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搜索文档
音频 | 格隆汇8.13盘前要点—港A美股你需要关注的大事都在这
格隆汇APP· 2025-08-13 07:13
国际宏观经济与市场动态 - 纳指和标普500指数均创历史新高 中概指数上涨1.49% [1] - 欧佩克上调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至3% [1] - 美国7月CPI同比上涨2.7%持平上月 核心CPI同比上涨3.1% [1] - 美国国债总额首次超过37万亿美元 [1] - 纽约糖价连续三日上涨 市场担忧巴西甘蔗产量下降 [1] - 欧佩克预计2025年石油市场将更加紧张 因需求加速增长 [1] 中美贸易与科技关系 - 美国贸易团队计划未来两三个月内与中国官员会面 [1] - 中国据报劝退部分企业使用英伟达H20芯片 [1] 中国政策与监管动态 - 三部门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助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1] - 九部门规定按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 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 期限不超过1年 [2] - 全国数标委就数据基础设施和可信数据空间技术文件征求意见 要求算力设施提供计算资源安全隔离机制 [1] - 财政部和税务总局明确快递服务收入按"收派服务"缴纳增值税 [1] - 中国商务部宣布自2025年8月14日起对加拿大公司征收保证金比率75.8% [2] 公司业绩与资本市场表现 - 贵州茅台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454.03亿元 同比增长8.89% [2][3] - 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94.5亿港元 加仓腾讯和阿里 大幅减仓快手 [2] - 毛戈平预期2024年中期净利润增长35.0%至37.0% [3] - 中国恒大将于8月25日上午9时起取消上市地位 [2] 企业公告与市场信息 - 寒武纪澄清网传在某厂商预定大量载板订单等信息均为不实 [2] - 恒信东方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3] - 玉禾田称智元创新对玉树智能持股比例较小 对公司经营不构成重大影响 [3] - 谷歌浏览器Chrome获得345亿美元收购要约 [1]
财政部就《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答记者问
中国新闻网· 2025-08-13 00:08
中新网8月12日电据财政部微信公众号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 大国内需求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带动作用,强化财政金融协同联动,降低居民消费信贷 成本,更好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 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财金〔2025〕80号,以下简称《方案》)。近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 《方案》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促消费、扩内需是今年经济工作的"关键词",此次财政部门联合金融部门出台《方案》,背景是什 么? 答:消费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大力提振消费既是扩大内需、夯实经济增长"压舱 石"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民生福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的发展思想,要求将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 升级引领产业升级,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三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运作。《方案》明确要求贷款经办机构在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同时,要按照 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开展授信评审、贷后管理,落实消费贷款 ...
1个百分点!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方案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8-12 23:56
政策内容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2] - 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2] - 政策到期后可研究延长政策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2] 贴息标准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符合条件的实际用于消费的个人消费贷款本金计算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3] -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3] - 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 [3] - 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3] 监督机制 - 强化监督约束确保贴息资金专款专用 [3] - 对违法违规行为财政部门将追回贴息资金并依法处理 [3] - 贷款经办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由相关部门追究责任 [3] - 借款人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将纳入个人征信记录 [3] 政策背景与效果 - 在外部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扩大内需尤其是提振国内消费需求在稳增长中扮演关键角色 [3] - 财政贴息有利于发挥财政的杠杆效应撬动更大资金规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4] - 财政资金对特定贷款利息进行直接补贴可降低居民购置大宗商品的信贷门槛直接释放消费潜力 [4] - 贴息政策兼顾财政精准滴灌和货币政策非对称降息功效放大信贷乘数效应缓解实体信贷需求不足问题 [5]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来啦!分分钟又省一大笔
中国经营报· 2025-08-12 22:45
政策概述 -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首次在中央层面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1] - 政策旨在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通过财政金融协同联动实现普惠性覆盖 [1] 贴息对象与范围 - 贴息对象为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 [1]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全部纳入贴息范围,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以5万元为上限贴息 [1] - 政策明确要求贷款经办机构需识别消费信息,建立全流程审核机制,对未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不予贴息 [2] 执行机构与流程 - 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及5家大型消费金融公司 [2] - 借款人按一般流程办理贷款,但需授权经办机构获取账户交易信息以审核贴息资格 [2] - 贴息资金测算、申请、拨付等流程由经办机构和政府部门主导,最大限度简化借款人操作 [2] 贴息利率与期限 - 财政贴息利率为年化1%,约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 [3] - 贴息计算基数为政策执行期内符合条件的消费汇总金额 [3] - 政策实施期限为1年(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到期后可能视效果延长或扩大范围 [3]
