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瓦闪充

搜索文档
透视“超充之城”的含金量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1 09:16
超充之城建设现状 - 深圳已累计建成1030座超充站,提前实现2030年目标 [3] - 广州2022年提出建设1000座超充站目标,但未公布完成情况 [3] - 重庆计划2025年建成2000座超充站,2024年末完成500余座 [4] - 福州"十四五"目标建成100座超充站,2024年末完成近1/3 [4] - 海南计划2025年建成400座超充站,2024年末已有数十座 [4] 超充技术发展 - 极氪发布V4极充兆瓦桩,单枪峰值功率达1.3兆瓦 [14] - 行业预计未来5年超快充技术渗透率将超过50% [14] - 480kW超充桩单桩成本达15万~40万元 [7] - 超充站单站建设成本约为150万~500万元 [7] 补贴政策 - 国家给予直流快充桩最高300元/kW补贴,单桩上限3万元 [6] - 地方补贴标准差异大,从200-600元/kW到1500元/kW不等 [6] - 充电服务费按"现代服务业"缴纳6%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 [6] - 充电桩运营企业前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6年减半征收 [6] 标准与兼容性问题 - 不同品牌超充设备接口形状、尺寸、引脚定义不统一 [11] - 通信协议不兼容导致即使接口统一也无法识别 [11] - 深圳已发布《深圳市电动汽车超充设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12] 电网挑战 - 单枪360kW超充桩相当于300户家庭同时开空调 [9] - 建设10万根480kW超充桩需配电网容量约1200万kW [9] - 超充站通常需新增2000kVA容量,投入资金800万元 [9] 行业建议 - 建议由政府主导制定超充设施国家标准 [12] - 应建立严格的超充设备认证机制 [12] - 需结合当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规划 [14] - 现阶段不宜大规模普及超充基础设施 [15]
兆瓦闪充灵魂7问:我们离充电比加油快还有多远?
36氪· 2025-06-06 09:47
兆瓦闪充技术发展现状 - 2025年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兆瓦闪充元年",比亚迪、极氪、华为、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纷纷布局超快充技术 [1][5] - 兆瓦闪充技术峰值功率超过1000kW,充电时间压缩至"分钟级",实测5分钟可增加400公里续航 [3][8] - 比亚迪最早推出并量产兆瓦闪充技术,应用于汉L EV和唐L EV车型,支持1360kW峰值功率 [6][8] 主要企业技术布局 - **比亚迪**:全域千伏高压架构+1000V刀片电池,已建成北上广深等地兆瓦闪充站 [6][8][39] - **极氪**:V4极充桩单枪1300kW,杭州建成首个兆瓦站,但尚未推出适配车型 [10][11] - **宁德时代**:12C神行超充电池支持1300kW功率,30秒补能75公里,兼容现有兆瓦桩 [12][13] - **华为**:1500kW液冷超充系统面向商用车,联合11家车企开发30余款电动重卡 [14][16] 技术实现路径 - 采用1000V高压平台+1000A电流组合,降低发热量与线束重量 [17][22][25] - 电池技术升级:比亚迪刀片电池内阻降低50%,宁德时代超晶石墨负极实现12C倍率 [27][29] - 充电站需配备储能系统(如比亚迪225kWh储能柜)缓解电网冲击,液冷散热方案成为标配 [30][32][34] 商业化挑战 - 单个兆瓦闪充站改造成本达100-150万元,远超380kW超充站的50-60万元 [35] - 适配车型有限,目前仅比亚迪两款EV车型支持,其他企业产品尚未上市 [37] - 覆盖范围集中在北上广深,比亚迪计划联合小桔充电等共建15000座兆瓦桩 [39][41] 行业影响与前景 - 补能效率逼近燃油车加油速度,动摇燃油车核心优势,但电池寿命影响仍需验证 [43] - 换电模式在特定场景仍具价值,未来可能与超充技术互补共存 [43] - 技术普及依赖电网改造、成本控制与生态协同,现阶段更适合高端市场 [43]
价值战重塑储能格局,大圆柱电池上演“逆袭”?
