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镇江多部门联合开展“清网”专项整治
镇江日报· 2025-10-15 07:57
联合执法行动概述 -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联合多部门在苏南运河沿岸水域开展私设渔具渔网专项清理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并消除航道安全隐患[1] - 行动共出动执法艇2艘、快艇1艘,收缴地笼等非法渔具10余套[1] 执法策略与执行 - 联合执法组采取水陆协同、突击巡查的方式对苏南运河及汊河水域进行拉网式排查[1] - 交通执法人员实施航道交通管控并进行禁渔政策宣传,渔政执法人员重点清除水下网具[1] - 经过数小时密集巡查,清除10余套隐蔽地笼网具,扫除了航道水下障碍[1] 非法捕捞的背景与影响 - 苏南运河谏壁段临近长江口门,潮汐影响使江鱼江虾进入内河航道,导致沿岸私设网具捕捞行为[1] - 布设地笼等非法渔具属于无证捕捞行为,并对苏南运河航运安全构成威胁[1] 未来规划与目标 - 市交通执法支队将持续强化与渔政、城管、海事等多部门协作,依托“党建引领+清风执法”机制[2] - 通过常态化巡查、普法宣传和联合整治推动“三无船舶”动态清零,助力运河生态与航运安全双提升[2]
设立4周年 来看看这座生物多样性“宝库”的生态答卷
新华社· 2025-10-14 16:28
林木藤蔓恣意生长 新物种接连亮相 生物多样性在这座"宝库"中蓬勃绽放 初步统计 园内4367种高等植物扎堆生长 651种野生脊椎动物在此安营扎寨 海南长臂猿等成为公园的"顶流"IP 生活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的海南长臂猿一家。新华社发 海南成立国家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举全省之力打造中国国家公园建设海南样板 27个单位和10个市县政府携手加入保护队伍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的"老茎生花"。新华社发 今年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设立第四年 历经多年精心保护 "最新版"的它如今是啥模样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的"独木成林"。新华社发 它的"生态版图"约4269平方公里 是我国连片面积最大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 也是热带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宝库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护林员与"大板根"合影。新华社发 生活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的坡鹿。新华社发 创新设立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 发起成立全球长臂猿保护联盟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的苏铁大孢子叶球。新华社发 率先完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 实施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规划 完成自然资源"身份证"登记 临近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东方市白查村发展成热门景点。新华社发 农 ...
风景区也“反内卷”:行业协会称将破除地方保护
第一财经· 2025-10-14 10:03
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将助更多风景名胜区申报世界遗产 "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将促进区域间的沟通协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破除市场分割、地方保护、内 卷式竞争,提升风景名胜区综合效益。"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会长张永利说。 2025世界自然保护大会(10月9日~15日)正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举行。张永利在大会期 间表示,该协会将在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帮助中国更多的风景名胜区申报世界遗产。 张永利说,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相辅相成、互为支撑。他以"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为 例介绍,其申遗成功直接导致了当地国际知名度的提升和文旅事业的快速发展,使这一边缘景区一跃成 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图为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自然景观。摄影/章轲 "近年来中国世界遗产提名项目的质量越来越高。"大会期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遗产部主任蒂姆· 巴德曼建议,分享以往成功案例,推动更多项目进入世界遗产名录。蒂姆·巴德曼认为,世界遗产地在 全球生态保护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各国应进一步加强自然与文化融合,更多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 "风景名胜区兼具文化和自然双重属性,正好契合了世界遗产倡导文化和自然融合的要 ...
