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明
icon
搜索文档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 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家庭建设与家风传承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建设的重要性,指出"天下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和文化传承的血脉 [3][4] - 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如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已融入血脉,成为支撑文明延续的精神力量 [3][4] - 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通过每三年拍摄"全家福"增强村民凝聚力,记录生活变迁 [2] 家风的社会治理功能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机制 [6] - 好家风能降低社会治理成本,培养诚信守法公民,提升基层治理效率 [8] - 家风是基层矛盾化解的缓冲带,减少家庭纠纷外溢为社会问题的风险 [8] 领导干部家风建设 - 领导干部家风直接影响党风政风,需从严管好亲属子女 [10][11]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家风失管纳入纪律处分范围 [11] - 毛泽东"三原则"、周恩来"十条家规"等红色家风典范彰显公私分明的党性原则 [12] 家风与治理现代化 - 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建设,培育爱国爱家、共建共享的新风尚 [5] - 领导干部家风具有乘数效应,一家清则一域兴,能涵养清朗政治生态 [13] - 家风建设是治国理政的固本之策,为民族复兴凝聚精神力量 [13]
【宝鸡】“映前十分钟”,文明新风扑面来
陕西日报· 2025-07-18 07:49
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 - 宝鸡市多个县区积极开展"映前10分钟"文明实践活动,利用电影放映前的10分钟进行宣传和宣讲 [1] - 活动形式包括播放宣传片、组织宣讲、开展互动问答,旨在传播党的声音和传递文明理念 [1] - 宝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与宝鸡市农村数字院线公司合作,将公益电影放映与文明实践活动结合 [1] 活动内容与形式创新 - 活动内容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例如宣讲移风易俗、防火禁烧政策以及传统美德 [1] - 创新表达方式,结合动漫人物哪吒的视频融入文明交通、文明用餐等内容 [2] - 制作《移风易俗文明小课堂》《文明婚丧倡议书》等短视频,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 [2] 活动效果与反馈机制 - 活动开展以来累计举办近1000场,覆盖群众超10万人次 [3] - 建立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了解群众意见并优化活动 [2] - 活动与基层党建、文明实践结合,推动理论宣传与基层治理融合 [2] 未来计划 - 宝鸡市将继续深化活动,加大放映频次,创新宣讲形式并扩大覆盖范围 [3]
让社区文明从生活场景 跃升为城市进步的驱动力
南方都市报· 2025-07-18 07:11
TT E BA nd life r 提高 景 新城口 股· · · · · l 20 a 17 南方都市報 ID 奥一网()CeeC.com 房子陪伴一个家庭的时间很长,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幸福感,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好的房子不仅 能够满足人们当下对生活的要求,更能够引领生活。"好房子"是载体,"好社区"是文明的土壤。当人们 对居住的需求超越物理边界,社区便成为承载文明的核心载体。 在侨鑫汇景新城20多年的实践中,来自世界各地的6000户家庭用行动证明:当自然的活力与邻里的温情 融入生活的日常,当文化的认同超越地域的边界,社区便从居住载体升级为文明生长的沃土。 作为拥有数十年经验的行业人士,侨鑫集团地产事业部执行总裁张学凤对"好房子""好社区"做出了详细 阐述。 谈"好房子" 重点要确保人在社区的生活体验 问:近30年来,侨鑫一直以稳健著称,同期推出的项目,从来都不会超过三个。侨鑫保持这样的节奏, 是出于什么考虑? 好房子是城市景观最重要的部分,是城市天际线最靓丽的风景线;好房子是一个能量场,能让住在里面 的人获得更多生活的能量,能够滋养人;好的社区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问:从汇景新城到汇悦台,再到从 ...
