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调整
搜索文档
协鑫集成终止不超48.4亿元定增 申万宏源保荐折戟
中国经济网· 2025-10-26 15:33
公司融资决策 - 公司于2025年10月24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主动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 [1] - 终止发行的原因是光伏行业正经历周期性与结构性调整,公司决定顺应行业及市场情况调整 [1] - 公司决定将资源更聚焦于技术创新迭代、产品性能提升、降本增效与全球市场渠道深化布局 [4] 融资项目历史与细节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最早于2022年12月由相关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1] - 发行申请于2023年11月22日获得深交所上市审核中心审核通过,并于2024年11月4日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复 [2] - 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84,200万元,拟用于芜湖协鑫20GW高效电池片项目(投入340,000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投入144,200万元) [2][3] 公司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6.94亿元,同比下降5.16% [4][5]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333.44万元下降854.29% [4][5]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11亿元,同比下降12.89% [5] - 2024年全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62.40亿元,同比增长1.70% [5][6] - 2024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29.40万元,同比下降56.70% [5][6]
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5 04:21
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10月24日以9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的表决结果,审议通过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议案 [1] - 终止决定基于当前光伏行业正经历周期性与结构性调整,公司为顺应行业及市场情况而主动终止 [3] - 本次终止事项在公司董事会审议权限范围内,无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 [3][9] 发行股票事项历史概述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的审议始于2022年12月9日的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及2022年第十次临时股东大会 [3] - 公司于2023年4月24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具的受理申请文件通知 [5] - 公司于2024年11月4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同意注册的批复 [7] 终止发行的原因与影响 - 终止后公司将资源更聚焦于技术创新迭代、产品性能提升、降本增效与全球市场渠道的深化布局 [8] - 公司经营重心将从产能规模的横向拓展,全面转向发展质量的纵向深化 [10] - 终止事项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与持续稳定发展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10]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2024年度股东大会批准2025年度公司及子公司向融资机构申请总额度不超过人民币112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 [14] - 股东大会批准公司为子公司提供不超过人民币88.7亿元的担保额度,子公司之间提供不超过人民币4.3亿元的担保额度 [14][15] - 公司控股子公司合肥集成与芜湖集成之间新增互保额度,总额度为人民币60,000万元 [15] 担保事项进展 - 公司与渤海银行合肥分行签署协议,为子公司合肥协鑫提供最高额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债权本金余额人民币20,000万元 [17][19] - 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合肥广西路支行签署合同,为子公司合肥协鑫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债权本金余额人民币30,000万元 [17][21] 累计对外担保情况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余额为人民币352,078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47.74% [22] - 公司对子公司合肥协鑫的担保余额为177,469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74.47% [22] - 公司及子公司未对合并报表外单位提供担保,且无逾期或涉及诉讼的对外担保 [22]
协鑫集成终止48.42亿元定增计划 经营重心转向“发展质量”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21:13
公司定增计划终止 - 协鑫集成公告终止筹划近三年的定增计划,原计划募资48.42亿元 [1] - 终止决定系公司面对光伏行业阶段性及结构性调整局面的主动决定,是综合考虑市场环境、行业发展及公司规划的审慎决策 [1] - 公司经营重心将从产能规模的横向拓展,全面转向发展质量的纵向深化 [1] 已终止定增项目详情 - 被终止的定增方案计划募资48.42亿元,用于投资芜湖协鑫20GW(二期10GW)高效电池片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 - 芜湖二期电池片项目总投资37.63亿元,目标一年内新增10GW TOPCon太阳能高效电池产能,项目财务内部投资收益率为10.37%(税后) [2] - 该定增预案于2022年12月发布,2023年11月获深交所审核通过,2024年11月以第七次修订稿收到证监会批复 [1] 公司当前经营与产能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94亿元,净利润为亏损3.27亿元 [2] - 公司目前已形成超30GW高效大尺寸组件产能及16GW高效TOPCon电池产能,上半年综合产能利用率超80% [3] - 当前在建工程中不包括芜湖二期电池片项目,仅涉及芜湖协鑫一期10GW高效电池片工程及2GW扩产项目 [3] 行业现状与公司战略转向 - 2025年全球光伏市场在产能过剩与技术迭代压力下进入深度调整期,产业链制造端产量增速放缓,部分环节负增长,价格整体处于底部 [2] - 行业共识是强化自律防恶性竞争、规范政企行为、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3] - 公司表示将坚定不移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共同化解周期性风险,助力行业迈向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的新纪元 [3]
