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农村现代化
icon
搜索文档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
新华社· 2025-10-23 17:15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5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68人,候补中央委员147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 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党的二十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 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 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全会提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 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 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要大 ...
10月22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2 21:59
农业农村现代化 - "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1][3] - 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3] 物流网络建设 - "十四五"时期中国物流以速度改写距离,以网络串联世界,刻下中国经济活力印记 [4] - 高效畅通的物流网络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1] 工业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我国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态势 [1][7] - 在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促进下,工业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7] 民航运输业 - 前三季度民航运输生产保持稳步增长,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10.3% [9] - 前三季度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5.2%,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14% [9]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十四五"期间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6] - 我国水利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水利发展取得新成效 [6] 区域经济与开放 - 各地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1][5] - 长三角将建设万亿级规模数字产业集群 [10] 航空航天制造业 - 空客在中国启用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 [10] - 首颗"雄安造"卫星完成下线 [10]
共筑未来教育・赋能多边经贸与兴农论坛在贵阳举行
搜狐财经· 2025-10-22 21:35
论坛概况 - 论坛主题为“中国—东盟:共筑未来教育・赋能多边经贸与兴农”,在贵阳举行 [1][3] - 聚焦“多边经贸合作、制度创新、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大核心议题 [1] - 由贵州大学与滇池学院联合主办,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滇池学院商学院承办 [3] 论坛目标与机制 - 旨在搭建“高校-企业-政府”对接桥梁,建立“中国-东盟经贸与兴农教育对话机制” [3] - 目标是将合作从“单次相聚”变为“长期同行” [3] - 期待依托“中国—东盟经贸与兴农融合项目库”,推动高校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3] 具体合作领域与成果 - 探讨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智教育赋能区域协同发展等内容 [1] - 设置数智教育赋能多边经贸合作、绿色金融与“双碳”可持续发展等分论坛 [3] - 推动“跨境科研合作平台”成为技术转化新桥梁 [3] - 贵州大学与泰国孔敬大学联合开展“智慧农业”产学研项目 [5] - 在印度尼西亚推广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5] - 依托“中国—东盟多彩智慧学院”推动优质课程与学分互认 [5] 主办方背景与经验 - 贵州大学是贵州省唯一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5] - 自2008年起已连续18年参与承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动 [5] - 与东盟十国的多所知名高校及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5]
从一颗荔枝看茂名“十四五”成果
南方农村报· 2025-10-22 20:33
文章核心观点 - 茂名市以荔枝产业为典型代表,在“十四五”期间(2020-2024年)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连续五年超千亿元,成为广东省农业现代化的领跑者 [2][3][7] - 茂名荔枝产业的发展是广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践行“大食物观”的生动缩影,实现了产业发展、科技赋能、市场格局与农文旅融合的全面突破 [7][8][15][16] 产业发展规模与成就 - 茂名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连续五年(2020-2024年)超千亿元 [2][3] - 茂名荔枝鲜果销售额从69.2亿元增加至91亿元 [18][135] - 2025年荔枝鲜果销售收入达91亿元,荔农收入预计增长一至三成,带动全市超50万荔枝产业链从业者增收致富 [24][136] - 柏桥村全村荔枝产量预估约1.3万吨,产值预计达1.5亿元 [138] 科技创新与数字农业 - 引入飞鸟智慧巡园系统,无人机巡园效率相比传统人工提升500%,每天高效巡查约750亩荔枝园 [36][37] - 全市建成10个高标准“五化”果园,物联网监测站实时采集数据,果农通过手机APP完成病虫害AI识别与诊断 [38][39] - 2025年本地化部署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病虫害诊断准确率提升至95%,生产效率提高30%,年均向超30万荔农推送技术信息300万条 [41][42] - 建成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306个(田头智慧小站),新质生产力助力荔枝保鲜超过30天 [23][45][46][50]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荔枝超低温冻眠锁鲜技术实现10个月贮藏后仍保持鲜果八九成风味,推动荔枝“全年上市” [48] 市场拓展与销售体系 - 荔枝出口市场从8个拓展到22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出口量同比增长163% [19][20][98] - 