为国家公园建设增添法治力量(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 2025-10-14 06:20
立法背景与意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园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国家公园的专门立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1] - 该法标志着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进入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1] - 立法对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生态保护核心原则 - 国家公园守护着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 [2] - 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是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首要任务 [2] - 国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对国家公园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2] - 生态保护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 [2] - 首批5个国家公园通过整合优化120余处自然保护地,有效解决了保护空间碎片化和孤岛化问题 [2] 生态系统修复成效 - 国家林草局委托中国科学院牵头组织的评估显示,第一批国家公园设立以来,生态系统质量稳步提升 [3] - 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资产存量稳定并呈增长趋势,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保持完整或有所恢复 [3] - 生态系统提供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固碳等调节服务价值持续提升 [3] 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 - 国家科学规划国家公园总体发展布局,严格国家公园设立条件,合理确定国家公园数量和规模,成熟一个、设立一个 [4] - 国家公园空间布局作为设立的前置程序,旨在科学遴选和布局候选区,从宏观层面优化国土空间保护格局 [5] - 国家公园规划须遵循‘保护第一’原则,实施分区管控和差别化管控,划分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 [5] - 建立由国家主导、纵向贯通的管理体制,实现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 [6] 社区参与与民生改善 - 国家公园建设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社会共享的机制,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7] - 民生改善包括国家公园区域内和周边原有居民的权益保障,以及为公众提供的生态和精神公共产品 [7] - 国家公园法作出多项制度安排,如支持原有居民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优先聘用当地居民为生态管护员 [8] - 首批5个国家公园吸纳约5万名农牧民转为生态管护员,年人均获得工资性收入1万元至2万元 [8] 公众教育与共享 - 在一般控制区适宜区域,可合理规划科普教育、游憩、生态体验等活动 [8] - 各国家公园因地制宜科学设计自然教育线路,健全完善宣教馆、访客中心等科普教育场所 [8] - 国家鼓励和支持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依法开展与国家公园有关的志愿服务活动 [8] - 截至2024年底,首批5个国家公园志愿者总数已超1万人,深度参与保护管理工作 [9]
漳州无人岛现巨大垃圾天坑:禁止登岛却游客扎堆,非法包船成公开生意
央视新闻· 2025-10-13 23:57
10月12日,央视新闻披露《非法包船登岛成公开生意,揭露无人岛旅游乱象》,"无人岛现巨大垃圾天坑"等相关内容引发网友关注。 0:00 / 15:20 据报道,福建漳州的南碇岛,是一个无人居住的海岛,因独特的火山岩柱群地貌,被列入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核心保护区,该公园早在2001年 便入选我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规定,未经批准,无居民海岛不得开展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但记者在社交平台搜索"南碇岛",发现大量"上岛 攻略"和"包船指南",详细介绍登岛路线、航程时间乃至价格信息。 那么,福建漳州南碇岛,这座无人岛怎么成了新晋旅游打卡地呢?记者在国庆假期前往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探访。在售票窗口,工作人员 明确表示:南碇岛禁止登岛。 工作人员介绍,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内,不少经过规划开发的海岛已对游客开放,但南碇岛属于尚未开发的无人岛,按照规定,禁止游客登 岛。 载客船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客流高峰时段每天有三个航次,开船时间分别为早上5点,上午9点和下午2点,4个小时一个航次。假期人多的时候,乘 船登岛还需要提前进行预约。 为确认是否如工作人员所述可以登岛,记者以普通游客身 ...
野生东北虎“完达山一号”或已在东宁“定居”“成家”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20:44
野生东北虎"完达山一号"或已在东宁"定居""成家" 中新网牡丹江10月13日电(王万鑫 记者姜辉)近期,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东宁片区工作人员在整理"天地 空"视频素材时,再次捕捉到东北虎"完达山一号"活动的清晰影像。这一发现不仅印证了该区域已成为 东北虎豹等珍稀野生动物的理想家园,更彰显了东宁市近年来生态保护工作的显著成效。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东宁片区工作人员整理"天地空"视频素材时发现野生东北虎影像。 东宁市委宣传部 供图 自2017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启动体制试点以来,东宁市以栖息地修复为核心,持续筑牢生态保护根基。 通过种植蒙古栎、红松、水曲柳等乡土树种3万余株,成功恢复栖息地11.3公顷,为虎豹提供了充足的 隐蔽环境与食物来源。在食物链修复方面,当地投入53.34万元升级野生动物救助站,累计救助狍子、 野猪、梅花鹿等野生有蹄类动物69只,有效补充了虎豹的猎物种群。 生态廊道的畅通更让"家园"连成一体。东宁市投资128.5万元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治理长度达17.7 公里,不仅改善了抵边村屯的生产生活环境,更打通了碎片化的生态空间,为虎豹迁徙提供了安全通 道。 编辑:王永乐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 ...
网红骑马闯洱海,践踏了公共规则底线
北京青年报· 2025-10-13 18:09
在这场冲突中,最讽刺的莫过于男子反复高喊"他打我的马"时所呈现出的虚假的悲愤之情。他将坐骑塑 造成无辜受害者,将规则维护者妖魔成施暴者,这正是网红经济中的一个典型的叙事策略。当现实逻辑 无法论证其行为正当性时,便诉诸情感绑架与舆论煽动。值得玩味的是,现场保安那句"洱海的环境是 大家共同营造的",这一朴素表达反而道出了文明社会的真谛——公共空间的和谐依赖大家对规则的共 同遵守。 近日,一则"古装男子骑马硬闯大理洱海生态廊道"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关注。视频显示,一名身着古 装、头戴斗笠的男子试图骑马进入云南大理喜洲镇洱海生态廊道,遭多名保安阻拦后双方发生冲突。 这场闹剧看似是个人与规则的冲突,实则是流量时代精心策划的表演。当古装侠客的浪漫想象撞上生态 保护的现实围墙,折射出的不仅是规则意识的缺失,更是某些人为追逐流量而不惜撕裂公共秩序的癫 狂。那位头戴斗笠、纵马硬闯的"侠客",在镜头前卖力演绎着快意恩仇的江湖梦,却忘了真正的侠义精 神绝不包括对公共规则的践踏。 公共空间的规则是社会文明的毛细血管,它们共同维系着社会肌体的健康运转。当网红博主凭借自身的 影响力吸引着众多粉丝的目光时,他们更应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 ...