协鑫集成: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新浪财经· 2025-10-24 18:48
公司融资决策 - 公司于2025年10月24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议案 [1] - 终止发行股票是公司综合考虑市场环境、行业发展情况及公司发展规划后作出的审慎决策 [1] 行业背景 - 光伏行业正经历周期性与结构性调整 [1] 公司运营影响 - 终止本次发行股票事项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与持续稳定发展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1]
上一轮套现2.33亿 光伏巨头拟再减持
南方都市报· 2025-09-11 07:17
股东及高管减持 - 公司发布特定股东及高级管理人员减持预披露公告 自然人股东李时俊计划减持不超过300万股 两名副总经理金晶磊和谭湘萍分别计划减持不超过5600股和5000股 [2] - 李时俊拟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8649% 减持时间为2025年9月11日至12月10日 三位股东及高管拟减持方式均为集中竞价 [2] - 以9月5日收盘价106.70元计算 三位股东及高管拟减持股票市值分别约为3.2亿元 60万元和53万元 [2] - 李时俊为公司联合创始人 自2021年11月以来已累计减持公司股票464.99万股 合计套现约6.68亿元 [3] - 公司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在今年7月至9月初完成减持 合计减持约291.42万股 合计套现约2.33亿元 [3] 公司股价表现 - 减持公告发布前一日(9月4日)公司股价一度触及118.93元高点 创近两年新高 但当日收盘跌超10% [2] - 公司股价自7月31日收盘价55.16元开始大幅攀升 至9月4日高点118.93元 期间股价翻倍 [3] - 减持公告发出后公司股价连续三日下挫 截至9月10日收盘报94.85元 总市值329.81亿元 [5] 公司经营业绩与行业背景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3.72亿元 同比增长26.4% 实现归母净利润18.3亿元 同比增长49.26% [4] - 公司为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工艺装备提供商 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全产业链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 企业经营和现金流承受较大压力 [4] -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及可再生能源需求增长带动海外组件产能扩张 光伏电池片出口额和出口量同比增长 公司订单不断增加 在手订单持续验收转换为收入 [4]
股价回暖业绩亮眼,光伏巨头捷佳伟创多名股东高管减持
南方都市报· 2025-09-10 14:36
股东及高管减持 - 公司特定股东李时俊及两名副总经理金晶磊、谭湘萍计划减持股份 李时俊拟减持不超过300万股(占总股本0.8649%) 金晶磊拟减持5600股 谭湘萍拟减持5000股 减持方式均为集中竞价 [1] - 以9月5日收盘价106.70元计算 三位股东及高管拟减持股票市值分别约为3.2亿元、60万元和53万元 [1] - 李时俊为公司联合创始人 自2021年11月以来累计减持464.99万股 合计套现约6.68亿元 [2]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于7月至9月初完成减持 合计减持291.42万股 套现总额2.33亿元 [2]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于9月4日触及118.93元高点 创近两年新高 但当日收盘跌超10% [1] - 7月31日至9月4日期间股价从55.16元攀升至118.93元 涨幅超过100% [2] - 减持公告发布后股价连续两日下挫 截至9月9日收盘报95.23元(单日跌幅3.91%) 总市值331.13亿元 [3]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3.72亿元 同比增长26.4% 归母净利润18.3亿元 同比增长49.26% [3]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行业订单增加及在手订单持续验收转换 [3] 行业动态 - 光伏行业处于深度调整阶段 全产业链供需错配导致短期需求承压 市场竞争加剧 [3] - 海外组件产能扩张带动光伏电池片出口增长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动可再生能源需求 [3]
高测股份: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9-05 00:21
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 中信建投证券作为持续督导机构对高测股份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进行持续督导 [1] - 持续督导期间高测股份未发生须保荐人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情况 [1] - 保荐人通过日常沟通和定期回访等方式了解公司经营情况并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1]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14.51亿元同比下降45.16% [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9亿元同比下降132.47% [2][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2亿元同比下降151.26% [2][8] - 基本每股收益-0.12元/股同比下降133.33% [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0亿元 [8] 业绩下滑原因 - 受光伏行业产业链整体价格下行影响产品价格相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2] - 光伏行业各环节开工率普遍偏低全产业链陷入大面积亏损 [2] - 行业处于深度调整阶段硅片企业扩产意愿急剧下降导致设备订单规模收缩 [7] 资产状况 - 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21.92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49.88% [6] - 