【广发宏观钟林楠】对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贷款贴息政策的理解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8-12 22:14
政策背景与定位 - 两项贴息政策是《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及7月31日国常会精神的具体落实 旨在2025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1][8] - 后续消费领域政策空间包括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健全消费统计监测体系 扩大消费基础设施投资等 [1][8]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细节 - 支持范围覆盖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发放的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 要求贷款机构能识别消费交易信息以避免资金空转 [2][11][12]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 以及单笔5万元以上特定领域消费(家用汽车 养老生育 教培 文化旅游 家居家装 电子产品) 单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万元 [2][11][12]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最高不超过合同利率的50% 中央与地方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贴息资金 [2][11][13] - 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行 12家股份行及5家消费金融公司 [2][14] 个人消费贷款政策影响评估 - 贴息后消费贷利率或从3%降至2%左右 但受多重条件限制 实际受益规模难准确估算 [3][15] - 截至2025年6月末消费贷款余额21万亿元 过去一年新增1.2万亿元 仅占同期社零总额41.3万亿元的2.9% 对消费总量短期影响有限但信号意义显著 [3][15] - 2017-2019年消费贷款增量占社零比重达7.0% 6.2% 4.3% 而2023-2024年该比重降至5.4%和2.5% [15]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细节 - 支持范围覆盖2025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期间发放给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等8类服务业的贷款 资金需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4][16][17] - 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单户贴息贷款上限100万元 中央与地方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 [4][16][18] - 经办银行包括3家政策行 6家国有大行及12家股份行共21家全国性银行 [4][19] 服务业贷款政策影响评估 - 以住宿餐饮 居民服务 文体娱乐三行业为代表 2023年末贷款余额1.8万亿元 年增量约500-1200亿元 [5][20] - 经办银行2023年对三行业贷款余额约1.3万亿元(占总额74%) 年增量约370-888亿元 [5][20] - 服务业就业吸纳密集度高 2023年三行业从业人员达6279万人 占总就业人数12% 政策有助于稳定就业 [6][21] 政策协同与历史对比 - 贴息是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的典型举措 类似2020年防控企业贷款贴息(1点) 2022年设备更新贴息(2.5点)及2024年设备更新贴息(1点) [7][24] - 协同政策可在保持银行息差前提下定向支持特定领域 并通过政府加杠杆带动社融中政府债比重升高 M2拉动率上升等效应 [7][24] - 其他协同方式包括政策性金融工具撬动投资 央行流动性支持 财政为银行注资补充资本等 [7][24] 下半年政策导向 - 政治局会议强调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和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 服务消费与两重领域成为政策焦点 [6][22] - 个人贷款贴息和服务业贷款贴息分别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发力 共同扩大消费弹性 [6][22]
农行9月1日起对满足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20:08
政策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由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实施方案 [1] - 贴息政策适用于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3]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可享受全额贴息 单笔5万元及以上消费仅对5万元额度部分贴息 [3] - 5万元及以上贴息范围限定在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 [3] - 政策到期后可能延长实施期限并扩大支持范围 [3] 银行执行 - 中国农业银行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 [2] - 银行通过贷款发放账户识别借款人消费交易信息以确定贴息资格 [3] 行业影响 - 财政贴息政策直接降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 刺激消费需求 [1][3] - 重点支持汽车、家居、教育、医疗等七大消费领域 相关行业将受益 [3] -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量预计提升 特别是5万元以下小额消费贷 [2][3]
财政部:此次出台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直接惠及消费者个人 降低个人消费贷款成本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9:23
政策核心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直接惠及消费者个人 从需求端发力降低贷款成本 贴息资金由贷款经办机构在收取利息时直接扣减[1] - 政策覆盖工薪阶层和灵活就业人员等各类人群 依托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差异化客群基础增强普惠性[1] - 贴息利率为年化1% 相当于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 贴息计算基数为政策执行期内符合条件的消费汇总金额[8] 支持范围与对象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 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7][8] - 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 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8] - 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及5家大型消费金融公司 同时鼓励地方财政部门对其他金融机构给予贴息支持[8] 操作流程与实施机制 - 借款人需授权经办金融机构获取账户交易信息用于贴息审核 授权遵循自愿原则 不同意授权则不享受贴息政策[2][10] - 中央财政向省级财政部门预拨贴息资金 省级财政部门审核拨付季度贴息资金 政策执行期满后办理清算[9] - 建立三层审核机制:贷款经办机构内部审核、金融监管局汇总、地方财政部门审核确认 后期财政部会同金融监管总局开展专项核查[12] 政策实施期限 - 政策实施期限为1年 具体时间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到期后可能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9] 监管与执行保障 - 要求贷款经办机构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开展授信评审 合理设置贷款额度期限利率 加强信贷资金用途和风险管控[7] - 明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及地方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 将政策执行情况纳入日常监管[7][13] - 建立中央与地方专项工作机制 协同做好资金审核拨付和监督检查 压实贷款经办机构主体责任[13]
申请消费贷财政贴息需要哪些操作?财政部,最新回应!
