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控股股东增持
icon
搜索文档
凌钢股份: 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时间过半暨增持计划进展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8:37
增持计划概况 - 公司控股股东凌钢集团计划自2024年12月5日起12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A股股份,增持金额上限为4000万元,下限为2200万元 [1] - 增持计划不设定价格区间,将根据股票价格波动及市场趋势逐步实施 [1] 增持实施进展 - 截至公告日增持计划时间已过半,累计增持1135.69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40% [2] - 累计增持金额1944.67万元(不含佣金及税费),达到计划下限金额的88.39% [2] - 增持主体增持前持股10.545亿股,占总股本比例36.97% [2] 增持主体信息 - 增持主体为直接持股5%以上股东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 - 增持计划实施期间为2024年12月5日至2025年12月4日,当前进展覆盖2024年12月5日至2025年6月17日 [2] 后续安排 - 基于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和投资价值认可,凌钢集团将继续择机实施剩余增持计划 [2] - 增持行为符合《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化 [3]
宝泰隆: 宝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本次增持计划实施结果暨继续履行增持承诺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6:28
增持计划主要内容 - 控股股东宝泰隆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2024年6月21日起12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2000-4000万股,增持价格不高于3.2元/股 [1] - 增持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进行 [1] - 增持目的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及长期价值的认可,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并增强投资者信心 [2] 增持计划实施结果 - 截至公告披露日,控股股东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0,001,800股,占总股本的0.52% [2] - 合计增持金额1938.4378万元,达到承诺增持数量的50% [2] - 本次增持计划已实施结束 [2] 未完全履行增持承诺的原因 - 公司2024年度主营业务亏损导致资金紧张,控股股东将增持资金拆借给公司用于生产经营 [2] - 原增持承诺无法按期完成,履行期限延长6个月至2025年12月21日 [2] 增持主体基本情况 - 控股股东宝泰隆集团持有公司股份445,891,693股,占总股本的23.28% [1] - 此前未增持公司股份,也未披露过增持计划 [1] 其他说明 - 公司将依据相关规定持续关注增持情况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大豪科技: 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9 21:06
增持主体基本情况 - 增持主体为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一轻控股),系公司控股股东[3] - 增持前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郑建军合计持有公司无限售流通股509,914,791股,占总股本45.97%[3] - 一轻控股直接持股364,783,369股,占总股本32.89%[2][3] 增持计划主要内容 - 增持目的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及长期投资价值认可[3] - 计划增持金额区间为5,000万至10,000万元人民币[3][4] - 增持方式为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易等合法合规方式[4] - 增持实施期间为2025年6月19日至2025年12月18日[3][4] 首次增持情况 - 2025年6月19日首次增持金额99.44万元,增持7.9万股[3][4] - 首次增持后总持股量增至364,862,369股,持股比例微升至32.895%[4] 资金来源与承诺 - 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及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提供的专项贷款(额度不超过2亿元,期限不超过3年)[4] - 控股股东承诺增持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所持股份[4] 其他说明 - 本次增持不触及要约收购,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或上市条件变化[5] - 增持计划实施期间若遇重大事项停牌超10个交易日,将在复牌后顺延执行[4]
杭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19 04:59
控股股东增持计划基本情况 - 杭氧控股计划自2025年4月10日起6个月内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1亿元、不高于2亿元,增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未设置固定价格区间[2] - 增持计划基于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及未来发展前景信心[2] - 相关公告已分别于2025年4月10日(公告编号2025-032)和4月29日(公告编号2025-041)披露[2] 增持计划实施进展 - 截至2025年6月18日,杭氧控股已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累计增持30万股,占总股本的0.0305%,成交总金额576.1万元[3] - 当前杭氧控股共持有公司股票5.2505亿股,占总股本的53.3652%[4] - 增持计划尚未完成,后续将继续择机实施[5] 增持计划合规性说明 - 增持计划符合《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7] - 增持不会导致公司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不触及要约收购,不影响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地位[7] - 增持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无实质性影响[7]
韵达股份:控股股东首笔增持落地,释放发展向好强劲信号
全景网· 2025-06-17 14:59
控股股东增持情况 - 上海罗颉思于6月12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147.44万股,占总股本0.05%,增持金额999.98万元 [1] - 增持前控股股东持股52.10%,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57.22%;增持后控股股东持股升至52.15%,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升至57.27% [1][2] - 计划未来6个月内继续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区间为1-2亿元,已获得银行贷款承诺函提供资金保障 [1][2] 公司经营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收入121.89亿元,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展现良好发展态势 [2] - 作为国内快递行业领军企业,在业务拓展和服务质量提升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 增持动机与影响 - 增持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和价值的坚定认可,认为当前股价未充分反映内在价值 [2] - 有助于提升公司市场形象和品牌价值,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和信任,为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3] - 有利于稳定公司股价,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缓解下跌压力,维护股价稳定 [3] - 增强公司治理结构稳定性,为长期战略规划和执行提供有力保障 [3] 行业影响 - 对快递行业产生示范效应,表明头部企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有望带动行业健康发展 [3] - 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快递行业,为行业整合和升级提供资金支持 [3] - 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增持行为体现行业头部企业的信心 [3]
荣盛石化: 关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权益变动后持股比例触及5%整数倍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6 22:31
