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角硫因胶囊

搜索文档
大众品Q2业绩前瞻及中期策略报告:新消费重构投资范式,传统消费循势待时-20250715
浙商证券· 2025-07-15 19:48
报告核心观点 新消费重构食品饮料投资范式,新消费行情回调后有望延续,传统消费重视龙头标的在高股息下的景气变化和边际趋势,应重视趋势型标的中长期机会和当下红利持续标的,把握估值低位布局[6][87]。 食饮新消费研究范式 定义 新消费的“新”体现在产品和渠道逻辑变化,以情感化、便捷化、健康化为代表的新消费趋势重构市场,食饮新消费跳出传统需求研究框架,发掘新需求或创造新增量,关注现象级事件或产品[13][14]。 多维度比较 |对比维度|食饮传统消费|食饮新消费| | ---- | ---- | ---- | |增长逻辑|自上而下,周期性强,增长线性|通过优质供给创造需求,爆发力强| |定价/估值体系|DCF定价,贴现定价,PE|PS定价,预期定价,享受高估值| |风险特征|经济周期性波动带来收入业绩波动|允许创新试错,容忍阶段性亏损| |资金属性|稳健资金,重视安全边际|高风险偏好资金,偏好高成长| |投资策略|存量博弈下的份额提升与格局优化|聚焦新变化,重视新产品和新渠道|[16] 产品端 产品向健康精准化升级,兼具口感,重视情绪价值触达,消费者接受种草过程多元化;如喜茶推出纤体瓶,保健品类目软糖品类增速快,卫龙魔芋爽开辟健康零食赛道,品牌通过与IP联名、场景情绪化设计等承载情绪价值[19][20][26]。 渠道端 经济增速换挡和需求导向时代迎来零售变革,从传统商超向仓储会员店、折扣店、即时零售等转型,驱动力是消费者对“多快好省”需求升级,对品牌方影响集中在供应链和商品创新[30][31]。 子板块分析和重点公司Q2/H1业绩前瞻 休闲零食 25Q2表现分化,重视具备品类红利和新渠道拓展标的;如三只松鼠、洽洽食品等公司25Q2和25H1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增速有不同表现,零食板块景气度短期延续,中长期强调供应链提效和内部经营管理革新[4][36]。 软饮料 细分赛道景气度分化,继续重视板块机会;能量饮料行业景气度提升超预期,高景气度大单品爆发是个股业绩增长基础,渠道能力决定业绩天花板[37]。 乳制品 预计25Q2板块收入平淡,静待盈利弹性在原奶触底后释放;原奶价格或于25H2或26年触底,触底后龙头乳企盈利弹性有望释放,推荐伊利股份、新乳业、妙可蓝多[38][40]。 茶饮 外卖大战催化高景气,格局“一超多强”;推荐平价价格带的蜜雪集团和中价价格带的茶百道、古茗等标的[41]。 保健品 看好B端格局趋于集中,C端需重视高成长大单品对应的景气投资机会;建议布局B端龙头企业仙乐健康的长期投资机会和C端核心爆品/渠道景气度向上的公司[42]。 预调酒 行业整体需求稳健,关注25年产品焕新及威士忌业务;春节期间销售平稳,二季度关注产品包装焕新和新口味推出,威士忌业务有望贡献增量[43]。 啤酒 “禁酒令”对啤酒影响有限,结构升级&成本改善趋势延续,关注25年低基数下旺季销量表现;预计25年主要酒企量价齐升,盈利能力提升,发力非现饮渠道打造第二曲线[44][45]。 调味品 龙头业绩稳健度和确定性更优,复调景气更优;25Q2餐饮需求平淡下动销偏弱,基础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定力足,复合调味品收入增速快于基础调味品[46]。 速冻 需求疲软竞争加大,重视后续餐饮链需求修复预期;预计25Q2板块收入、业绩平淡,关注餐饮供应链需求修复和估值修复带来的投资机会[47]。 卤制品 单店仍在修复,提升门店经营质量仍是工作重点;关注休闲卤味门店收入修复机会和新型单店模型打造[49]。 烘焙 行业升级下品牌焕发新活力;预计25Q2立高食品、海融科技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有不同增速表现[5]。 其他 百龙创园预计25Q2和25H1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5]。 投资建议 重视趋势型标的中长期机会和当下红利持续标的,把握估值低位布局;推荐卫龙美味、伊利股份等标的,关注茶百道、金达威等标的[6][87]。
“假药”还是保健品?饶毅和刘革新争的是什么
财经网· 2025-06-10 14:57
