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韧性

搜索文档
某“基金一哥”因风格漂移未获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5-26 17:11
基金经理动态 - 某知名"基金一哥"因风格严重漂移(将开放式基金操作得如同封闭式基金)从未获得济安评级,但未透露具体人物[1] 中国股市策略 - 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团队认为人民币汇率韧性支持对中国股市的超配立场,预计企业盈利前景改善且外资流入增强[2] 创新浮动费率基金 - 首批创新浮动费率基金于5月27日起陆续发行,多数产品将于6月结束募集[3] 信用债ETF - 信用债ETF试点开展交易所债券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即将实施,多家公募机构申报的产品符合条件将被纳入回购质押库[4] 银行股股息率 - 42家A股上市银行中超七成近12个月股息率超4%,部分银行股息率突破8%,显著高于存款及国债收益(1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5] 新基金发行 - 15只新基金同日首发,权益类基金占比超七成(以指数型为主),行业主题涵盖金融科技、互联网、制药等;债券类以混合二级债基为主[6]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跌0.05%、深成指跌0.41%、创业板指跌0.80%,全市场成交额缩量1487亿元至10339亿元,近3800只个股上涨[7] - 游戏板块领涨(国泰基金游戏ETF涨2.96%),数据安全板块活跃(嘉实基金信息安全ETF涨2.32%)[7][9] - 港股汽车股回调(港股通汽车ETF跌4.38%),科技股全线回落(港股科技50ETF跌3.11%)[11] ETF行情数据 - 标普500ETF涨3.22%且溢折率达20.17%,游戏ETF华泰柏瑞年涨幅11.85%[9] - 港股通创新药ETF年涨幅31.53%,恒生创新药ETF年涨幅33.50%[11] 新基金认购信息 - 摩根30天持有债券基金认购期为5月26日至6月11日,业绩基准为中债综合全价指数[13] - 博时中证金融科技主题股票基金认购期至6月16日,跟踪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13] - 华安沪深300增强策略股票基金认购期为5月29日至6月13日,跟踪沪深300指数[15]
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人民币潜在汇率韧性支持对中国股市的超配立场
快讯· 2025-05-26 15:46
人民币汇率升值原因 - 人民币汇率自4月2日以来升值约1% [1] - 央行维持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基本稳定 [1] - 与2017年相比中国出口竞争力提升 [1] -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可能被低估 [1] - 美元总体走弱 [1] - 资产多元化投资需求增加 [1] 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 人民币汇率韧性支持对中国股市的超配立场 [1] - 倾向看好国内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 [1] - 预计企业盈利前景将适度改善 [1] - 外资流入中国股市势头增强 [1]
上衍论坛|刘元春:中国中高端产品出口韧性凸显 全球资本流动出现重要转变
新华财经· 2025-05-22 18:50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展望 - 中国中高端产品的不可替代性以及转口贸易构成出口韧性,3月和4月出口增速超预期反弹,对非美国家出口额大幅增长 [1] - 2025年主导宏观经济走势的四大力量: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科技创新与中国"再估值"效应、房地产筑底回稳、一揽子增量政策效应 [1] - 对美出口下滑主要来自劳动密集型产品,中高端产品受影响较小 [1] 人民币汇率与全球资本流动 - 人民币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表现韧性,美元指数跌破关键支撑位,反映全球资本流动变化及秩序重塑 [2]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上行(关注是否突破4.5%),市场担忧美债不可持续性,导致美元走弱 [2] - 美股美债国际资本净流入持续下降,投资者对美国金融资产吸引力产生疑问 [2] - 美国政府举措旨在重构制造业基础、金融体系及全球经济治理逻辑,金融领域变革或成未来深层挑战 [2]
面对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人民币汇率缘何延续韧性?业界:美元下跌预期叠加4月外汇储备环比大增,海外投机资本不敢贸然沽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7 21:55
