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App

搜索文档
小红书否认被阿里巴巴收购 估值1863亿一年多增超50%
长江商报· 2025-07-07 06:49
收购传闻与业务合作 - 小红书否认阿里巴巴收购传闻,称其为谣言 [1][2] - 公司与阿里巴巴合作紧密,阿里曾领投D轮融资(超3亿美元)和战略融资(5亿美元) [3] - 淘宝天猫与小红书打通从种草到购买的全链路,种草笔记可直接跳转至淘宝App [1][3] 估值与融资历史 - 小红书当前估值达2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63亿元),较2023年底增长超50%,超过2021年历史峰值(200亿美元) [1][3] - 2018年D轮融资后估值30亿美元,2021年战略融资后估值200亿美元 [3] 上市动态与市场表现 - 公司多次传出IPO消息,2018年曾计划2-3年内上市但因外部因素搁置 [5] - 2021年聘请前花旗高管任CFO,被视为筹备上市信号 [5] - 2025年因洽租香港办公室再度引发赴港IPO传闻,但公司回应暂无明确计划 [7][8] 财务与用户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至37亿美元,净利润5亿美元,实现扭亏为盈 [8] - 2023年月活跃用户达3.12亿,较2022年增长20% [8] - 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2亿美元(上年同期4000万美元),营收超10亿美元(上年同期6亿美元) [8] - 2024年电商GMV突破4000亿元,同期抖音电商、快手电商规模分别为3.5万亿元、1.39万亿元 [8] 国际化与产品更新 - 2025年初TikTok美国用户涌入推动海外日活峰值达130万,全球DAU突破610万 [9] - 公司测试长文功能,支持千字以上内容、图文混排及一键排版 [9]
从虎扑到喜马拉雅,古典互联网正在消亡?
36氪· 2025-06-19 17:10
以下文章来源于螺旋实验室 ,作者螺旋君 螺旋实验室 . 公众情绪瞭望者 古典互联网的黄昏, 终于在一代人的叹息中降临。 文 | 追命 编辑 | 坚果 来源| 螺旋实验室(ID:spiral_lab) 封面来源 | Unsplash 近日,互联网老粉那些死去的记忆又开始发起攻击。短短半个月内,互联网领域就先后爆出了两起并购案——迅雷以5亿吞下虎扑,腾讯音乐29亿美元收 购喜马拉雅。 虎扑和喜马拉雅虽然是不同细分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但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着古典互联网的"味儿"。可惜的是,这两家成立超十年,拥有亿级 用户的垂类王者,最终却都以低于巅峰时期一大截的市值卖身求生。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相较于天涯论坛在2023年彻底关闭的命运,虎扑和喜马拉雅能够"卖身续命"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更早之前,猫扑、天涯论坛、人人网等内容社区早已先后关闭,留下来的豆瓣、虎扑,要么躺平任由用户流失,要么积极转型求变。古典互联网的退潮已 成定局,属于一代人的互联网记忆,又还能保留多少呢? 一代人的记忆 2012年,余建军创建喜马拉雅时,或许想象过另一种结局。2021年,喜马拉雅在第一次寻求上市时其估值一度高达约50亿美元。 根 ...
如何给小红书估值:一级看百度,二级看B站
雷峰网· 2025-06-17 17:53
" 冲击IPO,小红书商业化加速,或来不及等电商。 " 作者丨 梁辰 编辑丨 林觉民 即将成立十二周年的小红书,外界又一次开始关注其价值几何。 6月5日,彭博社引用金沙江创投内部文件称,小红书最新估值已狂飙至260亿美元(约1870亿元人民 币),较2025年初的200亿美元增长30%。该估值是根据该基金持股比例和净资产价值计算。截至雷峰 网发稿时,金沙江创投方面尚未回复相关问询邮件。 此时距离上一次小红书公开披露估值已过去七年。2018年6月,小红书CEO毛文超、创始人瞿芳联名一封 面向员工的内部信披露,其完成了一笔超过3亿美元的财务融资,公司估值超过30亿美元。这一轮投资阵 营颇为豪华,阿里巴巴领投,金沙江创投、腾讯投资、纪源资本等机构都参与其中。 公开资料显示,小红书此后有两次融资。一次是2021年11月,以老股东增持为主,融资金额为5亿美元, 未披露估值。另一次是2024年7月,媒体报道称实质为老股售出,由DST Global、高瓴资本、博裕资本 和中信资本等入局接盘,同时老股东红杉资本进一步增持。截至雷峰网发稿时,上述机构尚未回复是否参 与,小红书方面亦未表态。 (更多小红书融资细节始末,可添加作者 ...
