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成都市深入实施“立园满园”行动 加快把农业打造成为现代化大产业
人民日报· 2025-06-24 05:48
产业园区发展概况 - 成都市累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2024年9个重点园区产值达405亿元、营业总收入超过442亿元,带动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540 1亿元 [1] - 成都市粮食产量234 56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0亿元 [2] 产业集聚与升级 - 成都市全域布局"一带十五园百片"粮油产业园,优先发展9个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园,带动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特色水果、生猪畜禽四大支柱产业全链升级 [2] - 成都市培育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996个,药用川芎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5%,姬菇产量产值全国第一 [2] - 成都市建成全国首个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库,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在调味品等领域居全国第一方阵 [2] 企业培育与招商 - 成都市策划包装3000万元以上园区重大项目26个,引进强链补链延链关键项目37个,打造中国川菜产业城、"一带一路"农副产品供应链中心等产业地标 [3] - 成都市引育"镇园之宝"26家,净增上规上限企业58家,计划形成"30家镇园之宝+5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50家省级龙头企业+200家市级龙头企业"梯队 [3]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 - 成都市园区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98%,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8% [4] - 成都市建成天府数字农旅产业园和智慧农(牧、渔)场200个,全球首座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在蓉投运 [4][5] 政策与金融服务 - 成都市将园区内符合条件的主体纳入"农贷通"白名单,实行"见推即批、见贷即保"政策 [5] - 成都市创新农业生产设施、设施农用地抵押融资政策,推动产业用地"清低清闲",逐步实现"一园区、一基金" [5]
奥登·沙亚赫梅达娃:哈中农业合作为何“全面开花”?
中国新闻网· 2025-06-17 08:44
中哈农业合作基础 - 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土地和水资源 中国具备先进农业技术和经验 形成资源与技术互补性 [2] - 两国政府高度支持农业合作 哈方提供原材料 中方提供技术和投资 推动高附加值联合项目 [2] - 历史经贸文化农业等多领域密切交流 为合作奠定情感与信任基础 [2] 合作平台与成果 - 建立中哈粮油作物生产科技示范园 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 中哈作物绿色生产联合实验室等平台 [4] - 2018年启动示范园项目 试验12大类49个品种 筛选出表现优良的马铃薯春油菜春小麦品种 [4] - 联合培育小麦品种XN10和XN12 较当地品种亩产增加37.5公斤 增产25% 等待审定推广 [5] 畜牧业与人才培养 - 建立中哈畜牧科技示范园 聚焦饲料基地建设与饲养配方优化 改善动物饲料质量 [7] - 计划提高奶牛繁殖率 开展新品种遗传改良 提升哈萨克斯坦北部牛奶产量与品质 [7] - 开展硕士研究生双学位项目 覆盖畜牧学农艺学水利学等领域 加强人才国际化培养 [7] 未来合作方向 - 数字农业领域推进智能监测系统 预计单产提升15% 保障粮食安全 [8] - 跨境电商领域打造特色农产品平台 扩大优质农产品贸易规模 [8] - 碳汇农业领域开展盐碱地改良技术示范 创造生态与经济效益 [8] - 生物技术领域突破抗旱育种瓶颈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应对气候变化 [9]
瓶窑西瓜拿下省金奖
杭州日报· 2025-06-13 14:44
