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结构
icon
搜索文档
渡远户外主动撤回IPO申请,稳健经营有望开辟新路径
财经网· 2025-04-27 10:58
在当前上市标准持续抬升的背景下,渡远户外的此次撤回,更体现出企业对资本市场趋势变化的敏锐判 断与理性应对。从中长期看,这一阶段性调整有助于公司结合自身发展节奏,进一步打磨业务质量、优 化经营结构,为未来重新进入资本市场或探索其他资本路径奠定良好基础。 4月25日,深交所官网显示,厦门渡远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渡远户外)撤回创业板IPO申请。作为 2023年6月顺利过会的消费类企业代表之一,渡远户外的这一动作,引发了市场对于新型消费企业资本 路径与长期发展预期的关注。 在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企业本身具备技术实力和盈利基础的前提下,渡远户外仍有望在更适配的平台 打开新的发展空间。透过这一变化,更能反映出当下资本市场对于"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的深度偏 好,也为传统制造类企业提出了新的转型要求。 渡远户外主动撤回IPO申请 或系政策导向下阶段性调整 在当前IPO节奏收紧、审核政策调整的背景下,渡远户外主动撤回IPO申请,或为结合当前政策导向所 作出的阶段性调整。 早在2023年下半年,消费类企业在A股市场的上市路径已显露趋紧趋势。据不完全统计,自2023年6月 至2024年初,已有超过30家消费类企业撤回申报材料。 ...
茶果“联姻”添绿增收
经济日报· 2025-04-27 07:54
西林砂糖橘采收时间为11月底至次年2月份,而茶叶采摘时间为3月份到10月份。古障镇利用茶叶和砂糖 橘采收的时间差,引导农户在山脚种植砂糖橘,在缓坡山腰种植生态茶叶,并在龙头企业引进、品种改 良、技术改进等方面下足功夫,引导农户利用"每天一结"采摘茶叶的零散收入,投入到水果产业管护 中。这种"产业养产业、产业促产业"的绿色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户资金不足问题,也让农民实现 了"四季有活干、年年有收获、月月有收入"。 气温日渐升高,广西西林县古障镇同兴社区生机勃勃。黄果园山上,一垄垄茶树竞相吐新芽,茶农穿梭 在茶园里采茶;砂糖橘园里,果农也开启了保花保果工作,给果树环割、浇水。 近年来,古障镇立足资源优势,坚持抓好优质水果、有机生态茶叶两大特色产业,形成茶果"联姻"、互 助互补的绿色发展模式。 "我家种有20亩砂糖橘和5亩茶园,去年仅砂糖橘就卖了27万元。"古障镇古障村村民黄林说。截至目 前,古障镇以砂糖橘为主的优质水果种植面积达7.13万亩,茶叶种植面积达6.5万亩。 (责任编辑:谭梦桐) 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古障镇还在巩固原有的水果和茶叶优势产业基础上,大力推进油茶、杉木、火 姜、茯苓、咖啡等种植,促进全镇林 ...
四方科技2024年年报解读:营收净利双降,现金流承压
新浪财经· 2025-04-16 17:3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8.63亿元,同比下降16.41%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085.85万元,同比下降114.16% [1][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7亿元,同比下降28.91% [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9亿元,同比下降28.52% [4] - 基本每股收益从1.08元降至0.7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14.25%降至9.40% [5] 业务板块表现 - 冷链装备业务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10.86% [2] - 罐式集装箱业务收入10.92亿元,同比减少27.47% [2] - 冷链业务增长受益于消费升级和行业复苏,罐箱业务受国际地缘政治和汇率波动冲击 [2][3] 费用与成本 - 销售费用3975万元,同比增长10.60% [6] - 管理费用7109.9万元,同比增长13.75% [6] - 研发费用8128.8万元,同比下降14.24%,占营收比例4.36% [6][9] - 财务费用-380.5万元,同比变动-130.60%,主要因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益变化 [7] 研发与创新 - 研发人员238人,占总人数15.62%,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69.75% [10] - 冷链装备领域聚焦智能化和绿色化新产品,罐箱业务加大特箱产品研发 [9]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085.8万元,主要受净利润下降和存货增加影响 [1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22亿元,同比变动-151.82%,因投资支付增加 [1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46亿元,同比减少44.01%,因偿还债务减少 [13] 高管薪酬 - 董事长兼总经理黄杰税前报酬72.16万元,副总经理楼晓华63.22万元,财务总监黄鑫颖46.28万元 [14]
上海飞凯材料拟购买日本JNC股权及液晶专利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3-25 14:59