券商中国· 2025-08-12 19:19
政策背景与目标 - 政策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决策部署 [1] - 通过财政政策引导带动,强化财政金融协同联动,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 [1] - 消费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大力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夯实经济增长"压舱石"的重要举措 [2] - 政策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形成"组合拳",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协同发力 [3] 政策设计特点 - 政策直接惠及消费者个人,从需求端发力,降低个人消费贷款成本,贴息资金由贷款经办机构在收取利息时直接扣减 [4] - 支持对象广泛覆盖工薪阶层、灵活就业人员等各类人群,依托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差异化的客群基础 [4] - 支持范围覆盖居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性消费,以及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 [4] -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运作,要求贷款经办机构合理设置贷款额度、期限、利率,加强信贷资金用途和风险管控 [5] - 注重部门协作,对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实行全流程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 [6] 政策主要内容 - 支持对象为居民个人使用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7] - 贴息利率为年化1%,相当于目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 [7] - 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5家业务规模较大的消费金融公司 [7] - 政策实施期限1年,具体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到期后可研究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 [8] 贴息申请与执行机制 - 贴息流程主要集中在贷款经办机构和政府部门,借款人需授权经办金融机构获取账户交易信息以识别符合贴息的消费 [9] - 贷款经办机构负责审核借款人消费信息,识别消费部分及所属领域,并在收取利息时直接扣减财政贴息资金 [10] - 建立贴息资金拨付全流程审核机制,包括贷款经办机构内部审核、金融监管局汇总、地方财政部门审核确认三层审核 [11] - 政策执行期满后,财政部将组织对贴息资金申请、审核、清算等情况开展核查 [11] 组织实施与监管 - 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政及金融管理部门的专项工作机制,协同做好贴息资金审核拨付、政策执行监督检查 [12] - 督促地方财政部门、金融管理部门严格贴息资金审核和日常监管,提高政策执行的精准性、合规性 [12] - 压实贷款经办机构贴息资金测算审核申请主体责任,指导其严格信贷管理和风险防控 [12] - 持续跟踪政策实施情况和贴息资金拨付使用情况,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12]
申请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需要哪些操作?官方回应
财联社· 2025-08-12 19:09
政策操作流程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操作主要由贷款经办机构和政府部门承担 旨在减轻借款人操作负担 [1] - 借款人需授权经办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发放账户或指定账户交易信息 用于贴息资金审核 [1] - 交易信息授权遵循自主自愿原则 不同意授权则不享受贴息政策 但不影响正常贷款申请和使用 [1] 政策实施特点 - 贴息资金流程设计力求便利精准高效 包括测算申请拨付清算等环节 [1] - 借款人总体仍按一般贷款流程在经办金融机构办理贷款 [1] - 政策在确保贴息资金合规使用的前提下 尽可能简化借款人操作 [1]
农业银行宣布,9月1日起对满足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19:08
政策内容 -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1] - 实施方案明确符合特定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政策[2] 银行响应 - 中国农业银行宣布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财金〔2025〕80号文件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