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
搜索文档
“展现出独特的制度优势与发展智慧”
人民日报· 2025-08-10 06:11
中国林业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 中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 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 林草年碳汇量达到12亿吨以上 [2] - 中国通过生态旅游实现经济发展 荒芜土地重生 生物多样性恢复 气候适应能力增强 [2] - 河南信阳文新茶村将高品质茶叶生产与生态保护 文化传承结合 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 绿色技术与国际合作 -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 绿色金融 国际合作机制持续投入 为发展中国家获取清洁技术开辟新路径 [3] - 中国通过理论学习与实地示范与国际分享知识经验 体现合作精神 [3] - 河南西峡县食用菌基地运用数字技术减少农业资源浪费 提升生产效率 [2] 生态文明理念实践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从顶层设计延伸至基层实践 [3] - 生态文明推动社会繁荣而非阻碍经济增长 河南案例证明生态保护与产业协同发展可行性 [3] - 中国在气候变化下林业资源开发培训中展示系统性实践 为罗马尼亚等国家提供经验启示 [2][3]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人民网· 2025-08-10 06:06
中国式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 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特征之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 [2]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2] 生态文明理念与实践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全党共识,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机制 [9][10] - 全球最大新能源产业链建成,2013-2023年以3.3%能源消费增速支撑6.1%经济增长 [10] -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解决地方生态环境"顽疾",成为落实环保责任的硬招实招 [6] 生态经济转型 - 生态保护被明确为生产力,绿水青山兼具自然财富与经济财富属性 [10] - 冰天雪地资源(如哈尔滨)被纳入"金山银山"发展框架 [9] - 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塑造发展新动能与新优势 [11] 民生需求与政策导向 - 民众需求从"盼温饱"转向"盼环保",生态建设直接关联获得感与幸福感 [8][9] - 辽宁锦州、山东日照等案例体现生态改善对民生福祉的提升作用 [9] 发展路径创新 - 明确拒绝欧美传统工业化老路,强调资源消耗型发展难以为继 [4][5] - 生态文明定位为工业文明后的新阶段,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
潍坊峡山:“草中黄金”富了青山惠了民
齐鲁晚报· 2025-08-08 18:23
核心观点 - 峡山艾草产业依托优质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价值转化 形成生态+大健康全产业链模式 通过艾草种植加工与文旅康养融合带动乡村振兴和民生增收 [1][5][6] 生态环境优势 - 峡山水库区域拥有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认证 具备温润气候 洁净空气和无污染土壤等生态优势 [1][3] - 独特水土条件孕育野生艾草叶片小 脉络细密 精油含量高等优质特性 其艾绒产品渗透力强且灸感传导快 [3] - 2019年获得世界艾灸之都称号 艾草品质获行业高度认可 [3] 生态治理模式 - 通过三清一净专项行动整治路边 沟边 渠边 村边 屋边等五边地 将闲置土地转化为艾草种植基地 [4] - 艾草根系具有固土防虫 抗菌改良土壤作用 实现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的协同推进 [4] 产业发展架构 - 国有企业山东艾福堂主导产业升级 构建从种植采收 精深加工到产品研发的标准化生产体系 [5] - 延伸发展艾灸养生 文化旅游 健康养老等多元化服务 形成生态+大健康全产业链 [5] - 通过土地流转租金 基地务工薪金和股金分红三重机制带动村民增收 [5] 商业价值转化 - 艾草产业收益吸引资源与资本回流 形成生态保护与绿色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6] -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跃迁 [6]
“厚植支点建设的绿色底色”主题报告会举行
长江日报· 2025-08-07 09:17
武汉市生态建设专题报告会 核心观点 - 武汉市举办"厚植支点建设的绿色底色"专场报告会 强调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推动生态宜居湿地花城建设 [1] - 活动通过院士专家报告、案例分享及市民互动 多维度展示武汉生态建设成果与创新实践 [1] 生态建设实践 -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提出"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幸福之城"三大建设方向 重点推进湿地保护与城市绿化融合 [1] -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与《湿地公约》副秘书长杰伊·奥尔德斯通过视频参与 提供国际视角的技术支持 [1] 政企社协同机制 - 沉湖湿地管理局、市观鸟协会、生态园林集团等机构代表现场分享湿地保护、景观设计等实操经验 [1] - 社区组织与社科院专家共同探讨"绿色驿站"模式 推动基层生态治理创新 [1] 公众参与倡议 - 发起"寻找身边的美"市民征集活动 引导公众参与环境监督与保护 [1] 政策背景 - 该活动属于武汉市"建设支点 当好龙头"系列宣传教育 旨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武汉发展的战略定位 [2]
让“脆弱”资源可持续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06 14:50
