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每日500蔬果瓶
icon
搜索文档
奈雪,雪崩
凤凰网财经· 2025-09-19 20:35
新茶饮行业资本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古茗、蜜雪冰城、霸王茶姬、沪上阿姨相继上市,创造股价和市值奇迹 [4] - 截至2025年8月8日,蜜雪集团市值达1780亿元,古茗市值600亿元,霸王茶姬、茶百道、沪上阿姨市值均超百亿 [4] - 作为“新茶饮第一股”的奈雪,上市4年后市值从超300亿港元缩水超90%,至约20亿港元,不足蜜雪冰城市值的百分之一 [4] 奈雪的茶发展历程与困境 - 奈雪首店于2015年11月在深圳开业,定位高端,推崇星巴克“第三空间”理念 [5][6][7] - 公司于2018年完成天图投资数亿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达60亿元,成为行业首个独角兽,并于2021年6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 [11][12] - 2025年3月10日,公司被移出港股通名单,引发股价单日暴跌超20% [13] - 2018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10.87亿元增至49.21亿元,但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近62亿元,仅2023年短暂盈利1300万元 [14] - 公司单店销售额从2018年的3万元跌至不足1万元,市场占有率从2021年的17.7%跌至1.2% [14] 奈雪经营模式分析 - 公司采用重资产直营模式,面临扩张慢、成本压力大的问题 [20] - “大店+第三空间”模式导致高成本,2024年上半年人力成本占比24.6%,租金占比17.1%,门店经营利润率仅7.8% [21][22] - 尽管外卖与自提订单合计占比突破80%,但高成本打造的大门店空间价值未被有效激活 [25] - 公司饮品过往普遍定价30元左右,当前部分品类下探至15-20元,但在“9.9元”成主流的市场中竞争力不足 [26] - 公司于2023年夏天才开放加盟,初期加盟费高达百万,后降至58万元,高于业内30-40万元平均水平,导致加盟扩张受阻 [27] - 过去一年公司关闭近350家门店,关店率达17%,其中约20%门店运营时间不足一年 [28] 奈雪面临的挑战与自救举措 - 公司多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如2019年深圳门店违规操作、2020年南昌门店售卖变质面包、2021年北京门店卫生问题、2022年天津门店使用过期原料等 [35] - 2025年公司管理层与资本层面出现变动,包括创业元老邓彬离职,天图合伙人魏国兴辞任董事等 [36] - 自2023年起,天图投资多次减持套现约2.3亿港元,持股比例降至4.98%,太盟投资、深创投、弘晖资本等也选择减持或抛售 [37] - 2025年公司以“健康”为关键词推出“每日500蔬果瓶”系列和“不加糖”产品,并进军轻食赛道推出“奈雪green”店型 [39][41] - 公司采取谨慎收缩的门店策略,强调“开一家成一家”,并于2023年重启出海,布局泰国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 [41] - 2025年5月公司十周年之际启动品牌升级,将名称由“奈雪的茶”简化为“奈雪”并更换新LOGO [41] 新茶饮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达3127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3689亿元,增长率约17.97%,但增速较前几年明显下滑 [38] - 截至2025年7月15日,全国奶茶饮品门店总数42.6万家,近一年新开店11.8万家,但净增长为-39225家,近16万家奶茶店消失 [38] - 行业竞争白热化,蜜雪冰城海外门店增速从141%降至13%,单店效益下滑5% [38] - 未来几年头部品牌市场占有率或高达80%,行业从增量竞争迈向存量博弈 [38]
持续加码健康赛道 奈雪的茶5月店均订单量同比增长35%
证券时报网· 2025-06-25 21:56
奈雪的茶健康升级战略 - 公司联合新华网、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及百位营养师发起"不加糖天然营养+"计划,推出轻饮轻食产品,每款含至少3种绿色食材 [1] - 自2023年底布局健康超级食材,更新"每日500蔬果瓶"、"当季Green"系列产品矩阵 [1] - 全球首家轻饮轻食"Green店"在深圳落地,已扩展至北上广深30余家门店,构建茶饮+烘焙+轻食全时段健康产品矩阵 [1] - 5月店均订单量同比增长35%,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8%,"五一"部分门店订单量环比增超300%,"闪购"活动24小时订单量同比涨200% [2] - "端午""六一"期间全国门店销售额攀升,多家门店订单量环比暴涨480% [2] 新茶饮行业健康化趋势 - 头部品牌争相推出羽衣甘蓝等健康植物原料新品,健康赛道成为行业竞争焦点 [2] - 喜茶实现羽衣甘蓝零农残种植,通过800项农残检测,相关产品"羽衣纤体瓶"单月销量达350万杯,带动国内市场份额从5%跃升至55% [3] - 茶百道推出"鲜紫苏多肉葡萄"首日售15万杯,5天销量破180万杯,计划开发紫苏桃子等东方草本植物新品 [3] - 沪上阿姨白皮书显示63%消费者关注茶饮口感,35.3%重视原料健康度,女性职场群体更倾向健康功能属性 [4] 市场规模与消费行为 - 现制茶饮市场规模预计以17.3%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28年达5732亿元 [4] - 2024年全国茶饮门店超66万家,人均年消费量预计从2023年11杯增至2028年26杯 [4]
创新鲜果冰奶、green店火成现象级 奈雪(02150)战略升级后销量暴涨290%!