核心观点 - 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通过"秀肌肉"营销引发与科学家的争议,带动麦角硫因胶囊销量暴增1482万元(增长近100%),并推动公司股价上涨20%至历史高点 [1][2][3] - 麦角硫因胶囊作为膳食补充剂存在监管争议:尚未取得中国保健品"蓝帽子"认证,但通过跨境电商销售日本合法产品,公司计划申请新食品原料资质 [2][5][8] - 争议事件背后是科伦系企业面临传统业务衰退:科伦药业一季度营收下滑29.42%、利润下滑51.38%,川宁生物营收下滑14.85%,公司正转型大健康赛道寻求突破 [11][12][14] 产品与营销 - 麦角硫因胶囊定价1199元/瓶(60粒),通过日本合作方生产,原料来自子公司川宁生物,6月7-8日销售额达3464万元 [5][10] - 营销策略存在擦边球争议:公众号持续宣传成分功效但未直接声称产品功能,专家认为易误导消费者涉嫌违规 [8][9] - 董事长个人形象营销效果显著:75岁肌肉照使小众产品"出圈",但引发学术界对其科学依据的质疑 [4][6][7] 公司经营状况 - 科伦药业面临结构性挑战:输液业务营收从超百亿降至2024年不足90亿,占比首次低于40%,非输液业务同步下滑 [14] - 子公司表现分化:科伦博泰拟配股筹资19.43亿港元创港股生物药企年度纪录,川宁生物业绩下滑但股价随事件反弹26.52% [12][15] - 转型战略明确:将大健康列为新赛道,麦角硫因是首个公开产品,管理层称后续有保密项目储备 [12][13] 市场反应 - 股价呈现事件驱动特征:争议初期股价下跌4.98%,随后两周内科伦药业涨20%、川宁生物涨26.52%均创历史新高 [2][15] - 销售数据激增:网络店铺数据显示争议期间产品销量实现近翻倍增长 [2][10] - 行业关注度提升:使原本小众的抗衰老成分麦角硫因进入公众视野,带动整个品类热度 [5][6]
21健讯Daily | 英国医生尝试用人粪制药消灭超级细菌;华中地区首个脑机接口门诊开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07:36
政策动向 - 国家卫健委推动落实"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政策,目标2025年底前全国所有血站和用血医疗机构全面落实,形成"医院直免为主、线上申请为辅"的服务模式 [1] 药械审批 - 鲁抗医药子公司赛特公司西咪替丁注射液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该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国内共有40个生产批文,4个厂家通过一致性评价,赛特公司累计研发投入394.85万元 [2] - 白云山分公司收到他达拉非片(2.5mg、5mg)药品注册证书,该药为PDE5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3] - 福元医药全资子公司福元药业盐酸溴己新口服溶液获得药品注册证书,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对症治疗,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累计研发投入238.90万元 [4] 资本市场 - 天星医疗科创板IPO因保荐人撤销保荐被终止,该公司为运动医学创新医疗器械企业 [5] - 诺泰生物与诺唯赞签订合成生物学合作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拟共同设立生物制药公司,诺泰生物持股51% [6] - 维立志博港股IPO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获中国证监会备案,拟发行不超过59,416,667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12][14] 行业大事 - 英国医疗团队尝试将健康人粪便加工成冻干粉用于治疗超级细菌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大有希望" [7][8]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启用华中地区首个脑机接口门诊,提供评估与治疗咨询 [9] - 科伦药业回应饶毅质疑,称麦角硫因胶囊定位为膳食补充剂而非药品 [10] - 绿谷医药科技停产甘露特钠胶囊并关闭相关办公区、生产区,该药用于阿尔茨海默病但临床试验等受到质疑 [11]