交易概述 - 上海飞凯材料全资子公司和成显示拟收购JNC苏州100%股权及JNC集团所有与显示液晶相关的专利 [1][3] - JNC计划以现金方式对和成显示增资,拟取得不超过5.10%股权 [1][3] - 交易完成后,和成显示将由全资子公司变为控股子公司 [3] 交易金额 - JNC苏州100%股权作价人民币1.70亿元(含税) [3] - 和成显示5.10%股权作价暂定不超过人民币1.70亿元(含税) [3] - 专利转让对价为人民币2.00亿元(含税) [3] 专利许可安排 - 和成显示向JNC及其关联公司授予中国大陆以外地区专利许可 [3] - 许可费率为净销售额的5.00%,适用五年 [3] - 第六年起费率逐年递减1.00%,第十年起不再收费 [3] 交易目的 - 优化产业结构、强化资源整合,聚焦液晶业务领域 [4] - 巩固和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4] - 符合公司长远发展规划和全体股东利益 [4] 公司背景 - 主营业务为屏幕显示材料、半导体材料及紫外固化材料等 [4]
经济第二大省,这次有点慢了
虎嗅APP· 2025-03-23 18:11
文章核心观点 全国13省份公布2024年人口数据,江苏常住人口零增长引发关注,人口流动受经济产业等因素影响,各省份人口变化情况不同,江苏等省份需积极应对人口形势变化 [1][2][3] 分组1:江苏为何零增长 - 2024年江苏常住人口8526万人与2023年末持平,零增长原因是自然人口下降明显和机械人口增幅有限 [4] - 2024年江苏人口自然增长率 -2.5‰低于全国的 -0.99‰,净流入人口21.3万人,与自然人口作用后常住人口零增长 [4][5] - 2024年浙江、福建常住人口分别增量43万、10万,广东预计常住人口规模扩大,江苏人口增长速度相对慢,2014 - 2023年累计增长率仅7.39% [6][7] 分组2:经济结构影响 - 经济产业发展影响人口流向,民营经济强的浙江和广东吸引人口能力更强,江苏传统制造业就业带动有限且面临转型压力,服务业发展稍慢 [9][10] - 江苏自然人口减量较大,原因包括较早执行计划生育、城镇化高成本抑制生育意愿、老龄化程度高和婚育年龄群体占比少 [11][12] - 江苏人口走势影响区域经济,应加强监测预警、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政策环境,当地已推行生育和人才政策应对人口形势 [12][13] 分组3:山东常住人口减少超40万 - 13个公布数据省份中,浙江、福建、海南、安徽和陕西常住人口正增长,经济产业是影响人口迁徙首要因素 [15] - 山东常住人口减量居前,原因是老龄化致自然人口负增长16.8万人,传统重工业占比偏重、人口体量大使流出数量明显 [16] - 陕西因省会西安吸引力实现常住人口增长1万人,安徽因合肥产业发展吸引人口流入实现增量2万人,海南常住人口增长5万人得益于自然增长和自贸港政策 [16][17]
三年减少90万人!人口第二省,难了
城市财经· 2025-03-07 11:42
文章核心观点 山东常住人口已三连降,人口持续下滑受全国人口下降、北方东北化等宏观因素,以及产业结构劣势、缺乏超级城市等主观因素影响 [1][12][48] 各部分总结 山东人口三连降 - 2024年末山东常住人口10080.17万人,较2023年减少42.8万人,是已公布数据的7个省自治区中减少最多的 [2][3][5] - 2022 - 2024年山东常住人口分别减少7.2万、39.82万、42.8万人,三年合计减少89.82万人 [7][8] - 2023年山河四省常住人口减少量约140万,超越东北;按照趋势,山东常住人口今明两年可能跌破1亿 [9][10][11] 山东人口持续下滑原因 - **宏观因素** - 全国人口下降,2022 - 2024年分别减少85万、208万、139万人;2024年出生人口954万,死亡人口1093万;2024年结婚对数610.6万对创新低,预示2025年新生儿可能大幅下滑;山东出生人口与全国同步,2022年开始自然人口负增长 [13][14][23] - 北方整体快速东北化,2023年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中20个地区人口减少,北方省份11个,减少量排名前三均为北方省份;南北产业、资本流动导致北方人口等往南流 [28][30][31] - **主观因素** - 山东产业结构存在劣势,虽GDP高、工业门类全,但产业偏重老旧,以传统重工业为主;与浙江相比,在产业比重、创新驱动、盈利能力、产业素质等方面均有差距 [50][51][53] - 山东没有超级城市,虽有3座万亿城市,但缺乏像广东、江苏、浙江那样能虹吸全国人口的城市;2023年除青岛和济南人口有增量,其余城市人口负增长 [56][57][61]
重磅!郑栅洁: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证券时报· 2025-03-06 15:30
3月6日(星期四)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 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券监督管 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3月6日,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 案将很快发布实施。 此外,郑栅洁表示,去年向民间资本推出8000多个重大项目,今年将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的投资布局,也将在铁路、水利、核电等领域推出有吸引力的重大项目。 郑栅洁还表示,将把培育新动能和升级传统动能更好结合起来。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近期将设 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目的就是做优、做强、做大创新型企业。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 股事会专栏 丨 投资小红书 丨 e公司调查 丨 时报会客厅 丨 十大明星私募访谈 丨 一夜封神?国产AI智能体,刷屏! 丨 涉及A股!重大调整,两周后生效 丨 今日,大涨! 丨 阿 里,重磅发布!股价大涨 丨 昨 ...