公司分析 - 良益农业选送的"京嘉301"西瓜凭借"早熟高产、耐寒抗逆、酥脆高糖"三大特质获得"2025浙江好西瓜"金奖 [3] - "京嘉301"西瓜是与农科院专家合作研发,专门针对江浙地区消费者偏好进行调整的品种 [3] - 公司采用独特的"起垄栽培"技术,提高根系透气性并精准控制水肥,确保西瓜品质稳定 [3] - 公司应用"BLOF生态和谐型种植技术",使用氨基酸等有机养分替代化肥,减少能量消耗并提升西瓜甜度和风味 [3] - 通过改良土壤提供精准矿物质营养供给,"京嘉301"亩产量稳定达到6000斤,部分地块突破8000斤 [3] 行业分析 - 瓶窑镇现代农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跃迁,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4] - 瓶窑镇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数字农业建设,已创建省级未来农场2家、数字牧场2家、数字农业工厂3家 [4] - 下一步瓶窑镇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产业链条,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 [4]
富邦股份分析师会议-20250612
洞见研报· 2025-06-12 23: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富邦股份展开调研,该公司在化肥及农业科技领域发展,2024年业绩良好营收和利润双升,未来将聚焦农业绿色发展,推进产品升级、技术融合、市场拓展等战略,提升全球竞争力 [2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富邦股份,所属化肥行业,接待时间为2025年6月12日,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总经理王仁宗等 [16]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通过全景网路演互动平台参加2025年湖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接待对象类型为其它 [19]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公司建立完善研发创新保障机制,保持投入强度、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优化成果转化路径,在现代农业布局相关研究形成完整链条 [23] - **助剂业务**:2024年助剂业务质效双增,营收90247.01万元同比增长9.35%,未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完善全球一体化运营体系,国内依托模式推动业务,海外深耕重点地区开拓新兴市场 [23][25] - **数字与生物“双引擎”技术融合**:依托载体和科研平台,聚焦“水肥药耦合 + 数字技术”路径,推出新产品打造综合解决方案,构建配套服务模式 [25] - **商业模式优化**:推行“1 + X”战略营销模式,以核心客户为支点带动多渠道协同,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方案,推动全球化布局 [26] - **生物农业领域**:依托载体和平台,加强应用场景打造与探索,在研发、团队建设、项目建设方面发力,计划未来3 - 5年实现化学氮肥50%替代 [27][28] - **地域布局与海外业务规划**:加大亚洲、欧洲、非洲及前独联体地区市场深耕,2025年欧洲聚焦技术创新引进人才,非洲深化本土化战略建设物流基地,东盟及前独联体推进一体化解决方案布局组建销售团队 [28][29] - **“一带一路”业务**:业务覆盖沿线部分国家,2024年海外业绩提升,输出多种产品和服务,秉承使命推动全球农业现代化转型 [31] - **市值管理与并购**:若有股票回购计划将履行流程披露信息,推进外延式发展战略,围绕农化助剂与特种肥料、现代农业板块并购,遵循相关原则确保协同发展 [32][33] - **2025年业绩与规划**:一季度业绩下降因春节假期和原料价格影响属短期波动,2025年围绕战略目标推进产品升级、聚焦“降本增产”、深化“走出去”战略 [34][35] - **分红策略**:2025年完成2024年度权益分派,以289057018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股利0.70元含税,无中期分红安排 [37] - **海外业务风险**:欧非业务采购销售以当地币种结算外汇交易风险小,存在外币折算风险 [38] - **品牌建设**:市值受多因素影响,重视市值管理,参与行业博览会提升价值认同推动市值与竞争力匹配 [38] - **智慧农业场景落地**:以“数字 + 生物”技术为核心,结合差异化路径打造方案,借助产学研模式布置验证示范试验 [39] - **农业产业升级战略布局**:农化助剂与特种肥料聚焦综合服务模式布局产品系列,生物农业以核心技术布局多领域建立全链条研发体系,数字农业以核心战略布局多领域提供全流程服务 [40] - **政策应对**:项目拓展围绕战略目标贯彻农业绿色发展战略,技术创新优化“生物 + 数字”体系,借助产学研开展示范把握机遇 [42] - **在手订单与产能利用**:在手订单及产能利用情况正常,具体产能利用查阅2025年4月23日披露的《2024年年度报告》 [42] - **数字农业配套服务**:引进先进设备提升种植链效率,在数字化测土配肥等领域优势突出,布局“土壤检测&土壤大数据 + CMA + AI”等服务,建立示范基地推广设备,推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应用 [42][44] - **数字农业业务布局与战略**:聚焦现代农业生态布局业务,2024年构建全产业链闭环营收20660.71万元同比增长169.05%,未来深化创新模式、优化定制化服务、推动绿色转型,为企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44][45] - **2024年度经营状况**:2024年整体营收123507.48万元同比上升17.79%,境内营收67331.80万元同比增长19.21%,境外营收56175.68万元同比增长16.13%,净利润等指标上升,境外营收占比45.48%,未来深化全球布局提升价值 [45][46]
