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平安健康险发布“平安乐健康”品牌 打造健康保险服务新体系
证券日报网· 2025-10-26 18:49
公司战略与品牌升级 - 平安健康险将"平安健康保险"客户端迭代升级为"平安乐健康"客户端 [1] - 此举标志着公司在"健康保险+医健服务"融合发展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1] - 公司旨在打造一个专业级的"健康生活方式数字化平台" [1] - 升级旨在让客户运动、就医、理赔等行为沉淀为可增值的健康资产 [1] - 此举是践行平安集团"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三省"理念 [1] 产品与服务体系建设 - 公司构建以"平安乐健康"为核心的健康保险服务新体系 [2] - 新体系基于"健康保险+医健服务"双轮驱动的经营战略 [2] - 健康保险服务新体系包含活力生活、品质医疗、数字疗愈、长久守护四个项目 [2] - "平安乐健康"客户端是健康生活方式数字化平台和专业的健康资产管理平台 [2] 行业背景与政策导向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9月底发布指导意见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 [1] - 政策明确提出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相结合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1] - 公司积极响应政策精神提升保险中的专业健康管理服务助力保险高质量发展 [2] 未来规划与活动 - 公司将充分发挥整合资源优势持续开展"线上+线下"运动健康活动 [2] - 未来将以健康生活方式为抓手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素养助力"健康中国"蓝图实现 [2]
拓宽产品形态和功能 健康险迎发展重要机遇期
金融时报· 2025-10-15 10:22
政策核心与行业背景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深化健康险改革、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行业监管、优化发展环境,以更好满足多元化健康保障需求 [1] - 行业面临产品形态单一、经营能力不足、专业机构发展不及预期等问题,其中产品同质化尤为突出,2024年健康险市场保费收入前五的险企市场份额高达62%,产品重合度超过70% [1] - “价格战”成为部分险企争夺市场的主要手段,导致行业利润率持续承压 [1] 分红型健康险的回归 - 《意见》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标志着时隔22年后该产品类型将再度回归市场 [2] - 分红型健康险的回归被视为保险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延伸,有助于通过浮动收益提升产品吸引力,激发市场增长潜力 [2][3] - 在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持续下调的背景下,分红型健康险契合了发展浮动收益型保险的趋势,并满足消费者对“返还型”或“储蓄型”产品的需求 [3] - 监管部门支持开发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产品,有助于改变当前市场短期产品居多、难以提供持续保障的状况,引导产品回归保障本源 [3] - 方正证券研报预测,监管评级良好的头部保险公司将持续创新推出分红型重疾险,推动健康险保费增长 [3] 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 - 《意见》首次提及“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该产品更强调“个人账户”的资金积累作用,用以支付医保报销后的自付和自费部分 [5] - 上海、南京等地已探索使用医保个人账户结余资金购买商业健康险,上海“医保个账专区”已新增27款产品,提供风险保障超3571亿元 [5] - 与主要依靠保障范围和性价比的现有产品不同,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将主要依靠高性价比的附加服务,如健康管理服务和创新药品、器械等 [6] - 《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有望于今年完成部分初稿,并推进药品入院及直赔快赔系统对接,为中高端医疗险和医保个账医疗险的发展提供可能 [6] 健康管理与产业协同 - 《意见》明确要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相结合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7][13] - 中国精算师协会数据显示,参与健康管理服务的客户其重大疾病发生率平均降低18%,住院理赔成本下降22%,健康管理成为险企控制赔付支出、优化经营效益的关键抓手 [7] - 消费者需求推动转型,83%的保险客户愿意为包含健康管理服务的产品支付10%至30%的溢价,76%的潜在客户将健康管理服务纳入投保决策核心考量因素 [7] - 头部险企已率先布局,如中国人保集团搭建“医、药、康、护、健、险”大健康生态体系,中国太保发布“352大健康服务蓝图”,中国平安推动“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 [8] - 健康保险在业务结构中占比提升,将有利于险企进一步降低利差损风险,提升死差、费差利源贡献,增强盈利能力 [8] 产品体系与监管框架 - 《意见》对商业医疗保险、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疾病保险四大类险种进行重点规划 [2][12][13] - 商业医疗保险被定调为“积极发展”,包括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保障范围,并鼓励长期医疗险根据风险类别定价 [4][12] - 总体要求是到2030年,形成满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多样化需求的多层次健康保险市场格局,健康保险监管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11] - 监管方面将强化健康保险专项统计和监管评价制度,细化独立核算财务规则,并严厉打击恶性竞争、套取费用、销售误导等违法违规行为 [17]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
北京商报· 2025-09-30 20:08
政策发布 - 金融监管总局于9月30日印发《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1] 行业发展方向 - 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1] - 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相结合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1] - 支持通过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的形式履行对被保险人的健康保障责任[1] - 推动全社会健康风险减量和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提升[1] - 升级完善与养老配套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1]
新规来了!金融监管总局重磅发布
金融时报· 2025-09-30 18:04