科伦药业麦角硫因产品陷假药争议 刘革新三年薪酬加分红入账8.2亿
长江商报· 2025-06-09 07:09
麦角硫因产品争议 - 北京大学饶毅质疑麦角硫因胶囊为"假药",认为其未通过药监局审批[1][6] - 公司回应称麦角硫因是国际公认膳食补充剂,非药品,并引用顶刊论文和临床试验佐证其安全性及有效性[6][7] - 产品定价1499元/瓶(60粒),宣称清除自由基效果超VC与辅酶Q10的10-30倍[5] - 饶毅再度反驳,强调需通过药监局审批才能证明有效性,否则存在虚假宣传嫌疑[8][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3.90亿元(同比降29.42%),净利润5.84亿元(同比降43.07%)[2][9] - 2021-202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9.03%,净利润复合增长率43.87%[9] - 2024年营收218.12亿元(同比增1.67%),净利润29.36亿元(同比增19.53%),创历史新高[9] - 业绩下滑主因国采影响及输液市场需求回落[10]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2-2024年销售费用累计126.7亿元,占同期营收20%,但逐年下降(2024年34.93亿元,同比降21.51%)[3][11] - 同期研发费用累计59.1亿元,占销售费用47%,持续增长(2024年21.71亿元,同比增11.68%)[11] - 控股子公司科伦博泰推进H股配售,拟融资19.43亿港元用于研发及商业化[10] 董事长相关动态 - 董事长刘革新赤膊出镜代言麦角硫因胶囊,视频引发社交媒体热议[1][5] - 2022-2024年薪酬加分红合计入账8.2亿元(薪酬1450万元,分红8.03亿元)[4][12][13] - 持有公司股份3.79亿股,质押1.05亿股(占比27.62%),未来一年到期质押股份对应融资余额10.9亿元[11]
创始人纷纷下场当网红带货,医疗领域也要出一个“雷军”?
36氪· 2025-06-07 09:57
医疗创始人直播带货现象分析 核心观点 - 医疗行业创始人高调直播带货成为新趋势,打破传统高管形象,背后反映业绩焦虑与流量红利争夺 [1][3] - 创始人IP带货效果显著,但面临科学伦理争议与监管风险,需平衡营销与技术价值 [14][15] - 雷军模式成为行业标杆,但医疗行业特殊性决定其难以完全复制"网红经济"路径 [16][17] 行业驱动因素 - **业绩压力**:科伦药业2025年Q1营收43.9亿元(同比-29.4%),净利润5.8亿元(同比-43%),集采政策加剧现金流压力 [7] - **流量红利**:中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2024年增2亿),网购用户占比88%,医美器械单日销量突破700万元 [8] - **品牌优势**:创始人带货增强消费者信任感,薇旖美通过小红书实现年营收超10亿 [8][9] 典型案例数据 - **短期爆发力**:众生药业董事长20分钟带货百万,鲁南制药双十一创3000万营收,东软医疗99.9万元CT产品售罄 [11] - **平台选择**:医美行业88%用户通过小红书获取信息,日活1.2亿用户形成精准流量池 [13] 潜在风险 - **科学争议**:华大基因益生菌、科伦药业麦角硫因胶囊被质疑缺乏科研验证 [14] - **监管处罚**:博瑞医药董事长因违规宣传未上市减重药遭证监会警示 [15] 雷军模式借鉴 - **IP打造**:雷军抖音粉丝4500万,小米SU7直播2小时获9万订单,通过持续内容输出(125条短视频)维持热度 [7][16] - **行业适配性**:消费型医疗产品(如医美、家用器械)更适合直播,创新药与高端器械仍需技术主导 [17][18] 长期发展争议 - **技术vs营销**:头部医疗企业成熟期需"去创始人化",过度营销可能削弱研发投入 [18] - **流量转化**:需将短期流量转化为制度与技术硬实力,方能实现行业周期穿越 [18]
饶毅再发文批麦角硫因 科伦永年大健康:麦角硫因非药品
贝壳财经· 2025-06-06 19:13
