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产业融合
搜索文档
在航空港 打造豫台智造融合示范区样本——2025豫台经贸洽谈会暨两岸智能装备制造对接活动综述
河南日报· 2025-10-25 07:48
活动概况 - 2025豫台经贸洽谈会暨两岸智能装备制造对接活动于10月23日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开幕,主题为“智能制造 融合未来”,共有340余名两岸嘉宾参与 [9] - 此次活动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豫台经贸合作的深度对接 [9] 签约成果 - 活动总签约项目39个,合同金额达293.69亿元人民币 [10] - 开幕式现场有8个项目签约落地,包括郑州航空港医疗协作互利机器人项目等 [10] - 签约项目覆盖智能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配套生产、智慧农业、文旅文创、青年创业等多个领域 [10] 青年交流与合作 - 举办“两岸青年企业家圆桌对话”,聚焦数字经济、电子信息、文旅融合等产业合作 [10] - 台湾中华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长张明振带来4个跨境合作项目,希望推动两岸青年携手开拓国际市场 [11] - 郑州航空港为青年创业提供“五大无忧”政策,河南省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拥有3000平方米办公空间,正积极申报国家级基地 [11] 合作历史与基础 - 自2009年以来,豫台双方已共同举办16届经贸洽谈会,累计签约项目562个,总投资额超过3300亿元人民币 [12] - 合作项目覆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食品等多个领域,富士康、台塑、统一、旺旺等一批优质台资企业在河南扎根 [12] - 河南省实际存续台资企业达1086家,其中48家年产值超亿元,总投资额达198亿美元 [13] 产业平台与生态 - 郑州航空港区构建“一中心三园区多联动”的空间发展格局,为海峡两岸企业落地服务 [17] - “三园区”包括电子信息产业园、智能装备产业园、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园,分别聚焦不同重点领域 [17] - 郑州航空港区已成功获批两岸智能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截至目前区内台资企业达36家,其中2024年引入28家 [13][14] 招商与对接活动 - 去年以来,郑州航空港务实开展专题对接活动,成功承办12次相关活动,全年接待参访台商超过1000人次 [13] - 积极赴昆山、苏州、上海、厦门等地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参加各类峰会论坛,举办招商推介活动8场 [14]
两岸专家热议“台商投资大陆的新热点”
搜狐财经· 2025-10-13 22:26
两岸产业融合新动能 - 大陆市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催生对高端技术及智能解决方案的旺盛需求 [1] - 以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为代表的五大新产业成为科技创新重要方向 [1] - 台商企业在半导体、精密制造和数字经济等领域具备显著优势 能通过技术协同与产业链整合参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 台商投资大陆的新热点与领域 - 台商企业可进一步发挥在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工业互联网平台、高端精密制造等关键领域的产业优势 [1] - 伴随大陆消费结构升级与人口老龄化 养老照护、婴幼儿托育、健康管理及医疗康复等服务需求持续扩张 为台商提供广阔增长空间 [1] - 台湾在医疗、教育、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领域具有成熟经验 若能与大陆市场深入结合将开启产业融合新篇章 [2] - 台商优势正逐渐转向文化创意、医疗健康等领域 但在电动车等新兴制造业方面已不具明显优势 [3] 两岸经济合作新阶段与转型 - 两岸经济合作展现出强劲韧性 产业合作正经历从传统代工向创新协同的深度转型 [2] - 大陆台资企业正突破单点布局 形成跨区域产业集群网络 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进入要素深度整合、多元主体和跨地区协同创新的新阶段 [2] - 台商代工生产方式的发展空间被压缩 深化两岸产业融合发展更为迫切 [2] - 未来台商必须增强产业敏锐度 在技术层面加快转型 并在商业模式与服务创新上寻找突破口 [3]
