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债务危机
icon
搜索文档
“股汇债”三杀,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36万亿美元债务雪球正在以“每秒5万美元”滚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9 17:07
每经记者|岳楚鹏 兰素英 郑雨航 每经编辑|高涵 当地时间5月16日(周五)美股盘后,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公司宣布,由于美国政府债务及利息支出增加,该机构决定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 Aaa下调至Aa1,同时将其评级展望从"负面"调整为"稳定"。 由于惠誉和标准普尔已分别于2023年和2011年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美国在三大主要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中的主权信用评级均失去了Aaa的最高 等级。 在贸易局势缓和之际,穆迪此举使美元资产再度承压。 5月19日(周一)美股期货、美债期货和美元指数同步走弱,3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5.023%,为2023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彭博美元指数已接 近4月低点。 穆迪给出的降级理由是,美政府当前财政支出计划无法让强制性支出和赤字在未来出现实质性减少。 数据显示,截至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已达36.2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达124%;2024财年利息支出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仅在2025财年上半年 就已达5825亿美元,成为第二大支出项。尽管白宫强调"将通过重大法案恢复财政秩序",但包括穆迪在内的多方分析认为,美国正陷入赤字长 期化、政治失能化的结构性困局。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
中国3月减持美债189亿美元,债务危机损害美债信用
华夏时报· 2025-05-17 22:19
中国减持美债与外汇储备多元化 - 中国3月减持美债189亿美元,持仓降至7654亿美元,自2022年4月起持续低于1万亿美元 [2] - 中国3月减持长期美债276亿美元,导致其成为美债第三大持有国,英国持仓增至7793亿美元超越中国 [3] - 中国央行连续6个月增持黄金储备,4月末达7377万盎司,环比增加7万盎司 [2] - 中国减持美债主因包括地缘政治变局和美国债务问题加剧 [3] 国际美债持仓动态 - 3月外国投资者增持美债2331亿美元,总持仓达9.05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 - 日本连续3个月增持美债49亿美元,持仓达1.1308万亿美元保持最大海外持有国地位 [3] - 3月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从3.86%大幅上升至4.59%,反映市场动荡 [2] 美国信用评级下调 - 穆迪5月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从Aaa至Aa1,因债务增速超同行且财政赤字持续 [4] - 穆迪预计2035年美国联邦债务负担将升至GDP的134%,2024年为98% [4] - 惠誉2023年8月已下调美国评级,标普2011年债务危机后取消其AAA评级 [5] 特朗普贸易政策影响 - 4月特朗普实施对等关税引发全球贸易秩序重构,美债信用危机导致股债汇三杀 [2] - 美国4月预算盈余2580亿美元创历史第二高,其中关税收入达160亿美元同比增90亿美元 [7] - 英美达成贸易协议将汽车关税从25%降至10%,设10万辆上限或成他国谈判模板 [6] 美元走势与外汇储备 - 今年以来美元贬值6.9%,中国前4个月外汇储备持续增加,4月增410亿美元 [7] - 中国可能适度增持美债以保持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 [7]
中美的分手,从美债开始
搜狐财经· 2025-05-13 14:30
地缘政治与军事对抗 - 美国在1990年代至伊拉克战争期间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力量 通过闪电战和多手段作战迅速推翻萨达姆政权 [3] - 二战后美国发动60多次海外军事行动 但特朗普任内未发动战争成为特例 [3] -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国未能战胜中国 中国在装备劣势下仍取得战略成果 [3] 科技与产业竞争 - 美国曾通过技术封锁压制中国 但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并实现反超 [7] - 美国面临产业空心化问题 在稀土等工业原材料领域受制于中国 [7] 经济与金融博弈 - 中国过去两年抛售近3000亿美元美债 引领全球减持趋势 [13] - 美国试图施压中国购买新债以缓解财政危机 但遭中国拒绝 [13] - 中国加速减少美元储备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黄金储备以防范风险 [17] 政治与舆论对抗 - 美国国会单日通过十几项反华法案 投票结果呈现高度一致性 [9] - 美国持续以各类借口攻击中国 包括俄乌冲突、南海问题等议题 [10] - 美国在舆论施压后转而要求中国购买美债 但随后又指责中国产业升级 [12][14] 债务与货币危机 - 美国依赖美联储超发货币应对债务危机 但长期信用受损难以持续 [15] - 中国等国家逐步脱离美元体系 使美国债务危机难以转嫁他国 [17]
中美谈判:谈或谈成可能性大吗?
