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

搜索文档
东北虎豹数量增长、沙漠变绿洲……科技助力 生态蜕变尽显“智慧”底色
央视网· 2025-06-29 16:48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成效 - 2017年整合19个自然保护地设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规划面积1 4万平方公里 成为我国东北虎豹历史天然分布区和唯一具有野生定居种群及繁殖家族的区域[1] - 园区内东北虎数量从2017年27只增至70只 东北豹从42只增至80只 发现8个东北虎繁殖家族和10个东北豹繁殖家族 幼崽繁殖成功率显著提升[3] - 主要猎物梅花鹿 野猪 狍子等有蹄类动物种群数量较试点之初增长超一倍 栖息地面积覆盖公园80%以上[3] 生态保护措施与监测体系 - 实施清山清套 打击偷猎盗猎 关停矿业权 修复栖息地 生态补偿 跨境保护等举措[3] - 建成覆盖近万平方公里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 部署3万台红外相机 采集6500万条数据 监测东北豹3 4万次 发布动物预警1 2万条[5] - 未来将强化科技保护 完善监测体系 防控疫病 优化产业布局 推进跨国保护合作[7] 青土湖生态治理成果 - 通过沙化土地治理108万亩 固定流沙14 3万亩 人工造林17 1万亩 生态输水4 56亿立方米等措施 实现从干涸荒漠到碧波绿洲的转变[8][15] - 采用无人机飞播技术 5 29万亩飞播任务一周完成 自主研发第四代草沙障铺设机效率提升300% 网格精度达5厘米[18][20] - 建立智慧监测平台实时监控病虫害 林地面积及火灾预警 形成"草方格+科技治沙"新模式[20][22]
文旅消费掀热潮,北川大熊猫文旅消费季正式开幕
央视网· 2025-06-28 18:07
文旅活动概况 - 北川大熊猫文旅消费季活动于6月28日启动,持续至8月31日,主会场北川大熊猫动植物园同日开园迎客 [1][3] - 活动以"熊猫家园 云境北川 安逸消费"为主题,融合熊猫IP、禹羌文化和低空经济,推出8项主体活动及4条精品旅游线路 [6][8] - 活动集结县内企业和景区联动,包括九皇山、药王谷等,打造"低空观光+熊猫IP+禹羌文化"特色消费场景 [13] 消费促进措施 - 推出惠民政策:A级景区门票五折、大熊猫动植物园五折、九皇山首入门票全免、非遗文创购物8折优惠 [11] - 发放"北川安逸消费一卡通",游客可凭卡享受餐饮、住宿等消费折扣,部分游客单次行程节省近百元 [11][13][15] - 通过低空经济消费节、非遗展演、万人萨朗篝火等项目提升游客消费体验,人均消费较预算降低50% [15] 生态与文旅融合 - 北川地处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依托生态本底发展文旅产业,园区内大熊猫"网网""升谊"成为核心吸引力 [3][8][16] - 注重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监管,推广绿色出行和低碳旅游,强化游客生态保护意识 [16][17][19] - 活动通过沉浸式场景激活文化资源,推动"生态观光+研学体验"产品矩阵建设,促进文旅产业链延伸 [10][19] 县域经济影响 - 活动以文旅消费为支点,探索"文旅融合驱动县域经济"路径,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 [15][19] - 联动通用机场资源,开通"云端漫步·空中画廊"航线,提供城景俯瞰、辛夷花海观赏等差异化体验 [13][15] - 通过非遗展示、美食周、购物月等活动提升全域旅游立体度,强化"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特色节点"定位 [8][10]
在逐“绿”前行中厚植发展“底色” 大美中国舒展壮阔生态画卷
央视网· 2025-06-27 16:50
河北沧州南大港湿地生态保护 - 南大港湿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吸引2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罕见现身[1] - 东方白鹳对环境要求苛刻 选择该湿地主要因浅水环境 食物充足和生态良好[3] - 湿地采用14个AI监测设备(含3处声纹装置和11个高清摄像头)实时追踪候鸟迁徙 鸟类识别种类从570种增至640种仅用几分钟[5] - 当地实施为期两年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工程 预计8月底竣工 将打造更安全的鸟类迁徙补给站[7] 江西九江青头潜鸭保护成果 - 九江青栖湖湿地保护区成功孵化32只青头潜鸭幼鸟 创历史新高 该物种全球仅存2000余只[8] - 当地通过搭建浮岛 栽植芦苇等措施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为青头潜鸭提供优质栖息繁殖条件[10] 湖北神农架生态保护成效 - 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1.12% 生物多样性指数保持稳定[13] - 保护区呈现群山滴翠 云雾缭绕的生态景观 植被生长旺盛[11]
以“景”促业兴、引“客”助增收 青山绿水间畅享“生态游”
央视网· 2025-06-27 12:11