富邦科技(300387) - 300387富邦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2
2025-06-12 17:24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 年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收入 123,507.48 万元,同比上升 17.79% [15] - 2024 年境内实现营业收入 67,331.80 万元,同比增长 19.21%;境外实现营业收入 56,175.68 万元,同比增长 16.13%,占整体营收的比例为 45.48% [15] - 2024 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9,359.03 万元,同比上升 30.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8,791.52 万元,同比上升 23.91% [15] - 2024 年公司助剂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90,247.01 万元,同比增长 9.35% [3] - 2024 年公司现代农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0,660.71 万元,同比增长 169.05% [15]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建立完善研发创新保障机制,保持研发投入强度,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优化成果转化路径 [2] - 聚焦“水肥药耦合 + 数字技术”差异化路径,推出新一代现代农业产品,打造综合解决方案 [3] - 整合销售、市场与研发资源,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深耕微生物菌剂等领域,探索高效研发新模式 [5] 业务发展规划 助剂业务 -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完善全球一体化运营体系,国内依托现有资源和模式抢占市场份额,海外深耕重点地区并开拓新兴市场 [3] 数字与生物“双引擎”融合 - 依托载体和科研平台,聚焦差异化路径,推出新产品,构建配套服务模式 [3] 营销模式 - 推行“1 + X”战略营销模式,以核心客户为支点,带动多渠道协同发展,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5] 农业微生物产业 - 加强应用场景打造与探索,聚焦业务生态建设,在研发、团队建设、项目建设方面发力,计划未来 3 - 5 年实现化学氮肥 50%的替代 [5] 地域布局 - 加大对亚洲、欧洲、非洲及前独联体地区市场深耕力度,2025 年欧洲聚焦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非洲深化本土化战略和物流基地建设,东盟及前独联体推进一体化解决方案布局并组建销售团队 [6] 战略目标与使命 - 秉承用生物与数字技术赋能全球农业的使命,聚焦“生物技术 + 数字技术”双轮驱动全球农业现代化转型,围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回报社会”战略目标,贯彻农业绿色发展战略 [7] 市值管理与并购 - 若有股票回购计划将履行流程和披露职责,推进外延式发展战略,围绕两大业务板块开展并购,遵循相关原则确保协同发展 [7][8] 分红与财务相关 - 2025 年 5 月完成 2024 年度权益分派,以 289,057,018 股为基数,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0.70 元(含税),总计派发现金股利 20,233,991.26 元(含税),目前尚无中期分红安排 [10] 风险与应对 - 欧非业务采购及销售以当地币种结算,外汇交易风险较小,但存在外币折算风险 [13] - 对各资产组对应的商誉于每年度结束时进行减值测试,确定是否减值 [10] 智慧农业与数字农业 智慧农业落地 - 以“数字 + 生物”技术为核心,结合差异化路径打造解决方案,借助产学研模式布置验证示范试验 [11] 数字农业配套服务 - 包括“土壤检测&土壤大数据 + CMA + AI”“水的精准灌溉 + AI”“产量预估 AI”等,建立示范基地,推广智能设备,推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应用 [13][14] 数字农业业务布局 - 深化“水肥药耦合 + 数字技术”创新模式,升级智能化精准调控系统,优化定制化服务,推动产品绿色转型 [15] 政策响应与机遇把握 - 围绕国家农业战略布局,在项目拓展和技术创新方面调整优化,借助关键节点推动公司全面升级 [12]
