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发展

搜索文档
重访“光腚屯”
人民日报· 2025-07-09 06:32
前不久,借回哈尔滨探亲之机,我又故地重游。放眼望去,高楼林立,车流滚滚,一排排小花园式的红 砖别墅,村民已经住进一多半了,这可真是天翻地覆的巨变!可奇怪的是,那些养殖大户、农机大户、 运输大户、商贸大户,新时代诞生的富裕户们多半不在家。问一位女大学生村干部,他们都忙啥去了? 咋不在家搞生产?她笑说老师你还老观念啊,现在谁还在家待着?庄稼熟了,人家在外地一个微信,粮 食未动,信息就进了电脑,钞票未见,进款就转入手机。收小麦割大豆,由现代化的农机队进行,一切 都自动化、数字化了。 行走山水间,大地就是时代的剪影。 半个多世纪了,我像被岁月磨得锃亮的老犁杖,翻卷起一行行有血汗味的黑土地,又如同一本边角起皱 的大书,每页都写满了生活的沧桑。记得下乡北疆的第二天我就下地扶犁了,那东倒西歪的样子让乡亲 们哈哈大笑,老黄牛气得斜眼瞪着我,那意思是你一个假把式,逗谁玩呢!后来,队长让我驾马车,我 载着乡亲们在路上跑,一路上胡吹海侃,那场景让我至今难以忘记。 那个年代日子艰辛,锅里经常是清汤寡水。我曾写过黑龙江有名的"光腚屯",因为贫穷,男人们用化肥 袋子扎起来当裤子穿。改革开放后,日子越过越亮堂,老支书看村里盖新房的多了,办 ...
昌江:以党建引领打造幸福之城
海南日报· 2025-07-01 09:34
提升产业规模,加强基层治理,打造和美乡村 昌江:以党建引领打造幸福之城 近日,昌江开展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建联创活动。昌江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日,俯瞰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昌江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梦晓 刘阳秀 近日,在昌江黎族自治县十月田镇好清村的一片金钻凤梨种植地里,青翠的凤梨植株密密麻麻,仿若一 片"凤梨海",格外壮丽。从产业滞后到年产值达2.3亿元,好青村的蜕变离不开"党支部+龙头企业+党员+农 户"的产业发展模式; 在叉河镇排岸村,基层党组织运用积分制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强化基层治理,进一步引导村民摒弃 陈规陋习,推动乡村文明建设; 在乌烈镇峨沟村,通过党员"三亮"行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将"五星庭院"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乡村庭院"颜值"…… 事业兴旺,关键在党。如今的昌江,不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攻坚作用,提高基层党建质量,在产业发 展、基层治理和乡村建设等多个方面持续加力,使得城市呈现一派发展活力,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 强。 产业引领 写出农业发展新篇章 眼下,正值好清村凤梨收获季节,村里的种植户、致富带头人韦荣德手捧黄灿灿的凤梨格外 ...