红果做社区,与小红书终有一战
36氪· 2025-06-14 12:37
行业竞争格局 - 小红书与红果在短剧和社区功能上双向渗透,形成"短兵相接"的竞争态势 [1][3][5] - 红果短剧月活用户达1.73亿,同比增长220.28%,位列在线视频行业第六 [17] - 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均单日使用时长101分钟,接近即时通信水平 [17] - 百度、拼多多、京东、美团等互联网巨头及"爱优腾"视频平台均加码短剧赛道 [22] 小红书短剧战略 - 小红书独播短剧《痴人说爱》播放量超7516万,两周讨论曝光破2亿,打破站内记录 [1] - 将"短剧"频道置入"发现"页前三固定位,主推《痴人说爱》《夏娃之女》等四部独播剧 [12][13] - 春节档发布100部短剧,含10部独家出品,全部免费观看并辅以抽奖运营 [13] - 联合FIRST推出"红镜短剧创投计划",提供百万奖金和千万级流量扶持 [14] - 聚焦"虐恋情深+女性力量"题材,主打精品化路线,与红果形成差异化 [14][16] 红果社区化探索 - 内测社区功能并推出图文激励计划,1条优质图文奖励1万金币(约1元),超10条奖励20万金币 [3] - 社区入口位列APP导航栏第二,采取双信息流排列,支持图文/视频发布 [6] - 图文内容聚焦短剧剧情讨论,设"一键看剧"按钮导流,视频内容以短剧高光片段为主 [6] - 社区生态旨在提升用户留存,并通过短剧同款商品导购和品牌广告提高变现效率 [10] 商业化路径 - 红果当前主要依赖短剧间广告分账,3月和4月单月分账金额均超5亿元 [18] - 电商体系已打通抖音账号,支持购物车查看和下单,但未设一级入口 [10] - 小红书依托社区氛围实现"种草-转化"链路,为红果提供商业化范本 [9] 用户与内容生态 - 小红书站内女性用户占比超7成,女频短剧契合用户调性 [14] - 红果短剧用户互动需求催生社区功能,演员和剧方入驻提升活跃度 [8] - 小红书短剧同款话题(如"女主同款发圈")衍生超2931篇笔记,形成消费引导 [9] 市场挑战 - 红果需突破短剧垂类限制,构建全民种草社区面临抖音系前例(新草、可颂等)的失败教训 [11] - 小红书短剧精品化路线成本高、周期长,需持续产出高口碑作品 [16] - 行业竞争加剧,百度计划年出品300部短剧,爱奇艺微短剧重度用户增长3倍 [22]
大模型参与违规内容治理,小红书半年处置虚假笔记320万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3 11:34
记者6月13日获悉,虚假内容、虚假人设、低质AIGC内容等将成为小红书进一步打击的重点违规内容, 2025年上半年,该平台处置虚假笔记320万篇,处置虚假人设账号1万个,处置虚假低质AIGC笔记60万 篇。据了解,平台还计划引入更多用户参与网络社区共治。 记者:鹿杨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此外,在虚假低质AIGC内容方面,平台也加大了对AIGC识别模型的研发投入,目前,平台对AIGC生 成内容做主动标识工作,提升信息透明度。 除了技术的力量外,平台还将优化举报机制,鼓励用户参与共治。据介绍,网友可通过平台监管网站、 APP客户端举报、举报热线和举报邮箱四种途径参与共治。 人民大学传播学教授董晨宇表示,应对当前互联网虚假内容快速增长与传播,需要各平台积极打击,更 多全社会共同参与。"虚假内容无法完全被消灭,但可以通过科普、举报、公众传播学素养的提升,将 虚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线。"董晨宇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您是否在互联网上刷到这样的博主——"霸总创业三年成功买下8000平办公楼";您又是否刷到过 ——"一位鲜少露面的 ...