行业政策指引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通过深化改革、增强可持续能力和加强监管来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1] - 《意见》是对2024年9月国务院文件中“提升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要求的具体落实 [3] - 文件为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划定明确路线图并首次提出2030年发展目标 [3][4] 市场规模与现状 - 2024年中国短期和长期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合计达9773亿元以长期业务为主 [3] - 2024年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为4052亿元提取长期健康保险责任准备金4679亿元 [3] - 截至2024年末长期健康保险责任准备金余额超过2.5万亿元 [3] - 行业当前面临产品形态单一、经营能力不足、与医疗医药协同不够等发展瓶颈 [3] 2030年发展目标 - 目标要求健康保险在国家健康保障体系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4] - 形成团体与个人健康保险协同发展满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需求的多层次市场格局 [4] - 建成更加健全的健康保险监管制度体系并充分体现监管效能 [4]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鼓励公众提前进行健康规划和储备 [5] - 在长期护理保险方面提出对接居家、社区和机构护理需求提供现金给付与护理服务相结合的产品 [6] - 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以应对低利率环境 [6] - 推动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相结合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6] - 有望适当提高健康保险产品中健康管理服务的成本分摊比例 [6] 公司能力建设与试点支持 - 要求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强化主体责任并建立健康保险精算回溯机制 [7] - 要求提升数智化应用水平加快推进健康保险数智化转型 [7] - 允许监管评级良好的健康保险公司试点提高健康管理成本分摊比例上限 [7] - 试点健康保险与人寿保险组合销售以更好满足消费者综合保障需求 [7]
【金融街发布】金融监管总局:到2030年满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多样化需求的多层次健康保险市场格局基本形成
新华财经· 2025-09-30 17:35
核心观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指导意见,目标是到2030年基本形成满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需求的多层次健康保险市场格局,并健全监管体系 [1] 深化健康保险改革 - 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保障范围 [2] - 鼓励长期医疗保险根据风险类别定价,健全费率调整机制,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 [2] - 规范发展短期医疗保险,创新损失补偿和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开发惠及带病群体、罕见病群体的产品 [2] - 加快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对接居家、社区和机构护理需求,提供现金给付与护理服务相结合的服务 [2] - 全面开展人寿保险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业务,支持被保险人在失能时将人寿保险给付金转换为护理费用支出 [2] - 稳步发展疾病保险,结合疾病谱变化及时修订疾病定义,定期开展疾病发生率检视并更新经验发生率表 [3] - 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 [3] 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 - 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相结合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3] - 支持通过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形式履行健康保障责任,推动全社会健康风险减量和健康素质提升 [3] - 升级完善与养老配套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3] 促进健康产业协同发展 - 加强保险公司健康服务网络建设,推进大健康产业协同发展 [3] - 促进健康保险与医疗、医药深度融合,助力卫生健康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突破发展 [3] - 支持与药械企业建立联动合作机制,探索按疗效付费等创新药械多元化支付方式 [3] 规范各类经办承办服务 - 支持保险公司做好大病保险服务保障,提升各类经办业务运行效率 [4] - 持续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服务 [4] - 规范委托管理合同,提供健康保障方案设计、健康管理、医疗服务调查、费用审核等综合服务 [4]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 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强化保险公司主体责任和总精算师管理责任,建立健康保险精算回溯机制 [5] - 完善再保险机制运用,加强健康保险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5] - 提升数智化应用水平,加快推进健康保险数智化转型,规范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 [5] - 加强数据积累,优化承保理赔流程,提升产品开发科学性、费率厘定精准性和服务保障满意度 [5] - 增强健康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探索符合健康保险特点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深耕健康管理 [5] - 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公司试点提高健康管理在净保费中的成本分摊比例上限,试点健康保险与人寿保险组合销售 [5] 加强健康保险监管 - 强化监管引领,健全健康保险专项统计和监管评价制度,细化独立核算财务规则 [7] - 强化健康保险产品监管,优化产品结构和成本结构,推进降本增效 [7] - 规范市场秩序,引导保险公司优化经营绩效管理,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7] - 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恶性竞争、套取费用、销售误导、不合理拒赔等行为 [7] 优化健康保险发展环境 - 建立健全行业规范体系,制定健康保险示范条款,积极推进条款标准化、通俗化、简单化 [8] - 逐步建立失能等级评定、护理服务评价、医疗服务评价等指标体系,研究建立服务机构信用评价制度 [8] - 促进多方协同合作,推进跨行业、跨部门信息互通和联动赋能,强化央地协同 [8] - 大力推进团体健康保险发展,支持保险公司为事业单位开发符合规定的产品,推动商业医疗保险快赔直赔取得突破性进展 [8] - 加强健康保险知识普及,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保险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提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8]