麦角硫因功效争议 - 饶毅质疑麦角硫因是"假药",认为若确有功效应通过药监局审批,未获批即缺乏证据支持[1][3] - 科伦永年大健康反驳称麦角硫因作为膳食补充剂与药品审批标准不同,并举维生素C为例说明营养补充剂价值[4][5] - 饶毅指出科伦广告中董事长肌肉展示与麦角硫因功效无直接证据关联,存在误导性[1] 科伦药业相关动态 - 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通过公众号广告展示75岁肌肉状态,宣称麦角硫因抗衰老效果[1] - 科伦永年大健康为科伦药业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刘革新兼任董事长[4] - 公司定位麦角硫因为健康管理工具,强调其国际公认的膳食补充剂属性[5] 资本市场反应 - 争议期间科伦药业股价连续下跌,6月5日跌4.96%,6月6日再跌0.74%至37.47元/股[6] 行业背景 - 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将麦角硫因作为第四次创业项目,涉足抗衰老赛道[1] - 争议涉及保健品与药品的监管标准差异问题[4][5]
麦角硫因陷多重争议,究竟是有效产品还是营销噱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6 16:37
麦角硫因市场概况 - 全球麦角硫因销售额预计2027年突破8.104亿美元,2021-2027年复合增长率36.17% [1] - 2024年全球麦角硫因原料市场规模0.63亿美元,2031年有望达1.61亿美元 [1] - 麦角硫因在中国尚未取得新食品原料批文,仅限于化妆品和医药中间体使用 [4] 产品定位与争议 - 麦角硫因被定位为健康管理工具而非药品,在美国、日本等地已获食品补充剂认证 [1][4] - 科伦药业产品"麦角硫因胶囊"售价1499元/60粒,强调纯度99.9%且符合日本GMP标准 [4][5] - 学界对麦角硫因在人体作用机制和临床验证方面仍存研究空白 [2][8] 生产技术与成本 - 传统提取法成本高昂,牛肝菌中EGT含量1812μg/g,杏鲍菇542μg/g [6] - 合成生物学技术突破使原料成本下降90%,纯度可达99%以上 [8] - 川宁生物在建年产0.5吨麦角硫因生产基地 [6] 主要企业布局 - 华熙生物2024年获美国Self-GRAS认证,相关研发累计投入39.66万元 [7] - 仅三生物月产能达3-5吨,福瑞达将麦角硫因纳入化妆品核心研发方向 [8] - 全球90%麦角硫因通过微生物发酵或酶催化生产 [8] 应用领域 - 外敷用于抗衰护肤,口服常与透明质酸、胶原蛋白肽等搭配 [3] - 现有研究显示EGT具有多种潜在治疗作用,但临床试验仍需开展 [8]
每周回顾 美国资产在全球吸引力下降;输送基金经理最多的前五家高校
搜狐财经· 2025-06-06 16:02
中资投行比拼港股IPO - 2025年前五个月港股市场迎来29家企业上市,其中27家通过IPO方式,较去年同期增加6家,合计募资773.46亿港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2] - 中资券商成为香港新股发行主角,23家参与保荐的券商中过半数为中资,中金公司、华泰国际、中信证券承销家数显著领先外资大行 [2] - 截至6月4日共有171家企业向港交所递表,其中145家处于"处理中"状态,5家已通过聆讯 [2] 30股今年净利润增速有望超50% - 30只个股获15家以上机构评级且一致预测今年净利润增速超50%,上汽集团和TCL科技预测增速分别为548.07%和300.83% [3] - 东方电缆获36家机构积极评级居首,电子行业个股占比最高 [3] - 东山精密、生益科技等6只电子股获机构一致预测净利润增速超50% [3] 稳定币"第一股"Circle上市 - Circle纽交所上市首日开盘涨122.58%,发行价31美元,盘中最高涨幅234.68%,收盘价83.23美元涨幅168.5%,市值超180亿美元 [4] - 当日成交量4600万股远超流通股数量,成为美国市场少数纯加密货币上市公司之一 [4] 科伦药业麦角硫因胶囊争议 - 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代言麦角硫因胶囊后,公司及子公司川宁生物股价分别上涨16.75%和12.22% [5] - 饶毅指其产品为"假药",科伦药业回应称麦角硫因是国际公认膳食补充剂而非药品 [5] 娃哈哈体系变动 - 宗庆后去世后娃哈哈超15家加工厂停工,部分涉及前高管杜建英持股企业 [6] - 今麦郎等多家企业为娃哈哈代工,3月曾曝出代工产品质量问题 [6] - 体系内产品加工厂近一年频传停产消息,被指逐步"去娃哈哈化" [6] 基金经理教育背景 - 全市场3850位基金经理中硕博占比97.27%,硕士3360人占87.45%,博士377人占9.81% [8] - 北大、复旦、清华、上海交大和上海财大是输送基金经理最多的五大高校,分别有208人、179人、174人、135人和122人 [9]