《全球生态文明转型发展报告2025》在贵州贵阳发布
中国新闻网· 2025-07-17 15:58
生态文明转型发展报告 - 报告《全球生态文明转型发展报告2025: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范式转换》在2025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发布,旨在为全球生态文明转型提供科学路径 [1] - 报告系统梳理联合国成立80年来转型发展进程、生态文明理念特征、全球零碳转型意义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实践路径 [1] - 报告分为六章:历史演进脉络、范式表征解析、零碳能源变革、自然解决方案实践、全球生态治理视角、总结与展望 [1] - 报告重点分析生态文明发展范式下能源基础变革如何推动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实现增值自然发展 [2] -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咨询委员会中方召集人潘家华认为报告对推进全球生态文明整体转型具有重要价值 [2] -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陈莉评价报告提炼出前瞻性指导建议和实践经验 [2] - 北京工业大学专家认为报告为零碳转型和生态治理提供参考框架与实践支撑 [2]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 -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并提升可持续发展表现 [1] - 该中心是业内首个中文ESG专业资讯和评级聚合平台,致力于推广ESG价值理念和企业实践 [3] - 新浪财经依托该中心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3] - 新浪财经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推动建立适合中国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 [3]
我市干部群众深入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南京日报· 2025-07-17 10:28
城市发展战略转型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1] - 新增"创新、美丽、文明"三大要素,与原有"宜居、韧性、智慧"共同构成现代化人民城市内涵[9] 城市治理现代化 - 南京警方开展"百日行动"提升见警率,重点打击电诈、盗窃等民生案件[2] - 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形成"空地一体"立体化防控体系[3] - 推进"昆仑""雷霆"等专项行动打击医保诈骗、食药环犯罪[3] 智慧城市建设 - 制定《南京市城市数字治理若干规定》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4] - 建设数字资源底座(NJDOS),强化"一网统管"平台实战功能[4] - 开发"宁诉办"网上专区和AI大模型提升热线服务能力[4] 民生服务升级 - 打造"宁享养老"品牌,建设"15分钟便民生活圈"[5][6][8] - 社区食堂每月服务老年人等重点群体超700人次[8] - 创新"物业+养老"模式,整合物业用房和养老补贴资源[8] 城乡融合发展 - 建立"城里人下乡"引导机制和"农产品进城"支持机制[7] - 完善农民在城乡间"可进可退"的保障政策[7] 生态环境保护 - 雨花台区实施21字治气攻坚要求,运用走航监测等科技手段[10] - 拓展全省首例噪声生态赔偿案经验,建设碳汇林实现生态补偿[10] 文化保护传承 - 挖掘世界文学之都品牌价值,采用"活态利用"保护历史建筑[11] - 建立一事一议的风貌管理制度,注重居民实际需求调研[11]
城市发展,如何更加以人为本?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7 09:38
城市发展新阶段 - 中国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1] - 当前城市工作目标为建设创新 宜居 美丽 韧性 文明 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1] - 城市发展背景已从2015年治理"城市病"转变为解决9亿城市人口存量空间的新问题 [1] 城市安全建设 - 城市安全需地上地下同步发力 地下管线存在老旧和错接问题需更新改造 [2] - 地上需加强应急救护和生命线保障 极端降雨需结合地面蓄治渗等综合手段 [2] 城市更新内涵 - 城市更新成为内涵式提质增效重要抓手 涵盖空间结构优化和功能转化 [3] - 更新范围从老旧小区改造扩展至品质提升 文脉传承和绿色低碳等领域 [3] 公共服务建设 - 需扩大公共服务覆盖至9亿城市人口中的非户籍群体 [4] - 基层医疗服务设施不足 需加强社区级便民服务设施建设 [4] - 老龄化社会需增加社区养老设施如老年食堂和驿站 [4] - 公共服务需实现受众普及和设施多元化双重目标 [5] 城市治理转型 - 694个城市需从"大建设"理念转向"大治理"理念 [7] - 城市管理重点转为运营维护9亿人口相关基础设施 [7] - 城市建设需强化以人为本原则 突出人民主体地位 [7]
中国“音乐之城”里的文明对话
新华网· 2025-07-17 09:01
文化交流活动 - 第二届兰花奖"走读中国"参访活动于7月11日至14日在哈尔滨举办,数十位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参与 [1] - 活动期间举办了"兰之约话文明·遇鉴音乐之城"国际文化沙龙,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郭卫民出席并发言 [3][6] - 活动旨在促进中外文明交流,表彰全球范围内为中华文化国际交流作出贡献的外籍人士 [2][6] 文化使者贡献 - 英国翻译家大卫·弗格森是首届兰花奖得主,在中国工作近20年,致力于文化交流 [2] - 德国医学家托马斯·拉贝获得第二届兰花奖友好使者奖,推动中德医疗合作项目并捐赠珍贵史料 [4][6] - 托马斯·拉贝家族与中国有深厚渊源,其祖父约翰·拉贝因《拉贝日记》闻名 [2][6] 文化交流成果 - 大卫·弗格森在甘肃乡村听到东乡族孩子演奏《友谊地久天长》,深受感动 [2] - 托马斯·拉贝在首都医科大学推动的中德医疗合作项目帮助中国患者诞下健康婴儿 [4] - 郭卫民强调人文交流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肯定兰花奖获奖者的贡献 [6]