古蔺县的实践并非个例。近年来,各地通过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从多种维度实现溶洞生态保护与 开发利用的平衡。湖南加强自然遗迹保护立法,对于利用溶洞、天坑的经营活动,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做好规划;贵州出台岩溶洞穴保护实施方案,分类建立原生态、开发利用和存在突 出问题溶洞三张清单,推进"一网一图"监管体系;山东沂源九天洞引入国际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实时 调控洞内湿度和二氧化碳,实行科学保护修复……这些做法,让保护成为一切利用行为的前提,通过立 法和司法,明确溶洞保护利用的权责边界;通过市场配置,实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通过科学评 估,确定洞穴所能承受的"生态阈值";通过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减少人类足迹对脆弱生态的干扰;通过 管理智慧,制定动态保护策略,确保任何利用皆在自然承载力之内谨慎前行。 唯有以制度为杠杆,撬动多元主体共同守护的积极性,让绿水青山的守护者也能成为金山银山的受 益者,那些沉默亿万年的自然瑰宝,才能在生态文明的守护下,继续书写属于地球的永恒传奇。 溶洞是天然存在的宝贵资源。在这些深藏地下的自然奇观中,瑰丽景观与脆弱生态并存。然而,传 统管理模式下权属不清、开发失序与保护无力的沉疴,使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世界意义”专题研讨会召开
人民日报· 2025-08-02 06:0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世界意义 - 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共进 [1] - 理念为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国际社会期待深化合作推进生态友好的现代化 [1] 理念的全球价值与实践 - 理念科学阐明发展与保护辩证统一规律,契合全球绿色发展共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路径和新范式 [2] - 中国经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范例,环境保护和经济繁荣可协同发展,生态系统保护成为可持续发展韧性和机遇的重要引擎 [2] - 中国生态文明理念植根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智慧,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与行动指南 [3] 中国实践的国际借鉴 - 中国在生态修复、绿色能源发展、生态农业等领域为全球提供有益借鉴,如塞罕坝林场建设、光伏风电技术创新、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等 [3] - 中国在污染治理、生态保护、能源转型等领域取得历史性进展,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成为发展中国家学习榜样 [4] - 中国将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在发展模式上提供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成为全球生态文明转型的引领者 [4] 国际社会的认可与合作 - 理念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高度评价和认可 [2] - 国际代表认为中国经验为各国绿色转型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益借鉴 [3] - 中外代表围绕理念开展深入研讨,分享协同推进发展与保护、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案例和成果 [5]
济南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走深走实
中国环境报· 2025-07-31 09:31
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品牌建设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以“品牌化”为牵引推动志愿服务纵深发展,开展一系列特色品牌活动[1][12] - 构建“1/2/3”志愿服务品牌体系:锚定“传播生态文明、共建美丽济南”一个核心目标,建强青少年和志愿服务组织两支队伍,搞活“讲、推、创”三种服务形式[3][15] - 十年来累计举办环境教育课堂、生态农场教育、低碳城市试点等活动1600余场次,吸引15万人直接参与,辐射人口超百万[3][15] 重点项目与活动开展 - 2024年六五环境日正式启动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项目,为7支高校志愿服务队授旗[2][13] - 计划至2025年与本地公益组织、驻济高校合作开展不少于40场志愿服务活动[2][13] - 重点开展“绿色同行,共护黄河”、“博物自然,科普常青”、“绿探齐鲁、低碳未来”、“青春护绿,水润黄河”等项目,传播“无废”理念[2][13] 志愿者队伍体系建设 - 通过选树环保小卫士、搭建大学生环保联盟、培育公益组织等措施建立志愿者“蓄水池”[3][16] - 自2009年起累计选拔培养2200余名“泉城生态环保小卫士”[4][16] - 已累计打造70余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并通过系统培训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4][16] 青少年环境教育实践 - 2024年4月在历下区俊德实验学校开展国际生态学校专题培训,推动生态理念与学校环境教育深度融合[5][17] - 组建“小小白鹭,探绿泉城”志愿服务队,从“山泉湖河城”5个方向开展10场次实践活动[18] - 通过“开学环保第一课”、环保设施开放、低碳打卡等形式丰富青少年教育体验[9][18] 区县级特色宣教模式 - 平阴分局采用“节点宣传社会化、新闻宣传常态化、环境教育分众化”思路,开展环保设施开放及“四进”活动[6][7] - 长清分局创新“三个面向、三种方式、三个平台”的“三三”模式,推动环境教育提档升级[7][8] - 商河分局抓好“媒体、活动、阵地、机制”四个要素,构建“大宣教”格局[8][9]
绿染湖州二十年:“两山”理念如何重塑百姓日常
新浪财经· 2025-07-18 20:04
