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兆瓦闪充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字节跳动联手比亚迪进军锂电!
鑫椤锂电· 2025-06-19 15:20
字节跳动与比亚迪锂电池合作 - 字节跳动Seed及火山引擎将与比亚迪锂电池深化合作 通过联合实验室等形式共同探索AI for Science结合高通量实验加速锂电池研发 [2] - 合作内容包括共建"AI+高通量联合实验室" 针对动力电池的快充、寿命和安全等问题进行攻关 [3] 比亚迪兆瓦闪充电池技术 - 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电池 实现"充电5分钟 续航400公里" [3] - 比亚迪在研发初期引入字节跳动Seed团队的电解液AI模型框架BAMBOO 用于快速筛选电解液配方 [3] - BAMBOO能结合实验数据准确预测电解液密度、粘度、离子电导率等关键性能 在研发过程中快速缩小实验配方空间 [3] AI技术在电池研发中的应用 - BAMBOO模型相比传统试错方法显著提升研发效率 加速兆瓦闪充电池研发进程 [3] - 双方将探索AI技术在电池研发中的更多应用场景 [3]
字节跳动AI技术助力比亚迪兆瓦闪充突破 双方将共建联合实验室
凤凰网· 2025-06-18 13:47
合作概述 - 字节跳动与比亚迪宣布深化AI for Science技术在锂电池研发中的应用,共建联合实验室[1] - 合作聚焦动力电池的快充、寿命和安全等关键技术问题[2] 技术细节 - 字节跳动Seed团队开发的电解液AI模型框架BAMBOO在比亚迪兆瓦闪充电池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的快充性能[1] - BAMBOO框架包含两个核心组件:BAMBOO-MLFF(液相有机小分子设计的机器学习力场)和BAMBOO-Mix(配方生成和预测模型)[1][2] - BAMBOO-MLFF预测密度误差仅为0.01g/cm³,采用旋转等变网络GET和知识蒸馏与密度对齐技术[1] - BAMBOO-Mix构建包含24万单分子数据、1万混合体系实验数据、10万分子动力学模拟数据的综合数据集,电导率预测精度R²=0.985[2] 合作模式 - 字节跳动提供模型算法研究能力和火山引擎云基础设施优化模型性能[2] - 比亚迪提供高通量实验平台和大规模实验数据支持[2] - 双方计划构建面向电池综合性能的AI模型,打通从模型训练到高通量实验室调度的全流程[2] 行业影响 - 合作体现AI技术在传统制造业中的深度应用价值[3] - "干湿闭环"技术方案将理论计算与实验验证结合,为动力电池行业技术创新提供新路径[3]
“兆瓦闪充”技术能否照进现实?比亚迪加紧补齐生态最后一环
新浪财经· 2025-06-01 15:27
电动车技术发展现状 - 里程焦虑仍是电动车行业尚未完全解决的痛点之一 [1] - 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重资布局换电,乘用车换电站年内目标建1000座,中期目标10000座 [1] - 比亚迪构建护城河的策略更侧重充电提速 [1] 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 - 比亚迪在业内率先发布峰值充电倍率10C的"兆瓦闪充电池",推出"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技术 [1] - 通过全域千伏高压架构、自研1500V碳化硅芯片以及低内阻"闪充电池"构建完整技术闭环 [1] - 自建液冷充电桩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360kW,辅以储能柜缓解电网压力 [1] - 目前已建成兆瓦闪充站超500座,覆盖全国200多个核心城市 [5] 兆瓦闪充商业化挑战 - 充电场景远非理想工况下完美,商业化落地基建成本高昂 [1] - 用户真实需求维度权重尚需现实检验 [1] - 兆瓦闪充对充电桩提出更高要求,终端是补齐充电生态的最后环节 [4] 比亚迪开放合作战略 - 与小桔充电合作共建10000座兆瓦闪充桩 [2] - 与新电途合作共建5000座兆瓦闪充桩 [2] - 小桔充电已累计合作商户超8400家,服务用户超3400万人 [4] - 新电途接入全国超90%的公共充电桩,覆盖400多座城市 [4] - 正在与多家头部充电运营商洽谈合作,联合社会资本推动闪充桩落地 [5] 未来发展规划 - 规划在全国各地建设4000多座"兆瓦闪充站" [4] - 通过"双枪充电"、"智能升压"技术兼容现有公共快充桩 [4] - 截至目前宣布将建的兆瓦闪充桩已达19000座 [4]
巨湾技研裴锋:电动重卡也有“分钟级补能”,超快充追上新“风口”|我在南沙办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8 13:54