GDP唯一负增长!这个经济特区,怎么了?
城市财经· 2025-03-01 12:24
作者:余 飞 01 唯一负增长的经济特区 去年三季度,汕头经济出来的时候,本号就已经写过一次汕头的尴尬境地。 谁承想,全年数据出来,汕头依旧尴尬。 汕头统计局披露: 2024年前三季度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279.3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同比下降1.9%。 2024全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3167.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02%。 实际增速看似回正,但名义跌幅则在扩大。 先解释一下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名义增速很简单,就是变量与去年的基数之比。而实际增量则需要考虑通胀和负通胀因素。 GDP规模较去年前三季度减少了19.96亿元,名义增速-0.87%,实际增速-1.9%,是五个经济特区中GDP唯一负增长的城市,也是广东21个城市中唯一 负增长者。 去年全年,汕头GDP相较于2023年减少了38.42亿元,名义跌幅扩大至-1.2%,实际增速0.02%。 依旧是五个经济特区中唯一负增长的城市,也是广东21个城市中的唯一。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汕头,那一年和深圳、厦门、珠海一起入选为国家经济特区,后来海南脱离广东单独成省,也成了国家经济特区。 四十多年过去了,曾经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几 ...
一座网红城市的困局
投资界· 2025-02-19 15:46
年味小城背后。 以下文章来源于读城记工作室 ,作者曾思怡 读城记工作室 . 给我三分钟,带你看看这座城。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230006 作者 | 曾思怡 来源 | 读城记工作室 (ID:DUCHENGJIPLUS) 要数年味最浓的地方,广东汕头必有一席之地。 早在年前,马蜂窝大数据就显示,今年"潮汕春节"热度大涨,其中汕头跻身全国年味小 城第三名,也是2025热度涨幅最快的十大年味小城。 据官方数据,2025年春节假期,汕头市共接待游客632.8万人次,同比增长24.77%, 旅游收入62.65亿元,同比增长43.47%。 从线上移步线下,现场比数据更为热烈、红火。 春节假期结束后,当全国大部分地区人们感叹春节假期结束之际,汕头当地英歌、舞 狮、担花篮等年俗正排得满满当当,直至正月结束。 时代周报记者于元宵节前几日抵达广东汕头澄海上头村,正逢当地英歌舞巡游表演,放 眼望去都是乌泱泱的人群。 这人群又大致分三类:首先活动的主角,手执英歌槌、身着戏服的英歌队,及身穿大红 色上衣的潮州大锣鼓队伍,前者跳舞、后者配乐,奉上一场场震撼、热烈的演出。 其次是穿新鞋、着新衣,从本村及周围村落赶来看表演 ...
安徽,正在抬高长三角的下限
商业洞察· 2024-11-02 17:37
以下文章来源于秦朔朋友圈 ,作者土哥涅夫 秦朔朋友圈 . 秦朔朋友圈是由中国著名媒体人、财经观察家秦朔牵头创立的一个新媒体与专业服务品牌,包括微信公 众号、微博、视频节目、音频节目等。内容聚焦于经济、金融和商业领域,关注重点为全球和中国财经 商业热点、企业家精神、创新与发明创造、商业文明探索等。 作者:土哥涅夫 来源: 秦朔朋友圈(ID: qspyq2015 ) 01 至于第五省之争,随着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势崛起,富士康的"回归",填补上手机出口量下降产 生的缺口,河南经济也正在逐渐企稳。 别看前三季度河南GDP只增长了90多亿,这是因为今年初当地大幅下调了2022年的终核数据,导致 2023年的初核数据也跟着"挤水"。而去年三季度的数据因为公布在前,并没有跟着核减,存在虚高, 否则今年同期的增量肯定远不止90几亿。这点从河南前三季度的实际增速达到5%,高于全国平均值 就能得到印证。 当然,有"国家战略腹地""关键产业备份"等政策加持的四川,发展后劲更猛,但是近2500亿的差距也 不是一时半会可以立马赶超的。未来几年,豫川估计也会像粤苏那样一直缠斗下去。 反倒是作为前十强省份"守门员"的安徽,很有可能先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