行家说储能· 2025-06-05 17:39
行业动态 - 中国新型储能产业由政策驱动升级为市场化驱动,行业格局从规模扩张进入价值深耕期,技术竞争焦点转向每度电创造的价值[1] - 2025年全球用户侧储能产业价值峰会将于6月10日举行,汇聚多家主流储能参与方[1] - 2025年中国储能安全监管全面升级,电化学储能发展进入"安全优先"阶段[14] 技术突破 - 力华电源推出46系圆柱电池产品,采用全通路无极耳创新结构、新型电极材料、热电解耦等技术,具有高倍率、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和标准化生产能力[3][5][8][9][13][14][15] - 46系圆柱电池持续放电能力达50C,内阻同比降低20%,响应兆瓦闪充需求[8] - 能量密度提升3%-5%,适配不同Pack的空间需求,成组灵活性好[9] - 循环寿命达8000次以上,系统模组循环寿命等同于单体电芯[13] - 良率同比提升5%,装配效率达100-180PPM,是传统方形、软包电池的数倍[15] 产品对比 - 大圆柱锂电池在120Ah容量范围内相比方形、软包电池具备经济、性能、安全等综合优势[5] - 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高、成组方式灵活、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安全性好、循环寿命长[4] - 方形电池封装可靠度高、结构简单、扩容方便、单体容量大[4] - 软包电池重量较轻、内阻小、快充特性好[4] 市场应用 - 大圆柱电池从户储、便携储能走向工商储,推出工商业储能定制方案,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17] - 应用场景从中小储能走向泛储能,拓展数据中心备电、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18][20] - 在低空经济领域满足高倍率充放电、抗震抗冲击、轻量化等要求[20] - 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实现超大功率瞬时放电、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20] 市场格局 - 2024年中国圆柱电池装机量达11.15GWh,2025年全球需求将突破百GWh,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级别[16] - 中企在全球圆柱电池市场份额由2023年29.3%提升至2024年43.6%,打破日韩企业垄断[21] - 力华电源46系圆柱电池引起国际汽车制造商、储能公司和技术创新者广泛关注,与多家国际名企达成初步合作意向[21][23] 产能布局 - 力华电源在山东烟台建设25GWh的46大圆柱电池项目,一期4GWh已投产[23] - 项目配备180ppm高速量产线,兼容七大材料体系[23]
“兆瓦闪充”技术能否照进现实?比亚迪加紧补齐生态最后一环
新浪财经· 2025-06-01 15:27
电动车技术发展现状 - 里程焦虑仍是电动车行业尚未完全解决的痛点之一 [1] - 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重资布局换电,乘用车换电站年内目标建1000座,中期目标10000座 [1] - 比亚迪构建护城河的策略更侧重充电提速 [1] 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 - 比亚迪在业内率先发布峰值充电倍率10C的"兆瓦闪充电池",推出"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技术 [1] - 通过全域千伏高压架构、自研1500V碳化硅芯片以及低内阻"闪充电池"构建完整技术闭环 [1] - 自建液冷充电桩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360kW,辅以储能柜缓解电网压力 [1] - 目前已建成兆瓦闪充站超500座,覆盖全国200多个核心城市 [5] 兆瓦闪充商业化挑战 - 充电场景远非理想工况下完美,商业化落地基建成本高昂 [1] - 用户真实需求维度权重尚需现实检验 [1] - 兆瓦闪充对充电桩提出更高要求,终端是补齐充电生态的最后环节 [4] 比亚迪开放合作战略 - 与小桔充电合作共建10000座兆瓦闪充桩 [2] - 与新电途合作共建5000座兆瓦闪充桩 [2] - 小桔充电已累计合作商户超8400家,服务用户超3400万人 [4] - 新电途接入全国超90%的公共充电桩,覆盖400多座城市 [4] - 正在与多家头部充电运营商洽谈合作,联合社会资本推动闪充桩落地 [5] 未来发展规划 - 规划在全国各地建设4000多座"兆瓦闪充站" [4] - 通过"双枪充电"、"智能升压"技术兼容现有公共快充桩 [4] - 截至目前宣布将建的兆瓦闪充桩已达19000座 [4]
经合组织下调美经济预期,深圳二手房在售量六连涨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3-19 08:21
经合组织下调美国经济预期 - 经合组织将美国2025年GDP增速预期从2.6%下调至2.2%,2026年进一步降至1.6% [1] - 加拿大2025-2026年经济增速预期大幅放缓至0.7%,墨西哥2025年预计萎缩1.3%,2026年再萎缩0.6% [1] - 美国2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2%,低于市场预期的0.6%,1月数据为下降1.2% [1] - 高盛将2025年美国GDP增长预测从2.4%下调至1.7%,主因贸易政策负面影响 [1] 深圳二手房市场动态 - 深圳二手房在售量达68530套,环比增加868套,实现"六连涨" [3] - 上周深圳二手房成交1808套,环比微降0.2%,但绝对值保持高位 [3] - 重点城市3月前16日二手房成交量同比上升30.58%,新房成交量同比微降0.61% [3] - 市场呈现"以价换量"特征,仅核心区域二手房价格出现反弹 [3] 大行非银存款激增 - 2月末大行非银存款余额14.6万亿元,环比激增2万亿元(+16%),前两月合计减少4.5万亿元 [5] - 同期大行居民活期存款减少1.2万亿元 [5] - 非银存款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量约10%,对市场影响加大 [5] 谷歌收购Wiz - 谷歌母公司拟以300亿美元收购网络安全公司Wiz,创公司史上最大收购纪录 [7] - Wiz在2024年底员工股票回购交易中估值达160亿美元,被称为增长最快初创公司之一 [8] - 收购旨在强化谷歌云计算业务安全性,应对AI时代中小企业云服务需求增长 [8] 零一万物企业大模型平台 - 推出万智企业大模型一站式平台,支持DeepSeek、通义千问等主流模型部署 [10] - 放弃训练万亿参数大模型,转向商业化应用落地,提供轻量级模型解决方案 [10] - 成为首家彻底转向商业化的"AI六小虎"企业 [10] 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 - 发布全球首款全液冷兆瓦闪充终端系统,最大输出功率1360kW [12] - 5分钟充电407公里,计划建设超4000个闪充站 [12] - 技术依赖专用高压充电桩,短期普及难度较大 [12] 美的人形机器人进展 - 首次曝光人形机器人样机,可完成握手、开瓶盖等动作 [14] - 成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核心零部件及家电机器人化 [14] - 依托收购的库卡工业机器人技术,探索B端向C端延伸 [14] 股市行情 - 沪指涨0.11%至3429.76点,深成指涨0.52%,创业板指涨0.61% [16] - 机器人概念股强势,高压快充概念活跃,港口股走强 [16] - 两市成交额1.52万亿元,较前日缩量533亿元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