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icon
搜索文档
2026年度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即将开始
搜狐财经· 2025-11-20 08:14
扣除确认事关减税 政策规定,享受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纳税人需每年12月对下一年度扣除信息进行确认,确保准确享受个 税红利。根据个人所得税法,月工资超过5000元的部分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 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七项可享受个税减免,完成专项附加 扣除信息确认后,2026年可省下不少个税。 确认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至关重要,税务部门提醒纳税人在2025年12月1日至31日完成确认。纳税人 未及时确认的,扣缴义务人于次年1月起暂停扣除,待纳税人确认后再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扣除信息如何确认 纳税人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时,除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专项扣除外,还可享受七项 专项附加扣除。2024年12月个人养老金个税优惠政策在全国实施,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可额外享受个人养 老金扣除。月工资超过5000元的部分需缴纳个税,这些扣除项目可减少应缴税额,扣除项目越多,缴纳 个税越少,省下的钱就是国家给予的福利。 信息无变化,在个人所得税App中点击"一键带入"即可。 信息有变化(如生二孩、贷款买房),需在相应专项附加扣除页面修改,选择项目后在填报详情页点 击 ...
年底前这事要记得做 2026年度个税扣除确认即将开始
搜狐财经· 2025-11-19 13:23
按照政策规定,享受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纳税人应于每年的12月份对下一年度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信息 进行确认。2026年度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将于2025年12月1日至31日进行。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 息为啥要每年确认一次呢?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有哪些注意事项?考取的爱好类证书或者参加单位培训获 得的证书能否抵扣个税? 为啥要每年确认 按照政策规定,享受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纳税人应于每年的12月份对下一年度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信息 进行确认。确认专项扣除信息主要是为了保证纳税人能准确享受个税红利。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每 个月的工资收入超过5000元的部分,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但是,有多种情况是可以享受个税减免 的。信息确认的就是明年都有哪些可以用来减免个税的项目。把这些信息确认好了,就能省下不少个人 所得税。 每年12月份确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确保您2026年能准确享受个税减免 优惠,要在12月31日前确认您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纳税人未及时确认的,扣缴义务人于次 年1月起暂停扣除,待纳税人确认后再行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需确认的是哪些信息 如果按照年收入算,小王年收入72000元 ...
2026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即将开始!避开这些填报易错点→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11-18 22:18
注意啦 2026年度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信息确认 将于 12月1日 开始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正确处理>> 父母可以选择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 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易错情形>> 2.子女毕业后不再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未录入子女教育终止时间,继续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正确处理>> 子女全日制学历教育结束后,应及时在个税App录入子女教育终止时间,不得再继续享受扣除。子女在境外接 受教育时,应及时在个税App上传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留学签证等境外教育佐证资料。 继续教育扣除 易错情形>> 报名参加自学考试,从报名当月开始填报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每年的12月,纳税人需对次年享受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内容进行确认。7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分别是:子女教育、继续教 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和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这项操作看似简单,却藏着不少容易忽略的细 节。 漏填信息可能少拿优惠,填错项目还可能引发税务风险。 为帮助大家顺顺利利享受扣除、明明白白省钱,我们梳理了一 组 填报高频易错点,这份实用指南请收好! 子女教育扣除 ...
