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式增长
搜索文档
2026年度展望:修复式增长下的再平衡与新动力|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1-25 18:42
文章核心观点 - 2026年中国经济将呈现“革故鼎新”的特征,表现为短期名义经济增长明显回升、行业去旧迎新、经济再平衡扩大内需、宏观政策框架更加短长期并重 [5] - 经济仍将延续修复式增长格局,但名义GDP增速将从2025年的4%上升至2026年的5%,这对权益市场的配置风格将产生较大影响 [9] - 行业层面出现去旧迎新、转换赛道的局面,房地产等旧行业贡献下降,而AI、新质生产力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影响力将不断跃升 [10] - 政策层面将更加注重短期和长期兼顾,以应对经济再平衡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11] 经济新模式:修复式增长 - 中国经济处于修复式增长过程,而非典型的周期性复苏,其特点是经济动能并非持续变强,且伴随通胀下行压力 [13] - 修复式增长面临三大部门压力:居民部门收入信心下滑、贷款意愿下降、预防性储蓄增强 [13];企业部门存在债务压力与产能过剩问题,PPI同比持续负增长 [15];地方政府面临土地财政模式退潮和化债压力 [17] - 修复式增长具有四大特征:增长低于潜在增长动能弱 [19];供需失衡背景下低通胀环境常态化 [21];宏观预测难度加大带来增长不确定性 [24];财政货币政策要求持续宽松 [26] 行业新变化:旧势力下降与新势力上升 - 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2025年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4.7%,新开工面积下降19.8%,市场进入“L型”筑底阶段 [28] - 反内卷政策在多个行业推进,涉及钢铁、水泥、光伏、储能、汽车、建筑等行业,旨在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和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32] - 部分行业景气度已改善,包括农林牧渔相关的养殖业、饲料、农化制品,以及顺周期板块中的普钢、水泥、塑料等 [32] - AI已成为美国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AI投资相关产业对美国GDP增长拉动约1个百分点,美股科技股龙头2025年CAPEX预计达4000亿美元以上,同比增长近70% [35] - 中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过18%,十五五规划将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37] - 产业布局呈现三梯队格局: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新兴产业加快规模化发展,未来产业探索多元技术路线 [39] 经济再平衡:内需与外需 - 中国经济呈现“供强需弱”特点,外需拉动模式难以持续,扩大内需是应对国际不确定性的根本 [40] - 扩大内需需从三大支柱发力:提升居民收入(工薪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46];优化收入分配提升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比 [48];完善社会保障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49] - 对外投资出现结构性变化,2024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占比达到17%以上,较前一年环比上行3.7个百分点 [52] 2026年经济展望 - 预计2026年维持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名义GDP增速从2025年的4%上升至5% [55][82] - 通胀将回升,预计2026年PPI下跌0.6%左右(2025年预计下跌2.6%),CPI增长0.4%左右(2025年预计零增长) [78][80] - 中美贸易摩擦缓和,预计2026年中国出口增长5%左右,进口增速回升至3%左右 [60] - 居民消费将改善,预计202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4%,较2025年增速4.2%改善 [64] - 投资增速可能回升,预计202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制造业投资增长5%,基建投资增长5%,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左右 [73] - 宏观政策保持宽松,财政政策赤字率维持4%不变,货币政策可能降准降息一次 [74][76] - 人民币汇率可能延续升值趋势,预计2026年底升至6.9元/美元左右 [83] 大类资产展望 - A股市场风格将更趋均衡,催化因素从“流动性”转向“价格盈利”,除了景气成长外,周期反转也值得关注 [92] - 中债收益率存在上行空间,名义GDP回升、企业盈利推升、股市分流等因素对债市形成压力 [94] - 美股持续震荡向上格局未扭转,截至2025年10月美股收益率达20.2%,主要由企业盈利增长12.5%贡献 [96] - 美债收益率中枢预计小幅下行,但面临政策尾部风险 [97] - 美元指数预计在2026年保持区间波动,受欧美利差和地缘政治因素影响 [99] - 商品市场呈现避险周期轮动,黄金作为储备资产吸引力增强 [103]