红果开测“社区”功能,想造一个站内小红书?
钛媒体APP· 2025-06-10 11:24
虽然此项"图文激励计划"活动为限时激励,仅持续14天。但对比红果短剧APP的新旧版本可以发现"社 区"的分类权重已经提高到仅次于"找剧"之后,可见,红果对于"社区"板块业务的重视。 文 | DataEye短剧观察,作者 | DataEye研究院 DataEye短剧观察独家发现:继内测短视频功能后,红果APP也在小范围测试社区功能。部分用户在红 果APP的开屏广告位和用户个人主页banner位,能看到激励政策和相关推广! 一、红果想打造一个站内小红书? 6月9日,红果开屏广告中增加了一项图文激励计划,面向所有的用户,只要成功发布1条优质图文即可 获得1万金币激励,超10条优质图文可获得20万金币奖励,金币数量达到一定数额可进行提现,按照红 果内的金币兑换汇率,10000金币约为1元。 (左图为新版本、右图为旧版本) 而从红果发布的优质图文,以及当前的社区界面来看,红果社区对标的是小红书内的"热剧案例"相关的 图文内容。 在功能方面,红果社区更加强调对短剧的导流作用,在图文帖的左下角,设置了"一键看剧"的新功能, 用户浏览完相关的图文帖后,可直接点击观看对应的短剧。 从内容来看,有视频和图文两类内容,两种内容以瀑 ...
2025Q1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季度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6-09 17:22
移动互联网丨研究报告 核心摘要: 用户变化 Q1移动互联网流量同比小幅增长,增量用户空间收窄: 2025年一季度,中国移动互联 网月独立设备数均值同比增长2.6%,但单月环比增速较低,分别为0.27%、-0.03%、 0.08%,市场需求趋稳,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深化阶段。 用户粘性持续走低,存量用户关注争夺白热化: 截至Q1末,移动互联网用户单机单日 有效使用时间268.0分钟,同比下降3.9%,使用次数为63.4次,同比下降5.1%。 行业变化 社交网络 - 小红书借势国际化: 1 月超 1.7 亿" TikTok 难民"涌入,小红书登顶多国 应 用商店下载榜 ,英文翻译功能随后上线, APP 月活跃设备数逼近 3 亿。 人工智能 - DeepSeek 领跑行业: 行业 Q1 月活同比 +46.5% , DeepSeek 月独立设 备数突破 1 亿台;相关企业 聚焦智能伴聊、图像处 理等垂直场景,推动 AI 技术向实 用化渗透。 APP变化 从用户增速来看, 2025 年 3 月 MAU 亿级以上的 APP 复合增长前三名为:个人所得 税、 WiFi 万能钥匙、闲鱼; MAU 达 5000 万级以上的 APP ...