拒绝诱惑,远离社保费违规补缴陷阱!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9-28 19:10
个税APP操作指南 - 纳税人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修改专项附加扣除的扣缴义务人 具体操作路径为登录APP后依次点击【办&查】-【办税】-【专项附加扣除】-【填报记录】选择查询年度进入对应扣除项目点击【修改】-【修改申报方式】选择新的扣缴单位后重新提交 [10] - 修改扣缴义务人前需确认新单位已在个税APP的"任职受雇"信息中展现 若未展现需联系当前任职单位办税员登录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扣缴端在【人员信息采集】模块添加雇员信息并报送成功后APP即可显示新单位 [10]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资料留存 - 跨省经营的总分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时 相关资料留存备查责任根据企业类型确定 设有非法人分支机构的居民企业及实行汇总纳税的非居民企业机构由总机构或主要机构场所统一归集并留存备查资料 [13] - 若分支机构按规定可独立享受优惠事项 则由其自行归集并留存备查资料 同时需在完成年度汇算清缴后将备查资料清单报送总机构或主要机构场所汇总 [13]
一图看懂如何申报企业职工新参保往前补缴社保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9-06 17:52
社保缴费申报流程 - 新参保职工工资申报需通过浙江税务系统地方特色栏目下的社保业务模块完成 系统自动拉取单位新参保职工信息并需核对后填入月缴费工资 [3] - 补缴申报需在地方特色栏目选择社会保险费缴费申报表模块 点击补缴申报后系统显示所有补缴待申报数据 [3] - 点击缴费人数右侧图标可查看单条数据明细 点击底部查看职工全险种申报明细可查看全险种申报明细 [4][5]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 学历继续教育支出在学历教育期间按每月400元定额扣除 同一学历扣除期限不超过48个月 [15][16] - 子女教育支出按每个子女每月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覆盖学前教育和全日制学历教育 [17] - 子女教育扣除在变更受教育阶段时需衔接时间 如小升初时小学结束时间填8月31日初中开始时间填9月1日 [18] - 当前受教育阶段结束时间用于教育阶段变更 子女教育终止时间用于子女不再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情况 [19][20] 增值税抵扣凭证规定 - 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不可抵扣增值税 需由销售方非自然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方可抵扣 [13][14] - 合法增值税扣税凭证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 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 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等 [13]
生娃养娃 这些真金白银的政策值得关注
人民日报· 2025-09-02 08:19
政策支持体系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完善生育支持体系和激励机制 聚焦育儿补贴 免费学前教育 托育服务等方面 旨在降低生育 养育 教育成本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1] 经济支持措施 - 从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育儿补贴 每孩每年3600元 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中央财政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 [2] - 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 目前20个省份实现直接发放 确保参保人第一时间获得经济支持 [2] -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覆盖更广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按每月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覆盖学前教育至博士研究生阶段 每名子女每月2000元定额扣除 [3] 教育减负举措 -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 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适龄儿童 预计今年秋季学期惠及1200万人左右 [3] 服务体系建设 - 加快构建"1+N"托育服务体系 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 以托育机构 社区嵌入式托育 幼儿园托班等为网络 [4] - 各省普遍延长产假至158天及以上 设立15天左右配偶陪产假 5-20天父母育儿假 保障生育假期落实到位 [4] - 提高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水平 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 部分地方提高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 [4]
每日报道:开学前建议各位家长修改!这个信息变化可能影响收入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5 11:35
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更新 - 子女教育阶段发生变化需及时更新个税App信息 包括幼儿园升小学 初中升高中 高中升大学专科/本科 以及后续研究生教育阶段变化[2] - 信息未更新将导致无法享受每月2000元税前扣除优惠 影响家长收入[2] - 建议8月底开学前完成修改 确保9月入学当月起扣除无缝衔接[2] 个税App操作流程 - 登录个税App后点击"办&查"→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选择查询扣除年度[2] - 选择子女后新增教育信息:选择当前受教育阶段 填写开始时间(入学年月)和预计结束时间(或暂不填)[2] - 需选择扣除比例和申报方式 操作完成后本年度将显示两条子女教育扣除记录[2][3] 重要操作提醒 - 禁止直接修改原有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否则会导致历史阶段数据被覆盖[2] - 必须通过新增教育阶段信息方式更新 避免高中阶段等既往扣除资格失效[2] - 当前受教育阶段结束时间可暂不填写 待子女毕业时再行填报[2]