中美关税战现状 - 当前中美互征关税税率均超过120%,几乎等同于经济脱钩[1] - 2024年特朗普上任后三个月内累计对华加征54%关税(2月10%+3月10%+4月34%)[2] - 中方反制后美国对华关税从84%升至145%,中国对美关税为125%,存在20%差额[4] 与2018年贸易战差异 - 2018年谈判历时13轮,最终中方承诺增购2000亿美元美国商品[1] - 本次美方未事先沟通即连续加税,中方定性为"国际经贸斗争"[2] - 中方要求谈判前提是美方取消所有单边关税,后态度略有松动[3] 美国对华全方位打压政策 - 《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限制双向投资: - 限制美对华AI/半导体/量子技术投资,加大中概股退市压力[5] - 拟暂停1984年《中美所得税公约》,审查中国对美战略领域投资[5] - 301调查针对中国海运及造船业: - 2025年起对中国船东征收最高280美元/吨港口费[6] - 2028年要求50%LNG运输船为美国建造/运营,中国造船业全球订单占比60%受影响[6] 美方强硬派核心人物 - 纳瓦罗设计对等关税公式:(出口额-进口额)/出口总额[7] - 卢比奥干涉台海问题,米兰主张对华60%关税及100年期零息债置换[8] - 贝森特从意识形态角度分析贸易赤字,主张分层关税[8] - 内阁中仇华成员还包括副总统、商务部长等9人[9] 谈判可能性分析 - 中国商品仅占美国CPI权重3%,关税对美通胀影响有限[10] - 美债规模超36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1万亿,6月借新还旧压力是关键时点[10] - 中国持有超8000亿美债,但贸易战扩大至金融战需谨慎评估[11] - 美元霸权短期难撼动,美债信用仍稳固,美方暂无求和动机[12] 长期战略影响 - 中国已为"脱钩"风险准备7年,强化粮食/能源/芯片等领域自主[13] - 本轮关税战或为中美长期竞争起点,后续将延伸至多领域对抗[13]
原创美国债务危机逼近29万亿,想割“韭菜”,却不知早有2手准备
搜狐财经· 2025-05-05 17:23
美债危机与全球金融调整 - 美国债务规模已逼近290,000亿美元大关,距离最后期限不足一周[1] - 自2018年起中国累计抛售1,839亿美元美债,2021年3-6月连续减持423亿美元[1] - 包括俄罗斯在内的28国自2017年以来抛售超20,000亿美元美债,俄罗斯2021年仅持30亿美元债务(减持超90%)[1][5] 黄金储备的战略意义 - 中国2021年7月进口黄金55吨(6月为68吨),9月累计从国际市场购入470吨黄金,另在欧美市场购入175吨[12] - 全球60多国从美国撤离黄金,截至9月共撤出1,250吨[12] - 美国宣称持有8,100吨黄金并代管7,000吨,但真实性受质疑[3][6] 美元地位与风险对冲 - 美元全球支付份额从2020年73%降至59%(25年最低)[8] - 美国通过提升债务上限和增发债券应对危机,但缺乏偿还能力[9] - 黄金作为硬通货可对冲美元贬值风险,中国持有超10,000亿美债需多元化资产配置[11][15]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人民币国际化自2012年启动,但国际贸易接受度仍远低于美元[16] - 美元霸权依赖全球结算地位,开放金融可能威胁中国金融主权[18] - 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可避免财富被收割,需突破美元印钞转嫁通胀的困局[19] 国际货币体系潜在变革 - 若美债危机爆发导致美元信用崩溃,黄金或重新成为核心交易媒介[14] - 黄金储备量直接决定国家金融地位,历史表明货币与黄金挂钩可确立全球地位[6][14]
中国坚决不妥协,美债 36 万亿窟窿难填,特朗普竟想 “除掉” 大债主?
搜狐财经· 2025-04-30 09:42
要说当美国总统,那可不像大家想的那么风光。现在不管谁坐到那个位子上,睁眼闭眼都躲不开一个大麻烦 ——36 万亿美元的国债!这数字大得吓人, 就像个定时炸弹,随时都能把美国经济炸个稀巴烂。 节流不行,那就开源。特朗普一拍脑袋,想出个简单粗暴的招儿 —— 全球加关税!他到处跟人说美国是贸易逆差国,制造业外流吃了大亏,其实就是想 跟所有做生意的国家收 "保护费"。可他万万没想到,中国根本不惯着他。第一任期的时候,中国就没在关税上让步,这回更是火力全开反制。特朗普在 关税上折腾来折腾去,一会儿加税一会儿减税,玩数字游戏玩得挺欢,中国就是不接招。其他国家一看中国这么硬气,原本准备乖乖交钱的,也都停下脚 步等着看热闹。欧盟和日本也跟着不配合,特朗普的 "关税大棒" 最后只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草草收场。 眼瞅着 36 万亿的债窟窿越来越大,特朗普居然想出个更离谱的主意 —— 学萨达姆!当年萨达姆还不起科威特的债,直接派兵想把人家吞了。特朗普也动 起了歪心思,他盯上的债主,竟然是美国自家的中央银行 —— 美联储! 这美联储看着是美国的银行,可压根不受总统直接管,权力大得很,平时就靠买卖国债调控经济。到 2024 年下半年, ...