核心观点 - 湖州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20年来通过生态保护与产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形成"生态绿、产业绿、生活绿、幸福绿"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3][12] - 通过"二十人"典型人物、"二十事"标志性事件、"二十例"创新模式系统展示生态治理成果,构建了从理念到实践的完整闭环 [4][5][9] - 生态效益显著:绿地率40.6%全省第一,旅游总收入1512亿元,城乡收入倍差1.53优于全国水平 [3] - 制度创新领先:获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等7项国家级称号,形成标准化、金融改革等制度体系 [6] - 模式创新突出:生活垃圾分类全国四连冠,绿色矿山建成率100%,复绿1.9万亩,开发建设用地3.5万亩 [11] - 共富机制完善:创新"五大模式"使95%行政村年收入超80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0797元 [12] - 开启治理新阶段:推出"生态身份证"数字化平台,实现个人减碳量量化与企业碳效金融挂钩 [13] 生态保护成效 - 绿地建设:全市绿地率40.6%居浙江省首位,完成废弃矿山治理336座,复绿1.9万余亩 [3][11] - 生物多样性:引入10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增强生态修复成果展示与公众参与 [13] - 治水传承:宋松元家庭四代人跨越半世纪治水接力,推动伍浦村成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5] - 文化遗产保护:太湖溇港、桑基鱼塘系统等3项入选世界级遗产,构建多维保护体系 [6] 产业转型成果 - 旅游经济:旅游总收入达1512亿元,形成"村游富民"等模式带动全域发展 [3][12] - 绿色矿业:全国率先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建成率100%,复垦耕地2.8万亩 [11] - 循环经济:生活垃圾分类连续4年全国第一,综合利用率超90%,总量连续5年负增长 [11] - 数字治理:上线"生态身份证"系统,实现个人减碳行为量化与企业碳效金融挂钩 [13] 制度创新亮点 - 国家级示范:累计获得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等7项国家级称号 [6] - 标准建设:成为全国唯一生态文明标准化示范区,建立可复制推广的湖州标准 [6] - 金融改革: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将碳效等级与金融政策直接挂钩 [6][13] - 全民参与:开展"看见美丽中国"主题实践,通过媒体监督、双月会等机制激发社会行动 [8] 民生改善数据 - 收入增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797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1.53显著优于全国 [3][12] - 集体经济:95%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超80万元,通过"两入股三收益"模式保障农民权益 [12] - 环境质量:生活垃圾分类清运准确率98%,矿坑改造形成心形水塘等生态景观 [11][14] - 公共服务:"生态身份证"可实现权益兑换与优惠,增强群众获得感 [13]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丨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央广网· 2025-07-18 09:00
西藏生态文明建设 - 拉萨北山拉鲁湿地生态修复片区采用无人机吊装和智能化控制系统 造林成效显著提升 [1] - 南北山绿化工程已完成造林107.93万亩 栽植苗木1.2亿余株 总体成活率85%以上 [1] - 工程吸纳农牧民就业900万人次 带动群众增收30亿余元 [1] 清洁能源发展 - 日喀则市萨迦县中核萨迦30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场区采用"风电场+光伏电站+储能系统"三位一体开发模式 [2] - 项目预计年平均发电量超过5.7亿千瓦时 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6.42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45.01万吨 [2] - 西藏清洁能源已建在建装机达2706万千瓦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96.32% 位居全国前列 [2]
《全球生态文明转型发展报告2025》在贵州贵阳发布
中国新闻网· 2025-07-17 15:58
生态文明转型发展报告 - 报告《全球生态文明转型发展报告2025: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范式转换》在2025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发布,旨在为全球生态文明转型提供科学路径 [1] - 报告系统梳理联合国成立80年来转型发展进程、生态文明理念特征、全球零碳转型意义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实践路径 [1] - 报告分为六章:历史演进脉络、范式表征解析、零碳能源变革、自然解决方案实践、全球生态治理视角、总结与展望 [1] - 报告重点分析生态文明发展范式下能源基础变革如何推动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实现增值自然发展 [2] -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咨询委员会中方召集人潘家华认为报告对推进全球生态文明整体转型具有重要价值 [2] -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陈莉评价报告提炼出前瞻性指导建议和实践经验 [2] - 北京工业大学专家认为报告为零碳转型和生态治理提供参考框架与实践支撑 [2]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 -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并提升可持续发展表现 [1] - 该中心是业内首个中文ESG专业资讯和评级聚合平台,致力于推广ESG价值理念和企业实践 [3] - 新浪财经依托该中心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3] - 新浪财经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推动建立适合中国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