期末存货账面价值7.65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17.40% [7] - 总资产73.93亿元同比下降4.63% [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0.23亿元同比下降3.31% [8] 核心竞争力 - 公司掌握3项核心支撑技术和16项核心应用技术包括精密机械设计及制造技术等 [8] - 具备"设备+工具+工艺"融合发展及技术闭环优势实现各环节大数据共享 [10] - 拥有切割设备研发和制造能力、金刚线生产线研发和制造能力以及切割工艺研发能力 [8] - 业务领域从光伏延伸至半导体、蓝宝石、碳化硅、磁材及石材等多个领域 [10] 研发投入 - 报告期研发费用8942.15万元同比下降38.18% [12] - 新增发明专利23个累计申请550个 [13] - 新增实用新型专利67个累计申请1281个 [13] - 研发聚焦高硬脆材料切割领域并加大对半导体、碳化硅等新领域的布局 [12] 行业风险 - 光伏行业产业链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大部分环节已跌破现金成本 [8] - 行业产能持续无序扩张导致供需失衡矛盾加剧产品价格非理性下跌 [8] - 若钙钛矿电池等技术取得突破性进步可能替代金刚线切割技术 [4] - 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可能受到各国产业和贸易政策限制而不及预期 [8] 经营风险 - 下游客户集中度较高受行业波动影响应收账款回款压力加大 [5] - 光伏切割设备订单存在执行周期部分订单被取消 [6] - 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产能规模达63GW但开工率受到较大影响 [6] - 若重要客户经营状况发生不利变化可能对经营业绩造成重大影响 [5] 技术风险 - 光伏硅片切割技术正向"细线化、高速度、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3] - 可能出现其他切割技术全面替代金刚线切割技术的风险 [4] - 研发人员或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可能影响公司持续创新能力 [5] 成本优势 - 公司自主研发制造金刚线生产设备具备低成本升级优势 [11] - 冷拉钨丝母线产能持续释放带来钨丝金刚线成本优势 [11] - 硅片切割加工服务采用自产设备及金刚线可实现更高良率和出片率 [11]
汉钟精机: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2.57亿元,同比下降42.90%
快讯· 2025-07-25 18:10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14.89亿元,同比下降18.86% [1] - 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2.57亿元,同比下降42.90% [1] 业绩下滑原因 - 光伏行业处于深度调整阶段,终端需求下滑,导致用于光伏行业的真空泵产品营业收入下滑 [1] - 毛利率有所下滑 [1] - 台币兑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导致的汇兑损失影响了净利润 [1]
光伏上市企业中期预报大盘点!谁在减亏?谁在赚钱?
华夏时报· 2025-07-18 08:16
行业整体表现 - 光伏行业上半年业绩分化明显,38家发布中期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15家盈利,23家亏损 [1] - 9家企业通过拓展海外市场、调整经营战略实现同比减亏,行业周期或已悄然变化 [1] - 行业仍面临供需失衡、竞争激烈等挑战,部分企业通过BC组件和成本控制实现减亏 [10] BC组件表现 - 隆基绿能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4亿至28亿元,同比减亏24.43亿至28.43亿元,减亏幅度显著 [2] - 隆基绿能BC组件出货量2024年超17GW,预计2025年底HPBC 2.0电池、组件产能达50GW [3] - 爱旭股份ABC组件在欧洲户用市场售价较同版型TOPCon竞品溢价50%,海外销售占比提升带动毛利率改善 [3] 企业减亏案例 - 双良节能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5亿至-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超12亿元,受国内抢装需求退坡影响 [4] - 中利集团亏损6590万至892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66亿元,期间费用同比大幅减少 [4][5] - 弘元绿能归母净利润-3.5亿至-2.9亿元,同比减亏超8亿元,受N型M10硅片价格下跌31%影响 [4][5] 企业亏损加剧 - 拓日新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800万至-48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2231.50万元,光伏玻璃和组件业务毛利率下降 [6] - 钧达股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亿至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66亿元,产品价格持续下行 [6] - 赛伍技术归母净利润-8200万至-7000万元,光伏胶膜价格下滑及背板销量下降导致营收下降 [7] 盈利企业亮点 - 清源股份预计归母净利润7500万至9000万元,同比增长40.39%至68.47%,汇兑收益大幅增加 [7] - 横店东磁盈利9.6亿至10.5亿元,同比增长49.6%至63.6%,海外产能满产释放 [8] - 福莱特归母净利润2.30亿至2.80亿元,同比减少81.32%至84.66%,光伏玻璃价格腰斩 [9] 产业链价格动态 - 多晶硅N型料价格36—38元/公斤,较上周上涨8%,成交重心上移 [10] - N型M10硅片价格0.86—0.9元/片,较上周上涨2.33%,电池片价格暂未变动 [10] - 2.0mm和3.2mm光伏玻璃现行价格较高点已腰斩,分别跌至9.75元/平方米和17.75元/平方米 [9][10]
弘元绿能: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5 00:28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9,000万元到-35,000万元 同比减亏80,725万元到86,725万元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5,000万元到-41,000万元 同比减亏55,056万元到61,056万元 [1]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5,724.78万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6,055.69万元 [1] 行业状况 - 全球光伏行业呈现阶段性波动 年初受中国光伏政策调整影响出现抢装潮 第二季度需求及价格趋势明显转变 [2] - 中国抢装潮结束及欧洲市场进入季节性淡季后 全球光伏组件需求环比下降 产业链产品价格明显下滑 [2] - 6月底光伏N型M10硅片现货价格较4月高点下跌约40% 行业处于深度调整阶段 [2] 公司应对措施 - 优化供应链管理 加速库存周转 严格控制成本费用 确保核心业务稳定运营 [2] - 下半年将推进技术升级和全球化布局 强化现金流管理 持续降本提质 [2]