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产业融合

搜索文档
台湾企业首次组团参展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竞逐前沿 融创未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7-28 08:20
两岸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创新展区亮相 - 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首次组织10家台湾企业组团参展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包括联发科、日月光、英业达等知名企业 [1][3] - 展区展示AR眼镜、虚拟人、AI芯片、高性能服务器等前沿技术应用场景 [1][3][5] - 英业达集团展示高性能AI服务器硬件及文化应用软件,推出古典旗袍AI试穿体验 [3] 台湾企业AI技术应用案例 - 数字王国集团展示自主研发的虚拟人技术,以AI生成邓丽君形象演唱经典歌曲,该技术已应用于《流浪地球》等大陆科幻电影 [5] - 艾生智慧医疗展示AR眼镜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搭载精准导航技术可减少手术误差,该项目由两岸青年共同创立 [6] - 联发科展出应用于大陆智能手机的MediaTek天玑9400芯片 [3] 两岸产业融合发展趋势 - 台湾元宇宙企业看好大陆市场潜力,英业达等公司计划加大布局,认为大陆用户基数庞大且应用场景丰富 [3] - 数字王国集团将深化与大陆电影市场合作,把握科幻电影热潮带来的商业机会 [5] - 两岸青年创业团队证明合作可行性,艾生智慧医疗创立3个月即获得行业认可 [6] 参展企业市场策略 - 英业达通过AI+文化模式展示技术实力,强调AI赋能文化交流的应用前景 [3] - 数字王国集团选择具有两岸情感共鸣的邓丽君IP进行技术展示 [5] - 创业公司选择北京海淀区落地,看重当地科研资源与人才优势 [6]
聚焦Micro LED,厦门光电显示转移转化中心成立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17 13:43
光电显示转移转化中心成立背景与定位 - 光电显示转移转化中心由厦门火炬集团全资发起,聚焦光电显示产业,重点布局新型显示技术、新型功能材料、第三代半导体领域[1] - 中心旨在构建"技术挖掘-项目对接-成果孵化-产业化落地"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1] - 厦门作为全国唯一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试点城市,已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2000家,包括友达光电、宸鸿科技等台企[2] 中心运营模式与资源整合 - 采用"市级统筹+专班推进+多方协同+国企运作"模式,由火炬集团成立专项工作组统筹建设[4][5] - 火炬集团已建立覆盖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引入16个技术转移机构,推动30多个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储备70余个潜力项目[2] - 中心将统筹厦门市现有20余个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并计划新建17个"全链条"公共技术平台[7] 核心能力建设规划 - 推进"团队+专家"双轨服务体系,组建包含科学家、技术经理人、投融资顾问等专业化服务团队[6] - 以美峰创谷和厦门科学城Ⅰ号孵化器为核心区,重点建设G6级别Micro-LED巨量转移与集成封装中试平台[7] - 组建50亿元规模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形成天使基金-种子基金-产业基金全链条资金支持体系[8] 两岸产业融合与项目进展 - 发挥厦门作为两岸光电产业"第一基地"优势,以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两岸产业融合[1] - 中心已面向全国高校和初创团队发出邀请,遴选储备了一批技术水平高、应用潜力大的项目[3]
大陆电动汽车入岛?民进党当局紧张坏了
环球网· 2025-06-11 09:14
比亚迪全球市场扩张 - 公司作为全球第一大电动汽车厂,计划2030年前实现全球销售"一半来自大陆以外市场"[1] - 公司将台湾视为"重点战略市场",已委托港商太古汽车为台湾总代理并开始招募经销商[1] - 计划最快2024年底以腾势品牌进入台湾市场,首推豪华MPV车型D9,售价100多万元新台币[1] 台湾市场准入障碍 - 台湾"经济部"称比亚迪未取得车型合格证明书,不能在台销售[3] - 通过泰国进口可能构成违规转运,违规者最高罚300万元新台币或停止进出口1-12个月[3] - 台湾禁止2509项大陆产品进口,包括整车和底盘,违反世贸组织非歧视原则[4][5] 两岸产业合作潜力 - 2024年台湾对大陆与香港贸易顺差达699.96亿美元,电子零组件高度依赖大陆市场[4] - 大陆新能源汽车技术吸引台湾业界,比亚迪主动寻求与台湾车厂合作[6] - 台湾车厂长期依赖美日技术但无法突破,与比亚迪合作被视为获取关键技术的机会[6] 台湾产业政策矛盾 - 民进党当局享受大陆市场顺差却限制大陆产品进口,损害消费者利益和产业竞争力[4] - 台湾车厂主管批评当局偏袒特斯拉却无法获得实质利益,供应链受制于人[6] - 分析认为保护主义政策导致台湾产业逐渐丧失国际竞争力[4][6]
两岸经贸盛会彰显融合发展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6-08 06:00
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概况 - 第二十七届海交会以"深化两岸融合、建设第一家园"为主题,汇聚60余家台湾工商团体、30余家各地台协会及千名台商台胞参会 [1] - 同期举办全球招商大会签约80余个项目,总投资超1300亿元(约合200亿美元) [1] - 活动逐步成为两岸最具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贸易投资平台 [1] 福马同城化进展 - 马祖馆首次组织企业参展,马祖酒厂计划年底新厂投产后产能提升3倍,重点开拓大陆市场 [2] - 福州市发布第二批福马"同城生活圈"政策,涉及贸易、同等待遇、人文交流等领域 [2] - 福州马祖产业合作园区已招引15个产业项目,重点发展水产品加工、冷链物流、海工装备等产业 [3] 两岸农业合作成果 - 福建省14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参展,展示两岸农业技术融合成果 [3] - 平潭台农成功培育"闽台1号"黄金百香果,兼具台湾品种优势与本地适应性 [4] - 清流台创园建成亚洲最大国兰组培中心,年培育能力超600万株,创新技术使切芽成功率从10%提升至80% [4] - 上杭台农引入台湾生物技术生产麝香猫咖啡,计划推动农业与旅游、康养产业融合 [5] 两岸产业深度合作案例 - 台湾老字号翁财记拓展预制菜业务,成为首批入选"福建老字号"的台湾品牌,与京东达成合作协议 [6] - 奋安铝业与台湾清华大学合作突破铝合金强度技术瓶颈,将产品强度从450兆帕提升至580兆帕 [7] - 两岸企业通过技术互补实现产业升级,未来可共同开拓东南亚市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