新疆赛里木湖旅游发展 - 赛里木湖环湖分布130多万亩天然草原,2012年起实施禁牧后草场植被逐步恢复,入湖水质持续改善[3] - 生态环境改善使赛里木湖成为新疆热门旅游目的地,带动当地各族群众增收[3] 黄河壶口瀑布旅游特色 - 6-9月丰水期出现"壶底生烟"景观,水流激起的雾气形成独特奇观[4] - 近年生态环境改善使水质转清,丰水期还可观赏"金流飞瀑""黄瀑升空"等景象[6] 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 - 作为中国首批国家公园,拥有同纬度最完整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7] - 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管体系,采用网格化巡护和无人机技术维护生态安全[9] 南京玄武湖荷花产业 - 荷花种植面积达500亩,主打品种"玄武红莲"花期持续6月上旬至9月中下旬[12] - 2023年底建成830米赏荷栈道,成为新晋打卡点,同步展示30多个睡莲品种[10][12]
主动服务全省大局 贡献更多焦作力量——访焦作市委书记李亦博
河南日报· 2025-06-26 15:00
工业发展战略 -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提升新材料、绿色食品、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水平 [1] - 加快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布局氢能等未来产业 [1]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 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 - 壮大怀药、新茶饮等县域富民产业,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1] 文旅融合发展 -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1] - 塑造黄河文化、太极文化等"文化标识",加快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 [1] 生态保护与治理 - 加强黄(沁)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段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 [1] - 实施海河源头综合治理等项目,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1] 民生保障与基层治理 - 持续保障改善民生,突出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 [1] - 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1]
溯源宁远河上游——毛拉洞水库:碧水藏深谷 清流润万家
海南日报· 2025-06-26 10:26
水库概况 - 毛拉洞水库位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宁远河上游,整体库区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范围内 [3][5] - 水库2006年建成,水质清澈,2025年第一、二季度检测均值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限值 [5] - 库区森林覆盖率高,拥有桫椤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态环境无污染 [4][5] 供水功能 - 水库通过新政净水厂向保亭12个乡镇及景区供水,覆盖人口约13万人 [7] - 水库水源通过动力自流抵达水厂,相比保亭河原水处理流程简化近40% [7] - 居民反馈水质改善显著,烧水壶水垢减少,饮用水口感提升 [8] 生态与社会价值 - 水库建成涉及毛胆村约500名村民搬迁,原村落现为水库淹没区 [6] - 库区设立一级和二级水源保护区,生态护林员每日巡查杜绝污染 [7][8] - 水库串联热带雨林生态资源与民生供水,成为保亭十万居民的生命水源 [8]
象山韭山列岛迎来首批中华凤头燕鸥“外籍观察官”
中国环境报· 2025-06-26 09:23
中华凤头燕鸥保护现状 - 中华凤头燕鸥是极度濒危珍稀鸟类 全球种群数量曾不足50只 目前回升至约200只 [1][4] - 韭山列岛保护区成功孕育出占全球80%的中华凤头燕鸥雏鸟 成为该物种最安全的避风港之一 [3][4] - 该物种一度被认为灭绝 2000年在马祖列岛被重新发现 因独特黑色羽冠和复杂迁徙路线被称为"神话之鸟" [1] 保护区工作进展 - 保护区首次面向全球招募4名外籍观察官 旨在提升全球关注度并吸引年轻人参与生态保护 [1][4] - 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为中华凤头燕鸥搭建专属家园 长期坚守陪伴鸟类度过关键生命季节 [3][4] - 观察官需从数千只燕鸥群中辨识中华凤头燕鸥 记录其各项情况 学习区分其与大分头燕鸥的差异 [3] 国际合作与影响 - 外籍观察官来自多国背景 包括美国出生的叙利亚籍宁波诺丁汉大学博士生 [1] - 活动通过多元化视角增强保护工作国际影响力 观察官对保护区成就表示高度敬佩 [3][4] - 保护区希望借此推动更多人参与生态保护 续写"神话之鸟"生存新篇章 [4]
第一观察丨领悟总书记抓土地工作的系统思维
新华社· 2025-06-25 21:08
