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搜索文档
美国律师协会起诉特朗普政府
快讯· 2025-06-17 06:13
美国律师协会16日向首都华盛顿一家联邦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阻止特朗普政府针对大型律师事务所 的"恐吓行动"。美国律师协会表示,特朗普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令,"恐吓并胁迫律师事务所及律师不 要在法庭上挑战总统或其政府",违反了美国宪法。协会主席威廉.贝在一份声明中说:"美国律师协会 从未像现在这样迫切需要捍卫其成员、职业以及法治本身。"此次诉讼加剧了美国律师协会与特朗普政 府之间的对抗。特朗普政府已削减对该协会的部分资金支持,并试图限制其在联邦法官提名审查过程中 的作用。(新华社) ...
深入学习贯彻《监察法》及《条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16 08:38
监察法及条例修改背景与意义 - 修改后的《监察法》及《条例》将于2025年6月1日同步施行,旨在推进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1] - 修改是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巩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果的重要举措[2] - 解决新形势下监察工作中突出问题,为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提供保障[2] - 完善监察权运行机制,健全内控机制,严格责任追究,指导各级监察机关规范化建设[5]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学习部署 - 黑龙江省纪委监委举办纪法知识辅导讲座,三级纪检监察干部通过视频形式共同学习[1]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纪委组织学习研讨,结合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部署落实[2] - 驻中国石化纪检监察组召开组务会重点解读新增条款,开展实践问题研讨[2] - 驻中信集团纪检监察组将学习纳入年度重点工作,通过全体会议、支部大会等形式传达[4] - 江西省抚州市纪委监委分两批组织集中学习,加强条文研读和措施运用[5] 学习方式与具体要求 - 黑龙江省纪委监委运用"五学联动"机制,采取"集中+自学""研讨+交流""线上+线下"等方式深化学习[3] - 要求纪检监察干部逐章逐条学习,把握主旨要义,确保规定要求转化为行动自觉[3] - 驻中信集团纪检监察组将法规内容纳入业务培训和基本功测试,确保吃透用准[4] - 重庆市沙坪坝区纪委监委梳理现有制度规范,优化决策程序、审批流程和制约机制[5] 法规修改的实践价值 - 丰富反腐败"工具箱",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要求[4] - 完善监察程序与批准权限,强化对监察人员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5] - 打通制度堵点难点,为法治轨道深化反腐败工作提供保障[5] - 确保案件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提升监督执法精准性实效性[4][5]
南通“邀约式”体检进企直面实际问题——“我想加一间喷漆房,有没有安全风险?”
新华日报· 2025-06-16 07:10
公司动态 - 江苏尊涵家居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主要从事全屋家具定制生产,计划增设喷漆房以扩大业务,但担心是否符合国家规定[1] - 公司行政总监徐艳通过苏服办客户端"惠企通"模块预约行政部门上门服务,海安市应急管理局和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共同上门指导[1] - 执法人员确认喷漆房建设需符合《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强制标准,并开展安全设施设备"三同时"工作[2] - 公司现有切割设备自带布袋吸尘设施,经确认无需额外安装中央除尘设备,但需确保现有设备正常使用[2] 行业监管 - 海安市首次在综合集成监管平台上实施"邀约式"体检,为企业提供明确指导并列出整改建议[2] - 南通市组建"法治体检团",通过"企业下单、部门接单"方式,已为企业提供合规经营指导建议和风险提示3970余次[3] - 综合集成监管平台上线后,已导入370家行政检查主体、14588名行政执法人员和38万经营主体,实现对行政检查全过程规范管理[3][4] 政策环境 - 省委全会强调加强对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保护,推动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优化服务[3] - 南通市积极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助力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3] - 行政部门将继续跟踪企业需求,做好服务指导工作,引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3]
铜仁中院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 共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之策
搜狐财经· 2025-06-15 09:15
6月13日,铜仁中院召开"梵净司法沙龙——以高质量执行工作服务保障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座谈会。铜仁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尹贵 贤出席会议并讲话。 各基层法院院长、执行局负责人及铜仁中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 来源 贵州台地方站管理部 编辑 王杏 二审 张谌 三审 黄峰 会上,铜仁中院通报了近三年来全市法院执行局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工作情况,讨论了《贵州省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以高质量执行工作服务保障全市 民营经济发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广泛听取了各参会单位领导及企业代表意见建议。 尹贵贤在总结发言时表示,全市法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要求,锚定"贵人服务・一 视铜仁"司法品牌建设,从四方面持续发力优化执行工作:一是强化政治引领与协同联动,依托司法与行政协同机制,构建"法院——企业"常态化沟通平 台,精准对接民营经济司法需求。二是深化执行创新与质效提升,推行涉企案件"快立快执"绿色通道,运用"总对总"查控系统提升财产处置效率,对困难企 业实施"活封活扣"等柔性措施。三是夯实规范化建设根基,以"案件质量提升三年行 ...