公司技术进展 - 公司极快充电池在5%—63%电量区间充电耗时3分58秒,较市面上的兆瓦闪充电池快62秒,全程实现恒流充电,均值倍率稳定为8.8C [1] - 公司常温超快充循环圈数达3000次,电池衰减程度低于5%,行驶里程最长的电池包已超过31万公里且状态良好 [7] - 公司正在研发新一代固态电池技术,最高能量密度达450Wh/kg,最高充电倍率达6C,有望在3至5年内实现"超快充+高能量密度"双重突破 [8] 市场拓展与合作 - 公司超级快充动力电池已装载于广汽埃安V/S、广汽传祺E9、亿航eVTOL EH216-S、陕汽纯电重卡等多种交通工具 [1] - 公司已成为亿航超快充动力电池唯一合作伙伴,并与东风商用车、陕汽、一汽解放、广汽日野等主流车企达成合作 [1] - 公司合作的重卡数量预计从去年1000辆增至今年2000辆,一辆重卡电池搭载量相当于约6台乘用车 [5]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新能源重卡销量达8.2万辆,同比增长140%,渗透率超过10%,2025年1至3月销量已超3万辆 [2] - 行业预计2025年全国电动重卡销量可达20万辆,超快充电池渗透率今年预计达5%(约1万辆) [5] - 重卡电动化经济账显示电动车耗电成本仅为油车四分之一,新能源渗透率从去年10%升至今年预计20% [4] 技术应用场景 - 公司超快/极快充技术可实现充电15分钟、作业4小时,同等投资下车队规模增30%,运行效率提15%,综合运营效率提超35% [4] - 电动重卡百公里运行费用仅为传统柴油重卡45%,尤其适合港口倒短作业场景 [6] - 公司计划推出450千瓦时和600千瓦时长续航超快充重卡,电池循环寿命将达4500次以上 [7] 行业竞争格局 - 华为、比亚迪、宁德时代分别推出超充干线网络、兆瓦闪充电池、"巧克力"换电等解决方案 [3] - 华为发布2400A全液冷兆瓦超充技术,首批将部署5000辆适配兆瓦超充的电动重卡 [3] - 行业呈现"超充+换电"双轨并行,换电占比从60%降至30%且持续走低 [5]
快充产业链专题报告:快充已成大势所趋,产业链迎发展机遇
东莞证券· 2025-04-30 14: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充电桩供需缺口大,快速补能需求凸显,高压快充推广条件成熟,产业链需求将快速放量,建议关注相关受益环节领先企业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充电桩仍存较大缺口,快速补能需求凸显 1.1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充电桩供需缺口较大 - 2024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 1286.6 万辆,同比增长 35.5%,渗透率 40.9%;2025 年 Q1 销量 307.5 万辆,同比增长 47%,渗透率 41.16% [12] - 截至 2024 年 12 月末,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3140 万辆,同比增长 53.85%,占汽车总保有量的比例达 8.9% [16] - 2024 年全国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充电电量 557.5 亿度,同比增长 54.99%,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67.66% [16] - 截至 2024 年底,全国充电桩保有量达 1281.75 万台,同比增长 49.11%,车桩比下行至 2.4:1 [22] - 预计 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 1650 万辆,同比增长 28%,年底保有量将达 4446 万辆;预计 2025 年新增充电桩 465.7 万台,同比增长 10.3%,年底保有量将达 1747 万台,车桩比为 2.5:1 [26] 1.2 亟待解决补能焦虑,大功率快充桩占比有待提升 - 补能焦虑是影响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的核心障碍之一,充电时长是亟待解决的痛点 [28] - 公共充电桩主要分为交流充电桩(慢充桩)和直流充电桩(快充桩),直流充电桩占比持续提升,截至 2025 年 3 月底,公共交流充电桩 211.4 万台,占比 54.2%,公共直流充电桩 178.5 万台,占比 45.8% [30][32] - 大功率快充是解决补能焦虑的最重要方式,全国公共充电桩市场呈现“低功率主导、快充渗透不足、超快充萌芽”的格局,未来需加速推动高功率快充桩布局 [35][36][37] 1.3 国家政策积极推动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在高速公路、城际公共区域等场景打造快充网络,支持大功率快充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 [40] 2. 高压快充推广条件渐趋成熟,有望迎来快速放量 2.1 大功率充电标准落地助推快充技术应用 - 我国“ChaoJi”充电标准于 2023 年 9 月正式发布,为产业化奠定基础,有望助推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加速布局 [45] - ChaoJi 充电标准在增强充电安全性、提升充电功率、提高用户体验、完善兼容性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有望成为具有全球兼容性的通用标准 [46] - 2021 年版 ChaoJi 充电标准支持的最高充电电压可扩展到 1500V,最大充电电流达 600A,最大充电功率可达 900kW,设计目标是未来实现电动汽车充电 5 分钟续航 400 公里 [47] 2.2 高压快充引领快速补能主流趋势 - 实现大功率快充有大电流快充技术和高压快充技术两条路线,大电流快充技术推广程度低,高压快充技术已成为主流选择 [48][49] - 高压快充技术具有高效充电 SOC 区间更大、充电功率峰值更高、技术难度相对较小、成本相对可控等优势 [49] 2.3 高压平台车型和大功率快充网络加速布局 - 国内外主流车企加快推出高压快充车型,高压快充车型在中高端市场的渗透率持续上升,2022 年 800V 高压快充车型在 B 级及以上车型的市场渗透率为 