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买手电商
icon
搜索文档
小红书成立“大商业板块”,或蓄力冲刺IPO
36氪· 2025-08-22 17:35
组织架构调整 - 小红书于8月12日宣布组建"大商业板块",由COO柯南与CMO之恒共同领导,旨在推动商业化与交易的深度协同 [1][3] - 此次调整保持商业部和交易部为一级部门,属于资源协同与整合而非组织升降,重点推动产品、技术及人才等资源的跨部门协同 [4] 管理层背景 - 柯南为小红书核心管理层成员,2015年加入后负责社区运营,2022年起主导电商及商业化业务,2023年兼任交易部负责人并掌管商业产品和技术板块 [4] - 之恒2020年加入小红书,负责品牌战略与商业化,曾于腾讯、百度及新浪微博任职,其团队在2023年帮助公司首次实现年度盈利,广告业务为核心贡献模块 [6] 商业化挑战与进展 - 公司长期面临流量变现困境,例如部分10万粉丝博主缺乏商业订单,且未形成站内"种草-下单"的有效转化机制,高度依赖站外导流 [8] - 2023年推出"买手电商"模式,培育董洁、章小蕙等现象级案例,同年双11期间买手直播GMV达上年同期3.5倍,时尚潮流品类交易额同比增长380%,家居家具品类增长300% [8] - 2024年广告收入为216亿元,占总营收72%,电商GMV突破4000亿元,但仅为抖音电商的11.4% [9] 业务整合目标 - 大商业板块整合商业部(广告收入)与交易部(站内电商),旨在打通"种草-投流-成交"闭环,提升站内转化效率 [9][10] - 电商业务侧重服务中小型独立商家,形成"生活方式电商"差异化优势,而广告业务主要服务大型品牌,需满足其跨平台转化需求 [10] - 通过"红猫计划""红京计划"允许笔记挂外链,平衡头部品牌需求与平台生态 [10] 估值与IPO预期 - 2025年公司估值达260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30%,老股交易报价一度达300-350亿美元,此次调整有望进一步提升估值并为IPO筹备 [11] - 一级市场投资者期待通过IPO实现高回报 [11] 社区与商业化平衡 - 公司需应对商业化加速与去中心化社区氛围的潜在冲突,例如强推头部电商IP可能破坏社区平等生态 [12][14] - 2022年合并社区部与电商部,2023年将slogan改为"你的生活兴趣社区",强化交流氛围而非指导分享,但直播电商的销售属性可能与之产生隔阂 [12] - 案例显示头部博主赵露思直播带货曾引发用户对平台强推流的抱怨 [12]
面世一年半之后,小红书的买手或将“退居二线”
36氪· 2025-04-29 07:50
小红书电商战略转型 - 公司近期进行电商组织架构调整,将买手运营团队划归电商行业团队,表明业务重心从买手向商家服务过渡[1] - 调整显示买手仍作为商家销售渠道之一存在,但不再作为独立业务板块运营[1] - 2024年上半年已出现业务合并迹象,618期间推出全站商家流量激励措施,包括排位赛、新星计划等多元化支持[3] 买手电商模式的特征与挑战 - 平台买手本质是垂直领域带货主播,通过场景化体验而非低价策略促成交易,强调个人IP与细分需求匹配[3] - 模式面临选品失误、虚假宣传等行业共性风险,且依赖头部买手的个人能力(如董洁、章小蕙),难以规模化复制[5] - 非标品供应链门槛高,买手需自行组货(如"玫瑰盒子"套装),转化率受限于商品小众特性与供应链把控能力[5][7] 生活方式电商的战略升级 - 2024年7月提出"生活方式电商"概念,参与主体从买手扩展至商家、主理人、代运营商等多元角色[3][7] - 新模式下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更强,突破原买手模式在供应链广度与深度上的天花板[7] - 转型反映平台差异化探索路径,从早期供应链劣势(相比淘天、京东)转向场景化电商生态构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