货币政策调整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1] - 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在降准降息后保持较高韧性 在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7.2251 离岸7.2203 分别较前日下跌52和108个基点[1] - 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稳定在1.64% 中美利差保持在-268个基点附近 未明显扩大[1] 人民币汇率表现 - 人民币延续"五一"假期强势行情 因全球机构对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担忧加剧 资金流向人民币等非美资产[2] - 离岸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不到200个基点 低于以往降准降息后的波幅[3] - 降准降息预期已被市场充分消化 外汇市场反应平稳 大型机构操作主要盯住美元指数[3] 外汇储备变化 - 4月外汇储备环比增加410亿美元至32817亿美元 升幅1.27%[5] - 外汇储备增加主因美元指数从104.3回落至99.6 非美资产折算金额增加[6] - 外汇储备增长对海外投机资本形成威慑 部分空头选择平仓 按日借入离岸人民币头寸力度减小[6] 市场影响因素 - 美元指数从100.3回落至99.4 降低海外机构沽空人民币意愿[3] - 亚太货币整体强势 人民币汇率处于易涨难跌状态[7] - 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负相关性增强 未来美元指数走势将产生较大影响[7]
中金研究 | 本周精选:宏观、策略
中金点睛· 2025-04-26 07:38
01 宏观 Macroeconomy 特朗普的两个目标均难实现 -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加征关税促使美国贸易逆差收窄和制造业回流 但这两个目标难以实现 [4] - 根据勒纳对称定理 对进口征税等同于对出口征税 关税难以缩减贸易逆差 [4] - 全球供应链对中国依赖度高 美国面临劳动力短缺和制造业成本高的问题 制造业回流困难 [4] - 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导致美国出现滞胀 加大衰退风险 并加剧内部分配问题 [4] - 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电子产品依赖度高 如智能手机进口额达4131亿美元 占全球进口比重811% [4] 02 宏观 Macroeconomy 从汇率、利率到风险溢价 - 美国加征关税后出现股债汇"三杀" 市场在定价"美国滞胀"和"欧元区没那么差" [7] - 人民币汇率展现韧性 为货币政策宽松提供空间 [7] - 中国降息预期已接近去年12月水平 央行可能通过结构性工具干预风险溢价 [7] - 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有扩张空间 需要财政配合以降低私人部门风险 [7] 03 中金研究 CICC Research 关税冲击影响的全球视角 - 研究覆盖143家海外公司 静态测算显示大部分企业盈利影响在5-15%之间 [11] - 行业层面静态冲击可控 但系统性风险不可忽视 [11] - 盈利影响有限的原因包括成本增加、本土化生产比例高、关税可向下游传导等 [11] 04 宏观 Macroeconomy 高关税或触发"衰退式"降息 - 美联储政策路径取决于关税对通胀与需求的相对影响 [14] - 若谈判无进展 收入效应主导可能导致全年降息100基点 [14][15] - 若谈判有成果 替代效应主导可能仅12月小幅降息一次 [15] - "衰退式"降息反映经济恶化 可能压制风险资产表现 [15] 05 策略 Strategy 哪些企业有望受益于"扩内需" - A股市场在关税冲击下展现韧性 经历短暂调整后持续修复 [19] - 中国低通胀环境使政策发力方向更明确 与美国"滞胀"形成对比 [19] - 资本市场维稳措施及时 上市公司增持回购维护信心 [19] - 市场可能进入政策观察期 内需增长和政策预期相关板块或有表现 [19]
中金:从汇率、利率到风险溢价
中金点睛· 2025-04-22 07:38
美国股债汇三杀现象 - 美国加征关税后出现股债汇三杀罕见局面,4月美元指数累计下跌5%,标普500指数下跌6%,10年期美债利率上升11个基点 [1][2] - 1971年以来美国股债汇同时明显下跌的月份仅有6次,若4月趋势延续,2025年4月将成为第7次 [1][2] - 市场定价反映美国面临滞胀风险,同时欧元区基本面好于预期,导致美元走弱 [3][5] - 2022年12月美国股债汇三杀逻辑相似,当时市场担忧美国滞胀而欧洲日本经济超预期 [3] 人民币汇率韧性 - 尽管美国对华关税累计超100%(2018-2019年为18%),人民币对美元仅贬值0.53%,明显低于上轮摩擦期11.27%的贬值幅度 [1][10] - 人民币对日元贬值8.45%,对东盟货币贬值2.16%,均低于2018-2019年同期水平 [10] - 实际汇率7.30元/美元强于模型预测的95%置信区间下限7.43元/美元 [10][13] - 汇率韧性部分源于欧元区经济韧性,德国通过5000亿欧元基建投资计划拉动需求 [8] 货币政策空间 - 人民币贷款总量265.4万亿元,存量利率每降10bp可节省2654亿元利息(占GDP0.2%) [15] - 居民消费倾向0.66,利率下降可能刺激消费,83.9万亿元居民贷款利率降10bp可释放277亿元消费 [15] - 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走阔33bp但人民币仅贬值0.5%,为降息创造空间 [15] - 衍生品市场隐含降息预期已回升至去年12月水平 [19][22] 利率与风险溢价 - 10年期国债利率169bp降幅中,75bp来自短期利率预期下调,90bp来自期限溢价收窄 [22][24] - 当前预期短期名义利率1.3%,期限溢价0.37%,反映市场预期长期加息概率低 [19][22] - 利率过低可能引发银行净息差压力(当前1.52%接近不良率1.5%)和金融投机行为 [15][19] - 央行可通过扩表干预风险溢价,2024年创设5000亿元证券基金互换便利和3000亿元股票回购再贷款 [27][28] 央行资产负债表 - 央行资产负债表占GDP比例35%处于20年17%分位数,存在扩张空间 [28][30] - 银行业总资产445万亿元达GDP3.3倍,较2009年2.2倍显著扩张 [30] - 海外经验显示央行财政协同可降低私人部门风险,美联储13个政策工具中9个由央行承担部分风险 [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