没能让中国妥协,36万亿美债填不上,特朗普决定“甩锅”
搜狐财经· 2025-04-29 14:05
美国债务危机现状 - 美国国债规模达到36万亿美元,每日利息支付达数十亿美元,财政压力巨大[1][14] - 债务问题长期积累,冷战后的高额军费、海外行动及国内福利政策导致持续财政赤字[6][7][9] - 以债养债模式使债务规模持续膨胀,面临信用评级下调风险,可能进一步推高借贷成本[11][12][14] 特朗普的应对措施 - 推行"节流"政策:邀请马斯克改革政府部门效率,裁撤冗余机构及人员,但遭遇政治阻力失败[23][26][28] - 实施"开源"策略: - 对中国、欧盟等提高关税以缩减贸易逆差,但引发全球贸易摩擦,导致美国物价上涨、企业成本增加[28][30][32] - 推出"金卡"移民计划吸引高净值人群,效果有限[34][36] - 削减国际援助及事务开支,但对债务规模影响微弱[36][39] 金融体系干预与市场反应 - 公开质疑美联储独立性,试图撤换主席鲍威尔并控制证券交易机构,引发金融市场动荡[38][41][43] - 华尔街恐慌性抛售美股美债,道琼斯指数单日暴跌700点,资金转向黄金避险[45][47][49] - 美元指数持续走低,全球投资者减持美元资产,威胁美元霸权地位[50][52] 债务转移尝试 - 考虑发行100年期零息债券,将债务负担转移至后代,加剧长期经济隐患[49] - 政策不确定性持续消耗国家信誉,导致美债抛售潮与经济前景恶化[50][52]
达利欧最新讲话:中国在AI应用方面正反超美国,美债供需已“严重失衡”
华尔街见闻· 2025-03-14 18:52
文章核心观点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在CNBC节目中围绕国际秩序变革、美国债务危机、AI技术革命等议题发表观点,指出债务失衡、内部政治割裂、地缘权力更迭、气候危机与技术革命推动全球秩序洗牌,美国债务扩张逼近临界点,关税是历史模式延伸,中国在AI应用上领先,同时强调处理好人际关系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1][2] 国际秩序变革 - 国际秩序变革有五大驱动力,包括债务等货币经济力量、内部政治秩序、地缘政治秩序、气候和自然灾害、人类创造力与新技术,世界正处于向新秩序过渡时期 [7][8] - 人工智能是最大的工业革命,但会造成人员流离失所,美国社会存在贫富和生产力差异大的问题,如何与人相处是关键 [9] 市场泡沫 - 市场类似1998 - 1999年互联网泡沫时期,新技术引发兴奋但人们忽视估值,当前利率可能上升,股票定价相对债券高,超大规模公司不一定创造财富,关键在于人工智能的应用 [17][18] 美国债务与赤字 - 美国存在严重的债务供需问题,赤字需从预计的GDP的7.2%降至3%,否则会出现供需问题,可参考历史经验处理,还需解决内部浪费和低效率问题 [20][21][25] - 实现预算平衡和财政责任很重要,若赤字占GDP比例达3%,可参考1992 - 1998年,通过控制支出、税收和利率来降低利率,减少利息成本,进而促进经济和资产上涨,但需先处理赤字 [27][30] 关税与贸易 - 关税是历史模式的延伸,如三十年代德国通过关税创造收入,专注国内并走向民族、保护和军国主义,关税会引发国家间斗争并产生后果 [2][34] - 关税升级会影响全球经济和福祉,但中立国家如新加坡若保持中立可吸引人才和资本,实现繁荣 [35] 中美AI竞争 - 美国在芯片发明上有独特竞争力,中国在芯片制造和应用协同工作方面领先,在应用程序和芯片与机器人集成方面领先,未来应用和使用方面竞争激烈 [38][39] - 数字劳工革命带来3万亿到12万亿美元机会,涉及代理和机器人时代,中国在机器人制造和电动及机器人汽车交付方面表现出色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