利用AI推动线上劳动计薪取酬法治化
人民网· 2025-06-15 08:43
数字时代隐形加班现象 -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公司需为劳动者董某的"隐形加班"支付加班费 该案例引发广泛关注 [1] - 2022至2024年间北京三中院审理的4942件休息休假权案件中 "隐形加班"成为新型侵权重灾区 表现为碎片化、无边界、难举证的特征 [1] - 企业通过设置严苛加班审批制、以值班补贴替代加班费、拆分工资伪装支付等手段系统规避责任 将劳动者正当权益主张转化为"不合规"行为 [1] 司法认定与技术伦理突破 - 法院确立"明显占用休息时间+提供实质性劳动"的司法认定标准 电子痕迹可作为关键证据 解决举证难题 [2] - 技术伦理失序表现为"即时响应"被包装为职业素养 "全天候待命"成为晋升潜规则 资本逻辑侵蚀劳动者私人领域 [2] - 需通过立法引入"断联权" 运用AI技术实现碎片化沟通智能识别 自动累计线上劳动时长并计入考勤系统 [2][3] 监管创新与劳动价值重塑 - 建议建设统一"线上劳动监测平台" 通过大数据动态筛查企业隐形加班风险点 实现从被动受理到主动预警的转变 [3] - 技术应用应确保线上实质劳动被量化计薪 形成电子工时台账 这是对劳动尊严的重申和价值本质的回归 [3] - 判决书强调"线上加班需以特定工作内容为支撑" 体现司法对个体权利的救济和对技术伦理的重塑需求 [3]
黑白“暗战”VS国家安全,剧懂法之《绝密较量》
央视网· 2025-06-14 12:25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推出的片单项目《剧懂法》之《绝密较量》将从6月14日起,每周六、日在社会与法频道(CCTV-12)21:23播出。 以爆款热剧为切入点,详解影视剧"名场面",轻松有梗、好看有趣,《剧懂法》之《绝密较量》用观众耳熟能详的方式,传播严肃法律议题,让法治观念 深入人心。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10周年之际,《剧懂法》将拆解由高圆圆、张鲁一主演 的当代国安反间谍剧《绝密较量》,为观众揭秘新时代国家安全防线上的斗争,剖析剧中相关法律问题。 隐秘战线的惊心较量,法律视角的全新解读 《剧懂法》借力《绝密较量》的强情节叙事,将抽象严谨的国家安全法律条文,化作荧屏上可感可知的生动案例。打破普法刻板印象,在抽丝剥茧的 剧情解析中,让观众获得沉浸式法律学习体验。当惊心动魄的故事落幕,烙印在观众心中的将是清晰的法律认知与自觉的国安意识——在国家安全面前, 没有"局外人"。 "名场面"即普法课堂:看热剧,明法理 疏忽大意间泄露的他人信息,居然成了境外组织窃取国家机密的利器?《剧懂法》专家将结合反间谍法、国家安全法、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律法规, 清晰 ...
乌海“法治+诚信”双引擎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内蒙古日报· 2025-06-14 08:56
法治+诚信融合发展模式 - 乌海市创新推出"法治+诚信"融合发展模式 通过法治规范市场秩序 同时以信用激励优化营商环境 [1] - "电能通"贷款产品以企业信用记录为核心依据 实现1.4亿元专项贷款受托支付 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1] - 信用挂钩金融产品体系持续扩容 包括"水权贷"等创新工具 形成守信受益的市场导向机制 [1] 信用评价体系建设 - 全市6万余户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纳入四级信用评价体系(A/B/C/D) 评价结果每日动态更新 [2] - "信易贷"平台入驻金融机构20家 发布85个金融产品 实现28亿元线上授信 覆盖7014家认证企业 [3] - 建立752个部门信用查询账号 对黑名单企业实施招投标限制 同步完成2147条行政处罚信用修复 [3] 司法保障机制 - 检察机关开展"两项监督"规范执法 法院执结406件涉企案件 执行到位2.34亿元资金 [4] - 涉企民商事专业化法庭使纠纷上诉率下降13.7% 通过45场法治体检活动审查60份企业合同 [4] - 公安机关累计发布19期执法巡查通报 保持重点执法环节零超期 [4] 政务诚信创新实践 - 行政机关败诉案件实行"一案一复盘" 负责人出庭应诉率维持100% 下发91份应诉提示函 [5] - "一件事一次办"系统将审批时限压缩93% 累计办理9162件 归集2.2万条行政公示信息 [5] - 政府合同备案机制审核46份合同 消除170个法律风险点 实现全流程监管 [5]
徐曙海接待来访群众会办信访事项 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具体问题
镇江日报· 2025-06-14 07:45
信访工作优化 - 市长徐曙海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优化信访流程,提高办理质效 [1] - 提出要持续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畅通线上线下民意表达渠道,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转变 [2] - 要求统筹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和积案化解,开展"大起底大攻坚大化解"行动,推动问题化解在基层 [2] 道路管理与环境整治 - 徐曙海现场研究破损道路修复和路域环境整治方案,指出道路畅通事关出行安全,路域环境关乎城市形象 [1] - 