海安以“工业思维”拓宽共富路
新华日报· 2025-06-11 07:52
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 - 海安人均住户存款20万元,稳居全省县(市、区)前三 [1] - 海安以"工业思维"促进共富,坚持"产业+就业"双轮驱动,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的共富名片 [1] - 去年"一只蛋"产业链总产值逾百亿元,带动10万多农户增收 [3] 农业产业链发展 - 海安是"中国禽蛋之乡",全年饲养家禽量4000万羽,蛋鸡规模养殖比重超99%,年产蛋24万吨 [2] - 从蛋清中提取蛋黄球蛋白粉、溶菌酶等,应用于医疗、化工、美容等领域,全自动设备每小时加工鸡蛋16万枚 [3] - 围绕"一粒米、一滴油、一根丝、一群鱼"等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去年"富民链群"总产值近500亿元 [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鑫缘茧丝绸集团研发世界首创"生物型接骨空心螺钉",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 [4] - 工厂化全龄饲料养蚕技术实现"全年养蚕",预计每户蚕农每年可增加收入近1万元 [4] - 海安以卫星遥感、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赋能农业生产,56万亩农田接入卫星巡田系统,亩均增产30斤、节约成本100元 [5] 就业与民生保障 - 海安已建成19个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2640名就业困难人员就近上岗 [6] - 建筑业从业人数保持在10万人以上,去年全市建筑业贷款余额超130亿元,职工分配总额超300亿元 [6] - 打造多样化"就业平台+"模式,促1.8万名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6] 文化与社会事业 - 遍布城乡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每年举办924场"万里千家"惠民文艺演出、231场四季村晚 [7] - 《滨江警事》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舞蹈《青墩玉影》入选"荷花奖"终评 [7] - 创成南通首家三甲中医院,建设全国首个卒中减残先行先试区 [6]
抖音月销破百万件!食品行业闯出一匹新“黑马”
搜狐财经· 2025-06-09 14:01
行业趋势 - 兴趣电商成为农产品销售新渠道,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展示种植过程建立消费者信任,销量可达传统货架电商的5-6倍[8][13] - 抖音电商构建"数字新基建+产业带升级"双轮驱动模式,通过算法匹配消费人群并提供运营支持,助农商家年增长63%[19][27] - 区域农产品通过"品质地标-消费认知-品牌共建"路径实现品牌化,典型案例包括赣州脐橙、五常大米等[28] 公司运营 - 八珍果乡官方旗舰店日销桂圆20000件,618大促期间销量较平日增长30%,省外订单占比达80%[2][21][23] - 采用数据驱动运营策略,收集消费者偏好优化包装规格(3斤/5斤装)和物流选择,库存压力显著降低[16][17] - 线上线下销售比例约为7:3,重点投入线上渠道拓展全国市场[14][15] 产品表现 - 高州桂圆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内容营销展示古法烘焙工艺和果园实景,实现品牌溢价[23][24] - 开发深加工产品如桂圆蜜提升附加值,月销量突破100万件[10][19] - 借助平台流量扶持和"真折扣"活动,日销售额突破10万元[21][23] 平台支持 - 抖音电商提供"店小二"一对一帮扶,包含流量倾斜、教学视频和市场分析资料包[16][19] - 推出"山货上头条"等专项计划,过去一年售出农特产品71亿单,孵化超3.3个百万级农货商家[27][29] - 举办"618端午市集"等线下活动,打造"内容场+交易场+品牌场"生态[27][29]
雨润苍洱,智绘农图:拼多多助力数字农业创新训练营以深耕农研初心
中国新闻网· 2025-06-05 11:23
