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波资产

搜索文档
E目了然 | 多利好因素共振,红利低波资产迎来黄金配置期!
搜狐财经· 2025-06-20 11:53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面临的核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波动加剧的市场中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尤其是在利率中枢持续 下行、市场不确定性显著上升的大背景下,寻找既能提供稳定现金流,又能有效抵御市场风险的资产配置方案,已成为各类投资者共同关 注的重点。 在此背景下,红利低波策略凭借其"高股息打底+低波动护航"的双重优势,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低利率环境、政策导向、资 金流向以及策略特性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红利低波资产的配置价值,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并把握这一投资机遇。 ●利率持续下行,高股息资产价值凸显 近年来,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进入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 2025年5月20日,六大国有银行集体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其中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05%,1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关口,中长期定存利率降 幅最高达25个基点。随后,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等7家股份制银行也相继跟进调整,个别期限定存产品降幅高达25个基点(数据来源:央视 财经《大消息!国有六大行宣布:下调》;发布时间:2025.05.20)。这一轮利率调整不仅覆盖范围广,且整体降幅显著,进一步强化了当 前低利率格局的持续性。 在这样的利率环境下,传统固 ...
低波资产需求旺盛 逾三成债基净值月内创新高
证券日报· 2025-06-10 00:17
债券基金发行与规模 - 6月9日建信宁扬60天持有期债券、宏利悦享30天持有期债券及东财30天滚动持有债券发起式3只债券基金同日发行 今年以来新成立债券基金达107只 [1] - 年内新成立债券基金合计募集规模达2048.96亿元 其中14只募集规模超50亿元 惠升和盛纯债、民生加银恒悦债券等基金募集金额均超59亿元 [2] - 债券ETF规模持续增长 截至6月6日全市场29只债券ETF总规模突破3000亿元 海富通中证短融ETF、海富通上证城投债ETF等9只单只规模超100亿元 [2] 债券基金表现 - 市场上共有债券基金3842只 超九成产品年内实现净值增长 其中1304只基金在6月份净值创历史新高 占比达33.94% [2] - 债券基金依然是低利率时代追求稳健投资资金的重要配置标的 [1] 行业趋势与机构观点 - 监管部门鼓励指数化投资 推动建立ETF快速审批通道 银行间与交易所市场互联互通政策深化增强债券ETF流动性和吸引力 [2] - 债券ETF因管理费率低、交易透明且流动性强 吸引大量个人和机构投资者 低波资产需求旺盛 [2] - 低利率时代投资逻辑依旧 市场波动使债券基金对交易资金保持吸引力 银行可通过公募基金投资债券实现"税盾"效果 银行理财可将债券基金作为拉久期和流动性工具 [3] 产品创新方向 - 基金管理人可推出更多不同种类债券基金 适配多层次投资者需求 [3] - 可通过"固收+"品种积极参与权益市场 拓展风险收益边界 发展指数基金强化产品工具属性 [4] - 应深度挖掘债券基金与国家战略结合点 锚定科技创新、绿色经济和区域发展等领域 [4]
低利率牵引长线资金,红利低波资产稳驭震荡周期
新浪财经· 2025-05-28 11:09
市场环境与红利低波策略优势 - 当前市场波动加剧、利率中枢持续下行,红利低波策略凭借"高股息打底+低波动护航"的双重优势展现出独特配置价值 [1] - 2025年5月20日六大国有银行集体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05%,1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中长期定存利率最高下调25个基点,股份制银行个别产品降幅达40个基点 [1] - A股处于震荡格局,生产、消费、投资增速边际走弱,但向下有支撑,红利低波类资产防御属性突出 [2] - 5-7月A股"分红季"叠加债市收益率下行,红利指数股息率持续抬升,"高股息+低波动"资产重构避险资金配置逻辑 [2] 政策与资金驱动因素 - 2024年"新国九条"将企业分红与融资资格、大股东减持挂钩,对低分红企业实施风险警示,2025年起主板公司三年累计现金分红低于年均净利润30%且金额低于5000万元将实施ST处理 [3]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平均股利支付率37.7%(较2023年+2.5pct),平均股息率2.5%(较2023年+0.4pct),均为2010年以来最高水平 [3] - 2025年六部委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预计保险资金带来5700亿元增量资金,其中1月保费开门红对应1160亿元 [3] 指数结构与行业特征 - 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选取50只流动性好、连续分红、股息正增长且波动率低的证券,采用股息率加权 [4] - 指数银行板块权重占比近50%,前三大行业(银行、交通运输、建筑)合计占比超67%,与主动权益基金低配领域形成剪刀差(公募配置比例仅8.1%) [5][7] - 若公募对三大行业配置比例回升至历史中位数15%,将带来约3000亿增量资金 [9] 机构行为与配置逻辑 - 公募新规业绩偏离度考核倒逼管理人降低持仓与基准的主动偏离风险,当前主动权益基金对三大行业相对沪深300低配11pct,相对中证A500低配6.5pct [7] - 机构调仓存在合规驱动(降低基准偏离)与收益驱动(高股息防御属性)双重动力 [7][9] - 中证红利低波指数通过财务质量筛选与波动率控制,规避传统红利策略的"高波动陷阱" [9]
【日历效应】5月红利资产胜率高达70%!