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出炉!鼓励开发惠及带病群体商业医疗保险
搜狐财经· 2025-09-30 16:51
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 以深化健康保险领域改革和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为指导思想 [11] - 到2030年形成满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多样化需求的多层次健康保险市场格局 [11] - 健康保险在国家健康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将进一步发挥 [11] 商业医疗保险发展 - 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体系 [1][12] - 积极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保险保障范围 [1][12] - 鼓励开发惠及带病群体、罕见病群体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 [4][12] - 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丰富服务形态 [1][12] - 规范发展短期医疗保险,平稳有序开展城市商业医疗保险 [2][3][12] 长期护理与失能保险 - 加快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 [5][13] - 提供现金给付与护理服务相结合的保险服务,对接居家、社区、机构护理需求 [6][13] - 全面开展人寿保险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业务 [6][13] - 支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为被保险人退休后提供满期保障 [7][13] - 扩大失能收入损失保险覆盖人群范围 [8][13] 疾病保险与产品创新 - 结合疾病谱变化和医疗技术发展及时修订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 [13] - 定期开展疾病发生率检视,更新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 [13] - 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 [9][13] 健康管理与产业协同 - 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相结合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13] - 推动健康保险与医疗、医药深度融合,助力生物医药产业突破发展 [14] - 探索与药械企业按疗效付费等创新药械多元化支付方式 [14] - 支持提高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产品净保费中的成本分摊比例上限 [15] 专业能力与数智化建设 - 建立可检视、可计量的健康保险精算回溯机制,完善精算参数动态调整规则 [15] - 加快推进健康保险数智化转型,规范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 [15] - 加强健康保险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15] 监管与市场秩序 - 健全健康保险专项统计和监管评价制度,细化独立核算财务规则 [16] - 引导保险公司优化健康保险经营绩效管理,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16] - 严厉打击恶性竞争、销售误导、不合理拒赔等违法违规行为 [16] 行业规范与发展环境 - 制定健康保险示范条款,推进条款标准化、通俗化、简单化 [18] - 建立失能等级评定、护理服务评价等指标体系和服务机构信用评价制度 [18] - 推进跨行业、跨部门信息互通,推动商业医疗保险快赔直赔取得突破性进展 [18]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搜狐财经· 2025-09-30 16:34
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 [3] - 到2030年,健康保险在国家健康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多层次健康保险市场格局基本形成,监管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1][3] - 团体健康保险和个人健康保险协同发展,满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多样化需求 [1][3] 深化健康保险改革 - 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保障范围 [4] - 鼓励长期医疗保险根据风险类别定价,健全费率调整机制,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 [4] - 加快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对接居家、社区和机构护理需求,提供现金给付与护理服务相结合的服务 [4] - 稳步发展疾病保险,结合疾病谱变化及时修订疾病定义,定期开展疾病发生率检视 [5] - 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相结合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5] - 促进健康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保险公司健康服务网络建设,探索按疗效付费等创新药械多元化支付方式 [5] - 规范各类经办承办服务,支持保险公司做好大病保险服务保障,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服务 [5][6]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 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强化保险公司主体责任和总精算师管理责任,建立健康保险精算回溯机制 [7] - 提升数智化应用水平,加快推进健康保险数智化转型,规范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优化承保理赔流程 [8] - 增强健康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探索符合健康保险特点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试点提高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产品净保费中的成本分摊比例上限 [9] 加强健康保险监管 - 强化监管引领,健全健康保险专项统计和监管评价制度,细化健康保险独立核算财务规则 [10] - 规范市场秩序,引导保险公司优化健康保险经营绩效管理,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11] - 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恶性竞争、套取费用、销售误导、不合理拒赔等行为 [12] 优化健康保险发展环境 - 建立健全行业规范体系,制定健康保险示范条款,推进条款标准化、通俗化、简单化 [13] - 促进多方协同合作,推进跨行业、跨部门信息互通,大力推进团体健康保险发展 [14] - 加强健康保险知识普及,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保险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提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