控股股东增持计划 - 控股股东浙江荣盛控股集团自2024年1月22日至2025年2月20日累计增持荣盛石化股份172,422,254股,占总股本1.70% [1] - 2025年4月8日宣布新一轮增持计划,拟增持金额10-20亿元人民币,起始时间为2025年4月15日,不设价格区间 [1] - 2025年5月22日至6月13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累计增持19,707,213股,占总股本0.19% [1] 权益变动情况 - 变动前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6,057,067,472股,占总股本59.82% [1] - 变动后持股增至6,076,774,685股,占总股本60.01% [1] - 其中无限售条件股份从557,461.1222万股增至559,431.8435万股,占比从55.055%升至55.2497% [2] 增持计划执行细节 - 第一期增持(2024年1月22日-7月18日)累计增持115,530,037股(1.14%),金额约11.88亿元 [2] - 第二期增持(2024年8月21日-2025年2月20日)累计增持56,892,217股(0.56%),金额约5.05亿元 [2] - 第三期增持(2025年4月15日-6月13日)累计增持50,839,951股(0.50%),金额约4.28亿元,计划仍在进行中 [2] 股东持股结构 - 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持股从541,379.2472万股增至543,349.9685万股,占比从53.4668%升至53.6614% [1] - 一致行动人李水荣持股保持64,327.5000万股不变,占比6.3530% [1] - 有限售条件股份保持48,245.6250万股不变,占比4.7648% [2]
新兴铸管: 关于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触及1%整数倍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22:00
增持计划实施进展 - 控股股东新兴际华集团计划自2024年12月21日起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增持新兴铸管A股股票,累计增持金额不低于1.5亿元且不超过3亿元,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1] - 截至2025年6月13日,新兴际华集团已通过集中竞价累计增持31,839,700股(占总股本0.80%),增持金额未披露但触及1%整数倍披露要求 [1] - 本次增持后新兴际华集团持股比例从40.24%升至41.04%,总持股量达1,626,648,003股 [1] - 增持计划尚未完成,控股股东将继续实施 [1] 股东权益变动细节 - 权益变动时间为2025年6月4日至6月13日,通过集中竞价完成 [1] - 增持股份类型为A股,数量3,183.97万股(0.80%),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 [1] - 控股股东承诺增持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公司股份 [1][2] 增持合规性说明 - 本次增持基于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及中长期价值认可,符合《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免于要约收购的情形 [1][2] - 增持行为严格遵循证监会及深交所相关规定,不存在内幕交易、敏感期交易或短线交易 [2] - 未违反《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2]
今飞凯达: 关于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计划期限届满暨实施完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18:18
增持主体基本情况 - 增持主体为今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 - 增持计划披露前今飞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瑞琪投资合计持有公司股票190,768,548股,占总股本的31.87% [2] - 增持计划披露前12个月内今飞控股未增持公司股份,且前六个月不存在减持情况 [2] 增持计划主要内容 - 增持目的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旨在维护股东利益和增强投资者信心 [2] - 增持金额计划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不超过人民币10,000万元 [2] - 增持不设定价格区间,将根据股票价格波动及资本市场趋势择机实施 [2] - 增持期限为2024年12月12日起6个月内,若股票停牌则复牌后顺延 [2] - 增持方式为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 [2] - 增持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与增持专项贷款结合,中国建设银行提供不超过9,000万元的专项贷款,贷款金额不超过实际增持金额的90% [3] 增持计划实施情况 - 增持主体在2024年12月12日至2025年6月12日期间合计增持公司股票11,656,000股,占总股本的1.94%,增持金额为5,498.19万元(不含手续费) [3] - 增持完成后今飞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从31.87%提升至33.77%,其中今飞控股持股比例从24.04%增至25.95%,瑞琪投资持股比例从7.82%微降至7.81% [4] - 今飞控股承诺增持完成后6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份,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3] 法律核查意见 - 律师认为增持人具备主体资格,增持符合《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且符合免于发出要约的情形 [4] - 增持已履行现阶段信息披露义务,尚需就实施结果进行披露 [4]
旺能环境: 关于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实施期限过半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2 17:39
控股股东增持计划 - 公司控股股东美欣达集团计划在2025年3月13日至2025年9月12日期间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 [1] - 增持目的为表达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及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同时提振投资者信心 [1][2] - 增持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占比不低于10%,专项贷款占比不超过90% [2] 增持计划实施进展 - 截至2025年6月12日,美欣达集团已累计增持2,817,756股,占总股本的0.65%,成交金额49,057,132元(不含交易费用) [2][3] - 当前美欣达集团共持有公司股票145,683,966股,占总股本的33.57% [3] - 增持计划尚未完成,控股股东将继续按原计划实施 [2][3] 增持计划实施规则 - 增持通过深交所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遵守证监会及深交所相关规定 [2][3] - 若公司股票停牌,增持计划将在复牌后顺延实施 [2] - 控股股东承诺在增持期间及完成后6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份 [3]
湖北宜化: 关于控股股东增持股份触及1%整数倍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0 20:00
控股股东增持股份 - 湖北宜化控股股东宜化集团于2025年5月19日至6月9日通过深交所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216.67万股,占总股本的0.20% [1] - 增持后宜化集团持股数量增至2.273亿股,持股比例从20.80%提升至21.00%,触及1%整数倍变动 [1] - 本次增持使用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未涉及其他金融机构借款或股东投资款 [1] 增持计划背景与目的 - 增持旨在提振资本市场投资者信心,维护股价稳定和股东利益,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1] - 宜化集团承诺在增持计划实施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公司股份 [3] - 本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化或股权分布不符合上市条件 [1] 增持计划执行情况 - 公司此前于2025年5月16日披露增持计划,宜化集团拟在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增持2-4亿元 [3] - 截至公告日增持计划尚未完成,控股股东将继续按计划实施增持 [3] - 本次增持符合《证券法》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不存在不得行使表决权的股份 [3] 股权结构变动细节 - 增持股份全部为A股,通过深交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完成 [1] - 控股股东在本次变动前持股比例为20.80%,变动后达到21.00% [1] - 宜化集团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无一致行动人参与本次增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