2025年茂名荔枝电商收入占比29%,在抖音平台销售量占广东荔枝的七成 [23][24][67] - 茂名全市共有4000多家电商,1万多家微商,2025年荔枝季“茂名荔枝”抖音电商订单量增长超过21倍 [65][66] - 2025年茂名市电商培训超5000人,电商企业4500家,荔枝物流企业增至34家,约40%特早熟品种荔枝通过电商渠道销售,收购均价比传统渠道高10%以上 [76][77] - 2025年茂名联合电商平台推出超300万元荔枝电商消费券,8家银行APP上架荔枝购买链接 [87][88] 品牌建设与产业融合 - 茂名把“信字号”由信宜县级试点升格为全市战略,构建“两标一码一证一单”品控追溯体系 [118][119][124] - 2025年荔枝上市期间,董宇辉、贾乃亮等超过700位达人通过直播进行茂名荔枝销售 [128][129] - 开创荔枝定制模式,并创新推出“荔枝盲盒”和节日主题定制,培育发展“节庆经济” [126][127] - 柏桥服务区作为广东省首个荔枝文化主题服务区,开放首月创下总车流量27万车次、接待游客超143万人次的纪录 [146][147] - 中国荔枝博览馆2023年接待游客突破60万人次,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保存着全球700余份种质资源 [152][153][154] - 根子镇成立“强村公司”,通过盘活闲置农房等,2023年实现柏桥公司营收超140万元,元坝公司营收78万元 [160][161]
省政协召开“发展特色产业,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专题协商会
陕西日报· 2025-10-16 08:25
徐新荣表示,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必 然要求。要优化布局、发挥优势,立足资源禀赋,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持续优化产业集群布局,把 区域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要科技赋能、打造品牌,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围绕粮食、果蔬、畜 牧等领域,打造陕西农业特色产业品牌集群,推动农业品牌由小、散、弱向大、精、强转变。要延伸链 条、深化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让农民从"卖原料"向"卖产品、卖服务、卖体验"转变,不断拓 展农民群众创业新平台、增收新渠道。要创新机制、激发活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资产转化、联农 带农、要素保障、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机制,为产业发展、群众增收提供更多制度支持,为我省"十五 五"时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取得重大突破贡献政协智慧。 10月15日,省政协召开"发展特色产业,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专题协商会。省政协主席徐新荣主持并 讲话。他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 指示精神,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工作目标,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为谱写陕西新 篇、争做西部示范广泛凝心聚力。 副省长 ...
江苏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建设初见成效乡村“同美”迈向乡村“共富”
新华日报· 2025-10-16 07:30
乡村片区建设进展与目标 -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建设进入第二年 目标为一年开局起步 两年打好基础 三到五年初见成效 [1] - 计划到2025年底高质量建成3000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40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 [7] - 计划到2030年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 [7] 乡村环境与风貌提升 - 通过微改造和巧提升打造新乡景 例如路网黑化 水网连通 见缝插针绿化美化 一户一策改善住房 [2] - 统筹推进农田 道路 水系等基础工程建设 一体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2] - 片区内和美乡村占比达57% 优化山水 田园 村落等空间要素 推进自然风貌 建设风貌 村容村貌协同塑造 [3] - 南京市江宁片区以80公里旅游大道为纽带 打造12座鲜花驿站 呈现一村一景 四季花开的景观 [3] 乡村产业发展与转型 - 产业联合联动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先行区 苏中苏北地区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苏南地区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并发展新兴产业 [4] - 积极培育果蔬 花卉 畜禽 水产等特色产业 连片扩大土特产种植养殖规模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5] - 围绕特色农业 民俗文化 山水风光发展旅游服务 规划建设农文旅综合体 一二三产融合项目 [5] - 宿迁市耿车镇从垃圾镇变身生态镇 做强绿色家居 多肉花卉 直播电商 快递物流四大产业 [4] - 宿迁市朱海休闲运动小镇以水环境整治为抓手 以渔文化为主线 主打休闲运动 乡村度假等四大业态 [6] 片区运营与长效发展机制 - 推动农村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 人居环境 乡村产业提档升级 完善乡村运营管护长效机制和多元模式 [7] - 无锡市构建政府统筹+国资平台+整村运营+多元主体片区运营体系 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田园经济转型升级 [7] - 泰州市姜堰区坚持全域规划 梯次发展 在点上重点打造村庄 在团上联动发展村庄 在片上推进四大主题功能区建设 推动基础设施 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提升 [7]
陕西今年上半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508.86万人次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03:50
行业表现 -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上半年接待游客5508.86万人次,营业收入37.74亿元,同比增长2.69% [1] - 猪牛羊禽肉产量64万吨,同比增长2.1% [1] - 蔬菜播种面积459万亩,产量916.46万吨,同比增长3.8% [1] - 瓜果产量98.5万吨,同比增长3.5% [1]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640元,同比增长6.2%,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 [1] 产业结构 - 茶园面积稳定在300万亩 [1] - 中药材种植面积392.62万亩,产量80.24万吨,分别增长1.72%和0.58% [1] - 特色产业面临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同质化等困难,制约整体效益 [2] - 龙头企业带动不强,全省仅3家企业入围全国农业企业500强,且均为粮油流通类 [2] 发展建议 - 建议加快产业集成提升,推动特色产业培优提档、补齐精深加工短板、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2] - 建议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壮大链主企业、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健全扶持政策与增收效果挂钩机制 [2] - 建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鼓励农户多元就业致富,包括打造特色劳务品牌、做强县域特色产业、优化农村创业环境 [2]