土地资源保护与系统治理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土地观",强调土地资源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多功能性,将生态保护、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 [3] - 我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凸显耕地保护的极端重要性 [3] - 耕地保护需要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 [3][4] 土地资源类型与功能 - 森林被定位为"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强调其多功能联动价值 [5] - 草原是地球的"皮肤",具有基础性生态作用,破坏后修复困难 [6] - 湿地是"地球之肾",开发应以生态保护为主,贵在原生态 [6] - 沙地治理是滚石上山的过程,需要持续努力防止反复 [6] - 5亿亩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6] 土地资源利用原则 - 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6] - 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田则田、宜湿则湿、宜沙则沙,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7] - 土地要素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需要兼顾科学保护和高效利用 [7] 系统治理与生态保护 -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需要统一保护、统一修复 [4] - 土地保护与生态保护统筹推进,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的美丽国土 [5] - 各类土地资源都承载着独特而不可或缺的生态功能与资源价值 [5]
从“一滴水”到“一片绿” 10年,青山村再出发
每日商报· 2025-06-25 10:52
青山村龙坞水库 10年前,青山村还是余杭区黄湖镇一个最偏远、村集体最薄弱的一个村。 龙坞水库水源地保护试点启动后,这"一滴水"带来了"一片绿",从"生态修复"到"生物多样性保 护",为青山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生态红利"—— 吸引青山自然学校、融设计图书馆等40余家生态产业,120余位国内外青年人才来到乡村创新创 业,去年访客数增长至近10万人次,今年1-5月游客数同比增加50%,村集体经济收入这几年保持60%以 上持续增长。 6月24日,"两山"理念二十载·共富共美项目发布暨"西湖智库"生态文明实践站三年行动启动,这 次,青山村再出发。 从青山村到全村域 黄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林伟表示,目前,青山村已基本形成绿水青山孕育生态产业、生态产业 带动强村富民、强村富民反哺绿水青山的村内生态保护补偿正向闭环。 看到10年的蜕变,周林伟很感慨,"过去10年,我们在生态保护上做了一些探索,也获得了比较好 的成效。当然,我们也面临了很多挑战和问题,比如,生态系统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除了水源,还有 农田、山林、湖泊、草地、湿地等,现在生态保护关注度越来越高,不仅是社会组织,还受到全社会的 关注,同时,'受益者付费'的渠道多 ...
守护候鸟 绘就和谐共生画卷
人民日报· 2025-06-25 05:43
候鸟保护现状 - 我国是全球候鸟跨境迁徙的重要通道,全球九大候鸟迁飞通道中有4条途经我国 [1] - 近年来我国明确了1140处候鸟迁飞通道重要栖息地,认定58处国家重要湿地,构建起候鸟迁飞通道保护网络 [1] - 广东海丰国际重要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广东海丰湿地保护成效 - 野生鸟类种群数量从1998年的72种上升到目前的273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5种 [3] - 黑脸琵鹭数量达451只,创历史新高 [3] - 2025年监测到8只黑鹳和209只东方白鹳,刷新保护区监测最高数量 [2] - 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彩鹮5只 [2] 山东黄河口湿地保护成果 - 2025年首只人工孵化朱鹮幼鸟诞生,体重60.99克 [4] - 2024年繁殖季成功孵化20只朱鹮幼鸟,2025年产下首批3枚卵 [4] - 东方白鹳2025年成功繁殖233巢、孵化536只幼鸟,创历史新高 [5] - 鸟类种类由建区之初的187种增至374种 [6] 辽宁鸭绿江口湿地保护措施 - 2025年春季观测周期内记录到36种水鸟,总数量超过16万只 [9] - 开展候鸟卫星追踪工作,为全球候鸟迁飞区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9] - 2023年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0] 保护技术应用 - 广东海丰湿地使用8台高清视频设备24小时监测,并探索人工智能技术 [3] - 山东黄河口建成"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体系,开发东方白鹳繁殖行为识别技术 [6] - 辽宁鸭绿江口联合科研机构开展候鸟卫星追踪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