5%左右,2023 年上升至约 15%,2024 年预计超过 30% [51][55] - 高压快充技术逐渐向中低端市场渗透,未来 2 - 3 年高压平台将成为中高端电动汽车的标配,并向主流市场持续渗透 [56][58] - 新能源头部车企、电池龙头企业和充电运营商等积极推进大功率直流充电桩网络建设,兆瓦级超充技术崭露头角 [59] 2.4 电池企业积极布局快充技术 - 主流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加码超快充技术,推出快充电池解决方案,目前动力电池快充技术已进入 4C - 6C,并持续向 8C - 12C 的更高倍率突破 [62][63] - 2025 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均推出兆瓦闪充电池,未来 4C + 快充电池将加速放量 [63] 3. 高压快充发展驱动产业链系统性升级 3.1 高压快充产业链 - 上游为充电桩设备零部件、高压快充材料以及相关零部件等;中游为直流充电桩、快充动力电池、高电压平台等;下游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 [67] 3.2 高压快充促进桩端和车端核心部件升级 - 高压快充对桩端和车端提出更高要求,相关材料体系和核心部件的替换升级将带来整体价值增量 [70] - 桩端主要体现在对大功率充电模块的需求增加以及对大功率充电时的热管理要求更高,未来大功率液冷充电模块、液冷充电枪的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71][75] - 车端主要体现在对高压组件提出更高要求,整车高压架构主要部件迭代升级体现在 SiC 功率器件替代 IGBT 趋势、高压系统零部件安全性能升级、电池材料体系迭代升级等方面 [76][77] 4.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高压快充产业链相关受益环节,桩端关注盛弘股份(300693)、沃尔核材(002130);车端关注宁德时代(300750)、天奈科技(688116)、宏发股份(600885) [81] - 盛弘股份提前进入大功率模块时代,2024 年实现营收 30.36 亿元,同比增长 14.53%,归母净利润 4.29 亿元,同比增长 6.49% [81][82] - 沃尔核材新能源汽车业务相关产品有电动汽车充电枪等,大功率液冷充电枪已实现批量销售,2024 年实现营收 69.27 亿元,同比增长 21.02%,归母净利润 8.48 亿元,同比增长 21% [83] - 宁德时代快充电池技术领先,持续推出创新产品,携手构建国内最大的超充网络平台,2024 年实现营收 3620.13 亿元,同比下降 9.7%,归母净利润 507.45 亿元,同比增长 15.01% [84] - 天奈科技是全球锂电池碳纳米管导电剂龙头企业,单壁及相关复合产品已有百吨订单,2024 年实现营收 14.48 亿元,同比增长 3.13%,归母净利润 2.5 亿元,同比下降 15.8% [85] - 宏发股份在新能源汽车快充领域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压直流继电器的全球龙头地位,产品能满足 800V/1000V 高压平台性能要求,2024 年实现营收 141.02 亿元,同比增长 9.07%,归母净利润 16.31 亿元,同比增长 17.09% [86]
雷军缺席,周鸿祎成上海车展“最忙车模”?| 次世代车研所
新浪财经· 2025-04-24 09:04
车展人气与营销策略 - 小米展台通过发放限定矿泉水和限量棒球帽吸引大量人气,雷军虽未到场但通过微博互动维持热度 [3][12] -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成为车展焦点,先后现身小鹏汽车和北京越野展台,参与新车发布并引发围观 [5][6] - 华为余承东邀请知名演员黄渤等人展示问界M8防水性能,现场测试倒水36瓶无渗漏 [10] 车企参展与缺席情况 - 上海车展共吸引26个国家近1000家企业参展,媒体日举办193场发布会并首发超100款新车 [13] - 哪吒汽车因经营危机缺席,其CEO张勇已离职,高合、合创等自主品牌同样未参展 [14][15] - 现代、起亚等韩系车企及雪铁龙、标致等法系品牌集体缺席,兰博基尼等超豪华品牌因在华销量下滑未参展 [4][15] 技术竞争与行业趋势 - 宁德时代发布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充电5分钟续航520公里,超越比亚迪此前400公里纪录 [17] - 工信部收紧智驾宣传后,理想汽车将"智驾焕新版"更名为"智能焕新版",华为则逆势发布乾崑智驾ADS 4.0 [17][19] - 行业处于L2向L3过渡阶段,华为预计2025年实现L3商用,但强调驾驶员需保持警觉性 [19] 品牌动态与高管表现 - 蔚来CEO李斌为推广乐道L90,亲自演示前备箱钓鱼功能以扭转销量颓势 [10] - 理想汽车CEO李想复出发布MEGA家庭特别版,此前因MEGA风波隐退 [11] - 比亚迪仰望、鸿蒙智行尊界等中国品牌进军超豪华市场,与缺席的国际豪车品牌形成对比 [15]
比亚迪超级e平台即将交付,首搭车型汉L和唐L上市
快讯· 2025-04-10 11:21
分组1 - 比亚迪基于超级e平台打造的汉L和唐L迎来上市 [1] - 汉L售价区间为20.98万 - 27.98万元,唐L价格区间为22.98万 - 28.98万元 [1] - 两款新车都配备了兆瓦闪充电池和1000V高充电电压 [1] - 汉L EV零百加速实测最快2.7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