共同的“路”将赞比亚和中国紧密相连(观象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7 09:01
绿色发展 - 云南当地合理利用山脉资源投入光伏板、风电机等设备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形成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模式[1] - 赞比亚希望借鉴中国能源转型经验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绿色发展道路以解决因干旱导致的能源短缺问题[1] 基础设施建设 - 上世纪70年代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极大改善了当地民众生活通过运输日用品和农产品矿产品等促进经济发展[2] 减贫事业 - 中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一成果以任何世界标准来看都堪称奇迹[2] - 中国的减贫方案在云南等地有生动实践其经验值得赞比亚及非洲国家学习借鉴[2] 国际合作 - 中国与赞比亚合作基于平等互利原则没有任何附加政治条件双方相互尊重支持[3] -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确定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鼓励非洲国家与中国加深合作[3] 文化交流 - 中国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同时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各国树立良好典范[3] - 全球文明倡议属于全人类的公共产品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让所有国家人民受益[3]
多国汉学家:愿做中外对话“筑桥人”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17 08:42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 - 会议以"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为主题,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嘉宾出席 [1] - 汉学家们认为会议为解决地缘政治冲突、探索团结人类的共同价值观提供了宝贵契机 [1] - 会议体现了中国促进和平与全球对话的责任担当 [1] 中国倡议与理念 - 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 [2] - 这些倡议为国际社会提供了超越对抗、走向合作的新思路,有助于各国在多元文明框架下寻求共识 [2] - 全球文明倡议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要义是求同存异、和合共生 [2] 中华文化的全球价值 -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是应对全球挑战的智慧源泉 [3] -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互敬互信等理念是实现和平的一剂良方 [4] - "中庸之道"、"礼"、"仁爱"等思想有助于不同文明之间增进信任,减少冲突 [6] 汉学家的桥梁作用 - 汉学家们扮演着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角色,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 [6] - 汉学家们致力于增进中外相互理解,促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 [6] - 汉学家们积极参与中外对话,纠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促进民心相通 [6]
以文明互鉴促和平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7-17 08:08
"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人类站在新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 超越文明冲突。"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深入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 重要性,强调中国愿同各国一道,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 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应当加强文明对话而非对抗,坚守不同文明和平共处之道。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在 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着新的挑战,多元共存的人类文明图景受到冲击。 两次世界大战殷鉴不远,这也警醒我们,形势越是复杂动荡,越要坚持维护联合国权威,发挥联合国的 主导作用。各国应当不断深化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文明联盟等机制对接,积极推动二十国集 团、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重要多边机制框架下的文明交流合作,坚持以对话消弭隔阂、消除偏见,筑 牢互信之基,保障共同安全。 应当以实际行动促进文明互鉴,共享发展经验智慧。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世界各国应该 搭建更多载体和平台,开辟更多渠道和途径,推进各种文明的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中国一直是文明交 流对话和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