智通财经网· 2025-05-21 16:35
战略升级成效显著 - 公司战略升级后销量显著提振 今年以来业绩捷报频传 [1] - 520期间新品"玳玳花蟠桃冰奶"登上外卖平台热门趋势榜单TOP2 部分门店销售额环比暴涨290% [1] - 五一假期全国门店订单暴涨 外卖平台"闪购"活动上线24小时订单量同比暴涨超200% [1] 新品与门店表现 - 新品"果萃宝藏茶"系列表现突出 其中"玳玳花蟠桃冰奶"成为爆款 [1][3] - 健康理念产品"每日500蔬果瓶"和"当季Green"系列受青睐 "奈雪瘦瘦小绿瓶"等三款产品位列销量榜前三 [3] - 深圳宝安大仟里Green店开业首日排队超百米 实时订单超千单 开业3天登顶大众点评饮品榜榜首 [1] 健康消费趋势与门店布局 - 公司产品策略契合"减重年"健康消费趋势 健康轻饮轻食需求旺盛 [4] - 目前已在北上广深4城开设31家Green店 加速全国布局 [4] - 公司表示将持续优化产品矩阵 打造都市自然轻养能量站 [4]
新茶饮消费进入旺季多家品牌加速扩张 茉莉奶白三天开业百家门店
证券时报网· 2025-05-19 21:40
新茶饮行业旺季表现 - 新茶饮消费迎来旺季 多个品牌加速扩张 [1] - 茉莉奶白5月16-18日全国百店同开 覆盖68个城市100家新店 [1] - 开业三天全国新店总出杯数超46万杯 总销售额达千万元 店均销售额突破10万元 [1] - 梧州岑溪商贸中心店单日卖出6000杯 克拉玛依汇嘉滨河广场店销售峰值达33万元 [1] - 新式茶饮市场持续扩容 整体规模保持稳定增长 [1] - 品牌通过供应链优化 产品创新和下沉市场布局挖掘增量空间 [1] - 夏季旺季成为品牌抢占市场份额 提升品牌势能的关键节点 [1] 茉莉奶白发展情况 - 自2021年深圳首店落地以来 已拓展至全国超1300家门店 覆盖193个城市 [1] - 深圳壹方城城市主题店面积80平方米 开业3天总销售额超20万元 [2] - 深圳中洲湾茶坊 广西南宁东盟盛天地店等主题店成为区域消费热点 [2] - 在二三线城市依托大数据分析优化选址模型 确保门店运营效率 [2] 茶百道市场表现 - 茶百道加速境外市场布局 澳门首家门店正式开业 [2] - 澳门首店选址官也街 开业首日排队时长超过1小时 [2] - 韩国首尔弘大店5月2-4日三天营业额近25万元 销售杯量近7000杯 [2] - "五一"期间"东方植物鲜养果茶""山茶碧螺春系列"等产品销售火爆 [3] - 整体销售额环比增幅50% 全国多家门店销量增幅超1700% [3] - 景区门店销量增幅达3000% [3] 行业整体数据 - "五一"假期新茶饮销量强劲增长 奈雪的茶部分门店订单量环比激增超300% [2] - 茉莉奶白全国1200多家门店累计销售超500万杯茶饮 单日最高业绩突破2100万元 [3] - 多家门店在5天假期中实现单店销量破万杯 [3] - 4月20日以来全国饮品类订单量稳居餐饮各品类第一 [3] - "果蔬饮品""抹茶饮品""鲜果冰茶"等茶饮搜索量周环比激增110% [3]
市值缩水 亏损不断 奈雪“改头换面”能否破局?