让欢笑与潮汐共鸣(纵横)
人民日报· 2025-10-13 06:10
千百年来,渔民在退潮后的滩涂和礁石区采集鱼虾贝类,赶海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如今,一些地方将 赶海开发为旅游项目,"赶海+研学""赶海+民宿"等融合业态兴起,赶海视频广泛传播,海鲜加工、餐 饮、交通等产业链延伸……赶海拉动文旅经济,带来诸多正向效应。 也要看到,一些游客使用高压水枪、钉耙等工具暴力赶海,破坏沙蟹、蛤蜊等底栖生物的栖息地;在礁 石区敲打作业,直接损伤珊瑚、海藻床,削弱海岸线天然防护功能;游客遗留的塑料渔网、化学防晒 剂,通过潮汐扩散,破坏水质,甚至引发海洋生物死亡。相关行为破坏生态,违背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 性的要求。 赶海游乱象频发,背后是短期利益与长期价值的碰撞。对沿海地区而言,赶海游是农文旅融合的"低成 本突破口"——仅靠自然资源,无需大规模投入,即可引客。但简单粗暴的赶海方式带来生态问题,降 低游客体验,损害地域文旅形象,甚至让"靠海吃海"沦为竭泽而渔。 破解之道,当以生态保护为底线,以游客体验为抓手,构建保护—开发—共享的协同机制。例如,划定 生态红线,对赶海区域进行分区:核心保护区禁止一切人为活动,生态修复区限制工具类型与作业强 度,休闲体验区"限量、限时、限具",更好兼顾生态保护与旅游 ...
河道管理范围内不新增林地和永久基本农田
辽宁日报· 2025-10-11 09:11
新修订的《辽宁省河道管理条例》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就强化全省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 和饮水安全、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等列出权责"清单"。 值得关注的是,我省强调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占用河道滩地,并明确不得将河道滩地作为永久基本 农田或者占补平衡用地;河道管理范围内不得新增林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同时,在确保本省耕地保护任 务不降低的前提下,稳妥有序退出河道内影响行洪安全等的不稳定耕地。 针对河道利用管理,我省突出了精细化,在严格规范涉河建设项目审批和河道采砂管理的基础上, 对采砂统一开采管理机制、砂石采运管理单、疏浚砂综合利用和农村村民生活少量自用砂石等问题作出 具体规定。而为便于操作实施,取消了采砂年度计划环节,简化了工作程序。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我省禁止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禁止修建围堤、阻水渠道、阻水道 路;禁止种植高秆作物、芦苇、杞柳、荻柴和树木(堤防防护林除外);禁止设置拦河渔具;禁止弃置 矿渣、石渣、煤灰、泥土、垃圾;禁止堆放、倾倒、掩埋、排放污染水体的物体;禁止在河道内清洗装 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容器。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从事采砂、取土、淘金、弃置砂石或者淤泥、爆破、钻探、挖筑 ...
网红骑马闯洱海 践踏了公共规则底线
北京青年报· 2025-10-10 14:25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类事件为何总能成为网红博主的选题?在注意力经济的驱动下,一些网红通过 制造公共空间冲突来博关注。他们深谙冲突性场景的传播价值,将公共秩序视为可消耗的表演道具。遏 制这种行为,一方面,需要平台做好内容审核工作,及时下架涉及违法违规行为的视频,并对相关内容 生产者采取惩罚措施;另一方面,还需织密生态法治防护网,紧盯重点区域,提前告知行为边界和底 线,加大对破坏生态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这种将个人表演凌驾于公共秩序之上的行为,被不少网友批评。这表明,社会对规则意识的坚守从 未松懈。这种共识是文明社会的基石,它告诉我们:无论人物包装得多么华丽,粉丝数量多么庞大,规 则面前人人平等。网红账号的迅速注销,既是舆论压力的直接结果,又从侧面说明这种表演不可持续 ——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依托,虚拟人设终将在现实规则面前崩塌。 此事也提醒我们反思对"古风"文化的理解。真正值得传承的不是古人的衣着与坐骑,而是那份对自 然的敬畏、对秩序的尊重、对社会的担当。若只取古人形象之皮毛,而丢弃其精神之内核,所谓的"古 风"不过是一场空洞的角色扮演。在生态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真正的"侠者"是那些默默守护绿水 青山的人,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