [1] - 其中,公司于2021年6月自控股股东处收购该子公司后,仍发生相关费用共计587.61万元 [1] - 上述行为构成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且公司未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关联方已全部归还上述代发款项共计894.85万元 [1] 监管措施与要求 - 内蒙古证监局决定对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将此行为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2] - 公司需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向内蒙古证监局报送书面报告 [2] 公司回应与整改 - 公司高度重视警示函所指出的问题,将认真汲取教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内部管理 [2] - 公司承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并将在规定期限内报送书面报告 [2] - 本次行政监管措施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 [3]
上交所出手!A股热门股,突发!
证券时报· 2025-10-13 22:15
监管处罚事件 - 公司收到内蒙古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涉及资金被关联方占用及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 2019年2月至2024年12月,子公司为控股股东下属公司发放人员工资等费用共计894.85万元 [5] - 子公司于2021年6月被收购后,仍发生相关垫付费用共计587.61万元,截至2024年底关联方已全部归还垫付款项894.85万元 [5] 监管措施与公司回应 - 内蒙古证监局决定对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5] - 此前上交所已于10月10日对公司及关联方予以监管警示,要求对违规事项进行整改并排查合规隐患 [5][6] - 公司公告称高度重视问题并将加强内部管理和信息披露,本次行政监管措施不影响公司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 [8] 市场表现 - 10月13日,在稀土板块大涨背景下,公司股价涨停,成交额约215亿元,位居沪深两市当日个股成交额首位 [8]
稀土龙头股,收警示函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3 21:36
监管处罚事件 - 公司收到内蒙古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 [1] - 违规行为发生在2019年2月至2024年12月期间 [1] - 违规内容为子公司包钢集团节能环保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为关联方内蒙古包瀜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代发人员工资、福利费、保险费等共计894.85万元 [1] 违规性质与处理 - 上述行为构成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1] - 公司未就该事项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关联方已全部归还894.85万元代发款项 [1] - 监管措施为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1] 公司回应 - 公司高度重视问题并将加强内部管理和信息披露 [1] - 公司表示本次行政监管措施不会影响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 [1] - 公司承诺将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市场表现 - 公告当日公司股价涨停 [1] - 当日成交额超过214亿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