锚定农业强国目标 夯实大国粮仓根基:“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稳步向前
央视网· 2025-10-11 16:28
农业综合成就 - "十四五"期间粮食连年丰收,2024年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首次超过1000斤 [2] - 2024年投入粮食生产的农机装备总量达到7300多万台套 [2] -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任务目标 [13] 农机装备技术发展 - 现代化农机装备能适应平原和丘陵山地等多种地形,彻底改变了传统农耕模式 [2][7] - 240马力无人收割机每秒钟可吞下13公斤玉米,并与无人运粮车协同作业 [5] - 采棉机具备制作"蛋卷棉"的能力,每小时可完成6个 [11] - 番茄采收机具备分选功能,能识别并剔除青果 [14] 特种农机应用 - 出现专门用于丘陵山地作业的小型农机,可实现梯田如履平地 [7] - 拥有专门针对花生和马铃薯等地下作物的采收设备,可精准定位果实 [9]
丰收节里看广东“百千万工程”: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19:19
农业产量与产值 - 广东早稻单产达410.8公斤/亩,比上年增加6.3公斤,创历史新高 [1] - 早稻总产量533.2万吨,比上年增加5.5万吨 [1] - 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41.57亿元 [1] - 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24元,同比增长5.7%,增速比城镇居民高1.7个百分点 [1] 产业发展与模式创新 -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态势强劲 [1] -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加力提速,海洋渔业种业攻关持续突破,一批领先的深海养殖装备成功投产 [1] - 铁岗社区创新乡村建设运营模式,打造屋顶咖啡等新业态,开拓村集体增收新路径 [2] - 肇庆市坚持工业化理念、全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高要区打造"虾米鸭鹅桂"等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体系 [4] 新农人典型案例 - 茂名化州新农人廖志略助力家乡将"化橘红"做成百亿级大产业 [2] - 肇庆德庆新农人陈慧将贡柑卖向国际大市场 [2] - 广州增城莫丽贤通过科技种植使亩产增收10%,带动300多户农户将丝苗米卖到全国 [3] - 阳江郑百解在深远海开辟800公顷网箱养殖渔场,年收5000多吨优质海水鱼 [3] - 梅州兴宁王梓颖带动2000多户农户养鸽,发展出省级龙头企业 [3] 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 - 高要区推出"高桂虾"等系列"高桂"品牌产品 [4] - 肇庆、汕头、韶关、湛江四市代表发布"庆丰收·促消费"金秋消费季大礼包 [4] - 现场设置广东21地市及肇庆8县(市、区)农特产品展区,通过现场电商和媒体直播拓展销路 [4] - 创新实施"媒体+"行动,新农人通过直播推介"土特产",用"新农具"打通"云端"销路 [5] 政策支持与乡村建设 - "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工作有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涌现 [1] - 江门开平塘口镇将粮仓改造成先锋书店,吸引新乡人打造新业态,成为人气乡村景点 [3] - 广东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刘德江在多地打造网红村咖,为村集体和农户增收 [3] - 东源县新时代和美乡村研究院院长林荣斌培养200名青年创客,打造乡村发展生力军 [3]
市政府召开第166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国庆中秋假期重点工作、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府投资基金管理等工作
长江日报· 2025-09-27 09:00
市政府常务会议核心观点 -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上级精神并研究部署国庆中秋假期重点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及政府投资基金管理等工作 [1] 农业农村发展 -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统筹提升乡村产业发展 乡村建设 乡村治理水平 [1] -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 做优做强现代都市农业 [1] - 扎实稳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积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1] 国庆中秋假期工作部署 - 守牢安全底线 聚焦旅游 交通 危化 消防等重点领域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 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2] - 抓好交通保畅 紧盯四站一场 核心商圈 热门景点 赛事场馆等重点区域加强交通组织和指挥疏导 [2] - 提振消费市场 精心组织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 丰富节日市场供给 办好特色文旅活动 打造游客友好型城市 [2] - 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 做好绿化亮化美化工作 强化社会面治安管控 营造浓厚节日氛围 [2] - 压实工作责任 加强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 确保人民群众度过欢乐平安祥和的假期 [2] 房地产市场发展 -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多管齐下稳定预期 激活需求 优化供给 [2] - 进一步优化完善配套政策 扎实有力推进好房子建设 [2] - 精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更大力度盘活商办等存量房屋 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 政府投资基金管理 - 加快建立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制度体系 完善基金绩效管理办法和运营管理机制 [3] - 健全创投类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 发展壮大耐心资本 [3] - 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早 投小 投长期 投硬科技 推动资金链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