小红书,估值涨到1800亿
投资界· 2025-06-06 15:31
估值与IPO动态 - 小红书最新估值达260亿美元(约180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月200亿美元估值上涨30% [1] - 金沙江创投内部文件显示小红书占其基金资产91%,四期基金持股8.47%对应市值22亿美元 [2] - 老股交易市场活跃,腾讯、红杉中国、高瓴等机构有意接手现有股东减持股份 [2] - 市场预计小红书最快2024年启动IPO,但公司回应"暂无明确计划" [3][6] - 香港铜锣湾设立办公室引发赴港IPO猜测,公司称"阶段性保持沟通" [3] 商业化进展 - 广告业务仍是营收主力,2024年电商GMV突破4000亿元 [3] - 电商规模与抖音电商3.5万亿元GMV存在显著差距 [3] - 组织架构多次调整,持续探索电商业务以降低广告依赖 [3] - 全球化布局处于起步阶段,面临成熟平台竞争压力 [3] 用户与社区生态 - 月活跃用户突破3.5亿,日活用户曾在疫情期间一年内翻番 [1][6] - 用户画像显示女性占比超70%,90后年轻群体为主力 [7] - 2024年初因"TikTok难民潮"登顶美国App Store免费榜,但后续回落至200名外 [6] 创业历程 - 2013年创始于上海民居,初期以PDF形式发布购物攻略 [5] - 2014年上线"福利社"切入电商,经历增长停滞与策略调整 [6] - 2018年战略回归社区,通过综艺营销实现用户增长 [6] - 字节跳动曾有意收购但被拒绝 [7] 资本布局 - 真格基金天使轮投资,创始人毛文超被评价"立志做百亿美金公司" [9] - 纪源资本B轮领投,管理合伙人曾面试认可创始人潜力 [10] - 元生资本2016年以10亿美元估值参与C轮,创其首笔投资记录 [11] - 当前估值下早期投资人潜在回报或超十亿美元级别 [11] 行业地位 - 与字节跳动、SHEIN同属中国互联网领域最后一批待上市独角兽 [11] - 内容社区赛道头部企业,商业化能力仍待验证 [3][7]
小红书在“既要又要”中,寻找电商出路
钛媒体APP· 2025-05-29 10:56
文 | 太平洋科技 618第一波活动已经结束了。 别家都在做的618,小红书却一直静悄悄。 但最近,小红书在角落里更新了。PConline发现小红书的个人主页新增了一个"友好市集"的Tab,入口 置于个人简介下方,几乎可以等同于一级流量入口。 进入发现,其实就是商城页。 没有百亿补贴、没有秒杀、没有9.9包邮,也不像其他平台主页总得有个大banner打打广告,就连"友好 市集"这名字也起得非常"小红书"。 页面简单到除了顶部导航栏的"订单""购物车""卡券包"之外,就是上下滑动的商品流。 虽然简单,但却是小红书少见地将电商的权重在App里再度提升。 这几年,小红书电商一直缝缝补补,大动作没有,小动作却不断。"克制"的背后,是小红书电商做到现 在却依旧没有太大水花,也难以建立强有力的用户心智——就像PConline看到"友好市集"后的第一反应 是:小红书之前的商城入口在哪来着? 社区是小红书的基因,是内容电商的土壤,却也成为小红书电商最大的桎梏。 就在5月初,小红书正式和淘宝天猫达成合作,推出"红猫计划"。简单来说,小红书的笔记将可直接挂 链,跳转至淘宝天猫。 一边看似是强化自家电商业务闭环,另一边却是开放生态 ...
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论坛:文化科技齐飞 创作传播共赢
科技日报· 2025-05-28 09:49
"目前,我们推出了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利用游戏引擎和高清扫描技 术,1∶1复原了藏经洞,支持多语言,通过沉浸式体验促进敦煌文化的全球数字化传播和跨文明对 话。"5月27日,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的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平行论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论坛 上,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透露。 如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汹涌,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灿若星辰。 这些新技术为文化的创作、生产、传播、消费拓展了广阔空间,提供了无限可能。 创作变得更"聪明"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恰当使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可有效赋能各环节,进而实现提 质、生成、增效、降本。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华认为,尽管在价值观、创作伦理、算力、数据、成本等多方面,AIGC发展 都面临着巨大挑战,但AIGC技术未来可能快速形成颠覆性生产能力,各界需要密切关注,牢牢把握这 一轮次技术发展为艺术创作带来的全新机遇。 "从翻译工具到文化桥梁,多语言技术正在重新定义文化传播的可能性。"张民说,期待在技术持续 演进的基础上,将更多的中国声音,以更自然、更准确、更有情感的方式带到世界每个角落。 小红书App也正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