开学前建议各位家长修改!这个信息变化可能影响收入
央视新闻· 2025-08-25 09:27
子女教育个税扣除政策更新 - 子女教育阶段变化需及时更新个税App信息 包括幼儿园升小学 初中升高中 高中升大学专科/本科 以及后续升入硕士/博士研究生等情况 [3] - 信息未更新将导致无法享受每月2000元的税前扣除优惠 [3] 信息修改时间要求 - 建议家长在8月底开学前完成信息修改 [3] - 确保从9月份(入学当月)开始个税扣除无缝衔接 [3] 具体操作步骤 - 登录个税App点击"办&查"→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选择查询扣除年度 [4] - 选择子女后新增教育信息:选择当前受教育阶段 填写开始时间和预计结束时间 [5] - 选择扣除比例和申报方式 [5] 操作注意事项 - 禁止直接修改原有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10] - 必须新增一条教育阶段信息以避免历史数据被覆盖 [11] - 操作完成后本年度"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将显示两条记录 [11]
【涨知识】毕业旅行、暑期兼职,@学生朋友们,相关税收小知识请查收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8-17 16:52
文化体育服务增值税优惠 - 2026年1月1日前,纪念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提供的第一道门票收入免征增值税 [2] - 寺院、宫观等宗教场所举办文化宗教活动的门票收入免征增值税 [2] - 2027年12月31日前,科普单位及县级及以上党政部门、科协的科普活动门票收入免征增值税 [2] - 景区门票收入按"文化体育服务"缴纳增值税 [2] 学生相关税收政策 - 学生勤工俭学提供的服务免征增值税 [3] - 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实习生报酬需按个人所得税法代扣代缴税款 [3] - 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支出可享受每月2000元/子女的定额扣除,升学衔接期间可连续申报 [3]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 -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每辆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 [3] - 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每辆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3] - 购置时间以发票或海关缴款书开具日期为准 [3] 电子税务局操作指南 - 离职人员可通过电子税务局"解除相关人员关联关系"功能解除与企业关联 [11][12] - 需上传资料并选择解除原因,提交后可查询办理进度 [14][15] - 无论关联企业处于何种经营状态均可通过此流程解除关联 [16] 一般纳税人税收政策 - 小规模纳税人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再适用"六税两费"减免政策 [22] - 逾期未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自次月起不得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减免优惠 [22] -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新设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仍可享受"六税两费"减免 [22]
孩子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 家长记得修改个税信息→
央视新闻· 2025-08-04 17:46
子女教育个税扣除信息更新 - 子女教育阶段变化如幼儿园升小学或高中升大学需及时更新个税信息以维持每月2000元税前扣除优惠[1] - 信息未更新可能导致系统无法识别当前教育阶段从而影响扣除享受[1] - 建议家长在8月底前完成修改以确保9月入学当月起扣除无缝衔接[1] 个税信息修改操作流程 - 需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新增一条子女教育信息而非修改原有记录[2][8] - 操作路径为登录App后点击"办&查"→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选择年度并新增信息[2] - 需填写当前受教育阶段如大学本科/专科、开始时间入学年月及预计结束时间[2] - 需选择扣除比例和申报方式完成操作[2] 录取通知书相关事项 - 高校录取通知书寄递工作已开始学子需关注关键入学准备事项[3][9] - 家庭困难学生可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或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在校期间利息由财政补贴[11] - 申请需向户籍所在县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或高校学生资助部门咨询办理[11] 录取通知书安全接收指南 - 需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App或报考院校招生网官方查询录取状态及通知书物流[14] - 收到纸质通知书后需核对学校名称、专业、个人信息及印章有效性[15] - 缴费需按通知书官方指南通过学校指定财务平台或对公账户[16] - 对不明信息需主动拨打高校或考试院官方电话核实[17] - 不点击来源不明链接或二维码[18] - 不相信内部指标或花钱补录等说辞[19] - 不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考生号、银行卡号及密码[20] - 不向不明账户转账汇款[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