2026年年度展望丨革故鼎新:修复式增长下的再平衡与新动力
2025-11-25 09:1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中国宏观经济、新兴产业(如AI、AR、风电、电池、医疗服务)、传统行业(如房地产、钢铁、水泥、农业)以及全球资产(如黄金、美债、美元、人民币)[1][2][6][9][19][20][21][23] * 公司未具体提及,但讨论了A股上市公司整体ROE盈利周期[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宏观经济展望** * 2026年中国经济呈现修复式增长,名义GDP增速预计从2025年的4%回升至5%,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1][2][13] * 增长动力主要来自PPI同比改善带动居民收入和企业盈利好转,以及出口预计延续正增长趋势(2025年约5%)[1][2][13] * 当前经济特征是实际增速低于潜在增速,通胀压力低,宏观预测难度增加,政策需保持长期宽松支持[4][8] **政策预期** * 财政政策将更加重视需求端,2026年广义财政赤字率预计维持在4%左右,新增政府债券规模占GDP比重与2025年基本持平[1][17][25] * 货币政策降息空间有限,2026年预计仅降息一次左右,需维持宽松方向以支持经济[5][17] * "十五五"规划将强调未来产业和制造业支柱地位,以确保供应链安全[6][12] **产业结构与投资机会** * 新兴产业如AI、AR、"十五五"规划未来产业将获更多政策支持,是市场配置重要方向,而房地产行业金融属性削弱,关注度下降[1][6][24] * 传统行业如钢铁、水泥、玻璃、玻纤及工程机械等出现困境反转,新兴行业如风电、电池、医疗服务处于景气上升环境[9][10] * 反内卷倡议带来温和再通胀,有助于非金属材料、化学品、钢铁、煤炭等行业ROE企稳回暖[10] **资产配置与市场表现** * 2026年A股配置策略应从2025年的极致成长股转向均衡,整体行情乐观,但上证指数不太可能达到5,000-5,200点[1][7] * A股机会来自企业盈利端PPI跌幅收窄的支撑,但流动性提振效果不如2025年明显[19] * 人民币汇率预计延续升值趋势,因出口强劲、顺差扩张及企业结汇意愿增强[3][18][22] * 黄金价格受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地缘政治和公共债务攀升推动,2026年整体上涨动能仍存[3][23] **风险与不确定性** * 中美贸易摩擦预计有所缓和,但需关注中美关系及美国国内政治动态带来的不确定性[3][14][25] * 美国联邦赤字预算占GDP比例预计达6.5%至7%,将支撑美债风险溢价,加剧美债波动率[20] * 消费受限于居民收入增长,尽管以旧换新政策对商品零售有提升作用[1][15] * 房地产投资预计仍将下跌约10%,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曾出现两位数下跌[16] 其他重要内容 * 西部证券提及自身2025年预测准确性,例如准确预测出口正增长3%、汇率稳定、央行降息10个基点[5] *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加速,特别是对东盟投资,从出口到出海是未来趋势[12] * 美国AI投资对经济贡献逐步显现,市场波动主要由流动性收紧预期引发,而非AI泡沫破裂[11]
2026年宏观经济、政策与大类资产配置展望:革故鼎新:修复式增长下的再平衡与新动力
西部证券· 2025-11-21 21:17
宏观经济展望 - 2026年中国经济将延续修复式增长,实际GDP增速预计维持在5%左右[3][14] - 名义GDP增速预计从2025年的4%提升至2026年的5%,主要受通胀回升推动[3][14] - 2026年通胀将回升,CPI预计增长0.4%,PPI跌幅收窄至-0.6%[3][122] 政策方向 - 财政政策保持积极,一般预算赤字率预计维持4%,新增政府债券融资规模可能提高至12.8万亿元[3][109] - 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预计下调0.1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下调0.25个百分点[3][112] - 政策框架将更加注重短期与长期平衡,重点支持内需扩大和新兴产业发展[16] 结构变革与再平衡 - 经济结构经历深刻变革,房地产等"旧势力"持续出清,AI与新质生产力等"新势力"加速崛起[2][14] - 增长动力从"外需依赖"转向"内需主导",扩大内需与"反内卷"政策将形成共振[2][15] - "十五五"规划将构建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三梯队格局,新兴产业对经济影响力跃升[14][60] 内外需与贸易 - 2026年出口预计增长5%,中美贸易摩擦缓和有助于贸易回升[85] - 内需扩大成为战略基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4.4%,服务消费增长加快[3][93] - 中国对外投资结构变化,对东盟投资占比上升至17%以上,对欧美投资占比下降[74][77] 资产配置与市场影响 - A股市场风格将从2025年的成长倾斜转向均衡,催化因素从流动性转向价格盈利[4][14] - 人民币汇率预计延续升值趋势,2026年底可能升至6.9元/美元[123] - 美股受AI投资和消费韧性支撑,但高估值和利率波动可能放大影响[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