犀牛财经· 2025-05-19 17:03
品牌形象调整 - 公司近期将品牌名称从"奈雪的茶"简化为"奈雪"并启用全新"Naìsnow"字母标识及雪花状logo [2] - 官方称此次调整为国际化战略组成部分 新标识融合自然、艺术与想象三大核心价值 [2] - 公司曾在2022年因日系风格争议将"奈雪の茶"改为"奈雪的茶" 本次调整被视为出海战略铺垫 [2] 国际化战略布局 - 公司自2016年起在全球布局商标 已在泰国开设旗舰店并计划进军欧美市场 [2] - 此前在新加坡和日本市场的尝试均以闭店告终 海外市场接受度存疑 [2] - 新品牌形象被部分消费者评价为"中不中洋不洋" 国际化落地效果待观察 [2] 财务表现压力 - 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4.7% 亏损达9.19亿元 [2] - 单店日均销售额跌破万元大关 [2] 产品战略转型 - 推出"每日500蔬果瓶"系列健康饮品 在北上广深开设30家主打轻食的"Green"门店 [3] - 健康饮品复购率表现不佳 创新成本与市场接受度需平衡 [3] - 被指近年缺乏现象级爆款产品 品牌频繁调整可能削弱消费者认知 [3] 行业竞争态势 - 茶饮行业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品牌升级需以产品力为支撑 [3] - 单纯形象调整若缺乏产品创新支撑 市场效果可能仅为短期效应 [3]
奈雪官宣战略升级,北上广深同步开30家轻饮轻食店
新京报· 2025-05-13 22:20
品牌焕新与战略升级 - 公司正式焕新logo,线上渠道全面启用新设计,核心元素为"雪花"和"果实","NaiSnow"融合"N自然、A艺术、I想象"三大价值,"Snow"呼应雪花意象 [1] - 同步推出"羽衣轻苹果小绿瓶"新品,并在北上广深开设30家green轻饮轻食店,标志健康战略全面升级 [1] 新店型与产品创新 - green店主打健康饮品与轻食能量碗,食材包括蔬菜、坚果、鸡腿肉、牛板腱等,强调低卡、低脂、营养均衡,如"元气牛肉泡菜能量碗"含肉类、蔬菜、碳水科学配比 [1] - 深圳前海首家green店开业3天销售额近12万元,显示市场热度 [1] 健康化转型路径 - 公司从原料创新(好茶、鲜奶、鲜果)到技术突破(罗汉果汁代糖),再到参与营养分级试点,推出行业首款不加糖鲜果茶,逐步构建健康产品矩阵 [2] - 联合权威机构发起"好果茶·不加糖"倡议,并通过"当季green""每日500蔬果瓶"等产品强化健康定位 [2] - 创始人提出健康战略需"做加法",如超级食材与营养元素添加,2025年进一步深化健康转型 [2] 行业趋势响应 - 公司通过产品迭代(如"超级快充杯")与店型革新(轻饮轻食店),全面转向健康赛道,呼应消费需求升级 [2]
“五一”假期餐饮销售额迎来显著增长 头部品牌多元化供给激发消费新活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5-06 22:40
餐饮行业整体表现 -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7% [1] - 餐饮消费稳中有升 家庭餐和地方菜抖音团购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77%和45% [4] - "味蕾游"走俏 荣昌卤鹅团购订单量同比飙升53倍 贵州烙锅、南京盐水鸭、山西刀削面团购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354%、113%和67% [4] 火锅品类表现 - 海底捞全国门店普遍迎来客流高峰 杭州工联CC店连续4天翻台率超过11轮 最高突破12轮 [2] - 海底捞在广州、深圳、西安、郑州等多个城市试点夜宵主题店 推出DJ表演、舞蹈表演等互动活动 [2] - 上海打浦路店受演唱会带动 深夜时段客流提升50%以上甚至100% 1日至4日接到超300位粉丝团订餐 [2] - 呷哺呷哺整体营收同比增长18.85% 北京核心商圈门店增长超31% 新开北京定慧里门店单日营业额突破5万元 [2] - 湊湊火锅茶香锅底、限定海鲜新品及包间服务拉动消费升级 旅游城市与一线近郊门店表现突出 [2] 中式餐饮表现 - 西贝"五一"假期到店客流量比清明假期增多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热门商圈门店出现用餐高峰期排队现象 [3] - 西贝北京六里桥旗舰店包间预定量大幅增加 5月1日、2日、5日包间基本订满 [3] - 西贝推出"西贝新烤鸭"已在50家店上新 并推出全新专业儿童餐产品"嫩烤DHA大黄鱼"套餐 [3] 新茶饮表现 - 奈雪的茶全国销售火爆 部分门店订单量环比节前激增超300% "每日500蔬果瓶"和"当季Green"系列受青睐 [4] - 深圳、上海、成都、杭州、重庆、厦门等旅游目的地门店业绩喜人 杭州机场店、深圳机场店跻身销量榜前十 [4] - 部分商圈奈雪门店单日订单量突破千杯 消费者排队超50分钟 与鸣潮联名活动破圈 [4] - 茶百道整体销售额环比增幅50% 非一线城市如嘉峪关市、萍乡市、酒泉市等销量增幅排名前十 [5] - 嘉峪关长城游客中心店销量增幅达3000% 贵阳黔灵山动物园店、济宁太白湖方特店等景区门店销量增幅普遍超1700% [5] - 外国游客在全国茶百道门店消费流水较节前增长超60% [5] - 茉莉奶白全国1200多家门店累计销售超500万杯茶饮 单日最高业绩突破2100万 多家门店实现单店销量破万杯 [5] 营销创新与消费场景拓展 - 海底捞探索多元化消费场景 试点夜宵主题店并推出互动表演 [2] - 呷哺呷哺推出"人气牛羊双鲜双人餐"等高性价比套餐 以及"沁香柚子盐锅"和"春韵梅香肉"两款新品 部分门店供不应求 [3] - 奈雪与鸣潮联名亮相广州萤火虫漫展 放大假日经济效应 [4] - 茉莉奶白在上海武康路打造"食髦小馆"快闪活动 推出联名小笼包造型线香套组和限定周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