搜狐财经· 2025-05-14 17:16
市场环境分析 - 5月A股市场呈现轮动行情 投资者普遍保持观望态度 [2] - 在当前环境下 具备稳定收益和抗风险能力的资产配置方向尤为重要 [2] 红利低波资产表现 - 近十年数据显示 红利低波资产在5月上半月胜率突出 分别达到60%和70% [2] - 港股红利策略相比A股更具优势 主要体现在估值折价 股息率和交易机制三方面 [2] - 同一公司在港股市场的市盈率通常比A股低30%以上 [2] - 部分港股高股息指数股息率攀升至历史高位 远超同类A股红利指数 [2] 具体指数数据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股息率达8.74% 同期A股红利指数和中证红利指数分别为6.85%和6.53% [2] - 港股实行T+0交易机制 能更好捕捉短期波动机会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 4月8日至5月8日期间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涨幅达10.27% 振幅12.75% [4] - 同期中证红利指数涨幅5.32% 红利指数涨幅4.19% 沪深300指数涨幅7.34% [4] ETF产品特点 - 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费率为0.15%+0.05%托管费 显著低于同类产品 [5] - 该ETF采用月度评估分红机制 能更好实现现金流持续补给 [5] - 近期将公布分红公告 投资者可在公告前买入以参与分红 [6]
险资扫货!银行股,频遭举牌!
券商中国· 2025-02-28 09:44
险资持续增持银行股 - 平安集团通过旗下平安人寿在2月20日增持3269.9万股农业银行H股、1308.4万股邮储银行H股、578.15万股招商银行H股,增持后持股比例分别突破8%、7%、7% [1][2] - 自去年12月中旬至今年2月20日,平安集团合计增持工行、农行、建行、邮储、招行H股耗资近170亿港元,最新持仓市值超2000亿港元 [1][3] - 平安集团对工行H股增持力度最大,持股占比从去年12月20日的15%升至今年2月14日的18%以上,期间增持26亿股耗资63.67亿港元 [3] 险资举牌潮持续 - 去年险资举牌达20次为近四年新高,今年前2个月已达6次 [5] - 新华保险1月24日以43.17亿元收购杭州银行3.3亿股股份,持股比例达5.87% [4][6] - 险资举牌主要动因包括响应中长期资金入市、平滑新会计准则下报表波动、应对利率下行压力 [5] 银行股投资价值 - 银行股作为高股息资产符合险资配置需求,2023年A股银行板块累计涨幅超42%位列行业第一 [9][10] - 已披露业绩快报的16家A股上市银行多数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资产质量不断夯实 [11][12] - 保险资金权益投资中银行股占比显著,去年三季度末重仓A股银行股达15家 [8] 行业协同效应 - 新华保险表示投资杭州银行可优化资产配置、增强银保协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6] - 杭州银行2021-2023年分红总额持续提升,分别为20.76亿元、23.72亿元、30.84亿元 [6] - 中国人寿持有杭州银行16年实现超160%回报,体现长期股权投资价值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