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转型

搜索文档
中粮科技酶法生产D-阿洛酮糖获批新食品原料
中证网· 2025-07-02 16:34
公司研发突破 - 中粮科技联合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酶法工艺生产D-阿洛酮糖获得国家卫健委批准作为新食品原料,成为全国首家且唯一一家通过该工艺获准上市的企业[1] - 研发团队自2017年启动专项攻关,突破核心难点酶制剂热稳定性不足,开发出高稳定性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并攻克规模化制备工艺及高效结晶技术[1] - 公司历时8年完成从酶制剂技术攻克到原料法规落地的全链条研发,验证科技创新驱动健康转型的战略价值[2] 法规申报与知识产权 - 2021年启动法规申报工作,核心酶制剂于2023年5月6日获批成为国内首个该类别食品加工用酶制剂[2] - D-阿洛酮糖新食品原料申报历经四年努力,克服三次延期与补正挑战最终获批[2] - 公司累计申请17项覆盖D-阿洛酮糖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其中10项已获授权,构建技术壁垒和竞争优势[2] 市场地位与未来规划 - 此次获批确立了公司在国内酶法工艺生产D-阿洛酮糖的独家合规地位和市场先发优势[2] - 公司未来将持续深化生物制造技术在健康食品配料领域的应用开发,加速释放D-阿洛酮糖等创新原料的健康红利[2]
奈雪官宣战略升级,北上广深同步开30家轻饮轻食店
新京报· 2025-05-13 22:20
品牌焕新与战略升级 - 公司正式焕新logo,线上渠道全面启用新设计,核心元素为"雪花"和"果实","NaiSnow"融合"N自然、A艺术、I想象"三大价值,"Snow"呼应雪花意象 [1] - 同步推出"羽衣轻苹果小绿瓶"新品,并在北上广深开设30家green轻饮轻食店,标志健康战略全面升级 [1] 新店型与产品创新 - green店主打健康饮品与轻食能量碗,食材包括蔬菜、坚果、鸡腿肉、牛板腱等,强调低卡、低脂、营养均衡,如"元气牛肉泡菜能量碗"含肉类、蔬菜、碳水科学配比 [1] - 深圳前海首家green店开业3天销售额近12万元,显示市场热度 [1] 健康化转型路径 - 公司从原料创新(好茶、鲜奶、鲜果)到技术突破(罗汉果汁代糖),再到参与营养分级试点,推出行业首款不加糖鲜果茶,逐步构建健康产品矩阵 [2] - 联合权威机构发起"好果茶·不加糖"倡议,并通过"当季green""每日500蔬果瓶"等产品强化健康定位 [2] - 创始人提出健康战略需"做加法",如超级食材与营养元素添加,2025年进一步深化健康转型 [2] 行业趋势响应 - 公司通过产品迭代(如"超级快充杯")与店型革新(轻饮轻食店),全面转向健康赛道,呼应消费需求升级 [2]
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收购关联方资产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13 05:28
交易概述 - 中国医药拟以现金30,207万元收购新兴集团持有的金穗科技100%股权,交易完成后金穗科技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2][4]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新兴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通用技术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2][4] - 过去12个月内公司同类关联交易累计金额达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3][4] 交易标的分析 金穗科技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电商运营服务,涵盖个人健康消费产品、大健康等品类,合作品牌包括飞利浦、欧姆龙等 [12][13] - 运营渠道覆盖京东、阿里、抖音等主流电商平台及线下渠道 [12] - 业务模式包括授权经销和电商代运营,具备医疗器械、食品销售及进出口资质 [13] 财务数据 - 2024年1-11月合并口径营收92,023.87万元,净利润4,148.99万元,净资产21,216.90万元 [14] - 2025年1-3月未经审计营收26,442.74万元,净利润624.26万元,净资产22,454.12万元 [15] - 近年因飞利浦业务调整收入下滑,正积极优化产品结构并寻求转型 [15] 子公司情况 - 持有北京穗禾健康科技35%股权,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掌握其实际控制权 [11] - 穗禾健康经营范围包括药品零售、保健食品销售等,具备互联网信息服务资质 [11] 交易定价与评估 - 采用收益法评估,股东权益评估值为30,207万元,较账面增值11,671.62万元,增值率62.97% [20][22] - 资产基础法评估值为18,587.10万元,差异主要源于品牌、客户资源等无形资产价值 [19][21] - 交易价格以评估值为基础,经国资监管机构备案 [22] 交易协议关键条款 - 分期支付:首期30%(9,062.1万元)于交割日支付,剩余70%在1年内付清并计2%年息 [24][25] - 过渡期损益由受让方享有,转让方需维持标的公司稳定运营 [27] - 交割后120天内需偿还标的公司对新兴集团的20,541万元借款及利息 [26] 交易影响与整合计划 - 将强化公司电商运营能力,整合医药、医疗器械及大健康产品线,推动线上业务统一管理 [30][31] - 标的公司存续关联交易包括278万元/年房屋租赁、600万元/年借款利息等 [33][34] - 新兴集团为标的公司提供的4.2亿元银行授信担保将在交割后由公司逐步替换 [36] 审议程序 -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及董事会已审议通过,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38][39] - 拟于2025年5月28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50][56]
75岁董事长赤膊代言抗衰产品,科伦药业转型大健康能否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5-11 17:58
营销策略与产品定位 - 公司董事长刘革新以75岁高龄赤膊出镜为旗下抗衰产品"麦角硫因胶囊"代言,广告词"没有不可能"引发市场热议 [1] - 麦角硫因胶囊定价1499元/瓶(60粒),单粒含30mg高活性麦角硫因,原料由子公司川宁生物直供 [3] - 产品宣称抗氧化能力较传统VC与辅酶Q10提升10-30倍,主打抗衰和细胞保护功能,目前通过微信小程序及日本药妆店销售,未来计划拓展至京东海外购与天猫国际 [3] 财务表现与业务困境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43.9亿元同比降29.42%,归母净利润5.84亿元同比降43.07%,创近五年首季度最大跌幅 [5] - 核心输液产品受集采冲击,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11.85%至89.12亿元,销量降0.7% [5] - 子公司川宁生物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降15%,净利润降18.26%,抗生素中间体业务受"限抗令"长期承压 [8] - 创新药管线(如ADC药物)仍处商业化早期,2024年仅贡献5169万元收入 [8] 战略转型与市场反应 - 董事长亲自代言体现公司向预防医学领域转型的决心,其宣称连续服用产品三年并保持每日健身习惯 [8] - 公司计划未来三至五年推动治疗医学与预防医学"并驾齐驱",大健康板块目前营收占比微小但被视为蓝海市场 [8][9] - 截至5月9日收盘公司股价微涨0.35%,市值545.58亿元处于历史高位 [9] 产品技术与行业争议 - 麦角硫因作为抗氧化剂近年广泛应用于护肤品和保健品,但口服产品市场尚处培育期 [9] - 公司宣称产品清除自由基效果为VC的10-30倍,并具备神经保护和改善睡眠潜力,但《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指出其体内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需更多验证 [9] - 切入大健康领域是对合成生物学技术积累的延伸,子公司川宁生物已布局相关原料生产 [9]
穷到吃土的埃及,为什么胖到全球第七?
虎嗅APP· 2025-04-11 18:37
文章核心观点 - 埃及因经济危机、政策失误和文化惯性陷入肥胖与营养不良双重危机,为发展中国家敲响警钟,中国也面临肥胖问题,需构建新型社会支持系统应对 [2][10][13] 深陷经济泥潭 - 埃及GDP约2509亿美元排名全球第45,但外债达4220亿美元,人均近4000美元,未来五年外债预计再涨约400亿,债务占GDP比例难降 [4] - 埃及人月均收入342美元不到美国1/18,物价却比美国贵76%,埃及镑对美元贬值,百姓依赖政府补贴食品 [4] - 2022年埃及2170万肥胖人口,每3个成年人有1个过度肥胖,引发糖尿病、呼吸问题和高血压等并发症 [5] - 穷人因吃不起新鲜蔬果易患“富贵病”,埃及陷入债务、物价、肥胖和医疗的恶性循环 [6] 埃及人发福的推手 - 埃及饮食从传统向油糖混合物转变,食品价格十年涨60%,政府面包补贴计划和宵夜文化加剧肥胖 [8] - 政府补贴使健康食品昂贵,传统习俗和贫富差距也导致肥胖问题,肥胖率从31.3%升至35.7% [9][10] 从埃及现状秒懂中国 - 中国实施“体重管理年”行动,若不遏制,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70.5%,儿童达31.8%,肥胖问题成民生大事 [13] - 中国肥胖是现代化伴生现象,受工业化饮食、城市化生活和传统文化断裂影响,全民减肥面临困难 [13][15] - 破解肥胖困局需构建新型社会支持系统,包括政策设计和重塑社会价值取向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