要求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科学制定解决方案,明确目标责任和时间节点,加快提升道路通行条件和环境 [1] - 强调要健全道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加强巡查执法、定期检测和日常养护,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1] 法治化与问题解决 - 提出要扎实开展信访工作法治化提升行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2] - 强调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推动信访问题化解在早、化解在小 [2] - 要求狠抓程序推进、实质解决和"双向规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2]
AI赋能党内规范性文件审核的技术实现路径与创新构想
中国发展网· 2025-06-13 16:36
AI赋能党内规范性文件审核的技术实现路径 中国发展网讯 在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下,党内规范性文件作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性、合法性与时效性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现代化水平。与之相关的传统人 工审核模式面临效率瓶颈、专业能力水平差异等诸多挑战,而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为破解这些难 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立足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实践,融合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深入 探讨AI赋能党内规范性文件审核的实践路径与创新构想,将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 与实践参考。 技术赋能与制度规范的协同演进 基于深度学习优化Transformer架构,构建具备法律术语识别与条款逻辑分析能力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 例如,研发党内规范性文件数智审核辅助模型,通过提取文件的适用范围、约束力、时效性等关键要 素,实现对党内规范性文件的精准识别,对文件主要内容进行深度解析,为文件审核提供技术借鉴。 AI赋能党内规范性文件审核,不仅是技术工具的革新,更是党内法规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转型。通过构 建智能辅助审核系统,可实现审核效率、精准度与系统性的全面提升。但技术赋能必须与制度规范形成 协同效应, ...
无锡以高质量涉外法律服务护航高水平对外开放
新华日报· 2025-06-13 09:43
无锡涉外法律服务发展现状 - 无锡市司法局聚焦《关于建设涉外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先导区的实施方案》5个方面15项重点任务,要求创新涉外法律服务模式,通过平台提能、服务提优、人才提质,为出海企业提供全周期法治保障 [1] - 制定《关于深入推进涉外法律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发布《无锡企业赴境外投资与并购法律指南》中英文版(第一辑)及《埃塞俄比亚投资指南》《菲律宾签证和工作许可指南》等法律汇编资料 [2] - 联合发改、商务、仲裁等部门成立无锡市涉外法律服务中心,依托"1+9"全球布局(无锡总部+9个海外服务点),系统汇集300多家境内外法律服务机构、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法律咨询500余次,推送法律服务资讯600余条 [3] 服务效能提升措施 - 开通"涉外公证+领事认证"一体联办通道,实现业务数据共享,办理联办业务1000余件,认证时间缩短50%,涉外加急件可在2日内完成 [4] - 建立"暖心延时服务""周末不打烊服务""容缺受理"等机制,为2000余家企业与50余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法律保障 [4] - 锡城公证处实现"医学出生证明公证+翻译+海牙认证"一体联办,3个工作日内完成文书出具 [3] 企业支持与风险防控 - 深化"律护企航扬帆出海"行动,组织律师定点走访境外投资重点企业,2024年举办涉外法律讲座50余场、论坛沙龙20余场 [6] - 江苏敏惠律师事务所邹剑明律师通过律师函为无锡企业追回哈萨克斯坦公司拖欠的设备款10万美元 [5][6] - 处理涉外纠纷需律师具备法律跨界整合能力与商业预判思维,在文化差异中构建风险闭环 [6] 人才建设与国际合作 - 无锡现有14名律师入选全国涉外律师人才库,52名入选省涉外律师人才库 [7] - 举办新加坡商业调解业务交流会、东盟法律制度专题研修等10余次培训,提升律师跨境服务能力 [7] - 无锡仲裁委与蓝海法律查明和商事调解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域外法律查明、商事调解等领域达成合作 [8] - 2024年9月无锡律师与20余名香港法律界代表探讨涉港法律业务合作,并与大湾区法律服务机构开展国际仲裁经验交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