数字农业创新训练营概况 - 2025年数字农业创新训练营在大理举办,主题为"利用新兴技术和数字公共基础设施促进可持续农业粮食体系",吸引了来自8个国家的18位青年农业创业者参与[1] - 训练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浙江大学和拼多多联合主办,包含理论课程、实地考察和中外互动分享,旨在推动全球粮食体系向"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目标迈进[1] - 活动促进跨国农业科技交流,青年创客深入大理乡村与农户对话,拓展全球农业合作视野[1] 拼多多的农业战略与成果 - 公司通过"全球农创客大赛"和"全国科技小院大赛"等项目持续投入农业创新,自2019年起已支持四届全球大赛和两届全国大赛[5] - 全球农创客大赛累计发掘或孵化600个青年农业创业项目,覆盖75个国家;全国科技小院大赛带动约1500名农学研究生参与乡村振兴[5] - 公司将商业平台优势转化为农业发展动能,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打造助力农业科技成果落地,为全球小农户绿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2] 国际合作与经验分享 - 中国农业技术成果受国际关注,肯尼亚农创客称赞中国肥水一体化种植模式值得非洲推广,巴基斯坦青年肯定中国农业机械化和生产效率提升经验[3] - 中国农产品通过数字平台打开全球市场,肯尼亚农创客提到中国鱼类产品在当地极具价格竞争力[4] - 联合国专家指出中国愿意分享农业数据收集技术,数字模式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5] 青年创客的实践反馈 - 肯尼亚农创客表示类似拼多多的平台能降低农业创业试错成本,增强发展信心[3] - 德国工作的巴基斯坦青年观察到中国科技深刻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3] - 各国青年通过实地考察沃柑基地、阳光玫瑰基地等,学习中国先进种植技术[3]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
科技日报· 2025-06-04 16:23
行业科技创新 - 科技育苗技术使蔬菜秧苗成活率超95% 显著高于传统靠天吃饭模式[2] - 全自动播种机实现精准播种 日播种量达5000盘 是传统人工播种效率的4倍以上[2] - 智能化滴灌系统实现水肥精准控制 虫情测报灯自动诱捕识别害虫 减少农药使用量[4] 生产效率提升 - 科学管护使毛节瓜亩产量从5000斤提升至6000斤 增幅达20%[5] - 标准化作业使蔬菜品质提升 价格提高 农户收入增加5%[5] - 年培育优质蔬菜种苗超300万株 年产值超90万元[3] 市场拓展与供应链 - 每日约2000吨优质蔬菜通过冷链物流运往粤港澳大湾区[7] - 蔬菜订单延伸至梧州 肇庆等地 辐射贺州三县两区[3] - 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消费者可通过二维码查询种植全过程信息[7] 标准化与产学研合作 - 编制广西首个供港蔬菜企业标准和8项生产技术标准[6][7] - 与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 推广8项育种新技术 选育20多个市场热销品种[6] - 建立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和供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
从“靠天收”到“数字耕” 科技根系深植黑土地
新浪财经· 2025-05-29 11:08
数字农业转型 - 黑龙江省春耕生产基本结束,工作重心转入田间管理阶段,农民通过手机、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数字耕" [1] - 黑龙江省将数字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核心引擎,出台《黑龙江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构建1个数据中心、2个支撑环境、16个云平台及n业务子系统的农业大数据体系 [1] - 省级农机智慧调度系统覆盖智能监测终端10.82万台,智慧植保系统注册用户超30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接入企业3560家 [1] 北大荒集团数字化实践 - 北大荒集团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开发农业综合管理平台,实现10个业务系统的全链条数字化 [1] - 自主研发的"北大荒农服APP"整合十项农事服务功能,2024年线上贷款规模达200亿元 [1] - 在集贤县双山村推行"土地托管"模式,让分散耕地连成智慧农场,小农户成为现代农业合作伙伴 [2] 智能农业技术应用 - 七台河勃利县玉米示范田使用卫星遥感实时监测墒情,滴灌系统按需浇水供肥,实现"指尖种田" [2] - 佳木斯郊区示范田采用气力式播种机,播种精度显著提高,播种速度每小时提升6公里 [2] - 依兰县辉隆合作社将物化成本保险升级为完全成本保险,预计保险面积突破100万亩 [2] 农产品多元化发展 - 黑龙江农产品种类持续增多,出现桦树汁饮品、小白鱼预制菜等加工农产品,从"种植粮食"转向"培育产业链" [3] - 2024年黑龙江粮食产量突破1600亿斤,实现"二十一连丰",连续15年居全国首位 [3] 行业发展挑战与对策 - 面临农机通信标准不统一、算力成本高、小农户数字化应用不足等问题 [3] - 推动农业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探索算力基础设施免费使用模式,计划将智能农机补贴比例提高至3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