饶毅回应:我为何向刘革新开炮
经济观察报· 2025-06-06 15:54
事件背景 - 知名生物学家饶毅在微信公众号发文质疑麦角硫因为"假药",并批评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通过裸露身体方式推广该产品 [2] - 科伦药业通过官方公众号回应饶毅质疑,强调麦角硫因的科学价值 [3][7] - 双方争议焦点在于:麦角硫因是否属于"假药"、保健品推广方式是否恰当 [4][5] 科伦药业立场 - 公司认为饶毅"未获药品批准即属无效"的论断武断,且对膳食补充剂存在偏见 [1][7] - 公司列举四项科学依据论证麦角硫因价值:科学验证、全球监管背书、预防医学趋势、行业规范化发展 [7] - 引用《Cell Metabolism》期刊研究证明麦角硫因在抗衰老、睡眠健康、认知健康等领域的临床验证 [7] - 指出麦角硫因在欧美、日本已被列为新型食品补充剂或功能保健食品成分 [7] 饶毅质疑要点 - 认为未获药监局批准的保健品都属于"假药",麦角硫因是通过保健品方式"蒙人、骗人" [4][12] - 批评刘革新通过裸露肌肉的广告方式误导消费者,暗示产品效果与广告形象存在关联 [6][16] - 指出药企应通过药监局审批程序证明产品有效性,而非绕开审批直接推广 [12][14] - 质疑科伦药业作为制药企业却不敢申报药品审批的行为 [14] 产品信息 - 麦角硫因是天然水性含硫氨基酸,具有抗氧化能力,近年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保健品领域 [4] - 科伦药业推出的麦角硫因胶囊售价1499元/瓶 [4] - 董事长刘革新亲自通过展示肌肉的广告片为产品代言 [4][6] 行业背景 - 饶毅此前曾多次公开批评保健品行业,包括505神功元气袋、珍奥核酸、脑白金、益生菌等产品 [11] - 饶毅曾举报绿谷制药GV-971造假,批评华大基因前CEO尹烨推销"假药" [8] - 争议反映保健品行业长期存在的科学验证与营销手段之间的矛盾 [5][11]
饶毅回应:我为何向刘革新开炮
经济观察网· 2025-06-06 15:29
饶毅质疑科伦药业麦角硫因产品 - 知名生物学家饶毅在微信公众号发文质疑麦角硫因为"假药",并批评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裸露身体代言产品 [1] - 饶毅认为凡是没有足够证据获得药品批准的产品都属于假药,麦角硫因以保健品方式蒙骗消费者 [2] - 饶毅批评刘革新作为商人而非企业家,不顾廉耻推广麦角硫因,用男性裸体表演兜售假药是"一大发明" [3] 科伦药业回应质疑 - 科伦药业通过官方公众号回应饶毅质疑,强调以科学态度和公开数据澄清误解 [1] - 公司用四个章节论证麦角硫因价值:科学验证、安全性认证、科学发展观和企业责任 [3] - 列举《Cell Metabolism》期刊对麦角硫因抗衰老的研究,指出其在多个健康领域已通过临床研究验证 [4] 麦角硫因产品争议焦点 - 麦角硫因是一种天然含硫氨基酸,具有抗氧化能力,被广泛用于化妆品和保健品领域 [2] - 科伦药业推出的麦角硫因胶囊售价1499元/瓶,由董事长刘革新亲自代言 [2] - 饶毅认为保健品不值得过分推广,中国大多数保健品都存在欺骗消费者的问题 [6] 双方观点交锋 - 科伦药业认为饶毅"未获药品批准即属无效"的论断武断,对膳食补充剂存在偏见 [4] - 饶毅反驳称麦角硫因若确有作用应通过药监局审批,达不到标准才不敢申报 [6] - 饶毅批评刘革新广告误导消费者,认为服用产品无法达到广告展示的皮肤和肌肉效果 [7] 行业背景 - 麦角硫因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已被列为新型食品补充剂或功能保健食品成分 [4] - 饶毅此前曾举报绿谷制药GV-971造假,批评华大基因前CEO尹烨推销益生菌产品 [4] - 刘革新在医药行业有"输液大王"之称,现年75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