泉州台商投资区18个台资项目集中签约 总投资约55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6:52
投资活动 - 泉州台商投资区举行台资企业招商大会 集中签约18个台资项目 总投资额约55亿元人民币 [1][3] - 签约项目涵盖智能制造 新材料 食品健康 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1] - 中国农业银行泉州分行与浦发银行泉州分行为台资企业提供综合预授信150亿元人民币 [3] 区域发展 - 泉州台商投资区已落地超过200家台资企业 在生物医药 机械制造等领域形成协同发展格局 [3] - 泉州凭借地缘 血缘 文缘 商缘 法缘的"五缘"优势吸引台胞投资兴业 [3] 配套服务 - 台胞掌上开办市场主体平台正式发布 支持全流程掌上办理营业执照 公章刻制及银行开户等业务 [3] - 台湾嘉宾实地考察城市规划展示馆 "台胞台企登陆第一数据港"平台及智能制造产业园 [3]
台湾企业首次组团参展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竞逐前沿 融创未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7-28 08:20
两岸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创新展区亮相 - 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首次组织10家台湾企业组团参展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包括联发科、日月光、英业达等知名企业 [1][3] - 展区展示AR眼镜、虚拟人、AI芯片、高性能服务器等前沿技术应用场景 [1][3][5] - 英业达集团展示高性能AI服务器硬件及文化应用软件,推出古典旗袍AI试穿体验 [3] 台湾企业AI技术应用案例 - 数字王国集团展示自主研发的虚拟人技术,以AI生成邓丽君形象演唱经典歌曲,该技术已应用于《流浪地球》等大陆科幻电影 [5] - 艾生智慧医疗展示AR眼镜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搭载精准导航技术可减少手术误差,该项目由两岸青年共同创立 [6] - 联发科展出应用于大陆智能手机的MediaTek天玑9400芯片 [3] 两岸产业融合发展趋势 - 台湾元宇宙企业看好大陆市场潜力,英业达等公司计划加大布局,认为大陆用户基数庞大且应用场景丰富 [3] - 数字王国集团将深化与大陆电影市场合作,把握科幻电影热潮带来的商业机会 [5] - 两岸青年创业团队证明合作可行性,艾生智慧医疗创立3个月即获得行业认可 [6] 参展企业市场策略 - 英业达通过AI+文化模式展示技术实力,强调AI赋能文化交流的应用前景 [3] - 数字王国集团选择具有两岸情感共鸣的邓丽君IP进行技术展示 [5] - 创业公司选择北京海淀区落地,看重当地科研资源与人才优势 [6]
大陆电动汽车入岛?民进党当局紧张坏了
环球网· 2025-06-11 09:14
比亚迪全球市场扩张 - 公司作为全球第一大电动汽车厂,计划2030年前实现全球销售"一半来自大陆以外市场"[1] - 公司将台湾视为"重点战略市场",已委托港商太古汽车为台湾总代理并开始招募经销商[1] - 计划最快2024年底以腾势品牌进入台湾市场,首推豪华MPV车型D9,售价100多万元新台币[1] 台湾市场准入障碍 - 台湾"经济部"称比亚迪未取得车型合格证明书,不能在台销售[3] - 通过泰国进口可能构成违规转运,违规者最高罚300万元新台币或停止进出口1-12个月[3] - 台湾禁止2509项大陆产品进口,包括整车和底盘,违反世贸组织非歧视原则[4][5] 两岸产业合作潜力 - 2024年台湾对大陆与香港贸易顺差达699.96亿美元,电子零组件高度依赖大陆市场[4] - 大陆新能源汽车技术吸引台湾业界,比亚迪主动寻求与台湾车厂合作[6] - 台湾车厂长期依赖美日技术但无法突破,与比亚迪合作被视为获取关键技术的机会[6] 台湾产业政策矛盾 - 民进党当局享受大陆市场顺差却限制大陆产品进口,损害消费者利益和产业竞争力[4] - 台湾车厂主管批评当局偏袒特斯拉却无法获得实质利益,供应链受制于人[6] - 分析认为保护主义政策导致台湾产业逐渐丧失国际竞争力[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