“整个村子好了,大家都能受益”(稳就业·暖心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6-25 06:01
乡村创业发展模式 - 庙后村通过打造"没有围墙的创业园"实现农旅融合转型,吸引城市客群驱车30分钟到庭院消费[1][2] - 庭院火锅店旺季每天雇佣5-6名村民,定期收购村民自种蔬菜,形成"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1][4] - 创业初期获得政府免租入驻、创业贷款、社保补贴等政策支持,后期政府协助宣传推广[1][5] 乡村经济带动效应 - 火锅店直接解决近20人就业,每人每月增收2000元[4] - 带动全村基础设施升级,拓宽村道新建停车场,周末游客量显著增加[4] - 形成商业集聚效应,特色小店数量增长,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2][4] 创新业务拓展 - 创业者尝试无人机销售业务,计划开展农事服务、外卖配送等新业态[4] - 筹划无人机培训和研学项目,探索科技赋能乡村发展的新路径[4] - 发挥原有电商营销经验,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商业模式转变[2] 区域发展成果 - 普陀区建成7个乡创基地,集聚230余家新业态企业[5] - 累计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14亿元[5] - 培育1100余名"乡创客",带动220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业[5] - 吸引1350余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返乡创业[5]
798艺术中心迎来特别展览:大学生用镜头讲述乡村故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9 11:43
活动概述 - 北京798艺术中心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摄影展,展出来自6个城市6所高校近30名大学生参与"Today at Apple创想营"期间拍摄的乡村主题作品 [1] - 大学生自2024年11月起参与创想营课程并前往乡村采风,用影像记录乡村新貌 [1] 作品内容 - 摄影作品展示了科技小院的嫁接技术、非遗文化传承、山村教室等乡村新貌 [1] - 北京科技大学学生何青城拍摄的北京庞各庄西瓜科技小院系列照片引发关注,记录现代农业探索之旅 [1][3] - 作品展现了从南瓜砧木培育到西瓜幼苗嫁接、立体栽培科技创新等完整农业周期 [3] 活动意义 - 创想营让参与者认识到科技进步与土地温度的结合,激发对乡村的热爱 [1] - 活动旨在倡导青年创作者关注乡村发展,展现创意并培养职业能力 [4] 活动规模 - 2024年是Today at Apple创想营的第4年,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合作在9座城市开设课程 [4] - 活动从2024年11月开始,覆盖多个城市高校学生 [4]
科技赋能的“新农具” “深圳标准”对口帮扶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21:42
科技赋能农业 - 大疆T70农业无人机在潮州茶山用于运输茶青,最大程度保留茶叶原香,同时具备喷药、播肥等功能,载重可达100多斤 [1][3][4] - 腾讯元宝AI助手为河源村民提供作物病害解决方案、直播促销建议等,支持家乡话提问 [2][4] - 腾讯"村级服务平台"小程序覆盖国内8.1万个村庄,服务1621万村民,计划为1万个村庄提供AI培训,惠及超10万村民 [2] - 大疆T70无人机在河源东源县实现自动绕行避障,具备打药、施肥、调运等多功能,提升粮食生产效率 [3] 深圳标准与新能源基建 - 河源首座"深圳标准"超充站采用华为液冷大功率技术,比普通快充节约60%充电时间 [4][5] - 河源水经济产业园在建重卡超充站按"深圳标准"配置4个超充终端、16个快充终端,未来每日可满足300台重卡充电需求 [4][5] - 河源现有2座超充站日均充电量约3150度,服务超100台次/日,推广期服务费低至0.1元/度 [5] - 深圳推动对口地区建设充电站150座、充电桩5676个,计划2025年在河源新增20座超充站(含2座重卡站) [5] 企业合作与区域帮扶 - 腾讯联合多家机构推出《AI工具使用手册》,通过"耕耘者振兴计划"培训河源200余名村干部使用AI工具 [2] - 华为等企业将"深圳技术"引入河源,打造"深河共建新能源汽车超充站示范项目" [5] - 深圳对口帮扶汕头、河源等4市及惠州3县,科技赋能覆盖农业无人机、AI助手、超充基建等领域 [1][4][5]
致敬每一个奋斗的劳动者!让中国经济更有“含金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1 13:09
al @ 图 片 由Al鼎聞篇 lE 5.1国际劳动节快乐- 5FC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题 投资快报 商业评论 21世纪经济报道 214 CENTURY BUSINESS HERALD 21 股市广播 FM95.3 经济科教 t the lates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亿万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 汇聚成推动经济发展的不凡力量 筑起中国经济向上的脊梁 一组海报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 LITTE from Page INE 200 截至2024年9月底,我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 1 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37%,同比增长3.93%, 其中民营企业5554.23万P, 个体工商户12532.25万户, 持续激活经济发展动能。 SFC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10 21 国际 投资快報 商业评论 经济利致 国际 11 2 5 5 r e 18 JFA AND CAR A TERE UNITED II 6 T II ● 图片由又稱助制作 中国医师队伍撑起世界最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据初步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国卫生人员总数 1 == 5FC 股市厂播 FM95.3 21 2 5 投资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